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便攜式圓鋸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640626閱讀:26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便攜式圓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便攜式圓鋸。
背景技術
現有的小型便攜式圓鋸,包括一個較小的圓鋸片,用于驅動圓鋸片的電機,機殼,機殼前部用來收容傳動機構等,機殼后部用來收容電機等,這種小的便攜式電圓鋸沒有設置單獨的手柄,機殼的后部即可作為手柄用,這種電圓鋸沒有單獨的定護罩,機殼前部將圓鋸片上部收容于其中,這種機殼前部就相當于傳統電圓鋸的定護罩,一個單獨的動護罩可移動的安裝于機殼前部,護罩底部上設有開口用于使得圓鋸片從中伸出,且相對于機殼前部可移動從而使得露出的圓鋸片深度不同。這種便攜式圓鋸結構相對簡單,比較適合切割較薄工件。在日常工作中,用戶經常需要在一整塊工件上取下一小部分進行進一步加工,會首先在工件上做出標記,以指示切割的位置,然后使用所述便攜式圓鋸按照所述標記切割工件。在切割過程中,用戶通過觀察圓鋸片與工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判斷是否完成切割。由于圓鋸片呈圓形,其切割的前端為弧形斷面,當用戶觀察圓鋸片切割到所做的標記時,實際上由于弧形斷面的存在,工件并沒有在所述標記處切斷,使得用戶不得不利用其他工具再次針對弧形斷面進行加工,使切割工作變得繁瑣。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便于切割工件的便攜式圓鋸。本發明提供一種便攜式圓鋸,用于切割預定厚度的工件,所述預定厚度的工件具有面向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一表面和背對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二表面,所述便攜式圓鋸包括:用于切割所述工件的圓鋸片,所述圓鋸片具有圓形切割邊緣,當所述圓鋸片切割所述工件時,所述切割邊緣與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一交點和第二交點;殼體;收容在所述殼體內,并驅動所述圓鋸片的電機;抵靠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指示標記,所述指示標記能夠指示在所述便攜式圓鋸處于最大切深并且切割所述工件時,所述第一交點和所述第二交點中至少一個的位置。優選地,所述指示標記的數量為至少二個,所述至少二個指示標記能夠在所述圓鋸片切割所述工件時,指示所述第一交點和所述第二交點的位置。優選地,在所述底板上對應所述指示標記設置有刻度,所述刻度為所述工件的厚度。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便攜式圓鋸,用于切割預定厚度的工件,所述預定厚度的工件具有面向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一表面和背對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二表面,所述便攜式圓鋸包括:用于切割所述工件的圓鋸片,沿與所述第二表面平行的切割方向切割所述工件;殼體;部分收容在所述殼體內,并驅動所述圓鋸片的電機;抵靠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指示標記,所述指示標記能夠在所述圓鋸片切割所述工件時,指示所述圓鋸片沿著所述切割方向伸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最前端。優選地,所述指示標記的數量為至少二個,所述至少二個指示標記能夠在所述圓鋸片切割所述工件時,指示所述圓鋸片沿著所述切割方向伸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最前端和最后端。優選地,在所述底板上對應所述指示標記設置有刻度,所述刻度為所述工件的厚度。優選地,所述便攜式圓鋸具有切深調節機構,所述指示標記用于當所述切深調節機構處于一預定切深時,指示所述圓鋸片沿著所述切割機方向伸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最前端。本發明通過設置指示標記指示圓鋸片切穿工件之后露出工件表面的最前端位置,如此在工件上設置切割標記,當所述指示標記與所述切割標記對準之后,便可以實現恰好將所述切割標記標識的位置切穿,使用戶無需再次操作,給用戶帶來了便利。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提供的便攜式圓鋸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中便攜式圓鋸的部分示意圖,其中護罩處于第一位置;圖3為圖1中調節組件的分解示意
