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細山羊絨機織紗線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超細山羊絨機織紗線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紡織面料的發展趨勢主要是原料多元化,產品輕薄化,花色潮流化,服用功能化。為了順應這一發展潮流,紡織企業紛紛開發高支輕薄產品,以滿足市場的需求。羊絨紡織行業高支輕薄型產品的發展,受到原料結構的制約;因為高支輕薄型山羊絨產品受到紗線截面纖維根數的限制,目前品質最好的分梳山羊絨原料細度為14. 5-15um,純紡最大限度可紡支數為lOONm。
山羊絨原料資源嚴重制約我國羊絨紡織產業發展,原料的可紡性是制約高支輕薄型山羊絨制品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高品質山羊絨原料資源的缺乏,對于生產高支輕薄型產品所需的高品質山羊絨,價格十分昂貴。單經單緯機織山羊絨制品雖然能使山羊絨面料輕薄化,但由于存在紗線強力低,織造困難,不能實現批量生產。利用可溶性維綸伴紡生產高支輕薄型的山羊絨產品,在現有的高品質山羊絨原料的基礎上,紡紗過程中加入維綸伴紡,突破了紗線截面纖維根數達不到要求的問題,又提高了紗線的可紡性能,這方面的技術研發具有良好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超細山羊絨機織紗線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按照下述方案實現超細山羊絨機織紗線的制作方法,在和毛工序將重量為40% -55%水溶性維綸纖維與分梳山羊絨纖維充分混合,經梳毛、針梳、精梳、針梳、前紡、粗紗、細紗工序,制成的單紗,再依次經過絡筒、并線、捻線制成山羊絨與維綸纖維混紡紗線;混紡紗線經整經、織造制成制品,在正常洗縮過程中溶解除去水溶性維綸纖維得到超細羊絨成品;上述原料所用分梳山羊絨纖維長度36-40麗;細度14. 5-15μπι ;維綸纖維長度38麗;細度1. ;實紡紗線公制支數107-115Nm/2,退維后紗線公制支數178-256Nm/2 ;捻系數單紗103 ;股紗82 ;上述紡紗工藝流程依次為和毛加油、梳毛、頭道針梳、二道針梳、三道針梳、精梳、四道針梳、末道針梳、混條、頭道針梳、二道針梳、三道針梳、四道針梳、粗紗、細紗、絡筒、并線、倍捻;所述維綸纖維為水溶性的維綸散纖,溶解溫度為40°C,纖維長度38±2mm,纖維細度1. 5D,單纖干斷裂強度彡4cN/dtex。本發明采用了維綸伴紡品種的紡紗技術,其工藝大致與正常品種相同,不同之處在于(I)維綸纖維不需染色。由于維綸在后整理過程中去掉,所以不需染色;沒經染色的維綸在非白坯織物的后整理過程中,還可以看出去掉的程度。(2)不需蒸紗,以免維綸在蒸紗過程中遇濕熱劇烈收縮,不利于后道工序的生產。本發明的優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I、本發明生產的的純絨高支紗線比正常純絨紡紗線投入產出比高。以直徑為15 μ m的分梳山羊絨投入生產為例,比較可紡支數與成品重量。(I)可紡支數大幅度提高以紗線截面纖維根數為60根計算,正常純絨品種只能紡68Nm,而用本發明時,由于占有40% 55%的維綸,紡紗支數可提高到107 115Nm(山羊絨與維綸混紡纖維截面根數按45根計算),即以本發明的方式紡紗,紡紗支數可提高39 47Nm。(2)后整理過程中,40% 55%的維綸被去掉,在不考慮成品紗線的支數縮率的 情況下,理論紗支提高到178 256Nm,即在原來提高39 47Nm的基礎上,又提高了 139 209Nm。總之,使用同樣細度的山羊絨,用本發明的方式生產,成品紗支可提高110 188Nm。(3)退維去掉維綸后,重量減輕,減輕程度為68Nm純絨品種的O. 45 O. 6倍。即用本發明的方式生產,能使織物輕薄化。2、本發明采用目前成熟的精梳羊絨紗生產線裝備進行生產,不需引進設備或進行設備改造。3、本發明提高了纖維的強力,增加了紗線的可紡性;在沒有提高山羊絨品質的基礎上減少了綜合用絨量,有效地節約原材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4、用優質的分梳山羊絨原料、本發明的技術可以生產出更高檔次的產品,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為生產企業開辟了新的市場,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I、山羊絨纖維混紡比的確定依據產品風格及織物結構的要求,設計維綸所占比例為40% 55%較為合適。選擇好合理的混紡比,既要考慮成品的風格,又要便于織造生產。維綸混入比例過低,去掉維綸后紗支提高不大,對于生產高支輕薄品種無多大意義;維綸混入比例過高,去掉維綸后紗支提高大,但織造與成品風格間存在矛盾。維綸是在紡紗過程中加入,在后整理過程中去掉,坯布是山羊絨維綸混紡面料,而成品卻是不含維綸的純絨面料。若從方便織造生產的方面著想,利用合理的上機密度織造,但在后整理過程中去掉維綸后,成品風格達不到要求,面料過于稀松,不豐滿;若從達到成品風格的要求方面著想,含維綸的混紡紗線上機密度勢必過大,織造生產無法進行。下面用反向推理的方法,推導出合理的山羊絨維綸混紡比。一方面,從便于織造生產方面入手,考慮選擇較大的上機密度,但不超過最大上機密度。取值為最大上機密度的95%,即P = Pl X 95% (I)P——合理的上機密度PI——山羊絨維綸混紡紗的最大上機密度另一方面,設計密度適中的精紡羊絨圍巾披肩,從滿足成品風格要求入手,考慮上機密度取值為最大上機密度的65% 75%,即
