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領域,具體涉及ー種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エ藝。
背景技術:
隨著消費觀念和健康觀念的轉變,人們對紡織品有了更新的要求,為此具有保健作用的紡織品倍受青睞。目前研究較多的納米銀、納米氧化鋅、納米陶瓷粉、TiO2等無機抗菌劑用于棉織物整理,能夠獲得較好的抗菌保健性能。但是金屬離子容易轉變為氧化物或者還原為單質而變色,影響織物色澤,大量金屬的使用提高了成本,特別是銀離子價格昂貴。一些光催化的金屬氧化物,在避光的皮膚表面抗菌效果不佳。另外,在織物中金屬的吸收和耐久性也是金屬抗菌劑整理的兩大問題。季銨鹽也有ー些固有的缺陷,如容易從織物浸出,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不相容等。DC公司已經生產了ー種硅氧烷類季銨鹽抗菌劑(AEM5700),可以共價結合到織物表面,具有持久的抗菌活性。然而這種季銨鹽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也會由于灰塵或死去微生物的吸附或者陽性季銨鹽和陰性表面活性劑在反復洗滌過程中形成復合物而降低性能或失效。另外,雙胍類對真菌的抗菌作用較弱,而且對光的耐受性不強。三氯生對細菌的抗性已經有文獻報道,并受到關注。但由于其在陽光下會產生有毒的多氯ニ惡辛類化合物,因此被許多國家禁止在織物和許多其他產品中使用。總之,大部分的有機合成抗菌劑抗菌周期短、安全性和化學穩定性差,易產生微生物耐藥性,尤其耐熱性差是其最大弱點,導致它們的應用范圍受限。更重要的是,金屬及金屬氧化物、有機抗菌劑都是由非可再生資源生產的,在資源危機的沖擊下,勢必造成這些抗菌劑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不利于抗菌整理的發展。ー個理想的紡織品抗菌整理不僅要殺死有害菌阻止疾病的傳播,同時也必須滿足三個基本要求首先,安全性產品不應對人類和環境有過度毒性,不應引起皮膚過敏和刺激;其次,兼容性產品必須對紡織品性能或外觀不存在負面影響,必須與普通紡織品エ藝兼容;第三,耐久性產品應能耐受洗滌和干燥,且不容易從織物中浸出。為了達到這ー最終目的,天然抗菌劑是最佳選擇之一。因為天然抗菌活性物質能夠用于生產安全、無毒、環保、對皮膚無刺激的生物活性紡織品,其在紡織纖維的生物功能化中的應用顯得越來越重要。而且天然抗菌劑來源廣泛,量大種類多,作用靶點多祥,抗菌譜廣,不易產生耐藥性。因此,有必要將抗菌天然活性物質與現代紡織品整理工藝結合起來,對棉織物進行整理,不僅有利于防止織物被微生物污損,更重要的是防止了疾病的傳播,保證了人體的安全舒適,降低了公共環境的交叉感染率。這與人們追求健康、緑色、環保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眾所周知,殼聚糖作為ー種天然環保抗菌劑,因其抗菌能力強,且無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被廣泛應用于食品科學、農業、醫藥和紡織行業中。殼聚糖是通過甲殼素脫こ酰化制得,而甲殼素是來自于甲殼動物和節肢動物外骨骼。因此,殼聚糖是ー種動物來源的抗菌物質,主要用于棉織物的抗菌處理。但是,殼聚糖的抗菌活性是PH敏感的,僅局限在酸性條件下。而且殼聚糖對纖維素纖維的粘附カ也較弱,在反復洗滌時會從纖維表面逐漸溶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同時具有芳香和抑菌功能的棉織物的整
理工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ー種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エ藝,它包括如下步驟(I)植物活性物質的提取
取香茅的葉、丁香的花、紫草的根和艾葉的葉,分別粉碎,再分別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別過濾后,即得四種植物的活性物質提取液;(2)天然抗菌劑的制備將步驟(I)得到的香茅、丁香、紫草、艾葉的四種植物的活性物質提取液按體積比
10-30:30-50:30-50:10-30混合,即得天然抗菌劑;(3)棉織物的殼聚糖交聯整理エ藝(3a)調配整理液,所述的整理液配方如下天然抗菌劑100_500mL/L ;殼聚糖3_20g/L;檸檬酸20_80g/L;次磷酸鈉4-10g/L;溶劑為水;(3b)將整理液加熱至60°C,將針織或機織棉布按浴比為3:1-5:1浸軋在整理液中,ニ浸ニ軋,軋輥壓カ為O. 1-0. 25MPa,軋余率為80-100% ;(3c)將步驟(3b)處理后的棉布在100_150°C下烘3_7分鐘,再經水洗、烘干定型。步驟⑴中,對于每IOOg粉碎后的植物原料,收集蒸餾液的量為8(Tl20mL。步驟⑵中,優選的是,香茅、丁香、紫草、艾葉的四種植物的活性物質提取液按體積比10:30:30:30混合。步驟(3a)中,優選的是,所述的整理液配方如下天然抗菌劑200mL/L ;殼聚糖3g/L ;檸檬酸40g/L ;次磷酸鈉10g/L ;溶劑為水。步驟(3b)中,優選的是,將針織或機織棉布按浴比為4:1浸軋在整理液中。步驟(3c)中,優選的是,棉布在150°C下烘5分鐘。本發明エ藝得到的芳香抑菌棉織物可制成文胸、內衣、內褲、睡衣、枕套、床單等多種保健紡織品。有益效果本發明エ藝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I、選擇植物復合配方作為天然抗菌劑進行抗菌整理,其來源廣,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具有芳香、廣譜抑菌殺菌、驅蟲的作用;2、用殼聚糖交聯整理工藝制成針織或機織棉織物,既可以保留殼聚糖的抑菌作用,又可以克服殼聚糖在中性或堿性環境下抑菌作用下降以及粘附性差的缺點。故使用該エ藝整理的棉織物抑菌譜廣,抑菌的環境適應性較強,耐洗性好,功效長,穿著舒適,對人體無刺激無靜電作用;3、與其他無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整理的棉織物相比,其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符合緑色、生態的理念;4、制成的棉織物具有植物的芳香味,能夠優化環境,緩解壓力,滿足人們精神上的