圖4為圖1中便攜式圓鋸的部分示意圖,其中護罩處于第二位置切割厚度為I寸的工件;圖5為圖1中便攜式圓鋸的護罩及第二切深調節機構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圖1中便攜式圓鋸的部分示意圖,其中圓鋸片恰好切穿工件;圖7為圖1中便攜式圓鋸的部分示意圖,其中護罩處于第二位置切割厚度為1/2寸的工件;圖8為圖1中便攜式圓鋸的圓鋸片的示意圖;圖9為圖5中護罩及第二切深調節機構的俯視圖;圖10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提供的便攜式圓鋸的護罩及第二切深調節機構的立體示意;圖11為圖10中護罩及第二切深調節機構的部分分解示意圖。其中:10.便攜式圓鋸48.開槽76.彈簧12.殼體50.調節組件78.基準標記14.圓鋸片52.安裝板80.第一指示標記15.鋸齒54.扳手82.第二指示標記16.護罩56.連接件84.切割邊緣線17.鋸片平面58.指針86.第一交點18.開關組件60.底板88.第二交點20.工具驅動軸62.導軌90.第二切深調節擊鼓22.頭殼64.收容腔92.齒輪
24.連接部66.抵靠面94.齒條26.馬達殼體68.鋸片通孔96.鎖緊件28.激光發射器69.凸起部98.第一齒面44.頭殼側壁70.第二切深調節機構 100.鎖緊面45.限位件12.螺紋孔102.第二齒面46.第一切深調節機構 73.工件104.限位面47.工件73a.第一表面106.斜面47a.第一表面73b.第二表面108.齒輪收容部47b.第二表面74.螺釘
具體實施例請參閱圖1,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便攜式圓鋸10包括殼體12,收容在殼體12內的馬達(圖中未示出),位于殼體12內將馬達的動力傳遞給圓鋸片14的傳動組件(圖中未不出),安裝在殼體12上并能夠相對于殼體12滑動的護罩16,以及位于殼體12上控制馬達是否工作的開關組件18。

便攜式圓鋸10的電源為交流電源,即通過交流電源向馬達供電,此時便攜式圓鋸10會有較強的動力,并且不受電量限制,適用于長時間工作。當然便攜式圓鋸10也可以設計成直流供電的結構,即在便攜式圓鋸10上安裝電池包,通過電池包向馬達供電,此時便攜式圓鋸10便攜性更佳,其不會受到電源線的影響,用戶可以攜帶便攜式圓鋸10在任何地點進行切割工作。馬達可以為碳刷馬達、無刷馬達等,或者對應于便攜式圓鋸10的電能來源,馬達可以為交流馬達或直流馬達。馬達具有馬達輸出軸(圖中未示出),并通過在馬達輸出軸上安裝齒輪將馬達的轉動輸出。傳動組件與馬達輸出軸配接,將馬達輸出軸輸出的轉動傳遞給圓鋸片14。傳動組件包括用于安裝圓鋸片14的工具驅動軸20,并且工具驅動軸20具有軸線H-H。圓鋸片14安裝于工具驅動軸20的一端,工具驅動軸20的另一端可以通過齒輪直接與馬達輸出軸的齒輪配接,實現馬達驅動工具驅動軸20轉動。當然,在馬達輸出軸與工具驅動軸20之間還可以設置減速齒輪等,在此限于篇幅不再進行詳細介紹。軸線H-H可以與馬達輸出軸的軸線相垂直或者平行設置,在本實施方式中,軸線H-H與馬達輸出軸的軸線相互垂直。請一并參閱圖1和圖4,圓鋸片14為圓鋸片,其具有周向設置的鋸齒15并形成了圓形的切割邊緣19,并且形成了兩個平行的鋸片平面17 (圖中僅示出一個),鋸片平面17與工具驅動軸20的軸線H-H相垂直,從而使鋸片平面17與殼體12的縱長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在鋸片平面17的中心區域設置有安裝孔,用于將圓鋸片14固定安裝在工具驅動軸20上。請參閱圖1,殼體12整體沿著與軸線H-H垂直的第一縱長延伸方向延伸,殼體12包括位于一端并收容部分圓鋸片14的頭殼22以及位于另一端的馬達殼體26。馬達殼體26用于收容固定馬達,并且在馬達殼體26上設置有進風口(未示出)和出風口(未示出)。在馬達殼體26與頭殼22連接的部分形成連接部24。連接部24部分收容傳動組件,并且為了更加合理利用連接部24的結構,將連接部24設計成了便攜式圓鋸10的握持部,即用戶通過握住握持部操作便攜式圓鋸10進行切割工作,由于握持部位于頭殼22和馬達殼體26之間,即握持部與頭殼22相鄰接。用戶在握住握持部時相當于在頭殼22和馬達殼體26之間構成了支點,支點兩側的部分會在各自重力影響下相互制約,實現用戶握住握持部之后,便攜式圓鋸10處于較平穩的狀態,非常容易進行切割操作,提高了操作的舒適度,優選的,便攜式圓鋸10的重心位于握持部上,此時便攜式圓鋸10具有最佳的操作舒適度。當然,握持部并不限于形成在連接部24,也可以為馬達殼體26形成握持部,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能做出其它變更,但只要其功能與效果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均應涵蓋于本發明保護范圍內。頭殼22用于安裝護罩16,并能夠收容部分傳動機構和收容部分圓鋸片14。傳動機構的工具驅動軸20收容于頭殼22內,并且頭殼22具有用于與護罩16配接的開口,圓鋸片14部分深入開口內,并安裝至工具驅動軸20上。在頭殼22上安裝有激光發射器28。激光發射器28能夠發出激光,形成一條切割指示線,即當用戶推動便攜式圓鋸10進行切割工作時,圓鋸片14會沿著切割指示線進行切害!],如此設置提高了用戶的切割精度,并給用戶帶來了便利。頭殼22具有兩個與工具驅動軸20的軸線H-H垂直的頭殼側壁44,即兩個頭殼側壁44的延伸方向與圓鋸片14的鋸片平面17平行,并且兩個頭殼側壁44分別位于圓鋸片14的一側。在每個頭殼側壁44背對圓鋸片14的表面分別設置有用于與護罩16配合的限位件45。