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織機紗線張力調節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程技術和材料科學的發展,對材料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有關先進復合材料的研究、發展及應用成為高科技材料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碳纖維及其碳纖維復合材料在此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碳纖維復合材料獨特、卓越的性能,在航空領域特別是飛機制造業中應用廣泛。多層角聯機織技術是在多層經紗織造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復合材料骨架織造技術。針對碳纖維織物成品厚度大、碳纖維表面不耐磨的特性及織造層數多等特點,對于織機張緊部分的設計及研究有一定特殊要求,織造時要求經紗始終具有張力,保持張緊狀態。目前檢索到的相關專利有1)中國實用新型專利 200420122333. 3公開了一種恒張力送經裝置,它是在織機送經輥與織機的后梁之間增加一個線倉,線倉中貯藏著一定長度的經線,并通過空氣彈簧提供經線張力。調節空氣彈簧的工作壓力,可以調節經線張力的大小。2)中國實用新型專利201020620755. 9公開了一種恒張力裝置,由前導輪、固定輪、后導輪、寬帶網線、支架、配重軸、配重桿、配重、恒張力輪組成, 其特征在于支架的下部前端設置配重軸,配重軸上設置配重桿,配重桿可繞配重軸轉動,配重桿的另一端設置恒張力輪,配重桿的中部設置配重,配重可沿配重桿滑動;支架的上部前端設置前導輪,支架的上部后端設置后導輪,支架上前導輪與后導輪之間設置固定輪。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恒張力裝置結構簡單,張力調節方便,適合寬帶網線生產的需求。上述專利在用于多層片紗的張力調節時,體積龐大,所需安裝空間較大,對廠房要求較高,增加了廠房基建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該裝置在用于多層片紗的張力調節時,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體積小。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安裝有上部張力調節支架和下部張力調節支架,所述上部張力調節支架和所述下部張力調節支架呈上下對稱布置,并且縱向斷面呈V形,V形開口與織機織口相對;所述上部張力調節支架上成對安裝有沿送經方向依次設置的上部送經輥和上部擺動張緊輥;所述上部送經輥轉動連接在上部擺臂轉軸上,所述上部擺臂轉軸轉動連接在所述上部張力調節支架上;所述上部擺動張緊輥轉動連接在上部擺輥支承軸上,所述上部擺輥支承軸通過固接在其兩端的上部擺臂固接在所述上部擺臂轉軸上,所述上部擺臂的下端與所述上部擺輥支承軸連接,所述上部擺臂的上端與所述上部擺臂轉軸連接;在所述上部擺臂靠近織機織口的一側下部和機架之間夾壓有彈簧I;所述下部張力調節支架上成對安裝有沿送經方向依次設置的下部送經輥和下部擺動張緊輥,所述下部送經輥轉動連接在下部擺臂轉軸,所述下部擺臂轉軸轉動連接在所述下部張力調節支架上;所述下部擺動張緊輥轉動連接在下部擺輥支承軸上,所述下部擺輥支承軸通過固接在其兩端的下部擺臂固接在所述下部擺臂轉軸上,所述下部擺輥支承軸位于所述下部擺臂轉軸的上方;在所述下部擺臂靠近織機織口的一側上部和機架之間夾壓有彈簧II。在所述上部擺臂的上端設有配重支撐桿I,所述配重支撐桿I與所述彈簧I分設在所述上部擺臂的兩側;所述下部擺臂的上端與所述下部擺輥支承軸固接,所述下部擺臂的中部與所述下部擺臂轉軸固接,在所述下部擺臂的下端設有配重安裝孔和配重支撐桿II, 所述配重支撐桿II與所述彈簧II設置在所述下部擺臂的同側。