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制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可提高邊紗張力的整經機。
背景技術:
整經機筒子架屬于紡織機械器件,其主要用于紡織紗筒,紗筒上的紗線從筒位上抽出后送往繞線設備。
根據相關技術,貝寧格整經機未設有紗線張緊機構,貝寧格整經機在開天絲和莫代爾品種時,經軸退繞邊部每只軸兩側共有8根左右浪紗,漿紗開車時邊部經常撞筘,造成漿軸兩邊倒并絞的現象發生,倒頭、并頭和絞頭漿紗斷頭后纏繞導紗部件會產生漿軸倒斷頭疵點,整經軸浪紗增加了漿紗干分絞的困難,易引起紗線分絞斷頭。
另外,一些整經機每一個紗筒都對應一個紗線張緊裝置,其安裝較為麻煩,浪費資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提高邊紗張力的整經機,包括筒子架,所述筒子架為橫向支撐桿和縱向支撐桿連接形成的框架,所述橫向支撐桿設置在所述縱向支撐桿的兩端,所述筒子架上設有儲紗機構,所述儲紗機構包括紗筒固定架,所述紗筒固定架沿所述橫向支撐桿的長度方向間隔開設置,所述筒子架的兩端設有張力調整機構,所述紗筒固定架上固定有紗筒,所述紗筒上的紗線穿入張力調整機構后,繞設在筒子架旁設置的經軸上。
進一步,所述紗筒和所述張力調整機構分別位于所述筒子架的兩側,
進一步,所述紗筒固定架上設有紗筒固定桿,所述紗筒固定桿沿所述紗筒固定架的長度方向間隔開設置。
進一步,所述紗筒的小徑端靠近所述紗筒固定架并套設在所述紗筒固定桿上。
進一步,所述紗筒固定架的側壁沿其長度方向間隔開設有導紗輥。
進一步,所述張力調整機構包括多個支撐桿和多個張力器,所述支撐桿沿豎直方向固定連接在所述筒子架上,所述張力器與所述支撐桿固定連接。
進一步,多個所述張力器沿所述支撐桿的長度方向彼此間隔開設置。
進一步,所述支撐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橫向支撐桿連接,所述支撐桿和所述橫向支撐桿的連接處設有位置調節機構。
進一步,所述筒子架的兩端各設有兩個以上所述支撐桿。
進一步,所述位置調節機構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螺栓,所述第一通孔設置在所述橫向支撐桿的兩端,所述第二通孔設置在所述支撐桿的兩端,所述螺栓的螺柱穿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螺栓末端通過螺母鎖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提高邊紗張力的整經機,該整經機筒子架可提高邊紗張力。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可提高邊紗張力的整機筒子架,該整經筒子架設有儲紗機構,儲紗機構可固定紗筒,整經筒子架從紗筒上抽出紗線并送往經軸。該整經筒子架的兩端設有張力調整機構,該張力調整機構可提高整經筒子架兩端紗線的張力,從而提高邊紗的張力,保證紗線的張力均勻,使紗線均勻繞設在經軸上,經軸質量能滿足漿紗機開車工藝要求,邊部不再有浪紗的現象,漿紗開車時,邊部無撞筘現象,漿軸質量明顯改善。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可提高邊紗張力的整經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圖1中I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張力調整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導紗輥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筒子架;2-紗筒固定架;3-張力調整機構;5-紗筒;6-經軸;11-橫向支撐桿;12-縱向支撐桿;21-紗筒固定桿;22-導紗輥;31-支撐桿;32-螺栓;34-第二通孔;33-張力器;51-紗線;52-小徑端;111-第一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可提高邊紗張力的整經機,包括筒子架1,筒子架1為橫向支撐桿11和縱向支撐桿12連接形成的框架,橫向支撐桿11設置在縱向支撐桿12的兩端,筒子架1上設有儲紗機構,儲紗機構包括紗筒固定架2,紗筒固定架2沿橫向支撐桿11的長度方向間隔開設置,筒子架1的兩端設有張力調整機構3,紗筒固定架2上固定有紗筒5,紗筒5上的紗線51穿入張力調整機構3后,繞設在筒子架1旁設置的經軸6上。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可提高邊紗張力的整機筒子架,該整經筒子架設有儲紗機構,儲紗機構可固定紗筒5,整經筒子架從紗筒5上抽出紗線51并送往經軸6。該整經筒子架的兩端設有張力調整機構3,該張力調整機構3可提高整經筒子架兩端紗線51的張力,從而提高邊紗的張力,保證紗線51的張力均勻,使紗線51均勻繞設在經軸6上,經軸6質量能滿足漿紗機開車工藝要求,邊部不再有浪紗的現象,漿紗開車時,邊部無撞筘現象,漿軸質量明顯改善。