當護罩16安裝至頭殼22之后,其能夠與限位件45配合實現相對于頭殼22在一定范圍內滑動。在本實施方式中,限位件45為通過螺釘安裝于頭殼側壁44上的軸承,且每個頭殼側壁44上限位件45的數量均為三個,如此能夠使護罩16相對于頭殼22滑動時非常穩定。請參閱圖4,便攜式圓鋸10切割預定厚度的工`件47。工件47具有面向便攜式圓鋸10的第一表面47a和背對便攜式圓鋸10的第二表面47b,當進行切割工作時,便攜式圓鋸10抵靠在第一表面47a上。請參閱圖2和圖3,為了實現定深度切割,在頭殼22上安裝有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其能夠實現快速的調節便攜式圓鋸10的切割深度,即調節護罩16相對于頭殼22的位置,適用于對切深的粗調,能夠實現調節至任一預定切深位置。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可以位于任一個頭殼側壁44的上面,當然也可以兩個頭殼側壁44上均分別設置有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在本實施方式中,僅在其中一個頭殼側壁44上設置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包括在頭殼側壁44上的開槽48和能夠在開槽48內滑動并能在任意位置定位的調節組件50,實現調節便攜式切割機10的切深為一個預定切深。在頭殼側壁44靠近開槽48的位置設置有標示切深的刻度。調節組件50包括位于頭殼22內部安裝板52、具有凸輪面的扳手54、連接扳手54和安裝板52的連接件56,以及安裝在安裝板52上并指示當前刻度的指針58。扳手54可操作的通過凸輪面向頭殼側壁44施壓,將頭殼側壁44夾緊于凸輪面與安裝板52之間,從而實現調節組件50的定位,此時指針58所指示的刻度即為便攜式圓鋸10切割的深度。在本實施方式中,便攜式圓鋸10的切割深度范圍為0至I寸。由于通過調節組件50沿著開槽48調節切深,使得調節過程非常快速,實現了對切深的粗調。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通過調節組件50相對于頭殼22滑動的方式實現調節切割深度,使得調節操作非常便捷快速。當通過扳手54鎖定調節組件50的位置之后,此時操作護罩16相對于頭殼22移動,護罩便被扳手54的凸輪面所止擋,限定了護罩16的位置,實現限定圓鋸片14的切深為指針指示的刻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籍由所述凸輪面形成了止擋護罩16的止擋面,實現限定護罩16的位置,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能采用其他技術方案,比如設置與安裝板52 —同運動的止擋件以止擋護罩16,并在止擋件上形成所述止擋面。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能做出其它變更,限于篇幅不再進行詳細介紹。請參閱圖1、圖2和圖4。護罩16能夠與頭殼22共同收容圓鋸片14,并且護罩16能夠相對于頭殼22滑動,使得護罩16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圖2所示,當護罩16處于第一位置時,圓鋸片14整體收容在護罩16和頭殼22圍成的空間內,如圖4所示,當護罩16處于第二位置時,圓鋸片14伸出護罩16能夠進行切割工作。請參閱圖5,護罩16包括用于抵靠工件的底板60、用于與限位件45配合的導軌62、用于收容圓鋸片14的圓鋸片收容腔64。底板60具有用于抵靠工件的抵靠面66,當便攜式圓鋸10切割工件時,抵靠面66抵靠在工件表面,并能夠相對于工件表面滑動,使圓鋸片14切割工件。在底板60上還設置有鋸片通孔68用于使得圓鋸片14從中穿過,當護罩16位于第一位置時,圓鋸片14未從鋸片通孔68中穿出,當護罩16位于第二位置時,圓鋸片14從鋸片通孔68中穿出。導軌62安裝于底板60上,用于與限位件45配合,實現護罩16能夠相對于頭殼22滑動。在本實施方式中,導軌62的數量為兩個,當護罩16組裝至便攜式圓鋸10時,兩個導軌62分別與設置在兩個頭殼側壁44上的限位件45配合,使護罩16相對于便攜式圓鋸10滑動,并且圓鋸片收容腔64會收容于頭殼22內部。在護罩16上還設置有對便攜式圓鋸10的切深進行細調的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適用于當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處于預定切深位置時,通過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對切深進行進一步調節,使得切割邊緣19與第二表面47b相切實現精確切割。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設直在護罩16與弟一切深調節機構46之間,當弟一切深調節機構46調節完成之后,能夠通過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細微調節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的所述止擋面與護罩16的抵靠面66之間的距離,實現微調切深。