P = P2 X (65 % 75 % ) (2)P2——去掉維綸后純絨紗的最大上機密度而選擇合理的上機密度,要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將(I)式代入(2)式,得P1/P2 = 67% 78% (3)對于同一織物,密度與公制支數的開方成正比,SP P1/P2 = (Nml/Nm2)1/2 (4)將(4)式代入(3)式,得Nml/Nm2 = 45% 60% (5) Nml——維綸伴紡紗的公制支數Nm2——去掉維綸后純絨紗的公制支數(5)式說明維綸伴紡紗的支數是去掉維綸后純絨紗支數的45% 60%,依據設計品種計算,即混入維綸的比例為40% 55%為最合理。2、生產線工藝流程和工藝參數維綸伴紡純絨高支輕薄品種的紗線截面根數中由于包括了 45% 60%的可溶性維綸纖維,不僅相對減少了山羊絨纖維的截面根數,而且大大提高了紗線的可紡性能。工藝流程和毛加油、梳毛、頭道針梳、二道針梳、三道針梳、精梳、四道針梳、末道針梳、混條、頭道針梳、二道針梳、三道針梳、四道針梳、粗紗、細紗、絡筒、并線、倍捻。現以維綸伴紡山羊絨紗110Nm/2為例,闡述制條、紡紗生產工藝2. I制條工藝流程和工藝參數原料37mm分梳山羊絨52% (w)、38mm維絕纖維48% (w)I)和毛工序(I)先用和毛機將分梳山羊絨開松后進行和毛加油,選用FX908和毛油和FX-AS301抗靜電劑,重量油水比為I O. 5 8 ;(2)要求混合、開松、喂入均勻;(3)和毛機選用國產和毛機。2)梳毛工序(I)工藝參數
工序并合根數(根)I出條重量(克/米)|重量偏差(克/米)
梳毛 |lI 8I ±2(2)梳毛機選用國產精紡梳毛機;3)頭道針梳工序(I)工藝參數
并合根牽伸倍出條重量重量偏差羅拉隔距針板
X序
數(根)數(倍)(克/米)(克/米)(趣O 號數
頭道針梳 14b 22 18土 I28 5(2)頭道針梳機選用選用法國NSC GN5針梳機
4) 二道針梳工序(I)工藝參數
權利要求
1.超細山羊絨機織紗線的制作方法,在和毛工序將重量為40%-55%水溶性維綸纖維與分梳山羊絨纖維充分混合,經梳毛、針梳、精梳、針梳、前紡、粗紗、細紗工序,制成的單紗,再依次經過絡筒、并線、捻線制成山羊絨與維綸纖維混紡紗線;混紡紗線經整經、織造制成制品,在正常洗縮過程中溶解除去水溶性維綸纖維得到超細羊絨成品。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細山羊絨機織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所用分梳山羊絨纖維長度36-40MM ;細度14. 5_15μπι;維綸纖維長度38ΜΜ ;細度1. 5D ;實紡紗線公制支數107-115Nm/2,退維后紗線公制支數178_256Nm/2 ;捻系數單紗103 ;股紗82。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細山羊絨機織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紡紗工藝流程依次為和毛加油、梳毛、頭道針梳、二道針梳、三道針梳、精梳、四道針梳、末道針梳、混條、頭道針梳、二道針梳、三道針梳、四道針梳、粗紗、細紗、絡筒、并線、倍捻。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細山羊絨機織紗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維綸纖維為水溶性的維綸散纖,溶解溫度為40°C,纖維長度38±2mm,纖維細度1. 5D,單纖干斷裂強度^ 4cN/dtex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超細山羊絨機織紗線的制作方法,在和毛工序將重量為40%-55%水溶性維綸纖維與分梳山羊絨纖維充分混合,經梳毛、針梳、精梳、針梳、前紡、粗紗、細紗工序,制成的單紗,再依次經過絡筒、并線、捻線制成山羊絨與維綸纖維混紡紗線;混紡紗線經整經、織造制成制品,在正常洗縮過程中溶解除去水溶性維綸纖維得到超細羊絨成品。本發明生產的純絨高支紗線比正常純絨紡紗線投入產出比高。
文檔編號D02G3/04GK102677243SQ201210141489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吳雁斌, 張洪斌, 李惠琴, 楊立功, 肖長海, 袁基偉, 許彥才 申請人:寧夏嘉源絨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