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裝飾材料技術領域,涉及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
背景技術:
實木復合地板是由不同樹種的板材交錯層壓而成,克服了實木地板單向同性的缺點,干縮濕脹率小,具有較好的尺寸穩定性,并保留了實木地板的自然木紋和舒適的腳感,兼具強化地板的穩定性與實木地板的美觀性,而且具有環保優勢。實木復合地板一般分為多層實木地板和三層實木地板三層實木復合地板是由三層實木單板交錯層壓而成,其表層多為名貴優質長年生闊葉硬木,材種多用柞木、樺木、水曲柳、綠柄桑、緬茄木、菠蘿格、柚木等,柞木其無比的紋理特點和性價比成為最受歡迎樹種。三層實木復合地板的表層為優質珍貴木材,不但保留了實木地板木紋優美、自然的特性,而且大大節約了優質珍貴木材的資源;芯層由普通軟雜規格木板條組成,樹種多用松木、楊木等;底層為旋切單板,樹種多用楊木、樺木和松木。三層結構板材用膠層壓而成,多層實木復合地板是以多層膠合板為基制,以規格硬術薄片鑲拼板或單板為面板,層壓而成。隨著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居地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多層實木復合地板近些年來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因其為實木地板,且穩定性好、節省資源。正因為具有實木地板的各種優點,摒棄了強化復合地板的不足,又節約了大量自然資源,在歐美國家已經成為家裝的主流地板,今后我國高檔地板的發展趨勢必然是實木復合地板。多層實木復合地板是在膠合板的面板上壓貼一層原木木皮,之后再進行其他加工制作而成。實木復合地板表層為優質珍貴木材,不但保留了實木地板木紋優美、自然的特性,而且大大節約了優質珍貴木材的資源。表面大多涂五遍以上的優質UV涂料,不僅有較理想的硬度、耐磨性、抗刮性,而且阻燃、光滑,便于清洗。芯層大多采用可以輪番砍伐的速生材料,也可用廉價的小徑材料,各種硬、軟雜材等來源較廣的材料,而且不必考慮避免木材的各種缺陷,出材率高,成本則大為降低,其彈性、保溫性等也不亞于實木地板。目前行業內普遍采用一張膠合板基材并排壓貼多張木皮的壓貼工藝,用劃線裝置針對不同規格木皮對基材進行劃線。當前使用的劃線方法,往往是一種規格基材對應一種規格木皮進行一對一劃線,一種規格基材只能貼一種相對應規格的木皮,而且更換基材或者木皮規格時,需要重新調節劃線裝置,耗費大量的生產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劃線方法操作麻煩和耗時的缺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固定基材,將基材固定在支架上面; b、確定線寬,利用兩條平行直線確定將要貼于基材表面的兩種規格木皮的寬度位置,然后根據寬度位置的寬度調整劃線器的劃線寬度;
C、劃線,用調整劃線寬度后的劃線器在基材表面上劃出多條基線。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木皮的材質為柞木、樺木、水曲柳、綠柄桑、緬茄木、菠蘿格、柚木、楊木或松木。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基材為膠合板。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基材的長度為2150mm,寬度為1230mm。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基線包括第一基線、第二基線、第三基線、第四基線、第五基線、第六基線、第七基線以及第八基線,其中,所述的第一基線、第三基線、第五基線和第七基線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的第二基線、第四基線、第六基線和第八基線之間的距離相等。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適用于兩種規格的木皮,利用兩條平行直線確定兩種規格木皮寬度位置的原理,比原來兩條平行直線確定一片木皮寬度位置節省了一半劃線設備,而利用這節省下來一半的劃線設備可以確定另外一種規格木皮的寬度位置,可以在一種規格基材上同時壓貼多種規格的木皮,從而生產出多種規格的產品。
圖1是本發明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基材表面劃線示意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基材,2、第一基線,3、第二基線,4、第三基線,5、第四基線,6、第五基線,7、第六基線,8、第七基線,9、第八基線,10、分割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固定基材,將基材固定在支架上面;
b、確定線寬,利用兩條平行直線確定將要貼于基材表面的兩種規格木皮的寬度位置,然后根據寬度位置的寬度調整劃線器的劃線寬度;