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可以設置在護罩16上,也可以直接設置在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上,在本實施方式中,護罩16具有凸起部69,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設置在凸起部69上,當護罩16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與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相抵接,實現限定護罩16的位置。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能夠自動鎖定調節位置,即可操作的調節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之后,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隨即停止在調節后的位置,使得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具有非常高的調節精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包括設置在護罩16上的螺紋孔72,與所述螺紋孔72相螺紋配接的螺釘74。螺紋孔72設置在導軌62臨近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的一側,螺釘74具有與扳手54相抵接的頭部,以及具有外螺紋的尾部,螺釘74通過所述尾部與螺紋孔72相螺紋配合。當通過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調節切深時,用戶可以操作所述頭部以轉動螺釘74,此時螺釘74會沿著螺釘孔72的中心線的方向產生一定位移,實現調節切深。由于轉動螺釘74的過程中,螺釘74沿著中心線方向的移動速度非常緩慢,使得調節精度非常高,實現了對切深的細調;再者螺釘74與螺紋孔72采用螺紋配合,使得螺釘74能夠自動限位,即用戶停止轉動螺釘74時,螺釘74便不會再沿著中心線的方向移動,實現限位準確。當然,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還可以設置成其他結構,比如在護罩16上固定設置有螺紋柱,在螺紋柱上設置螺母,所述螺母與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相抵接,并通過轉動螺母進一步調節切深,進一步的,所述螺紋柱也可以設置在第一切深調節機構70的調節組件50上,如設置在安裝板52或連接件56上,并且與護罩16相抵接實現進一步調節切深。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的結構并不限于螺紋配接的方式,其還可以采用凸輪結構。比如,在護罩16上設置螺紋孔72的位置設置一個能夠相對于護罩16轉動的凸輪件,當調定好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之后,操作便攜式圓鋸10進行切割工作,此時護罩16相對于頭殼22移動使得所述凸輪件與扳手54相抵接,此時通過轉動所述凸輪件便可以改變所述凸輪件與扳手54相抵接的位置,實現調節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與護罩16之間的距離,進而實現細微調節切深。當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技術精髓啟示下還可能做出其它變更,但只要其功能和效果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均應涵蓋于本發明保護范圍內。為了防止在切割過程中產生的震動致使螺釘74相對于螺紋孔72的位置發生變化,在螺釘74與螺紋孔72的側壁之間設置彈性元件,即在所述頭部與護罩16的凸起部69之間設置彈簧76,使得螺釘74與螺紋孔72之間的配合更加緊密,提高了結構的可靠性。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通過轉動方式調節切深,使得調節的速度比較緩慢,但調節精度高。由于便攜式圓鋸10具有通過滑動方式調節切深的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和通過轉動方式調節切深的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使得便攜式圓鋸10能夠快捷準確的調節切深,給用戶帶來了便利。當然,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的具體結構并不限于前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能做出其它變更,但只要通過滑動方式實現快速調節切深的功能均應涵蓋在本發明保護范圍內,同理,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的具體結構并不限于前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能做出其它變更,但只要通過轉動方式實現精細調節切深的功能均應涵蓋在本發明保護范圍內。