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于建筑預制構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膨脹預制構件。
背景技術:
指在施工現場實施安裝前已制作完成的裝配式混凝土構件,一般常見的有預制混凝土樓蓋板、橋梁用混凝土箱梁、工業廠房用預制混凝土屋架梁、涵洞框構、地基處理用預制混凝土樁等。
目前,道路預制構件主要有道牙。而對于混凝土路面,預制構件是少之又少。眾所周知,混凝土路面在高溫下容易受熱膨脹,導致路面變形拱起,破壞道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膨脹預制構件,在混凝土路面中插入該構件,能構防止路面膨脹受損,提高路面使用年限,降低成本。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膨脹預制構件,包括第一預構件、第二預構件和中間基體,所述第一預構件和第二預構件對稱設置在中間基體兩側,所述中間基體包括上面板、底板和彈性體,所述上面板和底板平行設置在第一預構件和第二預構件之間,所述彈性體徑向設置在上面板和底板之間,所述彈性體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位于上面板和底板之間的定位螺栓。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第一預構件和第二預構件分別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對稱設置在中間基體的上下兩端,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間設置有數根縱向立柱。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外端設置有連接塊。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上面板和上板上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底板和下板下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彈性體為內部設置有吸熱材料的彈性橡膠棒體。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第一預構件和第二預構件接近中間基體的一端分別外凸設置有連接臺。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上板和下板兩側分別設置有與各自連接臺對應的凹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一種防膨脹預制構件,利用第一預構件和第二預構件內設置縱向立柱,具有加強支撐的作用,又留有膨脹間隙,同時采用中間基體連接預構件,增加預構件的安裝方便性,在中間基體內設置有彈性體,利于兩側的預構件膨脹,防止預構件膨脹破裂,增加預構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并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防膨脹預制構件,包括第一預構件1、第二預構件2和中間基體3,所述第一預構件1和第二預構件2對稱設置在中間基體3兩側,所述中間基體3包括上面板31、底板32和彈性體33,所述上面板31和底板32平行設置在第一預構件1和第二預構件2之間,所述彈性體33徑向設置在上面板31和底板32之間,所述彈性體33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位于上面板31和底板32之間的定位螺栓4,定位螺栓4能夠快速定位固定。
進一步,所述第一預構件1和第二預構件2分別包括上板11和下板12,所述上板11和下板12對稱設置在中間基體3的上下兩端,所述上板11和下板12之間設置有數根縱向立柱5,形成支撐和預留膨脹空間,防止路面無間隙膨脹。
進一步,所述上板11和下板12的外端設置有連接塊6,將上板1和下板2外端面封閉連接。
進一步,所述上面板31和上板11上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底板32和下板12下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保證道路處于同一平面內。
進一步,所述彈性體33為內部設置有吸熱材料的彈性橡膠棒體,能夠有效吸取多余熱量,進行存儲,保證路面不會因高溫受熱膨脹破壞。
進一步,所述第一預構件1和第二預構件2接近中間基體3的一端分別外凸設置有連接臺13,所述上板11和下板12兩側分別設置有與各自連接臺對應的凹槽34,方便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一種防膨脹預制構件,利用第一預構件和第二預構件內設置縱向立柱,具有加強支撐的作用,又留有膨脹間隙,同時采用中間基體連接預構件,增加預構件的安裝方便性,在中間基體內設置有彈性體,利于兩側的預構件膨脹,防止預構件膨脹破裂,增加預構件使用壽命。
以上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