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秸稈編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秸稈草簾編織裝置。
背景技術:
秸稈作為農作物的重要副產品,同時也是工、農業生產的重要生產資源,日常生活中人們將秸稈編織的草簾廣泛用于磚廠防曬、建筑、糧倉、木耳生產、車皮包裝、蔬菜大棚冬季保溫及預制品的防干養生等領域,既保護了環境又帶來了收益。
然而現有的草簾編織設備,雖能夠實現采用秸稈編織,但同樣也存在不足:在編織過程中秸稈易纏結,在輸送至編織裝置時易發生壅草現象,進而造成編織不均勻、空洞甚至發生堵塞的情況;同時編織設備自動化程度低,機針采用獨立傳動系統,進而造成結構復雜,易于出故障,且維修不便;為解決喂線而設置的單獨構件,易造成編織中秸稈緊實度不一,而導致編織的草簾容易″露縫″,進而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秸稈草簾編織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秸稈草簾編織裝置,包括釘齒輸送機構、切邊機構、編織機構、集草機構、機架及動力機構,其中,釘齒輸送機構設置在機架上,編織機構上安裝有切邊機構,切邊機構設置在釘齒輸送機構的一端,集草機構設置在釘齒輸送機構下方,動力機構設置在機架底部,且編織機構、集草機構與釘齒輸送機構連接,編織機構、切邊機構與集草機構連接,編織機構與切邊機構連接,動力機構分別與釘齒輸送機構、編織機構、集草機構連接,具體結構如下:
釘齒輸送機構中,輸送釘齒板一端固定安裝在第一釘齒板固定架上,輸送釘齒板另一端固定安裝在第二釘齒板固定架上,第一釘齒板固定架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支撐桿,第一支撐桿另一端與第一連桿一端轉動連接,第一連桿另一端與第一搖桿一端轉動連接,第一搖桿另一端與第二轉動軸中部固定連接,第二轉動軸固定安裝在機架上,第七搖桿設置于第二轉動軸中部,第七搖桿一端與第二轉動軸固定連接,第七搖桿另一端與第二連桿一端轉動連接,第二連桿另一端與第二搖桿一端轉動連接,第二搖桿另一端固定安裝于第四轉動軸中部,第四轉動軸固定安裝于機架上;第二釘齒板固定架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支撐桿,第二支撐桿一端固定在第二釘齒板固定架上,另一端通過第三轉動軸分別與第五連桿的一端、第三連桿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三連桿另一端與第三搖桿一端轉動連接,第三搖桿另一端固定安裝于第四轉動軸上,第五連桿另一端與第五搖桿一端轉動連接,第五搖桿另一端與第五轉動軸固定連接,第五轉動軸固定安裝于機架上,第四搖桿一端固定安裝于第五轉動軸上,第四搖桿另一端與第四連桿一端轉動連接,第四連桿另一端套裝于第一傳動銷軸上,第六搖桿一端固定安裝于第四轉動軸上,另一端通過第九傳動銷軸與第六連桿一端轉動連接,第六連桿另一端通過第十傳動銷軸與導輪支撐橫梁轉動連接;