為了便于用戶觀察調節螺釘74時,所述頭部沿著所述中心線移動的距離,在導軌62上臨近螺紋孔72的位置設置有基準標記78,當所述頭部背對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的下表面與所述基準標記78對準時,此時螺釘74處于初始位置。通過螺釘74處于初始位置時,所述下表面距離螺紋孔72的孔口還有一定距離,使得螺釘74能夠相對于初始位置還能夠向著螺紋孔72的方向調節位置,從而增大了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的調節范圍。當然,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也可以設置在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的調節組件50上。即將螺紋孔72設置在連接件上,通過螺釘74與螺紋孔72相螺紋連接,在護罩16上設置凸起與螺釘74相抵接,當調節螺釘74時,能夠調節護罩16與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之間的距離,實現調節切深。請參閱圖4,在本實施方式中,工件47的厚度為I寸,由于工件在加工制造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誤差,使得將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調節切深為I寸時,圓鋸片14并不能恰好將工件47切穿,比如圓鋸片14能夠超出工件47的第二表面47b —小部分。此時需要調節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進行細調,即通過轉動螺釘74以增大所述止擋面與抵靠面66之間的距離,使得減小了切割深度,如圖6所示,此時圓鋸片14的切割邊緣19恰好與第二表面47b相切,使得圓鋸片14能夠精確的切穿工件47,而不會超出第二表面47b即不會破壞工件47下方的支撐物品。請參閱圖7,圓鋸片14具有與抵靠面66相平行的切割方向F,用戶能夠沿著切割方向F推動便攜式圓鋸10切割預定厚度的工件73,工件73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表面73a和第二表面73b,第一表面73a和第二表面73b之間的距離即為所述預定厚度。護罩16上設置有第一指示標記80。第一指示標記80能夠在圓鋸片14切割預定厚度的工件73時,指示圓鋸片14沿著切割方向F伸出第二表面73b的最前端,從而能夠向用戶清楚的指示圓鋸片14切穿工件73的實際位置,給用戶的切割操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相應的,為了清楚指示圓鋸片14伸出第二表面73b的寬度,也可以在護罩16上設置第二指示標記82,以指示沿著切割方向F圓鋸片14伸出第二表面71b的最末端。當用戶在工件73上進行定長切割時,會在工件73畫出切割標記比如為開始標記和結束標記,用戶可以將護罩16上的第二指示標記82與所述開始標記對準,并開始切割工件,隨即向且結束標記的方向推動便攜式圓鋸10,當護罩16上的第一指示標記80與所述開始標記對準時,則工件73從開始標記至結束標記被完全切穿,使得加工過程簡單,并且有著非常高的加工精度。進一步地,若利用便攜式圓鋸10在一整塊預定厚度的工件上切割下一部分時,比如從一大塊木板上切割下一個方形的小木板,此時切割的每條邊均相當于一次定長切割,并且完成四條邊的定長切割之后,小木板的尺寸便恰好符合要求,無需再次加工。當然,可以在護罩16上設置多個第一指示標記80,并且每個第一指示標記80對應不同厚度的工件73,指示圓鋸片14沿著切割方向F伸出工件73的第二表面73b的最前端。同理,相應地,也可以設置多個第二指示標記82以指示最后端。進一步的,請一并參閱圖7和圖9,在護罩16上臨近每個指示標記的位置設置刻度,通過所述刻度標記指示標記對應的工件73的厚度。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有三個第一指示標記80,相應的設置有三個第二指示標記82。更進一步地,在底板60上對應每個第一指示標記80和第二指示標記82的位置設置刻度,分別表示指示標記對應至1/4寸、1/2寸以及3/4寸厚度的工件。并且在護罩16相對于圓鋸片14的兩側均設置有指示標記和刻度,使得用戶可以觀察任一側的指示標記,確定切割的狀態,給用戶帶來了便利。當然,也可以僅僅在護罩16靠近用戶的一側設置指示標記和刻度,使用時,也可以實現清楚的指示圓鋸片切穿工件的位置。請一并參閱圖7和圖8,當圓鋸片14切割工件47時,圓鋸片14的切割邊緣19與工件47的第二表面47b相交形成第一交點86和第二交點88。第一交點86與圓鋸片14沿著切割方向F伸出第二表面73b的最前端的位置向重合,第二交點88與圓鋸片14沿著切割方向F伸出第二表面73b的最后端的位置相重合,使得第一指不標記80與第一交點86相對應,即第一指示標記80指示第一交點86的位置,同理第二指示標記82與第二交點88相對應,即第二指示標記82指示第二交點88的位置。當然,也可以僅僅在護罩16上設置第一指示標記80或僅僅設置第二指示標記82相應的指示第一交點86或第二交點88的位置。