專利名稱:電壓力鍋及其安全保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電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電壓力鍋的安全保護裝置和具有其的電壓力鍋。
背景技術:
目前電壓力鍋產品主要是通過壓力開關來實現對電壓力鍋內壓力的控制,當壓力開關失效或控制電路出現異常時,產品就會泄壓或者掀蓋,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中國專利ZL200620058453.0,名稱為“一種電壓力鍋的壓力和溫度控制裝置”的實用新型中,提出了一種壓力開關,它由突跳式控溫器和彈性復位裝置組成,控溫器位于發熱盤的下方,且控溫器頂端與發熱盤之間留有一定的間隙,該間隙的大小,小于內鍋向下最大膨脹位移量。然而,該專利中具有以下缺點:發熱盤與溫控器之間的距離受制造公差的影響大,無法保證具體距離,影響了控制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靠性高且結構簡單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所述安全保護裝置的電壓力鍋。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沿軸向貫穿其的貫通部;滑塊,所述滑塊上具有沿軸向貫穿其的通孔,所述滑塊頂部設有至少一個限位柱,所述滑塊彈性地設在所述基座的底部且所述限位柱穿過所述貫通部設置;和溫控器,所述溫控器設在所述滑塊的底部、且所述溫控器的頂面與所述通孔位置對應。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當電壓力鍋的壓力開關或控制電路失效后,電壓力鍋的內鍋內的壓力繼續升高到某一程度時,設在內鍋底部的加熱件向下移動至與溫控器接觸時,溫控器跳斷,也就是斷開了產品的主電路,從而起到了過壓斷電保護的作用,避免過壓掀蓋或爆鍋,可靠性高且結構簡單。另外,通過設置限位柱,可對溫控器和加熱件的底部之間的距離進行確切設置,保證了控制效果。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基座的底部設有多個卡持件,其中所述滑塊通過彈性件支撐在所述卡持件上。具體地,所述卡持件包括:豎直部,所述豎直部從所述基座的底部邊緣向下延伸出;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從所述豎直部的底部徑向向內延伸;其中所述彈性件支撐在所述滑塊和所述水平部之間。所述滑塊的底表面上形成有第一槽位,所述水平部的頂面上形成有第二槽位,其中所述彈性件止抵在所述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之間。根據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至少一個限位柱設在所述通孔的周邊。[0013]可選地,所述限位柱為兩個且兩個所述限位柱相對于所述通孔對稱設置??蛇x地,所述溫控器與所述限位柱螺釘連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基座、所述滑塊和所述通孔均為大致圓形形狀。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一種電壓力鍋,包括:外鍋;內鍋,所述內鍋設在所述外鍋內部且底部設有可隨內鍋內壓力而上下移動的加熱件;用于實現內鍋內壓力控制的壓力開關;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所述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中溫控器的頂面位于所述加熱件的下方,且所述加熱件向下移動時可與所述溫控器接觸。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壓力鍋,通過設置安全保護裝置100,且通過加熱件210的位移變化來控制溫控器3的通斷,從而控制電壓力鍋的電源的通斷,由此當電壓力鍋的壓力開關失效時,能夠自動進行過壓保護,避免過壓掀蓋或爆鍋,由此結構簡單且控制方便,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溫控器可以是自動復位的,也可以是通過手動復位。所述基座上設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外鍋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的立體圖2是圖1中所示的安全保護裝置的剖視圖;圖3是圖1中所示的安全保護裝置的基座的示意圖;圖4是圖1中所示的安全保護裝置的滑塊的示意圖;圖5是圖1中所示的安全保護裝置的滑塊的另一個角度的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的另一個角度的立體圖;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壓力鍋的示意圖。附圖標記:100、過壓保護裝置;1、基座;11、貫通部;12、卡持件;121、豎直部;122、水平部;1221、第二槽位;13、固定部;2、滑塊;21、通孔;22、限位柱;23、第一槽位;3、溫控器;4、彈性件;5、螺釘;200、內鍋;210、加熱件;300、外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首先,參考圖7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電壓力鍋。如圖7所示,電壓力鍋包括:外鍋300、內鍋200、用于實現內鍋200內壓力控制的壓力開關(圖未示出)和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100,其中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100將在下面詳細描述出。內鍋200設在外鍋300內部且底部設有可隨內鍋200內壓力而上下移動的加熱件210。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100串聯在電壓力鍋的主電路中,其中電壓力鍋的主電路連接構造已為本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所熟知,在此不再贅述。當壓力開關(圖未示出)失效時,加熱件210上下移動時驅動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100工作以將電壓力鍋的電路斷開。下面參考圖1-圖7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100,該安全保護裝置100用于當電壓力鍋原有的壓力開關或控制電路出現異常時對該電壓力鍋的進一步防護。如圖1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100,包括:基座1、滑塊2和溫控器3。如圖3所示,基座I上具有沿軸向貫穿其的貫通部11。如圖4和圖5所示,滑塊2上具有沿軸向貫穿其的通孔21,滑塊2頂部設有至少一個限位柱22,滑塊2彈性地設在基座I的底部且限位柱22穿過貫通部11設置??蛇x地,基座1、滑塊2和通孔21均為大致圓形形狀。如圖1和圖2所示,溫控器3設在滑塊2的底部、且溫控器3的頂面與通孔21的位置對應且位于加熱件210的正下方,如圖7所示,這樣加熱件210向下移動至與溫控器3接觸時,溫控器3跳斷,起到安全保護的作用。其中,在電壓力鍋正常工作時,溫控器3的頂面與加熱件210的底部之間具有的距離L,大于所述壓力開關斷開時溫控器3頂部和加熱件I的底部之間的距離,而小于電壓力鍋泄壓時溫控器3頂部和加熱件I的底部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說,在電壓力鍋內鍋200內的壓力逐漸增大時,加熱件210向 下移動到一定程度時,所述壓力開關應該先斷開,以使得電路斷開。而如果所述壓力開關失效,則加熱件210將進一步向下移動,直到加熱件210的底面與溫控器3接觸時,溫控器3跳斷,從而保證了電壓力鍋不會泄壓或掀蓋。而該距離L由限位柱22的高度確定,即,當安全保護裝置100裝配好之后,限位柱22止抵在外鍋300的底表面上,由此可對溫控器3和加熱件I的底部之間的距離進行確切設置,保證了控制效