切邊機構中,固定切刀支架設置在機架兩側,固定切刀橫梁兩端分別與固定切刀支架固定連接,固定刀座固定安裝于固定切刀支架上,上固定刀與下固定刀固定安裝在固定刀座上;切割刀豎支架設置在機架兩側,且切割刀豎支架固定安裝于編織橫梁上,切割刀緊固安裝在切割刀豎支架上;
編織機構中,第四支撐桿一端與第五支撐桿固定連接,第四支撐桿另一端安裝有第一轉軸支座,第五支撐桿固定安裝于機架上,第二轉軸支座固定安裝于機架立柱上,第七轉動軸一端轉動安裝在第一轉軸支座內,另一端轉動安裝在第二轉軸支座內,第十搖桿一端固定安裝于第七轉動軸上,另一端與第九連桿一端轉動連接,第九連桿另一端套裝于第二傳動銷軸上,第十一搖桿一端固定安裝于第七轉動軸上,第十一搖桿另一端設置有第一球鉸,第十二搖桿一端固定安裝于第八轉動軸上,第十二搖桿另一端設置有第二球鉸,第十連桿一端連接第二球鉸,第十連桿另一端連接第一球鉸,第三轉軸支座固定安裝于機架底部外置橫梁上,第四轉軸支座固定安裝于軸座支架上,軸座支架固定安裝于機架上部左置橫梁上,第八轉動軸上端安裝在第四轉軸支座內,第八轉動軸下端安裝在第三轉軸支座內,軸座支撐軸固定安裝于機架上部右置橫梁上,第五轉軸支座套裝在軸座支撐軸上,第十四搖桿一端與第五轉軸支座固定連接,第十四搖桿另一端設置有第十七傳動銷軸,第十三搖桿一端與第八轉動軸固定連接,第十三搖桿另一端設置有第十六傳動銷軸,擺桿一端套裝在第十六傳動銷軸上,擺桿另一端套裝在第十七傳動銷軸上,擺桿上均布設置有擺桿穿線孔,編織針安裝在編織橫梁上,編織橫梁底部兩端對稱設置有第六支撐桿,且編織橫梁一端的第六支撐桿通過第十八傳動銷軸與第十一連桿一端轉動連接,第十一連桿另一端套裝在第一傳動銷軸上,編織橫梁另一端的第六支撐桿通過銷軸與第十一連桿一端轉動連接,第十一連桿另一端套裝于第二傳動銷軸上,第六支撐桿一側設置有導輪支撐橫梁;繞線座橫梁兩端固定安裝在放線支架上,放線支架安裝在機架上,繞線座設置在繞線座橫梁上,放線底座固定安裝于放線支架上,放線桿設置在放線底座上,放線底座同一側的兩端設置有緩沖支架,繞線桿套裝在緩沖支架上;
集草機構中,壓草板設置在第六轉動軸上,第六轉動軸安裝于轉軸支架內,轉軸支架固定安裝在繞線座橫梁上,第七連桿一端套裝在第十八傳動銷軸上,第七連桿另一端與第八搖桿一端轉動連接,第八搖桿另一端與第六轉動軸固定連接,集草撥針固定在撥針支撐桿上,撥針支撐桿兩端分別安裝有集草承壓導輪,集草承壓導輪支撐在導輪支撐橫梁上,第九搖桿一端固定安裝在撥針支撐桿中部,第九搖桿另一端通過第十三傳動銷軸與第八連桿轉動連接,第三支撐桿一端與第一釘齒板固定架固定連接,第三支撐桿另一端通過第十四傳動銷軸與第八連桿轉動連接;
機架中,由機架底部中置右橫梁、機架底部外置橫梁、機架上部右置橫梁、機架上部左置橫梁、機架底部中置左橫梁及機架立柱固定連接構成機架主體,用于為編織機構導向的導向支架設置在機架兩側,導向側板設置在托草板兩側,且導向側板與側板支架固接,側板支架固定在機架上,導向壓草板固定在繞線座橫梁下方,且導向側板、托草板與導向壓草板組成進草通道;
動力機構中,調速電機固定在機架上,第一轉動軸一端通過第一軸承座緊固在機架底部中置右橫梁上,另一端通過第一軸承座緊固在機架底部中置左橫梁上,傳動帶輪安裝在第一轉動軸一端,傳動輪安裝在第一轉動軸另一端;調速電機與傳動帶輪連接,第一傳動銷軸偏心安裝在傳動帶輪上,第二傳動銷軸偏心安裝在傳動輪上。
在本發明中,在第一釘齒板固定架與第二釘齒板固定架上固定有多個輸送釘齒板。