C、劃線,用調整劃線寬度后的劃線器在基材表面上劃出多條基線。上述中,所述的基材為膠合板。其中,所述的基材的長度為2150mm,寬度為1230mmo如圖2所示,用劃線器在基材I表面上劃出多條基線,所述的基線包括第一基線2、第二基線3、第三基線4、第四基線5、第五基線6、第六基線7、第七基線8以及第八基線9。其中,所述的第一基線2、第三基線4、第五基線6和第七基線8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的第二基線3、第四基線5、第六基線7和第八基線9之間的距離相等。
本發明中,所述的木皮的材質為柞木、樺木、水曲柳、綠柄桑、緬茄木、菠蘿格、柚木、楊木或松木。實施例一
基材I的寬度為1230mm,通過調節劃線器的劃線寬度,使第一基線2、第三基線4、第五基線6和第七基線8之間的距離為270_,第二基線3、第四基線5、第六基線7和第八基線9之間的距離為306mm。分別以基材I的上邊緣、第一基線2、第三基線4、第五基線6和第七基線8為基準邊,可以貼9片寬度為135mm的木片,分別以基材I的上邊緣、第二基線3、第四基線5、第六基線7和第八基線9為基準邊,可以貼8片寬度為153mm的木片。實施例二
基材I的寬度為1230mm,通過調節劃線器的劃線寬度,使第一基線2、第三基線4、第五基線6和第七基線8之間的距離為270_,第二基線3、第四基線5、第六基線7和第八基線9之間的距離為274mm。分別以基材I的上邊緣、第一基線2、第三基線4、第五基線6和第七基線8為基準邊,可以貼9片寬度為135mm的木片,分別以基材I的上邊緣、第二基線3、第四基線5、第六基線7和第八基線9為基準邊,可以貼9片寬度為127mm的木片。實施例三
基材I長度為2150mm,寬度為1230mm,在基材I的中間手工劃一條分割線10。通過調節劃線器的劃線寬度,使第一基線2、第三基線4、第五基線6和第七基線8之間的距離為135mm,第二基線3、第四基線5、第六基線7和第八基線9之間的距離為306mm。分割線10到基材I左邊的距離為1225mm,到基材I右邊距離為925mm,那么分別以基材I的上邊緣、第二基線3、第四基線5、第六基線7、第八基線9和分割線10為基準邊,分割線10左邊可以貼8片規格為1225*153mm的木皮,分割線10右邊可以貼9片規格為925*135mm的木皮。本發明揭示的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適用于兩種規格的木皮,利用兩條平行直線確定兩種規格木皮寬度位置的原理,比原來兩條平行直線確定一片木皮寬度位置節省了一半劃線設備,而利用這節省下來一半的劃線設備可以確定另外一種規格木皮的寬度位置,可以在一種規格基材上同時壓貼多種規格的木皮,從而生產出多種規格的產品。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固定基材,將基材固定在支架上面; b、確定線寬,利用兩條平行直線確定將要貼于基材表面的兩種規格木皮的寬度位置,然后根據寬度位置的寬度調整劃線器的劃線寬度; C、劃線,用調整劃線寬度后的劃線器在基材表面上劃出多條基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皮的材質為柞木、樺木、水曲柳、綠柄桑、緬茄木、菠蘿格、柚木、楊木或松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為膠合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的長度為2150mm,寬度為1230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線包括第一基線、第二基線、第三基線、第四基線、第五基線、第六基線、第七基線以及第八基線,其中,所述的第一基線、第三基線、第五基線和第七基線之間的距離相等;所述的第二基線、第四基線、第六基線和第八基線之間的距離相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固定基材,將基材固定在支架上面;b.確定線寬,利用兩條平行直線確定將要貼于基材表面的兩種規格木皮的寬度位置,然后根據寬度位置的寬度調整劃線器的劃線寬度;c.劃線,用調整劃線寬度后的劃線器在基材表面上劃出多條基線。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提供的實木復合地板表面貼皮劃線方法,適用于兩種規格的木皮,利用兩條平行直線確定兩片木皮寬度位置的原理,比原來兩條平行直線確定一片木皮寬度位置節省了一半劃線設備,而利用這節省下來一半的劃線設備可以確定另外一種規格木皮的寬度位置,可以在一種規格基材上同時壓貼多種規格的木皮,從而生產出多種規格的產品。
文檔編號B27M3/04GK103056952SQ20131000281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6日
發明者劉家福, 夏朝彥, 郭祎鵬 申請人:廣州厚邦木業制造有限公司, 圣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