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簡便的竹鋼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竹鋼加工過程中,需要對竹鋼進行切割切斷作業,現有的處理方式為手工在竹鋼進行水平方向切割時進行標記,已有的標記方法為用繪圖筆劃線或用刀具手工劃線,這樣,操作極不方便,給操作者造成較大的勞動強度,浪費人力及工時,降低竹鋼加工及表面處理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之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簡便的竹鋼切割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簡便的竹鋼切割裝置,所述簡便的竹鋼切割裝置包括:
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刀具座,所述刀具座的兩端為延伸設置的第一支撐臂和第二支撐臂;
第一刀具組件,所述第一刀具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一支撐臂在水平方向上滑動設置,所述第一刀具組件包括第一刀具,所述第一刀具的周向為第一齒刀,所述第一刀具靠近所述第一支撐臂的一側的齒數小于所述第一刀具遠離所述第一支撐臂的一側的齒數;和
第二刀具組件,所述第二刀具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二支撐臂在水平方向上滑動設置,所述第二刀具組件包括第二刀具,所述第二刀具的周向為第二齒刀,所述第二刀具靠近所述第二支撐臂的一側的齒數小于所述第二刀具遠離所述第二支撐臂的一側的齒數。
本實用新型中,因設置有支撐組件、第一刀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第一刀具組件相對于第一支撐臂滑動設置,第二刀具組件相對于第二支撐臂亦滑動設置,這樣,在支撐組件的支撐作用下,使第一道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對竹鋼進行劃線作業,這樣,根據操作者的實際需求,確認所需竹鋼的長度范圍,適時地使用第一刀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進行劃線作業,同時,由于第一齒刀、第二齒刀的齒數設置不同以及偏心設置,使得在劃線作業時,更加方便快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可根據所需長度適時地對竹鋼進行水平方向上地切割,節約人力及工時,提高了竹鋼切割的效率。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簡便的竹鋼切割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刀具組件還包括第一支撐座,所述第一支撐座相對于所述第一刀具偏心設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刀具組件還包括第二支撐座,所述第二支撐座相對于所述第一刀具滑動設置,所述第二支撐座相對于所述第二刀具偏心設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刀具上為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貫穿所述第一支撐座,所述第二刀具上為第二轉軸,所述第二支撐座上為長條槽,所述第二轉軸在所述長條槽內滑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支撐臂上為第一操作手柄,所述第一操作手柄貫穿所述第一支撐臂,所述第一操作手柄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刀具組件上,所述第一操作手柄相對于所述第一支撐臂滑動設置;所述第二支撐臂上為第二操作手柄,所述第二操作手柄貫穿所述第二支撐臂,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刀具組件上,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相對于所述第二支撐臂滑動設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刀具為圓形,所述第二刀具亦為圓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齒刀為三角形,所述第二齒刀亦為三角形。
附圖說明
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第一刀具,110-第一齒刀,120-第一支撐座,121-第一轉軸,200-第二刀具,210-第二齒刀,220-第二支撐座,221-第二轉軸,222-長條槽,300-刀具座,310-第一支撐臂,311-第一通孔,320-第二支撐臂,321-第二通孔,330-第一操作手柄,340-第二操作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簡便的竹鋼切割裝置,所述簡便的竹鋼切割裝置包括:
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刀具座300,所述刀具座的兩端為延伸設置的第一支撐臂310和第二支撐臂320;
第一刀具組件,所述第一刀具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一支撐臂310在水平方向上滑動設置,所述第一刀具組件包括第一刀具100,所述第一刀具的周向為第一齒刀110,所述第一刀具靠近所述第一支撐臂的一側的齒數小于所述第一刀具遠離所述第一支撐臂的一側的齒數;和
第二刀具組件,所述第二刀具組件相對于所述第二支撐臂在水平方向上滑動設置,所述第二刀具組件包括第二刀具200,所述第二刀具的周向為第二齒刀210,所述第二刀具靠近所述第二支撐臂的一側的齒數小于所述第二刀具遠離所述第二支撐臂的一側的齒數。
本實用新型中,因設置有支撐組件、第一刀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第一刀具組件相對于第一支撐臂滑動設置,第二刀具組件相對于第二支撐臂亦滑動設置,這樣,在支撐組件的支撐作用下,使第一道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對竹鋼進行劃線作業,優先地,竹鋼從第一刀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與支撐組件之間的空隙內穿過,這樣,根據操作者的實際需求,確認所需竹鋼的長度范圍,適時地使用第一刀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進行劃線作業,同時,由于第一齒刀、第二齒刀的齒數設置不同以及偏心設置,使得在劃線作業時,更加方便快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可根據所需長度適時地對竹鋼進行水平方向上地切割,節約人力及工時,提高了竹鋼切割的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具組件還包括第一支撐座120,所述第一支撐座相對于所述第一刀具100偏心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刀具組件還包括第二支撐座220,所述第二支撐座相對于所述第一刀具100滑動設置,所述第二支撐座相對于所述第二刀具100偏心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具上為第一轉軸121,所述第一轉軸貫穿所述第一支撐座,所述第二刀具上為第二轉軸221,所述第二支撐座上為長條槽222,所述第二轉軸在所述長條槽內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撐臂上為第一操作手柄330,所述第一操作手柄貫穿所述第一支撐臂310,所述第一操作手柄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刀具組件上,所述第一操作手柄相對于所述第一支撐臂滑動設置;所述第二支撐臂上為第二操作手柄340,所述第二操作手柄貫穿所述第二支撐臂320,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刀具組件上,所述第二操作手柄相對于所述第二支撐臂滑動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具100為圓形,所述第二刀具200亦為圓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齒刀110為三角形,所述第二齒刀210亦為三角形。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操作者使用本實用新型時,操作第一操作手柄和第二操作手柄,使第一刀具組件相對于第一支撐臂滑動,使第二刀具組件相對于第二支撐臂滑動,同時,第二刀具可在長條槽內滑動,這樣,在支撐組件的支撐作用下,使第一道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對竹鋼進行劃線作業,優先地,竹鋼從第一刀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與支撐組件之間的空隙內穿過,同時,由于第一齒刀、第二齒刀的齒數設置不同以及偏心設置,使得在劃線作業時,更加方便快捷,這樣,根據操作者的實際需求,確認所需竹鋼的長度范圍,適時地使用第一刀具組件和第二刀具組件進行劃線作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可根據所需長度適時地對竹鋼進行水平方向上地切割,節約人力及工時,提高了竹鋼切割的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