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剝皮機,主要是一種簡易樹段剝皮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樹段剝皮機采用敞開料倉,可從一頭進料,另一頭出料的流水線作業,克服了現有滾筒式剝皮機停電進料,出料,分段式工作方式的缺點,木材剝皮機由于齒牙對木段的沖擊,不僅是木段在機殼內做循環運動,且繞自身回轉,因此剝皮機效率高,桉木、楊木等難剝皮的樹種有較好的剝皮效果,凈度達到95%以上,木材剝皮機因龐大的機殼是固定不動的,所以耗能小,故障率低,維修工作量小,震動和噪聲比滾筒剝皮機要低得多,木材除皮機機器落地即可生產,甚至無需安裝底座,使用方便。但也由于傳統的樹段剝皮機針對的是大型加工廠使用,因此設備龐大,耗能高,占地大,單人操作不便等缺點,因此,急需一種小型輕便的樹段剝皮機滿足低功耗,易操作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簡易樹段剝皮機,占地面積小,結構簡單合理,操作簡單,且剝皮適應性強、去皮率高,滿足單人操作,不僅效率較高,且安全實用。具體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簡易樹段剝皮機,包括機架(1),電機(2)、傳動皮帶(3)、傳動輪(4)、主動輪(5)、主軸(6)、輔軸(7)、轉心輪(8)、固定端(9)、轉心端(10)、削皮刀;其中:主動輪(5)與轉心輪(8)輪芯相向而對分別置于機架(1)的兩端,傳動輪(4)置于主動輪(5)下方的機架(1)上、主動輪(5)通過傳動皮帶(3)連接至傳動輪(4),傳動輪(4)通過傳動皮帶(3)連接置于機架(1)上的電機(2),主動輪(5)輪芯固定連接主軸(6)、主軸(6)的端頭處安裝有固定端(9),轉心輪(8)的 輪芯固定安裝有輔軸(7)、輔軸(7)的端頭安裝有轉心端(10)、削皮刀刀面對朝固定端(9)與轉心端(10)之間的空隙處;
進一步的,所述轉心輪(8)上設有把手(12),所述輔軸(7)上設有調節螺紋,輔軸(7)靠近轉心輪(8)的一端穿過橫置于機架(1)上的適配調節螺紋的活動夾座(13),所述主軸(6)的兩端分別穿過橫置于機架(1)上的兩條固定式軸承座(14)。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端(9)上設有至少三個凸刺(15),轉心端(10)上設有至少一個凸刺(15)且轉心端(10)能在輔軸(7)端頭上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削皮刀由支撐桿(16)、活動調節裝置(17)、活動桿(18)、緩沖彈簧(19)、刀片(20)構成,活動調節裝置(17)于機架(1)中間,支撐桿(16)置于活動調節裝置(17)上,活動桿(18)的一端置于支撐桿(16)上,活動桿(18)的另一端向固定端(9)與轉心端(10)之間的空隙處延伸,活動桿(18)的端頭處安裝有緩沖彈簧(19),緩沖彈簧(19)的另一端安裝刀片(20)。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介紹:一種簡易樹段剝皮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電機(2)、傳動皮帶(3)、傳動輪(4)、主動輪(5)、主軸(6)、輔軸(7)、轉心輪(8)、固定端(9)、轉心端(10)、削皮刀;其中:主動輪(5)與轉心輪(8)輪芯相向而對分別置于機架(1)的兩端,傳動輪(4)置于主動輪(5)下方的機架(1)上、主動輪(5)通過傳動皮帶(3)連接至傳動輪(4),傳動輪(4)通過傳動皮帶(3)連接置于機架(1)上的電機(2),主動輪(5)輪芯固定連接主軸(6)、主軸(6)的端頭處安裝有固定端(9),轉心輪(8)的輪芯固定安裝有輔軸(7)、輔軸(7)的端頭安裝有轉心端(10)、削皮刀刀面對朝固定端(9)與轉心端(10)之間的空隙處。使用時,用手調節轉心輪(8)與主動輪(5)之間的間隙超過需要加工去皮的切好的樹段的長度后,將樹段的 一端樹心部位固定在固定端(9)上,用手調節轉心輪(8)縮短與主動輪(5)之間的間距直至轉心端(10)固定住樹段的另一端的樹心部位,然后啟動電機(2),電機(2)帶動傳動輪(4)轉動,從而帶動主動輪(5)帶動樹段在轉心端(10)上旋轉,旋轉的過程中放下削皮刀,削皮刀將旋轉中的木段的樹皮削去,手動平移削皮刀于樹段表面上來回移動,直至去除樹段表面所有的樹皮后,關閉電機(2),待樹段停止旋轉后,用手調節轉心輪(8),擰松后取下去皮后的樹段,完成剝皮。
所述轉心輪(8)上設有把手(12),所述輔軸(7)上設有調節螺紋,輔軸(7)靠近轉心輪(8)的一端穿過橫置于機架(1)上的適配調節螺紋的活動夾座(13),所述主軸(6)的兩端分別穿過橫置于機架(1)上的兩條固定式軸承座(14)。讓使用者在使用中更好操作轉心輪(8),輔軸(7)在活動夾座(13)上通過螺紋控制前后移動,活動夾座(13)能夠夾緊或放松輔軸(7),用于調節或固定轉心輪(8)的位置,固定式軸承座(14)用于固定主軸(6),能夠更好的分擔運作中產生的對主軸(6)的負荷作用力,降低了主軸(6)承受的受力,增加穩定性和設備的耐用性;
