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尤其是一種雙向吊環把手。
背景技術:
雙向吊環把手一般用于健身器材中,用于連接鐵鏈和三角吊環,現有雙向吊環把手的雙向吊環是直的,且直接連接三角吊環,這種連接結構不利于三角吊環的轉動,會有靈活性和耐磨性不足等問題,造成可玩性降低。
鑒于此提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雙向吊環把手,以實現靈活的連接鐵鏈與三角吊環目的。
為了實現該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向吊環把手,包括,花紋管,固定安裝在花紋管兩端的雙向吊環,所述雙向吊環的上下端分別具有一圓孔,且下端的圓孔安裝有可轉動的旋轉掛鉤。
進一步,所述雙向吊環上端的圓孔的軸線與花紋管的軸線平行設置,雙向吊環下端的圓孔的軸線與上端的圓孔的軸線垂直設置。
進一步,所述旋轉掛鉤包括鉤體和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具有外螺紋,并穿過雙向吊環下端的圓孔與一螺母連接,所述螺母使旋轉掛鉤卡在雙向吊環下端的圓孔內,并形成轉動連接。
進一步,所述旋轉掛鉤的安裝部上套設有多個墊片,所述墊片均布于雙向吊環下端圓孔的上下兩側,且位于該圓孔上側的墊片設置在螺母與雙向吊環之間。
進一步,所述墊片為POM墊片,所述POM墊片的數量為四個,每個旋轉掛鉤的安裝部上安裝有一對POM墊片。
進一步,所述花紋管的兩端與雙向吊環的中部固定連接。
采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后,帶來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旋轉掛鉤可相對雙向吊環自由旋轉,靈活性和可玩性加強,并且旋轉掛鉤的結構可以使雙吊環把手的耐磨性加強,更加安全,使用壽命更長。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3:為圖1的Y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的雙向吊環的結構圖;
其中:1、花紋管 2、雙向吊環 3、旋轉掛鉤 4、螺母 5、鉤體 6、安裝部 7、墊片 8、鐵鏈 9、三角吊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雙向吊環把手,用于連接鐵鏈8和三角吊環9,包括,一花紋管1,固定安裝在花紋管1兩端的一對雙向吊環2,所述雙向吊環2的上下端分別具有一圓孔,其中,上端圓孔與鐵鏈8連接,下端圓孔安裝有可轉動的旋轉掛鉤3,所述旋轉掛鉤3與三角吊環9連接,并使得三角吊環9可相對雙向吊環把手旋轉。
所述雙向吊環2上端的圓孔的軸線與花紋管1的軸線平行設置,雙向吊環2下端的圓孔的軸線與上端的圓孔的軸線垂直設置,具體地,上端圓孔和下端圓孔可由雙向吊環2的端部彎曲形成。
具體地,所述旋轉掛鉤3包括鉤體5和安裝部6,所述鉤體5與三角吊環9連接,所述安裝部6位于鉤體5的上端,并具有外螺紋,安裝部6穿過雙向吊環2下端的圓孔與一螺母4連接,所述螺母4的尺寸大于該圓孔的尺寸,以使旋轉掛鉤3卡在雙向吊環2下端的圓孔內,并形成轉動連接。
所述旋轉掛鉤3可相對雙向吊環2自由轉動,為減小旋轉掛鉤3與雙向吊環2之間的摩擦,所述旋轉掛鉤3的安裝部6上套設有多個墊片7,所述墊片7均布于雙向吊環2下端圓孔的上下兩側,且位于該圓孔上側的墊片7設置在螺母4與雙向吊環2之間。
優選地,所述墊片7為POM墊片,所述POM墊片的數量為四個,每個旋轉掛鉤3的安裝部6上安裝有一對POM墊片。
所述花紋管1的兩端與雙向吊環2的中部固定連接,優選為焊接。
本實用新型的雙向吊環把手,可靈活的連接鐵鏈與三角吊環,使三角吊環能夠自由旋轉,降低摩擦阻力,延長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多種變形和改進,這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