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錦纟侖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氨綸包芯紗,是以氨綸長絲為內芯,外包紗纖維層;其生產方法為將短纖維粗紗從后羅拉喂入牽伸區,氨綸長絲從前羅拉處喂入,與牽伸后的短纖維粗紗須條合并,加捻而成氨綸包芯紗。外包的短纖維粗紗可用錦、毛、麻、絲等天然纖維。該種氨綸包芯紗的缺陷在于由于氨綸長絲不耐酸、不耐氯、著色性能差,因此用氨綸長絲制作的包芯紗,不適合做精漂白、低溫染色等品種。而且用氨綸包芯紗制成的織物立體感差、手感差、風格單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立體感強且具有良好的延伸性、收縮性、尺寸穩定性的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 包括錦綸長絲,在錦綸長絲的外側包覆有紗纖維層,在紗纖維層上間隔設置有凸起的竹節段,在紗纖維層和竹節段上還間隔設置有粒子段。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中的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耐酸、耐氯、具有良好的延伸性、收縮性及尺寸穩定性,用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制成的織物不僅手感好,而且立體感強,風格多樣。
圖I為本發明中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的生產工藝示意圖。圖I至圖2中1、錦綸長絲,2、紗纖維層,3、竹節段,4、粒子段,5、紗錠,6、后羅拉, 7、中羅拉,8、前羅拉,9、竹節發生裝置,10、粒子發生裝置,11、錦綸長絲筒,12、喂入羅拉, 13、導絲輪,14、導紗鉤,15、管紗。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請參閱圖1,一種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包括錦綸長絲1,在錦綸長絲I的外側包覆有紗纖維層2,在紗纖維層2上間隔設置有凸起的竹節段3,在紗纖維層2和竹節段 3上還間隔設置有粒子段4。本發明中的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耐酸、耐氯、具有良好的延伸性、收縮性及尺寸穩定性,用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制成的織物不僅手感好,而且立體感強,風格多樣。本發明中的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同時具有包芯紗、粒子紗、竹節紗的優點,適用于高檔紡織品中。請參閱圖2,所述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的生產方式為將繞在紗錠5上的粗紗喂入細紗機同一牽伸區,進行牽伸,先經過后羅拉6、中羅拉7,再由前羅拉8輸出單紗須條。 在此過程中,竹節發生裝置9會瞬間改變細紗機輸入或輸出羅拉的速度,即增大喂入量或減少輸出量,使牽伸裝置的牽伸倍數變小,從而產生竹節。在此過程中,粒子發生裝置10會瞬間使細紗機中皮輥水平位移(中羅拉的上方)、活套在中皮輥上皮圈與下皮圈(套在中羅拉)產生搓捻,搓捻使須條產生“粒子”,粒子大小由中皮輥水平位移量來控制。與此同時, 繞在錦綸長絲筒11上的錦綸長絲I經喂入羅拉12、導絲輪13再由前羅拉8鉗口喂入,通過前羅拉8后與單紗須條匯合,單紗須條在外側,錦綸長絲I位于中間,最終匯合在一起,經導紗鉤14后得到管紗15,其紗線結構是錦綸長絲I分布在紗線中心,外包纖維在外圍形成紗纖維層2,經上述生產工藝就可以得到本發明中的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 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其特征在于包括錦綸長絲,在錦綸長絲的外側包覆有紗纖維層,在紗纖維層上間隔設置有凸起的竹節段。在紗纖維層和竹節段上還間隔設置有粒子段。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包括錦綸長絲,在錦綸長絲的外側包覆有紗纖維層,在紗纖維層上間隔設置有凸起的竹節段,在紗纖維層和竹節段上還間隔設置有粒子段。本發明中的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竹節紗耐酸、耐氯、具有良好的延伸性、收縮性及尺寸穩定性,用錦綸長絲包芯粒子紗制成的織物不僅手感好,而且立體感強,風格多樣。
文檔編號D01H5/36GK102586977SQ2012100447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明者唐曉燕, 方兵, 方金苗, 陳品龍 申請人:張家港市天一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