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屬于紡織品印染前處理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在純棉織物活性染料染色過程中,染料主要依靠纖維對其親和力吸附到纖維表面,然后向纖維內(nèi)部擴散,直至染浴中大部分的染料轉(zhuǎn)移到纖維上為止。但由于活性染料的分子結(jié)構(gòu)中存在陰離子基團,溶于水后呈電負性,與在水中亦呈電負性的棉纖維產(chǎn)生排斥作用, 使得活性染料的竭染率和固色率普遍偏低。目前解決上述問題的主要方式就是在染浴中加入食鹽(或元明粉)予以解決,由于染液里增加了額外的鈉離子受纖維電荷的吸引而最先吸附到纖維表面,籍于鈉離子的屏蔽作用,使得染料陰離子接近纖維表面所受到的斥力大為減弱,并降低了由于庫侖斥力而產(chǎn)生的能阻,提高了染料的上染速率。同時,減少染液本體和纖維界面附近的鈉離子濃度差, 提高染料的擴散速率。目前活性染料的無鹽或低鹽染色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改善染料結(jié)構(gòu);(2)研究和開發(fā)無鹽染色助劑;(3)改進染色工藝,增加活性染料與纖維素纖維的反應(yīng)性以及纖維素纖維的陽離子改性。如采用含氯醇基團的季胺鹽型化合物或含有均三嗪基的季胺鹽化合物對棉纖維進行陽離子化改性處理,但是,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雖然實現(xiàn)了活性染料的無鹽或低鹽染色,但活性染料上染率(K/S值)較低。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諸多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有效提高純棉織物無鹽染色κ/s值的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為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如下,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純棉織物先經(jīng)過殼聚糖改性處理,然后再經(jīng)季銨鹽改性處理;或者將純棉織物先經(jīng)過季銨鹽改性處理,然后再經(jīng)殼聚糖改性處理。進一步地
所述的殼聚糖改性處理是通過在濃度0.01%-5.00% ο. w. f、浴比為1 :15-40、溫度 450C -100°C的殼聚糖恒溫溶液中對純棉織物處理15-40min。所述的季銨鹽處理是通過在含有NaOH 4. 00%-12. 00% o. w. f,乙醇2. 00%-10. 00% ο. w. f以及濃度1. 0%_15· 00% ο. w. f、浴比為1 :15-45、溫度45°C _85°C的季銨鹽恒溫溶液中處理30-60min。所述的季銨鹽是指結(jié)構(gòu)含有4-16個碳原子的季銨化合物鹽酸鹽。本發(fā)明在以下技術(shù)方案下,可以獲得更好的活性染料上染率。先用季銨鹽對棉織物進行預(yù)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季銨鹽濃度為9.00% o.w.f, NaOH 10. 00% ο. w. f,乙醇7. 00% ο. w. f,浴比1:40,70°C恒溫處理50min后水洗烘干;然后用殼聚糖對棉織物進行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浴比1 30,殼聚糖濃度3. 00% ο. w. f,95°C恒溫處理50min。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Κ/S值增加46. 51%。或者先用殼聚糖對棉織物進行預(yù)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殼聚糖1.50% o.w.f,浴比1:30, 90°C恒溫處理40min,水洗后烘干;然后用季銨鹽對棉織物進行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浴比 1:40,季銨鹽濃度 12. 00%(o. w. f, NaOH 9. 00% ο. w. f,乙醇 6. 00% ο. w. f,60°C溫度條件下恒溫處理45min。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K 值增加51. 79%。或者
