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屬于健身器【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動感單車重量降低以后性能也下降的問題。本加強型動感單車,它包括車架、車頭、座架、飛輪、傳動件和腳踏板,所述飛輪、傳動件和腳踏板均設在車架上,傳動件用于連動飛輪和腳踏板,所述車架具有前叉腳,飛輪定位在該前叉腳上,所述的前叉腳為雙夾邊結構,由兩塊平行對置的側板構成,飛輪被夾于兩側板之間,飛輪的轉軸橫架在兩側板上,所述側板的兩側邊向內彎折形成加強筋。本裝置采用側板代替原來的實體架,能很大程度減小動感單車的整車重量,便于搬運。
【專利說明】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健身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
【背景技術】
[0002]動感單車在目前得到了健身者的極大青睞。通常,該動感單車包括主架,該主架下部前側設有前支腿、后側設有后支腿。該前支腿和后支腿可以是呈水平的橫桿。同時,該主架上部從前至后依次設有扶手和座墊,該主架的中部還設有用于提供阻力的飛輪,該飛輪配有踏板。這樣,鍛煉者坐在座墊上,雙腳踩踏踏板進行類似騎單車的運動,鍛煉效果極佳。
[0003]在機械領域里,賦予動感單車的基本功能主要就是提供人的下肢運動,為了騎行更為舒適,現有技術人員主要以改進動感單車的緩沖為目的;再者作為一種健身器械,搬運的便攜性同樣重要,便攜性的第一要素就是降低整車的重量而不失去車體應有的強度。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動感單車便攜性和舒適度的問題,提供一種能減輕車身整體重量而不影響整車性能,且運動時緩沖更舒適的加強型動感單車。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它包括車架、車頭、座架、飛輪、傳動件和腳踏板,所述飛輪、傳動件和腳踏板均設在車架上,傳動件用于連動飛輪和腳踏板,所述車架具有前叉腳,飛輪定位在該前叉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腳為雙夾邊結構,由兩塊平行對置的側板構成,飛輪被夾于兩側板之間,飛輪的轉軸橫架在兩側板上,所述側板的兩側邊向內彎折形成加強筋。
[0006]相比于傳統的車架,該前叉腳以側板削減成品材料,再以加強筋加強前叉腳的支撐強度,既能減輕車身整體重量而又不影響整車性能。
[0007]在上述的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中,所述側板的橫截面呈“I”型,上述兩側板的V型開口相向設置。
[0008]在上述的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中,所述座架和車架鉸接并能形成旋轉角度,座架和車架之間又連有一個定位上述旋轉角度的主彈簧,所述車架的底部為工字形的底盤,底盤的四角均設有支撐底盤的墊腳,所述墊腳外側套設有次彈簧,所述墊腳為下支寬度大于上支寬度的倒I字的結構,次彈簧夾設在底盤底面和墊腳下支之間。
[0009]在上述的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中,所述墊腳的底部設有吸盤,吸盤的吸盤口豎直向下,并且吸盤與墊腳可拆卸連接。動感單車在運動時易抖動,抖動會使整車移位,吸盤用于吸附在瓷磚地面上,起到抓緊地面的作用;而在水泥地上時,將吸盤拆下,用墊腳的摩擦力抓地。
[0010]在上述的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中,所述墊腳由橡膠材料制成。增加緩沖彈性和摩擦力抓地能力。
[0011]在上述的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中,在上述的一種雙緩沖動感單車中,所述墊腳為截面呈倒“I”字形的圓柱體。
[0012]在上述的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中,所述底盤的一側設有滾輪,滾輪滾動部的最低點位置高于墊腳最低點位置。移動動感單車時,可將車體向一側翻轉,使滾落落地,便于推拉。
[0013]在上述的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中,所述主彈簧包括伸縮桿、同軸設在伸縮桿兩端的壓板和兩壓板之間的壓簧。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裝置采用側板代替原來的實體架,能很大程度減小動感單車的整車重量,便于搬運。同時采用上下兩層緩沖結構,在運動時搖擺更為舒適。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示意圖。
[0016]圖2是墊腳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夾邊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主彈簧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車架;2、車頭;3、座架;4、坐墊;5、主彈簧;53、壓板燦、壓簧;5。、伸縮桿;6、底盤;7、傳動件;8、墊腳;9、次彈簧;10、滾輪;11、腳踏板;12、飛輪;13、吸盤;14、夾邊;1如、加強筋;1413、側板;15、前叉腳。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1]如圖1和2所示,本雙緩沖動感單車包括車架1、車頭2、座架3、飛輪12、傳動件7和腳踏板11。所述飛輪12、傳動件7和腳踏板11均設在車架1上,傳動件7用于連動飛輪12腳踏板11,踩踏腳踏板11則飛輪12隨著運動。所述車架1具有前叉腳15,前叉腳15為雙夾邊的結構,所述飛輪12夾設在前叉腳15中,飛輪12的轉軸橫架在雙夾邊14上,所述的夾邊14為兩塊平行對置的側板141圖3所述,該側板1仙的兩側向內彎折成型形成加強筋14^側板1仙的截面為V形。相比于傳統的車架,該前叉腳15以側板1仙削減成品材料,再以加強筋1?加強前叉腳15的支撐強度,既能減輕車身整體重量而又不影響整車性會泛。