在本發明中,第一支撐桿通過第三傳動銷軸與第一連桿一端轉動連接,第一連桿另一端通過第四傳動銷軸與第一搖桿一端轉動連接。
在本發明中,第二轉動軸通過第一滾動軸承安裝于第二軸承座內,第二軸承座固定安裝于機架上。
在本發明中,第七搖桿通過第十一傳動銷軸與第二連桿轉動連接。
在本發明中,第二連桿通過第五傳動銷軸與第二搖桿一端轉動連接。
在本發明中,第四轉動軸通過第二滾動軸承安裝于第三軸承座內,第三軸承座固定安裝于機架上。
在本發明中,第三連桿通過第六傳動銷軸與第三搖桿轉動連接。
在本發明中,第五連桿通過第八傳動銷軸與第五搖桿轉動連接。
在本發明中,第五轉動軸通過第三滾動軸承安裝于第四軸承座內,第四軸承座緊固安裝于機架上。
在本發明中,第四搖桿通過第七傳動銷軸與第四連桿轉動連接。
在本發明中,切割刀豎支架通過切割刀橫支架固定安裝于編織橫梁上。
在本發明中,第十搖桿通過第十五傳動銷軸與第九連桿轉動連接。
在本發明中,編織橫梁兩端分別設置有導向銷安裝座,導向銷安裝座上設置有編織導向銷。
在本發明中,繞線座橫梁上均布排列有多個繞線座。
在本發明中,緩沖支架上位于繞線桿的一側套裝有緩沖彈簧。
在本發明中,第六轉動軸上均布排列有多塊壓草板。
在本發明中,第七連桿通過第十二傳動銷軸與第八搖桿轉動連接。
在本發明中,撥針支撐桿上均布排列有多根集草撥針。
在本發明中,集草承壓導輪內圈套裝在撥針支撐桿上,集草承壓導輪外圈支撐在導輪支撐橫梁上。
在本發明中,機架底部安裝有用于整機行走移動的支撐行走輪與行走萬向輪。
在本發明中,調速電機的動力輸出帶輪上套裝有傳動v形帶,傳動v形帶另一端套裝于傳動帶輪上。
有益效果:本發明在編織前通過釘齒輸送機構對秸稈進行預處理,而后進入編織機構與集草機構中對秸稈在壓實的同時實現上線編織,編織完畢后通過切邊機構對草簾兩端剪切修邊,有效解決秸稈易纏結、易發生壅草現象,進而造成編織不均勻、空洞甚至發生堵塞,從而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且草簾編織裝置采用多個機構共用一個動力機構,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編織機構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釘齒輸送機構正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編織機構與釘齒輸送機構、集草機構安裝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編織機構與釘齒輸送機構安裝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釘齒輸送機構俯視圖。
圖7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編織機構與機架安裝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釘齒輸送機構與集草機構安裝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編織機構與動力機構安裝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的切邊機構與編織機構、動