首先用殼聚糖對棉織物進行預(yù)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殼聚糖2. 00% o.w.f,浴比1:35, 90°C恒溫處理45min,水洗后烘干;然后用季銨鹽對棉織物進行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浴比 1:40,季銨鹽濃度 10.00% ο. w. f, NaOH 9. 00% o. w. f,乙醇 6. 50% ο. w. f,65°C溫度條件下恒溫處理45min。與傳統(tǒng)工藝相比K 值增加52. 25%。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fā)明通過對傳統(tǒng)純棉織物陽離子化改性工藝進行改進,采用殼聚糖以及季銨鹽復(fù)合改性處理,經(jīng)實驗檢驗,采用本發(fā)明復(fù)合改性處理后的純棉織物無鹽染色的K 值與傳統(tǒng)有鹽染色織物相比,最高有53. 09%的增幅,而且染色均勻性亦完全滿足相關(guān)標準要求。2、本發(fā)明作為一種純棉織物的陽離子化改性工藝,大大降低棉織物活性染料染色過程對鹽的需求,降低染色廢水所含鹽的數(shù)量,有利于環(huán)境的改善與保護,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以下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采用季銨鹽改性劑對棉織物進行改性處理。陽離子化處理液浴比1:40,季銨鹽改性劑濃度10. 00% (o. w. f),乙醇濃度 7. 00%(o. w. f),NaOH用量為10. 00%(o. w. f)及65°C恒溫條件下對棉織物處理40min,所得棉織物用l%(o. w. f)活性紅;3BR以浴比1 :40,85°C *30min恒溫染色,85°C *30min固色工藝條件進行無鹽活性染料染色,測試其K 值,該值與未陽離子化改性處理棉織物按同樣的染色條件在22g/L元明粉促染以及其他同樣的染色條件下染色所得的Λ7 值相比增加了 30. 18%ο實施例2 采用殼聚糖改性劑對棉織物進行改性處理。陽離子化處理液浴比1 30,殼聚糖濃度2. 50%(o. w. f),90°C恒溫處理40min,所得棉織物用l%(o. w. f)活性紅3BR以浴比1 40,85°C *30min恒溫染色,85°C *30min固色工藝條件進行無鹽活性染料染色,測試其K 值,該值與未陽離子化改性處理棉織物在22g/L 元明粉促染以及其他同樣的染色條件下染色所得的K 值相比增加了 33. 23%。實施例3 采用季銨鹽+殼聚糖改性劑對棉織物進行改性處理。先用季銨鹽對棉織物進行預(yù)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季銨鹽濃度為9.00% (o. w. f), NaOH 10. 00% (ο. w. f),乙醇 7. 00% (ο· w. f),浴比 1 40,70°C恒溫處理 50min 后水洗烘干。其后用殼聚糖處理棉織物,處理工藝條件為浴比1:30,殼聚糖濃度3.00% (ο. w. f),95 V恒溫處理50min,所得棉織物用1% (o. w. f)活性紅!3BR以浴比1 :40, 850C *30min恒溫染色,85°C *30min固色工藝條件進行無鹽活性染料染色,測試其K 值, 該值與未陽離子化改性處理棉織物在22g/L元明粉促染以及其他同樣的染色條件下染色所得的K 值相比增加了 46. 51%。
實施例4 采用殼聚糖+季銨鹽改性劑對棉織物進行改性處理。先用殼聚糖對棉織物進行預(yù)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殼聚糖1.50% (o.w.f),浴比 1:30,90°C恒溫處理40min,水洗后烘干。其后用季銨鹽處理棉織物,處理工藝條件為浴比1:40,季銨鹽濃度12.00% (ο. w. f),NaOH 9. 00% (o. w. f),乙醇 6. 00% (o. w. f),60°C溫度條件下恒溫處理45min,所得棉織物用l%(o. w. f)活性紅3BR以浴比1 40,85°C *30min恒溫染色,85°C *30min固色工藝條件進行無鹽活性染料染色,測試其K 值,該值與未陽離子化改性處理棉織物在22g/L 元明粉促染以及其他同樣的染色條件下染色所得的K 值相比增加了 51. 79%,陽離子化改性處理棉織物染色后的耐皂洗牢度以及干、濕摩擦牢度為4-5級。實施例5 采用殼聚糖+季銨鹽改性劑對棉織物進行改性處理。首先用殼聚糖對棉織物進行預(yù)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殼聚糖2. 00% (o. w. f),浴比 1 ;35,90°C恒溫處理45min,水洗后烘干。其后用季銨鹽處理棉織物,處理工藝條件為浴比1:40,季銨鹽濃度10.00% (ο. w. f),NaOH 9. 00% (o. w. f),乙醇 6. 