果O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100,當電壓力鍋的壓力開關或控制電路失效后,電壓力鍋的內鍋200內的壓力繼續升高到某一程度時,設在內鍋底部的加熱件210向下移動至與溫控器3接觸時,溫控器3跳斷,也就是斷開了產品的主電路,從而起到了過壓斷電保護的作用,避免過壓掀蓋或爆鍋,可靠性高且結構簡單。另外,通過設置限位柱,可對溫控器3和加熱件I的底部之間的距離進行確切設置,保證了控制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基座I的底部設有多個卡持件12。如圖2所示,滑塊2通過彈性件4支撐在卡持件12上??蛇x地,如圖2和圖3所示,卡持件12包括:豎直部121和水平部122,豎直部121從基座I的底部邊緣向下延伸出。水平部122從豎直部121的底部徑向向內延伸,其中彈性件4支撐在滑塊2和水平部122之間。 如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示例中,滑塊2的底表面上形成有第一槽位23,水平部122的頂面上形成有第二槽位1221,其中彈性件4止抵在第一槽位23和第二槽位1221之間。如圖4和圖5所示,至少一個限位柱22設在通孔21的周邊,也就是說,當溫控器3和滑塊2配合好后,至少一個限位柱22和溫控器3的穿過通孔21的部分相鄰,相應地,在基座I上的貫通部11的形狀包括與溫控器3和限位柱22分別配合的兩個形狀??蛇x地,如圖4所示,限位柱22為兩個且兩個限位柱22相對于通孔21對稱設置。這樣,結構簡單且制造成本低。
`[0054]如圖2所示,溫控器3與限位柱22通過螺釘5連接。進一步地,基座I上設有固定部13,固定部13與外鍋300連接,例如通過螺釘連接或銷釘連接。另外,溫控器為自動復位的溫度控制部件?;蛘?,也可以在需要電壓力鍋重新工作時,通過手動復位。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壓力鍋,通過設置安全保護裝置100,且通過加熱件210的位移變化來控制溫控器3的通斷,從而控制電壓力鍋的電源的通斷,由此當電壓力鍋的壓力開關失效時,能夠自動進行過壓保護,避免過壓掀蓋或爆鍋,由此結構簡單且控制方便,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壓力鍋的其他構成例如底座、外鍋和內鍋等以及操作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都是已知的,這里不再詳細描述。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 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沿軸向貫穿其的貫通部; 滑塊,所述滑塊上具有沿軸向貫穿其的通孔,所述滑塊頂部設有至少一個限位柱,所述滑塊彈性地設在所述基座的底部且所述限位柱穿過所述貫通部設置;和 溫控器,所述溫控器設在所述滑塊的底部、且所述溫控器與所述通孔位置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底部設有多個卡持件,其中所述滑塊通過彈性件支撐在所述卡持件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包括: 豎直部,所述豎直部從所述基座的底部邊緣向下延伸出;和 水平部,所述水平部從所述豎直部的底部徑向向內延伸; 其中所述彈性件支撐在所述滑塊和所述水平部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的底表面上形成有第一槽位,所述水平部的頂面上形成有第二槽位,其中所述彈性件止抵在所述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限位柱設在所述通孔的周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為兩個且兩個所述限位柱相對于所述通孔對稱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控器與所述限位柱螺釘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所述滑塊和所述通孔均為大致圓形形狀。
9.一種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鍋; 內鍋,所述內鍋設在所述外鍋內部且底部設有可隨內鍋內壓力而上下移動的加熱件; 用于實現內鍋內壓力控制的壓力開關; 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壓力鍋安全保護裝置,其中溫控器位于所述加熱件的下方,且所述加熱件向下移動時可與所述溫控器接觸。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設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外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壓力鍋及其安全保護裝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具有沿軸向貫穿其的貫通部;滑塊,所述滑塊上具有沿軸向貫穿其的通孔,所述滑塊頂部設有至少一個限位柱,所述滑塊彈性地設在所述基座的底部且所述限位柱穿過所述貫通部設置;和溫控器,所述溫控器設在所述滑塊的底部、且所述溫控器的頂面從所述通孔顯露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安全保護裝置,可起到過壓斷電保護的作用,避免過壓掀蓋或爆鍋,可靠性高且結構簡單。另外,通過設置限位柱,可對溫控器和加熱件的底部之間的距離進行確切設置,保證了控制效果。
文檔編號A47J27/08GK203122091SQ20132004756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8日
發明者陳瑞德, 宋延平, 吳建新 申請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美的生活電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