力機構安裝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的編織控制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見圖1~圖11的一種秸稈草簾編織裝置,包括用于輸送秸稈的釘齒輸送機構1、用于對已編織草簾進行切邊的切邊機構2、用于編織草簾的編織機構3、用于擠實待編織秸稈的集草機構4、機架5及動力機構6,釘齒輸送機構1設置在機架5上,編織機構3上安裝有與編織機構3連接的切邊機構2,切邊機構2設置在釘齒輸送機構1的一端,集草機構4設置在釘齒輸送機構1下方,動力機構6設置在機架5底部,且編織機構3、集草機構4與釘齒輸送機構1連接,編織機構3、切邊機構2與集草機構4連接,動力機構6分別與釘齒輸送機構1、編織機構3、集草機構4連接,具體結構如下:
釘齒輸送機構1包括輸送釘齒板1-1、第一釘齒板固定架1-2、第一支撐桿1-3、第三傳動銷軸1-4、第一連桿1-5、第一搖桿1-6、第四傳動銷軸1-7、第二轉動軸1-8、第二軸承座1-9、第一滾動軸承1-10、第二連桿1-11、第三軸承座1-12、第二搖桿1-13、第五傳動銷軸1-14、第三連桿1-15、第三轉動軸1-16、第二支撐桿1-17、第四轉動軸1-18、第二滾動軸承1-19、第三搖桿1-20、第六傳動銷軸1-21、第四連桿1-22、第七傳動銷軸1-23、第四搖桿1-24、第五轉動軸1-25、第三滾動軸承1-26、第四軸承座1-27、第五搖桿1-28、第八傳動銷軸1-29、第五連桿1-30、第二釘齒板固定架1-31、第六搖桿1-32、第九傳動銷軸1-33、第六連桿1-34、第十傳動銷軸1-35、第七搖桿1-36及第十一傳動銷軸1-37;輸送釘齒板1-1一端固定安裝于第一釘齒板固定架1-2上,輸送釘齒板1-1另一端固定安裝于第二釘齒板固定架1-31上,在第一釘齒板固定架1-2與第二釘齒板固定架1-31上固定有多個輸送釘齒板1-1;第一支撐桿1-3設置于第一釘齒板固定架1-2兩端,第一支撐桿1-3一端與第一釘齒板固定架1-2固定連接,第一支撐桿1-3另一端通過第三傳動銷軸1-4與第一連桿1-5一端轉動連接,第一連桿1-5另一端通過第四傳動銷軸1-7與第一搖桿1-6一端轉動連接,第一搖桿1-6另一端與第二轉動軸1-8中部固定連接,第二轉動軸1-8兩端分別套裝有第一滾動軸承1-10,第一滾動軸承1-10安裝于第二軸承座1-9內,第二軸承座1-9固定安裝于機架上,第七搖桿1-36設置于第二轉動軸1-8中部,第七搖桿1-36一端與第二轉動軸1-8固定連接,第七搖桿1-36另一端通過第十一傳動銷軸1-37與第二連桿1-11一端轉動連接,第二連桿1-11另一端通過第五傳動銷軸1-14與第二搖桿1-13一端轉動連接,第二搖桿1-13另一端固定安裝于第四轉動軸1-18中部,第四轉動軸1-18兩端分別套裝有第二滾動軸承1-19,第二滾動軸承1-19安裝于第三軸承座1-12內,第三軸承座1-12固定安裝于機架上;第二支撐桿1-17分別設置于第二釘齒板固定架1-31兩端,第二支撐桿1-17一端固定于第二釘齒板固定架1-31上,第二支撐桿1-17另一端通過第三轉動軸1-16分別與第五連桿1-30的一端、第三連桿1-15的一端轉動連接,第三連桿1-15另一端通過第六傳動銷軸1-21與第三搖桿1-20一端轉動連接,第