本實施方式中描述的指示標記僅在便攜式圓鋸10處于最大切深時指示預定厚度的工件的切穿位置,相應地,指示標記也可以設置為當便攜式圓鋸10處于某一特定切割深度時起到與前文相同的指示作用,或者,在本發明技術精髓啟示下,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能做出其它變更,均應涵蓋于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本發明實施方式還提供一種切深調節方法,該切深調節方法包括:步驟S1:調節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將切深調節至與工件47的厚度對應的刻度。用戶調節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的調節組件50,使得指針58指示與工件47的厚度對應的刻度。步驟S2:調節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使便攜式圓鋸10的圓鋸片14的切割邊緣19與第二表面47a相切。用戶觀察圓鋸片14與工件47的位置關系,調節第二切深調節機構70的螺釘,使得圓鋸片14的切割邊緣19與工件47的第二表面47a相切,使得圓鋸片14恰好切斷工件47。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提供一種便攜式圓鋸,所述便攜式圓鋸與第一實施方式提供的便攜式圓鋸10的功能結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分在于:請參閱圖10和圖11,第二切深調節機構90包括設置在護罩16上的齒輪92,由齒輪92驅動的齒條94,以及鎖定齒輪92位置的鎖緊件96。齒輪92可轉動的設置在護罩16的凸起部69上,用戶可操作的轉動齒輪92以調節切深。在本實施方式中,齒輪92成圓柱狀,沿其周向為第一齒面98,相對于齒面的兩個斷面為鎖緊面100。用戶通過推動第一齒面98以轉動齒輪92進而帶動齒條94移動。當用戶通過齒輪92完成調節切深之后,通過鎖緊件96與鎖緊面100配合,實現鎖定齒輪92的位置,使得第二切深調節機構90鎖定在調節完成時的切深。齒條94縱長延伸,其具有與所述第一齒面98相嚙合的第二齒面102,使得齒輪92轉動時通過相互嚙合的第一齒面98和第二齒面102帶動齒條94移動。齒條94沿著其縱長方向一端為抵靠端,所述抵靠端的端面為限位面104,第二切深調節機構90通過限位面104與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的所述止擋面相抵接,即與扳手54的凸輪面相抵接,實現通過調節齒條94的位置,實現進一步調節便攜式圓鋸的所述止擋面和抵靠面66之間的距離,即實現當第一切深調節機構46完成調節切深之后,通過第二切深調節機構90對切深進行進一步調節。鎖緊件96能夠鎖定齒輪90的位置,使齒輪90無法轉動,并藉由第一齒面98和第二齒面102相互嚙合,實現齒條94的位置被鎖定,使得第二切深調節機構90鎖定在某一個預定切深。在本實施方式中,鎖緊件96為一個鎖緊扳手,其可轉動的設置在護罩16的凸起部69上,并具有斜面106,鎖緊件96能夠通過斜面106向齒輪92的鎖緊面100施加壓力,實現鎖定齒輪92的位置。優選地,鎖緊件96具有齒輪收容部108,該齒輪收容部108具有兩個相對的并分別與兩個鎖緊面100配合的斜面106。鎖緊件96可操作的相對于護罩16轉動使得其具有斜面106與鎖緊面100相分離以釋放齒輪92的釋放位置和斜面106向鎖緊面100施加壓力以鎖緊齒輪92的鎖緊位置。當鎖緊件96處于釋放位置時,用戶可操作的轉動齒輪92以調節切深,當鎖緊件96處于鎖緊位置時,通過斜面向齒輪92施加壓力,使得齒輪92的位置被鎖定以使齒條94的位置被鎖定,實現的鎖定第二切深調節機構90的位置。當然,鎖緊件96還可以設置成其他結構,比如能夠向鎖緊面100施加壓力的彈性銷,或者鎖緊件96不設置齒輪收容部108而僅僅設置一個斜面向齒輪92施加壓力,再或者通過其他機械設計實現鎖定齒輪92的轉動軸。在本發明技術精髓的啟示下,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能做出其他變更,在此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舉,但只要其功能和效果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均應涵蓋于本發明保護范圍內。本發明并不限于前述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技術精髓的啟示下還可能做出其他變更,但只要其實現的功能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均應涵蓋于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圓鋸,用于切割預定厚度的工件,所述預定厚度的工件具有面向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一表面和背對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二表面,所述便攜式圓鋸包括: 