所述上張力調節支架和所述下張力調節支架均是由至少兩分段連接形成的。所述上部送經輥、所述下部送經輥、所述上部擺動張緊輥和所述下部擺動張緊輥均是由輕質SCP復合鋼管制成的。所述配重支撐桿I和配重支撐桿II均是傾斜設置的。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在送經方向上,采用彈簧壓緊擺臂,擺臂帶動擺臂支承軸上的擺動張緊輥壓緊紗線,使紗線始終處于繃緊狀態,結構簡單,效果顯著; 2)采用在機架上安裝縱向斷面呈V形上下對稱布置的上、下部張力調節支架,能夠使紗線布局清晰,無干涉,保證多層紗線順利進入織機,并且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體積小;紗線作用在上、下張力調節支架上的豎直力能夠部分抵消,改善機架的受力狀況,增強裝置的穩定性;3)送經輥和擺動張緊輥均采用輕質SCP復合鋼管,減少了對紗線的磨損。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A部剖視放大圖;圖3是圖I的B部剖視放大圖;圖4是圖2的C向視圖;圖5是圖3的D向視圖。圖中1、機架,2、下部張力調節支架,3.上部張力調節支架,4、配重支撐桿1,5、上部擺臂轉軸,6、上部送經輥,7、上部擺臂,8、彈簧1,9、上部擺輥支承軸,10、上部擺動張緊輥,11、經紗,12、下部擺輥支承軸,13、下部擺動張緊輥,14、彈簧II,15、下部擺臂轉軸,16、 下部送經輥,17、下部擺臂,18、配重支撐桿II。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見圖I 圖5,一種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 I上安裝有上部張力調節支架3和下部張力調節支架2,上部張力調節支架3和下部張力調節支架2呈上下對稱布置,并且縱向斷面呈V形,V形開口與織機織口相對。上部張力調節支架3上成對安裝有沿送經方向依次設置的上部送經輥6和上部擺動張緊輥10 ;上部送經輥6轉動連接在上部擺臂轉軸5上,上部擺臂轉軸5轉動連接在上部張力調節支架3上;上部擺動張緊輥10轉動連接在上部擺輥支承軸9上,上部擺輥支承CN 102587010 A
軸9通過固接在其兩端的上部擺臂7固接在上部擺臂轉軸5上,上部擺臂7的下端與上部擺輥支承軸9固接,上部擺臂7的上端與上部擺臂轉軸5固接;在上部擺臂7靠近織機織口的一側下部和機架I之間夾壓有彈簧18。下部張力調節支架2上成對安裝有沿送經方向依次設置的下部送經輥16和下部擺動張緊輥13 ;下部送經輥16轉動連接在下部擺臂轉軸15上,下部擺臂轉軸15轉動連接在下部張力調節支架2上;下部擺動張緊輥13轉動連接在下部擺輥支承軸12上,下部擺輥支承軸12通過固接在其兩端的下部擺臂17固接在下部擺臂轉軸15上,下部擺輥支承軸12 位于下部擺臂轉軸15的上方;在下部擺臂17靠近織機織口的一側上部和機架I之間夾壓有彈簧1114。下部擺臂17的上端與下部擺輥支承軸12固接,下部擺臂17的中部與下部擺臂轉軸15固接,在下部擺臂17的下端設有配重安裝孔和配重支撐桿1118,配重支撐桿1118與彈簧1114設置在下部擺臂17的同側。在上部擺臂7的上方設有配重支撐桿14,配重支撐桿14與彈簧18分設在上部擺臂7的兩側。配重支撐桿14和配重支撐桿1114通常采用傾斜設置。上部張力調節支架3和下部張力調節支架2均可以由至少兩分段連接形成。以方便加工和運輸。上部送經輥6、下部送經輥16、上部擺動張緊輥10和下部擺動張緊輥13均是由輕質SCP復合鋼管制成的,以減少對紗線的磨損。在本實例中,呈縱向斷面呈V形布置的擺動張緊輥有90個,能夠完成90層經紗的張力調節。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紗線經送經輥進入,經過擺動張緊輥引出,紗線在彈簧的作用下,始終處于繃緊狀態。彈簧的伸縮可以將開口和綜平交替過程中產生的冗余紗線進行儲存,保證在織造過程中紗線始終處于張緊狀態。