三搖桿1-20另一端固定安裝于第四轉動軸1-18上,第五連桿1-30另一端通過第八傳動銷軸1-29與第五搖桿1-28一端轉動連接,第五搖桿1-28另一端與第五轉動軸1-25固定連接,第五轉動軸1-25兩端分別套裝有第三滾動軸承1-26,第三滾動軸承1-26分別安裝于第四軸承座1-27內,第四軸承座1-27緊固安裝于機架上,第四搖桿1-24一端固定安裝于第五轉動軸1-25上,第四搖桿1-24另一端通過第七傳動銷軸1-23與第四連桿1-22一端轉動連接,第四連桿1-22另一端套裝于第一傳動銷軸6-4上,第六搖桿1-32一端固定安裝于第四轉動軸1-18上,另一端通過第九傳動銷軸1-33與第六連桿1-34一端轉動連接,第六連桿1-34另一端通過第十傳動銷軸1-35與導輪支撐橫梁3-35轉動連接;
切邊機構2包括固定切刀支架2-1、固定切刀橫梁2-2、固定刀座2-3、上固定刀2-4、下固定刀2-5、切割刀豎支架2-6、切割刀橫支架2-7及切割刀2-8;固定切刀支架2-1設置在機架5兩側,固定切刀橫梁2-2兩端分別與固定切刀支架2-1固定連接,上固定刀2-4與下固定刀2-5固定安裝于固定刀座2-3上,固定刀座2-3固定安裝于固定切刀支架2-1上,切割刀豎支架2-6設置在機架5兩側,且切割刀豎支架2-6通過切割刀橫支架2-7固定安裝于編織橫梁3-29上,切割刀2-8緊固安裝于切割刀豎支架2-6上;
編織機構3包括第一轉軸支座3-1、第四支撐桿3-2、第五支撐桿3-3、第十搖桿3-4、第七轉動軸3-5、第十五傳動銷軸3-6、第二轉軸支座3-7、第九連桿3-8、第一球鉸3-9、第三轉軸支座3-10、第十連桿3-11、第二球鉸3-12、第十一搖桿3-13、第十二搖桿3-14、第八轉動軸3-15、第十三搖桿3-16、軸座支架3-17、第十六傳動銷軸3-18、第一銷軸緊固螺母3-19、第四轉軸支座3-20、擺桿穿線孔3-21、擺桿3-22、第五轉軸支座3-23、第二銷軸緊固螺母3-24、第十七傳動銷軸3-25、第十四搖桿3-26、軸座支撐軸3-27、編織針3-28、編織橫梁3-29、編織導向銷3-30、導向銷安裝座3-31、第六支撐桿3-32、第十八傳動銷軸3-33、第十一連桿3-34、導輪支撐橫梁3-35、繞線座橫梁3-36、緩沖支架3-37、繞線桿3-38、緩沖彈簧3-39、放線支架3-40、繞線座3-41、放線桿3-42及放線底座3-43;第四支撐桿3-2一端與第五支撐桿3-3固定連接,第四支撐桿3-2另一端安裝有第一轉軸支座3-1,第五支撐桿3-3固定安裝于機架上,第二轉軸支座3-7固定安裝于機架立柱5-13上,第七轉動軸3-5一端轉動安裝于第一轉軸支座3-1內,另一端轉動安裝于第二轉軸支座3-7內,第十搖桿3-4一端固定安裝于第七轉動軸3-5上,另一端通過第十五傳動銷軸3-6與第九連桿3-8一端轉動連接,第九連桿3-8另一端套裝于第二傳動銷軸6-7上,第十一搖桿3-13一端固定安裝于第七轉動軸3-5上,第十一搖桿3-13另一端設置有第一球鉸3-9,第十二搖桿3-14一端固定安裝于第八轉動軸3-15上,第十二搖桿3-14另一端設置有第二球鉸3-12,第十連桿3-11一端連接第二球鉸3-12,第十連桿3-11另一端連接第一球鉸3-9,第三轉軸支座3-10固定安裝于機架底部外置橫梁5-2上,第四轉軸支座3-20固定安裝于軸座支架3-17上,軸座支架3-17固