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鍛煉器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臥拉訓練器。
背景技術:
1、臥拉動作是一種涉及多關節的復合力量訓練,它能夠有效鍛煉背闊肌、斜方肌、菱形肌和大圓肌,同時也涉及到手臂的二頭肌和前臂肌肉,由于需要穩定身體,核心肌肉也會得到鍛煉,這些肌群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如維持正確的姿勢、提供穩定性和支持身體運動,因此,這個動作對于增強上肢力量和改善身體協調性非常有效,并且強健的背部肌群對于預防背部傷害、改善身體協調性和提升運動表現具有顯著意義。
2、在傳統的健身訓練中,臥拉動作通常通過使用健身椅和杠鈴來實現,少有針對臥拉動作進行設計的器材。公告號為cn219983815u《一種臥拉組合訓練器》,該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可以調節臥板傾斜角度的臥拉訓練器,該實用新型結合了雨棚結構,適用于戶外訓練,但是該設備通過配重片的形式提供的負荷無法實現精細調節,并且臥拉的運動軌跡固定,削弱了對背部和核心輔助肌群的鍛煉效果。公告號為cn213347651u《一種臥拉訓練器》,該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通過移動配重塊來調整訓練強度的訓練裝置,有便捷精細調節負荷的特點,但是該設備無法調節臥板的高度和傾斜角度,無法對訓練參數進行實時的監控,并且同樣屬于固定軌跡的器械訓練,削弱了對輔助肌群的訓練效果。這些方法在阻力調節的精確性和訓練動作的自由度上存在局限。固定軌跡的臥拉設備限制了用戶的運動范圍,無法充分模擬自然運動狀態下的背部肌群活動,從而影響了訓練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使用方便的臥拉訓練器。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臥拉訓練器,包括底座、躺板、傾角調節件和收繩總成,所述底座沿前后方向水平設置,所述躺板沿前后方向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上方,且所述躺板的后下端通過所述傾角調節件安裝在所述底座的后上端,所述傾角調節件用以調節躺板傾斜角度,所述收繩總成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收繩總成具有兩根繩索,且兩根所述繩索各對應一個拉手端,兩根所述繩索的拉手端分別位于所述底座中部的兩側。
3、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結構簡單,如此可由使用者臥在躺板上,雙手下垂并握住對應側繩索的拉手端,并將拉手端往復式向上拉拽以進行鍛煉,其中收繩總成的作用力趨于卷收以提供訓練阻力,其結構簡單,且訓練效果佳,同時傾角調節件可對躺板的傾斜角度進行調整,以調整使用者訓練的姿態。
4、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底座上端中部的兩側均設置有穿線板,所述穿線板的上端向底座中部彎折,并在其彎折處設置有上下貫穿的穿線孔,兩個所述穿線板與兩根所述繩索一一對應,每根所述繩索穿過對應所述穿線孔。
5、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穿線板可將繩索的接繞端端部限位在底座的兩側。
6、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底座上端中部還設置有兩組導向滑輪組,兩組導向滑輪組與兩根所述繩索一一對應,且每組所述導向滑輪組位于所述收繩總成和對應所述穿線板之間,且所述繩索位于所述收繩總成和對應所述穿線板之間的部位繞過對應所述導向滑輪組。
7、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繩索在解繞或卷收時由對應的導向滑輪組進行導向以減少摩擦。
8、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躺板后端的兩側還均向上凸設有踏板。
9、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使用者臥在躺板上時,雙腳可踏在踏板上。
1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繩索的拉手端連接拉手環。
11、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繩索的拉手端設置拉手環,這樣使得使用者可直接拿握拉手環進行訓練,其訓練時更為方便。
12、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杠鈴,所述杠鈴具有杠鈴桿,所述杠鈴沿左右方向設置在所述躺板和底座之間,且兩根所述繩索的拉手端分別與所述杠鈴桿的兩端連接。
13、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杠鈴,這樣可供使用者在趴臥狀態下雙手向上抬舉杠鈴,而收繩總成為杠鈴提供向下的拉力以提高杠鈴抬舉時的負荷。
14、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前支架,所述前支架豎向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前上端,并位于所述躺板的下方,所述前支架的后側沿左右方向間隔設置有掛鉤,兩個所述掛鉤用以共同托放所述杠鈴。
15、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設置前支架,可在杠鈴不使用時將杠鈴托放在前支架的兩個掛鉤上。