用于切割所述工件的圓鋸片,所述圓鋸片具有圓形切割邊緣,當所述圓鋸片切割所述工件時,所述切割邊緣與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一交點和第二交點; 殼體; 收容在所述殼體內,并驅動所述圓鋸片的電機; 抵靠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底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指示標記,所述指示標記能夠指示在所述便攜式圓鋸處于最大切深并且切割所述工件時,所述第一交點和所述第二交點中至少一個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圓鋸,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標記的數量為至少二個,所述至少二個指示標記能夠在所述圓鋸片切割所述工件時,指示所述第一交點和所述第二交點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圓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對應所述指示標記設置有刻度,所述刻度為所述工件的厚度。
4.一種便攜式圓鋸,用于切割預定厚度的工件,所述預定厚度的工件具有面向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一表面和背對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二表面,所述便攜式圓鋸包括: 用于切割所述工件的圓鋸片,沿與所述第二表面平行的切割方向切割所述工件; 殼體; 部分收容在所述殼體內,并驅動所述圓鋸片的電機; 抵靠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底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指示標記,所述指示標記能夠在所述圓鋸片切割所述工件時,指示所述圓鋸片沿著所述切割方向伸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最前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圓鋸,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標記的數量為至少二個,所述至少二個指示標記能夠在所述圓鋸片切割所述工件時,指示所述圓鋸片沿著所述切割方向伸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最前端和最后端。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圓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上對應所述指示標記設置有刻度,所述刻度為所述工件的厚度。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圓鋸,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圓鋸具有切深調節機構,所述指示標記用于當所述切深調節機構處于一預定切深時,指示所述圓鋸片沿著所述切割機方向伸出所述第二表面的最前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便攜式圓鋸,用于切割預定厚度的工件,所述預定厚度的工件具有面向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一表面和背對所述便攜式圓鋸的第二表面,所述便攜式圓鋸包括用于切割所述工件的圓鋸片,所述圓鋸片具有圓形切割邊緣,當所述圓鋸片切割所述工件時,所述切割邊緣與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第一交點和第二交點;殼體;收容在所述殼體內,并驅動所述圓鋸片的電機;抵靠在所述第一表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指示標記,所述指示標記能夠指示在所述便攜式圓鋸處于最大切深并且切割所述工件時,所述第一交點和所述第二交點中至少一個的位置。使得用戶能夠通過觀察指示標記清楚的知道圓鋸片切穿工件的位置,提高了切割精度,并且給用戶帶來了便利。
文檔編號B27B5/29GK103203777SQ2012100090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哈利·索默, 沃倫·布朗, 格雷厄姆·格哈德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塘沽区| 元朗区| 扎鲁特旗| 湖州市| 炉霍县| 萨迦县| 乐业县| 巍山| 泰兴市| 正宁县| 衡东县| 灌南县| 汕尾市| 潞西市| 灌阳县| 龙井市| 宁明县| 兴和县| 麦盖提县| 西乡县| 福建省| 修武县| 开阳县| 阿克苏市| 肃北| 灌云县| 邹平县| 科尔| 兰州市| 彝良县| 资中县| 邵阳县| 邵武市| 房山区| 望都县| 天祝| 通江县| 兴隆县| 田阳县| 仙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