定安裝于機架上部左置橫梁5-4上,第八轉動軸3-15下端安裝于第三轉軸支座3-10內,第八轉動軸3-15上端安裝于第四轉軸支座3-20內,軸座支撐軸3-27固定安裝于機架上部右置橫梁5-3上,第五轉軸支座3-23套裝于軸座支撐軸3-27上,第十四搖桿3-26一端與第五轉軸支座3-23固定連接,第十四搖桿3-26另一端上設置有第十七傳動銷軸3-25,第十三搖桿3-16一端與第八轉動軸3-15固定連接,第十三搖桿3-16另一端上設置有第十六傳動銷軸3-18,擺桿3-22一端通過第一銷軸緊固螺母3-19限位套裝于第十六傳動銷軸3-18上,且擺桿3-22另一端通過第二銷軸緊固螺母3-24限位套裝于第十七傳動銷軸3-25上,擺桿3-22上均布設置有擺桿穿線孔3-21,編織針3-28安裝于編織橫梁3-29上,編織橫梁3-29底部一端設置有第六支撐桿3-32,第六支撐桿3-32通過第十八傳動銷軸3-33與第十一連桿3-34一端轉動連接,第十一連桿3-34另一端套裝于第一傳動銷軸6-4上,編織橫梁3-29底部另一端設置有第六支撐桿3-32,第六支撐桿3-32通過銷軸與第十一連桿3-34一端轉動連接,第十一連桿3-34另一端套裝于第二傳動銷軸6-7上;第六支撐桿3-32一側設置有導輪支撐橫梁3-35,導向銷安裝座3-31設置于編織橫梁3-29兩端,導向銷安裝座3-31上設置有編織導向銷3-30,繞線座橫梁3-36兩端固定安裝于放線支架3-40上,放線支架3-40安裝于機架5上,繞線座橫梁3-36上均布排列有繞線座3-41,放線底座3-43固定安裝于放線支架3-40上,放線桿3-42設置于放線底座3-43上,緩沖支架3-37分別設置于放線底座3-43同一側的兩端,緩沖彈簧3-39套裝于緩沖支架3-37上,繞線桿3-38兩端分別套裝于緩沖支架3-37上,且緩沖彈簧3-39位于繞線桿3-38一側,繞線桿3-38另一側設置有用于限位的螺栓,且該螺栓安裝于緩沖支架3-37上;
集草機構4包括第七連桿4-1、第十二傳動銷軸4-2、第八搖桿4-3、第六轉動軸4-4、壓草板4-5、集草撥針4-6、轉軸支架4-7、集草承壓導輪4-8、第九搖桿4-9、第十三傳動銷軸4-10、第八連桿4-11、第十四傳動銷軸4-12、第三支撐桿4-13及撥針支撐桿4-14,壓草板4-5均布排列于第六轉動軸4-4上,第六轉動軸4-4安裝于轉軸支架4-7內,轉軸支架4-7固定安裝于繞線座橫梁3-36上,第七連桿4-1一端套裝于第十八傳動銷軸3-33上,第七連桿4-1另一端通過第十二傳動銷軸4-2與第八搖桿4-3一端轉動連接,第八搖桿4-3另一端與第六轉動軸4-4固定連接,集草撥針4-6均布排列固定于撥針支撐桿4-14上,集草承壓導輪4-8通過內圈套裝于撥針支撐桿4-14兩端,集草承壓導輪4-8外圈支撐于導輪支撐橫梁3-35上,第九搖桿4-9一端固定安裝于撥針支撐桿4-14中部,第九搖桿4-9另一端通過第十三傳動銷軸4-10與第八連桿4-11轉動連接,第三支撐桿4-13一端與第一釘齒板固定架1-2固定連接,第三支撐桿4-13另一端通過第十四傳動銷軸4-12與第八連桿4-11轉動連接;