50% (o. w. f),65°C溫度條件下恒溫處理45min,所得棉織物用l%(o. w. f)活性紅3BR以浴比1 40,85°C *30min恒溫染色,85°C *30min固色工藝條件進行無鹽活性染料染色,測試其K 值,該值與未陽離子化改性處理棉織物在22g/L 元明粉促染以及其他同樣的染色條件下染色所得的K 值相比增加了 52. 25%。對陽離子化改性前后純棉染色織物進行測色,陽離子改性純棉織物活性染料無鹽染色工藝織物的L*、a*、b*值分為61. 93,49. 68和-9. 67,未陽離子改性純棉織物活性染料 22g/L元明粉促染染色工藝棉織物的L*、a*、b*值分為64. 72,49. 03和-9. 21,陽離子化改性后織物明度值稍有降低,色彩變化不明顯。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純棉織物先經(jīng)過殼聚糖改性處理,然后再經(jīng)季銨鹽改性處理;或者將純棉織物先經(jīng)過季銨鹽改性處理,然后再經(jīng)殼聚糖改性處理。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聚糖改性處理是通過在濃度0. 01%-5. 00% ο. w. f、浴比為1 15-40、溫度45°C _100°C的殼聚糖恒溫溶液中對純棉織物處理15-40min。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銨鹽處理是通過在含有NaOH 4. 00%-12. 00% o. w. f,乙醇2. 00%-10. 00% o. w. f以及濃度 1. 0%-15. 00% ο. w. f、浴比為1 15-45、溫度45°C _85°C的季銨鹽恒溫溶液中處理30_60min。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銨鹽是指結(jié)構(gòu)含有4-16個碳原子的季銨化合物鹽酸鹽。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季銨鹽對棉織物進行預(yù)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季銨鹽濃度為9.00% ο. w. f, NaOH 10. 00% O. W. f,乙醇7. 00% O. W. f,浴比1:40,70°C恒溫處理50min后水洗烘干;然后用殼聚糖對棉織物進行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浴比1:30,殼聚糖濃度3. 00% ο. w. f,95°C恒溫處理 50min。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殼聚糖對棉織物進行預(yù)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殼聚糖1.50% o.w.f,浴比1:30, 90°C恒溫處理40min,水洗后烘干;然后用季銨鹽對棉織物進行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浴比1:40,季銨鹽濃度12.00%(o. w. f, NaOH 9. 00% ο. w. f,乙醇 6. 00% ο. w. f,60°C溫度條件下恒溫處理 45min。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用殼聚糖對棉織物進行預(yù)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殼聚糖2. 00% o.w.f,浴比1:35, 90°C恒溫處理45min,水洗后烘干;然后用季銨鹽對棉織物進行處理,處理工藝條件為浴比1:40,季銨鹽濃度10.00% ο. w. f, NaOH 9. 00% o. w. f,乙醇 6. 50% ο. w. f,65°C溫度條件下恒溫處理 45min。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純棉織物陽離子化復(fù)合改性方法,屬于紡織品印染前處理領(lǐng)域。其特征在于將純棉織物先經(jīng)過殼聚糖改性處理,然后再經(jīng)季銨鹽改性處理;或者將純棉織物先經(jīng)過季銨鹽改性處理,然后再經(jīng)殼聚糖改性處理。本發(fā)明通過采用復(fù)配型棉織物陽離子化改性劑處理,可以使棉織物在不用促染鹽或較低濃度鹽促染條件下就可以獲得優(yōu)于傳統(tǒng)染色工藝的染色效果,減少了染色廢水的含鹽量,是一種對環(huán)境有益的棉織物處理工藝。
文檔編號D06M13/46GK102505475SQ20111033364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0月28日
發(fā)明者劉越, 項麗華 申請人:紹興文理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