16、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傾角調節件包括兩根桿體,兩根桿體分別為前桿體和后桿體,且所述前桿體和后桿體均為長度調節桿,所述后桿體與所述底座后端中部固定連接,其上端與所述躺板后端中部擺轉連接,所述前桿體的下端與所述底座上端中部擺轉連接,其上端與所述躺板下端中部擺轉連接,調節兩個所述桿體的長度以調節所述躺板的高度和傾斜角度。
17、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結構簡單,通過調節兩根桿體的長度即可調節躺板的高度可傾斜角度,若只調節一根桿體的長度則主要是調節躺板的傾斜角度,若兩根桿體的長度均調節,則能調節躺板和高度和傾斜角度。
18、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桿體包括下桿體、上桿體和銷件,所述下桿體為管柱,其上端設置有貫穿其第一銷孔,所述上桿體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二銷孔,所述上桿體的下端插入至所述下桿體內,且所述第一銷孔與任意一個所述第二銷孔對齊以插入所述銷件。
19、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結構簡單,且長度調節方便。
2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收繩總成為電動收繩器。
21、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結構簡單,且可調節收繩總成的施加繩索阻力的大小。
1.一種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躺板(2)、傾角調節件(3)和收繩總成(4),所述底座(1)沿前后方向水平設置,所述躺板(2)沿前后方向設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方,且所述躺板(2)的后下端通過所述傾角調節件(3)安裝在所述底座(1)的后上端,所述傾角調節件(3)用以調節躺板(2)傾斜角度,所述收繩總成(4)設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收繩總成(4)具有兩根繩索(41),且兩根所述繩索(41)各對應一個拉手端,兩根所述繩索(41)的拉手端分別位于所述底座(1)中部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的兩側均設置有穿線板(11),所述穿線板(11)的上端向底座(1)中部彎折,并在其彎折處設置有上下貫穿的穿線孔(111),兩個所述穿線板(11)與兩根所述繩索(41)一一對應,每根所述繩索(41)穿過對應所述穿線孔(1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還設置有兩組導向滑輪組(12),兩組導向滑輪組(12)與兩根所述繩索(41)一一對應,且每組所述導向滑輪組(12)位于所述收繩總成(4)和對應所述穿線板(11)之間,且所述繩索(41)位于所述收繩總成(4)和對應所述穿線板(11)之間的部位繞過對應所述導向滑輪組(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2)后端的兩側還均向上凸設有踏板(2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繩索(41)的拉手端連接拉手環(5a)。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杠鈴(5b),所述杠鈴(5b)具有杠鈴桿(51),所述杠鈴(5b)沿左右方向設置在所述躺板(2)和底座(1)之間,且兩根所述繩索(41)的拉手端分別與所述杠鈴桿(51)的兩端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前支架(6),所述前支架(6)豎向設置在所述底座(1)的前上端,并位于所述躺板(2)的下方,所述前支架(6)的后側沿左右方向間隔設置有掛鉤(61),兩個所述掛鉤(61)用以共同托放所述杠鈴(5b)。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傾角調節件(3)包括兩根桿體(31),兩根桿體(31)分別為前桿體(31a)和后桿體(31b),且所述前桿體(31a)和后桿體(31b)均為長度調節桿,所述后桿體(31b)與所述底座(1)后端中部固定連接,其上端與所述躺板(2)后端中部擺轉連接,所述前桿體(31a)的下端與所述底座(1)上端中部擺轉連接,其上端與所述躺板(2)下端中部擺轉連接,調節兩個所述桿體(31)的長度以調節所述躺板(2)的高度和傾斜角度。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31)包括下桿體(311)、上桿體(312)和銷件(313),所述下桿體(311)為管柱,其上端設置有貫穿其第一銷孔(3111),所述上桿體(312)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二銷孔(3121),所述上桿體(312)的下端插入至所述下桿體(311)內,且所述第一銷孔(3111)與任意一個所述第二銷孔(3121)對齊以插入所述銷件(313)。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臥拉訓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繩總成(4)為電動收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