紗筒5和張力調整機構3分別位于筒子架1的兩側,紗筒5的紗線51穿過筒子架1的縫隙,繞到筒子架的后側,并繞設在張力調整機構3上,所有的紗線51均從筒子架1的后方送出,使紗線51的排布更加整齊,結構更加緊湊,提高空間的利用率。
紗筒固定架2上設有紗筒固定桿21,紗筒固定桿21沿紗筒固定架2的長度方向間隔開設置,紗筒固定桿21為圓柱形,紗筒5的內壁可套在紗筒固定桿21上,每一個紗筒固定桿21上均可設置一個紗筒5,每兩個紗筒固定桿21之間的距離至少為一個紗筒的大徑的長度。
紗筒5的小徑端52靠近紗筒固定架2并套設在紗筒固定桿21上。
紗筒固定架的側壁沿其長度方向間隔開設有導紗輥22,導紗輥22的位置與紗筒5的位置對應,紗線51可通過導紗輥22引導到筒子架1的后側,從而使空間利用率更高,整體結構更加緊湊。
如圖4所示,為導紗輥22的結構示意圖,導紗輥22為輥子狀,其中部帶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可繞設紗線51,從而改變紗線51的延伸方向。
張力調整機構3包括多個支撐桿31和多個張力器33,支撐桿31沿豎直方向固定連接在筒子架1上,張力器33與支撐桿31固定連接,支撐桿31用于固定張力器,張力器33用于調節紗線51的張緊程度,當紗線51較松時,調節張力器33的壓力變大,可使紗線51張緊,當紗線51較緊時,調節張力器的壓力變小,可使紗線51放松,支撐桿31的固定位置與紗筒固定架2的位置對應設置,張力器33的固定位置與紗筒5的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線上,使張緊效果達到最佳。
如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多個張力器33沿支撐桿31的長度方向彼此間隔開設置。
如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每個支撐桿31上設有八個張力器33,每個張力器33對應一個紗筒5,使張緊效果達到最佳。
支撐桿31的兩端分別與橫向支撐桿11連接,支撐桿31和橫向支撐桿11的連接處設有位置調節機構,使張緊效果達到最佳。
筒子架1的兩端各設有兩個以上支撐桿31,使張緊效果達到最佳。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位于筒子架1兩側各設置兩個支撐桿31,每個支撐桿31設有八個張力器33,則筒子架1的兩端各設有十六個張力器,則筒子架1上共設有三十二個張力器33,從而提高筒子架1兩端的紗線51的張力。
如圖2和圖3所示,位置調節機構包括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34和螺栓32,第一通孔111設置在橫向支撐桿11的兩端,第二通孔34設置在支撐桿31的兩端,螺栓32的螺柱穿入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34,螺栓末端通過螺母鎖緊,通過調節該調節位置機構可改變支撐桿11與橫向支撐桿11兩個端部之間的距離,從而使支撐桿11位于最優的位置,選擇不同的第一通孔111的位置,可實現支撐桿11位置的改變,支撐桿11位置改變,則使張力器33的位置改變,張力器33的位置發生改變后,則紗線51的張力也會發生輕微的改變。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可提高邊紗張力的整經機,其工作原理如下:
將紗筒5放置在紗筒固定桿21上;
將支撐桿31固定在橫向支撐桿11上;
整經時,紗線51從紗筒5上繞出,沒有設置張力調整機構3的紗線51經過導紗輥22后直接卷繞到經軸6上,對應設置有張力調整機構3的紗線51繞過導紗輥22后再經過張力調整機構3輸送到經軸6上,經軸6將紗線51卷繞在一起。
本發明可提高邊紗張力,防止由于邊紗張力不夠而引起的紗線5繞線不均勻的現象發生,其具有結構緊湊,可靠性高,實用性高等特點。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發明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