當單個片紗中紗線數量較少時,織機拉動片紗,對彈簧形成的壓力不足以使其產生足夠的變形,此時需要在配重支撐桿上懸掛附加配重,配重對轉軸施加與彈簧釋放的彈簧力矩相反的力矩,使擺臂壓緊彈簧,使彈簧產生足夠的變形,壓緊擺臂,擺臂帶動擺筒支承軸和擺動張緊輥壓緊紗線,使紗線張緊。當單個片紗中紗線數量較多時,在配重安裝孔內附加配重,或通過配重孔懸掛附加配重,以平衡下部擺臂結構,使下部擺輥支承軸保持在下部擺臂轉軸的上面,防止下部擺臂顛倒翻轉。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安裝有上部張力調節支架和下部張力調節支架,所述上部張力調節支架和所述下部張力調節支架呈上下對稱布置,并且縱向斷面呈V形,V形開口與織機織口相對;所述上部張力調節支架上成對安裝有沿送經方向依次設置的上部送經輥和上部擺動張緊輥;所述上部送經輥轉動連接在上部擺臂轉軸上,所述上部擺臂轉軸轉動連接在所述上部張力調節支架上;所述上部擺動張緊輥轉動連接在上部擺輥支承軸上,所述上部擺輥支承軸通過固接在其兩端的上部擺臂固接在所述上部擺臂轉軸上,所述上部擺臂的下端與所述上部擺輥支承軸連接,所述上部擺臂的上端與所述上部擺臂轉軸連接;在所述上部擺臂靠近織機織口的一側下部和機架之間夾壓有彈簧I;所述下部張力調節支架上成對安裝有沿送經方向依次設置的下部送經輥和下部擺動張緊輥,所述下部送經輥轉動連接在下部擺臂轉軸,所述下部擺臂轉軸轉動連接在所述下部張力調節支架上;所述下部擺動張緊輥轉動連接在下部擺輥支承軸上,所述下部擺輥支承軸通過固接在其兩端的下部擺臂固接在所述下部擺臂轉軸上,所述下部擺輥支承軸位于所述下部擺臂轉軸的上方;在所述下部擺臂靠近織機織口的一側上部和機架之間夾壓有彈簧II。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擺臂的上端設有配重支撐桿I,所述配重支撐桿I與所述彈簧I分設在所述上部擺臂的兩側;所述下部擺臂的上端與所述下部擺輥支承軸固接,所述下部擺臂的中部與所述下部擺臂轉軸固接,在所述下部擺臂的下端設有配重安裝孔和配重支撐桿II,所述配重支撐桿II與所述彈簧II設置在所述下部擺臂的同側。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張力調節支架和所述下張力調節支架均是由至少兩分段連接形成的。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送經輥、所述下部送經輥、所述上部擺動張緊輥和所述下部擺動張緊輥均是由輕質SCP 復合鋼管制成的。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支撐桿I和配重支撐桿II均是傾斜設置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纖維多層角聯織機片紗張力調節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上安裝有上部張力調節支架和下部張力調節支架,上部張力調節支架和下部張力調節支架呈上下對稱布置,并且縱向斷面呈V形,V形開口與織機織口相對;張力調節支架上成對安裝有沿送經方向依次設置的送經輥和擺動張緊輥;送經輥轉動連接在擺臂轉軸上,擺臂轉軸轉動連接在張力調節支架上;擺動張緊輥轉動連接在擺輥支承軸上,擺輥支承軸通過固接在其兩端的擺臂固接在擺臂轉軸上,在擺臂靠近織機織口的一側和機架之間夾壓有彈簧。本發明能夠使紗線始終處于繃緊狀態,結構簡單,效果顯著;并且本發明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體積小,穩定性好。
文檔編號D03D49/06GK102587010SQ20121004824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8日
發明者任中杰, 張青, 李丹丹, 楊建成, 滕騰, 王冠珠 申請人:天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