[0022]圖1所示,車架1的前部為用于手扶的車頭2,中部與上述的座架3鉸接,座架3與車架1形成一定的旋轉角度,座架3和車架1之間又連有一個定位上述旋轉角度的主彈簧5。所述主彈簧5的兩端分別鉸接在座架3和車架1上,圖4所示,這樣座架3、車架1和主彈簧5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結構,主彈簧5包括伸縮桿5(3、同軸設在伸縮桿5。兩端的壓板58和兩壓板53之間的壓簧56,座架3上設有坐墊4,坐墊4下壓時,主彈簧5先形成第一緩沖力。
[0023]車架1的底部為工字形的底盤6,底盤6的四角均設有支撐底盤6的墊腳8,所述墊腳8為下支寬度大于上支寬度的倒I字圓柱結構,在墊腳8的下支和底盤6下表面之間夾設有次彈簧9,同時墊腳8由橡膠材料制成,本身具有一定的緩沖性,所述的墊腳8和外套的次彈簧9形成了第二緩沖力。
[0024]圖2所示,緩沖的加強則車身的抖動也會加強,因此在每個墊腳8的下部均設有螺紋連接的吸盤13,吸盤13的吸盤口豎直向下,用于抓緊光滑的瓷磚地面。所示的吸盤13和墊腳8螺紋拆卸連接,當單車處于粗糙地面時,將吸盤13卸下,使橡膠的墊腳8提供摩擦力。
[0025]所述底盤6的一側還設有滾輪10,滾輪10滾動部的最低點位置高于墊腳8最低點位置,移動動感單車時,可將車體向一側翻轉,使滾輪10落地,便于推拉。
[0026]應該理解,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說明書中,所有“包括……”均應理解為開放式的含義,也就是其含義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應理解為封閉式的含義,即其含義不應該理解為“僅包含……”。
[002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加強型動感單車,它包括車架(I)、車頭(2)、座架(3)、飛輪(12)、傳動件(7)和腳踏板(11),所述飛輪(12)、傳動件(7)和腳踏板(11)均設在車架(I)上,傳動件(7)用于連動飛輪(12)和腳踏板(11),所述車架(I)具有前叉腳(15),飛輪(12)定位在該前叉腳(1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腳(15)為雙夾邊(14)結構,由兩塊平行對置的側板(14b)構成,飛輪(12)被夾于兩側板(14b)之間,飛輪(12)的轉軸橫架在兩側板(14b)上,所述側板(14b)的兩側邊向內彎折形成加強筋(14a)。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強型動感單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14b)的橫截面呈“U”型,上述兩側板(14b)的U型開口相向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強型動感單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架(3)和車架(I)鉸接并能形成旋轉角度,座架(3)和車架(I)之間又連有一個定位上述旋轉角度的主彈簧(5),所述車架(I)的底部為工字形的底盤¢),底盤¢)的四角均設有支撐底盤出)的墊腳(8),所述墊腳(8)外側套設有次彈簧(9),所述墊腳(8)為下支寬度大于上支寬度的倒T字的結構,次彈簧(9)夾設在底盤(6)底面和墊腳⑶下支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強型動感單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墊腳(8)的底部設有吸盤(13),吸盤(13)的吸盤(13) 口豎直向下,并且吸盤(13)與墊腳⑶可拆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強型動感單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墊腳(8)由橡膠材料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強型動感單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墊腳(8)為截面呈倒“T”字形的圓柱體。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強型動感單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6)的一側設有滾輪(10),滾輪(10)滾動部的最低點位置高于墊腳⑶最低點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加強型動感單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彈簧(5)包括伸縮桿(5c)、同軸設在伸縮桿(5c)兩端的壓板(5a)和兩壓板(5a)之間的壓簧(5b)。
【文檔編號】A63B22/06GK204219696SQ201420605436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平洪躍 申請人:金華市英凱體育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