所述固定端(9)上設有至少三個凸刺(15),轉心端(10)上設有至少一個凸刺(15)且轉心端(10)能在輔軸(7)端頭上轉動,固定端(9)上的三個凸刺(15)用于固定住樹段的端頭面,轉心端(10)上的凸刺(15)同樣起到固定作用,當只有一個凸刺(15)時,也可以單獨作為轉心作用,支撐樹段旋轉;
所述削皮刀由支撐桿(16)、活動調節裝置(17)、活動桿(18)、緩沖彈簧(19)、刀片(20)構成,活動調節裝置(17)于機架(1)中間,支撐桿(16)置于活動調節裝置(17)上,活動桿(18)的一端置于支撐桿(16)上,活動桿(18)的另一端向固定端(9)與轉心端(10)之間的空隙處延伸,活動桿(18) 的端頭處安裝有緩沖彈簧(19),緩沖彈簧(19)的另一端安裝刀片(20);支撐桿(16)能夠在活動調節裝置(17)上平移移動,活動桿(18)可在支撐桿(16)上前后移動調節削皮刀到樹段的樹皮之間的合適距離,緩沖彈簧(19)可以滿足在凹凸不平的樹段表面上運作的刀片(20)所需的緩沖,也能夠提高刀片(20)的適應度而提高削皮率,使得削皮率不低于90%。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簡易樹段剝皮機,占地面積小,結構簡單合理,操作簡單,且剝皮適應性強、去皮率高,滿足單人操作,不僅效率較高,且安全實用,木材剝皮機對木材的適應性強,可對不同樹種。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簡易樹段剝皮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機架,2—電機、3—傳動皮帶、4—傳動輪、5—主動輪、6—主軸、7—輔軸、8—轉心輪、9固定端、10—轉心端、12—把手、13—活動夾座、14—固定式軸承座、15—凸刺、16—支撐桿、17—活動調節裝置、18—活動桿、19—緩沖彈簧、20—刀片。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簡易樹段剝皮機,包括機架1,電機2、傳動皮帶3、傳動輪4、主動輪5、主軸6、輔軸7、轉心輪8、固定端9、轉心端10、削皮刀;其中:主動輪5與轉心輪8輪芯相向而對分別置于機架1的兩端,傳動輪4置于主動輪5下方的機架1上、主動輪5通過傳動皮帶3連接至傳動輪4,傳動輪4通過傳動皮帶3連接置于機架1上的電機2,主動輪5輪芯固定連接主軸6、主軸6的端頭處安裝有固定端9,轉心輪8的輪芯固定安裝有輔軸7、輔軸7的端頭安裝有轉心端10、削皮刀刀面對朝固定端9與轉心端10之間的空隙處。使用時,用手調節轉心輪8與主動輪5之間的間隙超過需要加工去皮的切好的樹 段的長度后,將樹段的一端樹心部位固定在固定端9上,用手調節轉心輪8縮短與主動輪5之間的間距直至轉心端10固定住樹段的另一端的樹心部位,然后啟動電機2,電機2帶動傳動輪4轉動,從而帶動主動輪5帶動樹段在轉心端10上旋轉,旋轉的過程中放下削皮刀,削皮刀將旋轉中的木段的樹皮削去,手動平移削皮刀于樹段表面上來回移動,直至去除樹段表面所有的樹皮后,關閉電機2,待樹段停止旋轉后,用手調節轉心輪8,擰松后取下去皮后的樹段,完成剝皮。
所述轉心輪8上設有把手12,所述輔軸7上設有調節螺紋,輔軸7靠近轉心輪8的一端穿過橫置于機架1上的適配調節螺紋的活動夾座13,所述主軸6的兩端分別穿過橫置于機架1上的兩條固定式軸承座14。讓使用者在使用中更好操作轉心輪8,輔軸7在活動夾座13上通過螺紋控制前后移動,活動夾座13能夠夾緊或放松輔軸7,用于調節或固定轉心輪8的位置,固定式軸承座14用于固定主軸6,能夠更好的分擔運作中產生的對主軸6的負荷作用力,降低了主軸6承受的受力,增加穩定性和設備的耐用性;
所述固定端9上設有至少三個凸刺15,轉心端10上設有至少一個凸刺15且轉心端10能在輔軸7端頭上轉動,固定端9上的三個凸刺15用于固定住樹段的端頭面,轉心端10上的凸刺15同樣起到固定作用,當只有一個凸刺15時,也可以單獨作為轉心作用,支撐樹段旋轉;
所述削皮刀由支撐桿16、活動調節裝置17、活動桿18、緩沖彈簧19、刀片20構成,活動調節裝置17于機架1中間,支撐桿16置于活動調節裝置17上,活動桿18的一端置于支撐桿16上,活動桿18的另一端向固定端9與轉心端10之間的空隙處延伸,活動桿18的端頭處安裝有緩沖彈簧19,緩沖彈簧19的另一端安裝刀片20;支撐桿16能夠在活動調節裝置17上平移移動,活動桿18可在支撐桿16上前后移動調節削皮刀到樹段的樹皮之間的合適距離,緩沖彈 簧19可以滿足在凹凸不平的樹段表面上運作的刀片20所需的緩沖,也能夠提高刀片20的適應度而提高削皮率,使得削皮率不低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