機架5包括機架底部中置右橫梁5-1、機架底部外置橫梁5-2、機架上部右置橫梁5-3、機架上部左置橫梁5-4、機架底部中置左橫梁5-5、導向支架5-6、支撐行走輪5-7、行走萬向輪5-8、緊固螺栓5-9、側板支架5-10、導向側板5-11、托草板5-12、機架立柱5-13及導向壓草板5-14,機架底部中置右橫梁5-1、機架底部外置橫梁5-2、機架上部右置橫梁5-3、機架上部左置橫梁5-4、機架底部中置左橫梁5-5及機架立柱5-13固定連接形成機架主體,導向支架5-6設置于機架兩側,用于為編織機構3導向,支撐行走輪5-7與行走萬向輪5-8安裝在機架底部,用于整機的行走移動,導向側板5-11設置在托草板5-12兩側,且導向側板5-11與側板支架5-10固接,側板支架5-10通過緊固螺栓5-9固定在機架上,導向側板5-11、托草板5-12與導向壓草板5-14構成進草通道;
動力機構6包括調速電機6-1、傳動v形帶6-2、傳動帶輪6-3、第一傳動銷軸6-4、第一軸承座6-5、第一轉動軸6-6、第二傳動銷軸6-7及傳動輪6-8,調速電機6-1通過螺栓固定于機架5上,第一轉動軸6-6兩端分別安裝有軸承,且兩端的軸承分別安裝于第一軸承座6-5內,一端的第一軸承座6-5通過螺栓緊固于機架底部中置右橫梁5-1上,另一端的第一軸承座6-5通過螺栓緊固于機架底部中置左橫梁5-5上,傳動帶輪6-3安裝于第一轉動軸6-6一端,傳動輪6-8安裝于第一轉動軸6-6另一端;傳動v形帶6-2一端套裝于調速電機6-1的動力輸出帶輪上,另一端套裝于傳動帶輪6-3上,第一傳動銷軸6-4偏心安裝于傳動帶輪6-3上,第二傳動銷軸6-7偏心安裝于傳動輪6-8上。
在本實施例中,調速電機6-1通過傳動v形帶6-2帶動傳動帶輪6-3旋轉,傳動帶輪6-3通過第一轉動軸6-6帶動傳動輪6-8旋轉,傳動帶輪6-3帶動第一傳動銷軸6-4旋轉,在旋轉過程中第一傳動銷軸6-4通過第十一連桿3-34帶動第六支撐桿3-32連同編織橫梁3-29及固定安裝在編織橫梁3-29上的部件一同做周而復始上下運動,導輪支撐橫梁3-35通過第十傳動銷軸1-35帶動第六連桿1-34,第六連桿1-34通過第九傳動銷軸1-33帶動第六搖桿1-32,第六搖桿1-32帶動第四轉動軸1-18圍繞自身往復旋轉運動,當編織橫梁3-29帶動編織針3-28向上運動時,第六搖桿1-32帶動第四轉動軸1-18旋轉,第四轉動軸1-18一方面通過第三搖桿1-20帶動第三連桿1-15及第二支撐桿1-17下行,同時第四轉動軸1-18通過第二搖桿1-13、第二連桿1-11、第七搖桿1-36帶動第二轉動軸1-8旋轉,從而間接通過第二轉動軸1-8、第一搖桿1-6帶動第一連桿1-5與第一支撐桿1-3下行,如此兩端相關支撐桿件下行從而帶動輸送釘齒板1-1的整體下行;
當第一傳動銷軸6-4處于最低端時,輸送釘齒板1-1處于最高處;與此同時,當第一傳動銷軸6-4從最低端逆時針向最右端旋轉時,第一傳動銷軸6-4帶動第四連桿1-22向右平移,第四連桿1-22通過第四搖桿1-24帶動第五轉動軸1-25逆時針旋轉,第五轉動軸1-25通過第五搖桿1-28帶動第五連桿1-30向左移動,第五連桿1-30通過第三轉動軸1-16帶動第二支撐桿1-17向左移動,從而帶動輸送釘齒板1-1向左移動,以此完成輸送釘齒板1-1從最高位置向左前下方的運動,從而實現對托草板5-12上所排布秸稈向左前方的輸送;當第一傳動銷軸6-4處于最低位置時,壓草板4-5左端處于最高位置,在第一傳動銷軸6-4從最低端向最右端旋轉過程中,第十八傳動銷軸3-33通過第七連桿4-1帶動第八搖桿4-3圍繞第六轉動軸4-4做逆時針旋轉,從