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紡織機械設備,這種紡織機械設備用于植物秸稈制作多功能墊子。
背景技術:
植物秸稈具有天然的取暖保溫作用,秸稈具有抗靜電的作用。利用秸稈制作墊子具有天然保健作用。并且利用秸稈制作完成的墊子。用作簾子具有遮擋作用。也能夠用于日常晾曬物品,制作秸稈墊子采用傳統的手工藝進行傳統的手工藝制作墊子的效率低下,而現有的技術中沒有針對秸稈墊子進行編制的專用機器。因此需要通過研發提供一種新技術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墊子的紡織加工設備,發明目的在于:發明了一種繞接連接秸稈墊子的機器,作業方便,能將廢棄的秸稈變廢為寶變成具有多種利用價值的多功能墊子。
本發明提供了下述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墊子的紡織加工設備,包括機架組件、紡織驅動組件,所述紡織驅動組件安裝于所述機架組件,所述機架組件包括第一安裝板、第二安裝板、第三安裝板、固定桿,所述第一安裝板、第二安裝板、第三安裝板均與所述固定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安裝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裝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安裝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裝板的下方;所述紡織驅動組件包括電機、蝸桿和蝸輪構成的蝸輪蝸桿機構、與所述蝸輪固定連接的轉軸、第一擺桿、第二擺桿、線輥子安裝套筒組件,所述電機的電機軸與所述蝸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蝸桿的另一端與軸承箱活動連接,所述軸承箱與所述第二安裝板固定連接,所述轉軸與所述第一安裝板、第二安裝板軸承連接,所述轉軸的上端連接活動連接有保持塊,所述轉軸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擺桿和所述第二擺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擺桿和所述第二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線輥子安裝套筒組件連接;所述線輥子安裝套筒組件含有與所述第一擺桿活動連接的側連接件、所述側連接件設置于螺紋桿,夾持件與所述螺紋桿旋合連接,所述夾持件設有摩擦棉,所述線滾筒位于所述側連接件和摩擦棉之間,所述摩擦棉與所述線滾筒接觸摩擦;所述第一擺桿和所述第二擺桿的夾角為60°~150°,所述線滾筒釋放出第一線、第二線,桿置于所述第一線和第二線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首先電機5運行工作,帶動與所述電機5的電機軸固定連接的蝸桿6產生轉動,進一步帶動蝸輪7自身產生轉動,進一步帶動與轉軸8的下端固定連接的第一擺桿11、第二擺桿12產生擺動,由于第一擺桿11和第二擺桿12的夾角為60°~150°,完成360度的擺動后在第一線18、第二線19之間放入桿20后繼續旋轉360度,依此反復,數根的桿20被連綿不斷的排列了起來,形成一整塊墊子。所述第一線18、第二線19起到將桿20連接固定的作用。可以制作竹排子,能用于晾曬物品,形成晾曬物品的支架,便于桿20間隙間的透水。當所述桿20為麥稈的時候,能制作襯墊,具有保暖的作用;當所述桿20為蘆竹的時候能制作圈養雞鴨的圍欄,作業方便,能將廢棄的秸稈變廢為寶變成具有多種利用價值的東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一種多功能墊子的紡織加工設備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線輥子安裝套筒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2、3中:第一安裝板1、第二安裝板2、第三安裝板3、固定桿4、電機5、蝸桿6、蝸輪7、轉軸8、軸承箱9、保持塊10、第一擺桿11、第二擺桿12、側連接件13、螺紋桿14、夾持件15、摩擦棉16、線滾筒17、第一線18、第二線19、桿20。
多功能墊子的紡織加工設備的結構:多功能墊子的紡織加工設備包括機架組件、紡織驅動組件,紡織驅動組件安裝于機架組件,機架組件包括第一安裝板1、第二安裝板2、第三安裝板3、固定桿4,第一安裝板1、第二安裝板2、第三安裝板3均與固定桿4螺紋固定連接,固定桿4采用四只將第一安裝板1、第二安裝板2和第三安裝板3三者固定住。第一安裝板1、第二安裝板2和第三安裝板3兩兩平行。第三安裝板3位于第二安裝板2的下方,第二安裝板2位于第一安裝板1的下方。所述紡織驅動組件包括電機5、蝸桿6和蝸輪7嚙合構成的蝸輪蝸桿機構、與蝸輪7固定連接的轉軸8、第一擺桿11、第二擺桿12、線輥子安裝套筒組件,電機5的電機軸與蝸桿6的一端固定連接,蝸桿6的另一端與軸承箱9軸承連接,軸承箱9的外殼與第二安裝板2螺栓固定連接,轉軸8與第一安裝板1、第二安裝板2軸承連接,轉軸8的上端連接活動連接有保持塊10,保持塊10的作用在于保持轉軸8的位置不變,僅僅發生自轉運動。
轉軸8的下端與第一擺桿11和第二擺桿12的一端焊接固定連接,第一擺桿11和第二擺桿12的另一端與所述線輥子安裝套筒組件連接;如圖3所示:所述線輥子安裝套筒組件含有與第一擺桿11活動連接的側連接件13、側連接件13設置有螺紋桿14,夾持件15與螺紋桿14旋合連接,夾持件15設有摩擦棉16,線滾筒17位于側連接件13和摩擦棉16之間,摩擦棉16與線滾筒17接觸摩擦,摩擦棉16與線滾筒17接觸摩擦的作用是避免線滾筒17的過度放線,避免第一線18、第二線19過度松弛,造成紡織松弛不到位。第一擺桿11和第二擺桿12的夾角為60°~150°,線滾筒17釋放出第一線18、第二線19,桿20置于第一線18和第二線19之間。
本墊子的紡織加工設備的工作原理:首先電機5運行工作,帶動與所述電機5的電機軸固定連接的蝸桿6產生轉動,進一步帶動蝸輪7自身產生轉動,進一步帶動與轉軸8的下端固定連接的第一擺桿11、第二擺桿12產生擺動,由于第一擺桿11和第二擺桿12的夾角為60°~150°,完成360度的擺動后在第一線18、第二線19之間放入桿20后繼續旋轉360度,依此反復,數根的桿20被連綿不斷的排列了起來,形成一整塊墊子。所述第一線18、第二線19起到將桿20連接固定的作用,要加強連接的效果所述轉軸8、第一擺桿11、第二擺桿12、線輥子安裝套筒組件采用兩組對應的進行桿20的繞接固定,如圖2所示。兩只所述的蝸輪7與蝸桿6嚙合,同時對桿20進行繞接連接作業。當材料桿20為竹子秸稈的時候,通過本裝置可以制作竹排子,能用于晾曬物品,形成晾曬物品的支架,便于桿20間隙間的透水。當所述桿20為麥稈的時候,能制作襯墊,具有保暖的作用;當所述桿20為蘆竹的時候能制作圈養雞鴨的圍欄,以及其他多種可能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