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動感單車。
背景技術:
目前的動感單車的驅動模式固化,基本是雙腳踏動踏板進行驅動,由于腳踏板圍繞中軸做圓周運動,而人力踏動時有效作功只是在前半周,這樣的健身器械只能對大腿部分肌肉起到鍛煉作用,而且最容易發胖的腰腹卻沒有得到鍛煉;另外,做仰臥起坐比較乏味,而且在沒有器械的幫助下,很難堅持鍛煉。
此方式弊端也體現在只能對大腿、小腿起到鍛煉作用,結果是大腿肌肉發達,其他肌肉群得到的鍛煉的強度非常微弱,或者是對健身有畏懼感而不鍛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以上的不足,提出解決方案為,利用“能量守衡定律”的鐘擺原理,充分的將人體的重量、人的四肢、臀大肌以及腰腹力量等在動能和勢之間循環轉換,以達到充分的將重力、人力、慣性動能最大限度轉換,在做收腹伸展運動的過程中為慣性輪提供旋轉的動能。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新型動感單車,包括:基座、扶手和慣性輪,其而且還包括:設有滑軌的架體、設有與所述架體上滑軌相配合的滑輪的鞍座和傳動機構;所述架體安裝在基座上,所述滑軌帶有弧度,所述滑軌設置在架體中部;所述鞍座的形狀呈馬鞍形,并通過滑輪與 滑軌安裝在所述架體上;所述傳動機構安裝在架體的一側,并且所述傳動機構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鞍座相連接,所述傳動機構的動力輸出端與慣性輪連接;所述傳動機構由導輪、鏈條和腳踏板構成,所述導輪布置在所述架體的一側,所述鏈條為傳動機構的動力輸出端,所述鏈條繞過所述導輪和飛輪,所述腳踏板有兩個,分別安裝在所述鞍座下方的兩側,并向下延伸到架體的兩側,與所述鏈條同側的腳踏板和所述鏈條上的一點固定連接,所述腳踏板為上述傳動機構的動力輸入端。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與慣性輪間采用雙向傳動飛輪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還包括一個鏈條張緊輪,所述鏈條張緊輪安裝在所述鏈條經過的架體上,并且所述鏈條張緊輪輪面搭在鏈條上將鏈條張緊。
進一步地,所述扶手與所述架體為活動連接,所述扶手能夠在架體上移動,從而調節出相對所述鞍座不同的高度。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機構的鏈條采用橡膠同步帶。
進一步地,所述導輪的數量為至少2個。
采用以上的結構,使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本發明的動感單車時需要收腹伸展運動,針對身體的各大肌肉群進行專項鍛煉,能夠起到健身、塑型作用;
2、能夠伸縮調節位置的扶手,滿足了不同身高、臂長的使用者使用,并能達到最舒適的狀態;
3、通過本發明的動感單車鍛煉,可以有節奏的鍛煉,能讓使用 者實現強身健體。
4、個性的外觀設計,與常規的動感單車截然不同,增加了使用者的鍛煉樂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中:1、扶手;2、慣性輪;3、基座;4、架體;5、鞍座;6、傳動機構;21、雙向飛輪;41、滑軌;51、滑輪;61、導輪;62、鏈條;63、腳踏板。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對本發明做具體的描述,一種新型動感單車,包括:扶手1、設有飛輪21的慣性輪2和基座3,還包括:設有滑軌41的架體4、設有與所述架體4上滑軌41相配合的滑輪51的鞍座5和傳動機構6;所述架體4安裝在基座3上,所述滑軌41帶有弧度,所述滑軌41設置在架體4中部;所述鞍座5的形狀呈馬鞍形,并通過滑輪51與滑軌41安裝在所述架體4上;所述傳動機構6安裝在架體4的一側,并且所述傳動機構6的動力輸入端與所述鞍座5相連接,所述傳動機構6的動力輸出端與慣性輪2連接;所述傳動機構由導輪61、鏈條62和腳踏板63構成,所述導輪61布置在所述架體4的一側,所述鏈條62為傳動機構6的動力輸出端,所述鏈條62繞過所述導輪61和飛輪21,所述腳踏板63有兩個,分別安裝在所述鞍座5下方的兩側,并向下延伸到架體4的兩側,與所述鏈條62同側的腳踏板63和所述鏈條62上的一點固定連接,所述腳踏板63為上述傳 動機構6的動力輸入端。
其中,所述傳動機構6與慣性輪2間采用雙向傳動飛輪連接。
其中,所述傳動機構6還包括一個鏈條張緊輪,所述鏈條張緊輪安裝在所述鏈條經過的架體4上,并且所述鏈條張緊輪輪面搭在鏈條上將鏈條張緊。
其中,所述扶手1與所述架體4為活動連接,所述扶手1能夠在架體4上移動,從而調節出相對所述鞍座5不同的高度。
其中,所述傳動機構6的鏈條63采用橡膠同步帶。
其中,所述導輪61的數量為至少2個。
本發明整體結構技術理論進行了變革,全新意義的結構,雖然也是要安裝慣性輪和其他的電子調節設備,但是主要的操作方式已經改變,沒有傳統車架的中軸部分,也沒有傳統的腳踏板,而是采用一種有滑軌的架體4,可以在架體4的滑行軌道的鞍座5,其外形類似于馬鞍形狀,鐘擺式的動力臂也就是腳踏板63,與鞍座5下延固定,并與鞍座5一起在滑軌41上滑動。上述結構的主要功能是將腰腹、上臂力量通過弧線滑軌的鐘擺型運動傳遞給腳踏板63。腳踏板63與鏈條62上的一點固定,這樣,鏈條62與腳踏板63一起做往復運動,并在雙向傳動飛輪的作用下,驅動慣性輪轉動。同時,人體在收腹時,腹肌帶動骨盆向車體前方做鐘擺運動,此時上臂也在背闊肌的帶動下向身后用力擺動,滑行鞍座5帶動腳踏板63向車前方做鐘擺運動;人體在伸展時,腰肌帶動骨盆向車體后方做鐘擺運動,此時上臂也在胸大肌的帶動下向身體前方用力推動,滑行鞍座帶動上的腳踏板63 向車后方鐘擺運動;
腳踏板63通過滑道軸承座與鞍座5相連接,其形狀為V型,下面有小腿擋板,擋板有軟性彈性物質襯墊,主要功能是身體前屈時將背闊肌、腹直肌、股四頭肌的力量通過小腿抵推擋板,使腳踏板63向車前方做鐘擺運動并通過鏈條62傳遞給后輪雙向驅動飛輪;主要是人體在做伸展動作時,將腰肌、臀大肌、胸大肌的力量通過雙腳轉導到腳蹬上使腳踏板63向車體后方做鐘擺運動并通過鏈條傳遞給后輪雙向驅動飛輪。腳踏板63上設有微型導軌,微型導軌有一連接點與鏈條或皮帶相連來傳導腳踏板63的動能到鏈條上。微型導軌的活動余量是為了緩沖腳踏板63與鏈條或皮帶的非弧線運動的軌跡偏差,以使腳踏板與鏈條或皮帶運行更順暢。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并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