而帶動壓草板4-5圍繞第六轉動軸4-4做逆時針旋轉下壓;當第一傳動銷軸6-4處于最低位置時,集草撥針4-6處于最低位置,在第一傳動銷軸6-4從最低端向最右端旋轉過程中,導輪支撐橫梁3-35通過集草承壓導輪4-8與第八搖桿4-3帶動集草撥針4-6上行,左行的輸送釘齒板1-1通過第三支撐桿4-13及第八連桿4-11推動第九搖桿4-9左行,從而間接推動集草撥針4-6左行,同時在相關部件的配合作用下,使集草撥針4-6順時針旋轉傾斜;當第一傳動銷軸6-4進一步從最右端向最高點逆時針旋轉時,相關部件繼續帶動編織橫梁3-29及編織針3-28上行,輸送釘齒板1-1繼續下行,但在相關部件的推動下,輸送釘齒板1-1下行的同時在水平方向上向右回位至第一傳動銷軸6-4處于最低狀態時的位置,壓草板4-5端部繼續逆時針旋轉下壓至最低端,集草撥針4-6繼續向上方運行至極限位置,且右行的輸送釘齒板1-1通過第三支撐桿4-13與第八連桿4-11拉動第九搖桿4-9帶動集草撥針4-6逆時針旋轉,此時編織針3-28穿過托草板5-12上的秸稈達到上極限位置完成一次編織,同時在擺桿3-22的配合下完成喂線,壓草板4-5下壓至最低位置壓緊秸稈,集草撥針4-6將托草板5-12上的秸稈向左擠實,當第一傳動銷軸6-4繼續從最高點向最左端逆時針旋轉時,相關部件帶動編織橫梁3-29與編織針3-28下行,輸送釘齒板1-1開始反向上行,并在相關部件的推動下,輸送釘齒板1-1上行的同時在水平方向上繼續向右運行,壓草板4-5順時針回轉,集草撥針4-6開始下行,且右行的輸送釘齒板1-1繼續通過第三支撐桿4-13與第八連桿4-11拉動第九搖桿4-9帶動集草撥針4-6逆時針旋轉,此時編織針3-28帶著編織線開始從秸稈中向下退出;
當第一傳動銷軸6-4繼續從最左端向最低處逆時針旋轉時,相關部件帶動編織橫梁3-29與編織針3-28下行,輸送釘齒板1-1繼續反向上行,并在相關部件的推動下,輸送釘齒板1-1上行的同時在水平方向上開始反向向左運行,壓草板4-5繼續順時針回轉,集草撥針4-6繼續下行,且反向左行的輸送釘齒板1-1通過第三支撐桿4-13與第八連桿4-11拉動第九搖桿4-9帶動集草撥針4-6順時針旋轉,直至第一傳動銷軸6-4旋轉至最低處,此時編織針3-28帶著編織線下行至最低處的初始位置,完成二次編織,輸送釘齒板1-1向左上方運行至初始位置,4-5順時針旋轉至初始位置,集草撥針4-6此時恢復至初始狀態,如此完成一次輸送進料和編織的循環,并進行多次循環作業,直至完成所有秸稈的編織;
在編織作業時,編織橫梁3-29通過切割刀橫支架2-7和切割刀豎支架2-6帶動切割刀2-8上下運行,上固定刀2-4和下固定刀2-5配合上下運行的切割刀2-8完成對草簾的剪切修邊;
旋轉的傳動輪6-8帶動第九連桿3-8往復運動,第九連桿3-8通過第十搖桿3-4帶動第七轉動軸3-5往復轉動,第七轉動軸3-5通過第十一搖桿3-13、第十連桿3-11、第十二搖桿3-14帶動第八轉動軸3-15往復轉動,第八轉動軸3-15通過第十三搖桿3-16帶動擺桿3-22往復擺動,線梭套裝于放線桿3-42上,線繞過繞線桿3-38穿過繞線座3-41后從擺桿3-22上的擺桿穿線孔3-21穿出,擺桿3-22帶著線左右擺動配合上下運動的繞線桿3-28完成編織。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