孚受;
5、用途廣泛,可用作針織或機織多種保健棉紡織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根據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所描述的內容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發明。實施例I :(I)植物活性物質的提取取新鮮植物香茅的葉、丁香的花、紫草的根、艾葉的葉各100g,粉碎后,分別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IOOmL,將蒸餾器內藥液過濾,即得四種植物的活性物質提取液。(2)天然抗菌劑的制備將步驟(I)中所述的香茅、丁香、紫草、艾葉的活性物質提取液按(體積比)10:30:30:30混合,即得天然抗菌劑。(3)棉織物的殼聚糖交聯整理エ藝第一步調配整理液,其中天然抗菌劑200mL/L ;殼聚糖3g/L ;檸檬酸40g/L ;次磷酸鈉10g/L ;溶劑為水。第二步,將整理液加熱至60°C,將針織或機織棉布按浴比為4:1浸軋在整理液中,ニ浸ニ軋,軋輥壓カ為0. 2MPa,軋余率為92%。第三步,將ニ浸ニ軋處理的棉布在150°C烘箱中烘5分鐘,再經過水洗,再烘干定型。將該整理棉布用于制作內衣和內褲。從內衣和內褲上裁剪樣品,并利用AATCC100-2004和AATCC124-2006標準檢驗其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抑菌效果見表I。表I
權利要求
1.ー種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エ藝,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1)植物活性物質的提取 取香茅的葉、丁香的花、紫草的根和艾葉的葉,分別粉碎,再分別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別過濾后,即得四種植物的活性物質提取液; (2)天然抗菌劑的制備 將步驟(I)得到的香茅、丁香、紫草、艾葉的四種植物的活性物質提取液按體積比10-30:30-50:30-50:10-30混合,即得天然抗菌劑; (3)棉織物的殼聚糖交聯整理エ藝 (3a)調配整理液,所述的整理液配方如下 天然抗菌劑100-500mL/L ; 殼聚糖3-20g/L ; 檸檬酸20-80g/L ; 次磷酸鈉4-10g/L ; 溶劑為水; (3b)將整理液加熱至60°C,將針織或機織棉布按浴比為3:1-5:1浸軋在整理液中,ニ浸ニ軋,軋輥壓カ為0. 1-0. 25MPa,軋余率為80-100% ; (3c)將步驟(3b)處理后的棉布在100-150°C下烘3-7分鐘,再經水洗、烘干定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エ藝,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對于每IOOg粉碎后的植物原料,收集蒸餾液的量為8(Tl20mL。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エ藝,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香茅、丁香、紫草、艾葉的四種植物的活性物質提取液按體積比10:30:30:30混合。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エ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a)中,所述的整理液配方如下 天然抗菌劑200mL/L ; 殼聚糖3g/L ; 檸檬酸40g/L ; 次磷酸鈉10g/L ; 溶劑為水。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エ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b)中,將針織或機織棉布按浴比為4:1浸軋在整理液中。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エ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c)中,棉布在150°C下烘5分鐘。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芳香抑菌棉織物的整理工藝,包括植物活性物質的提取,天然抗菌劑的制備和棉織物的殼聚糖交聯整理工藝。整理后的針織或機制棉織物具有長效芳香氣味,并能夠廣譜抑菌、殺菌以及驅蟲等保健作用,并且具有很好的耐洗性。用該棉織物可以制成文胸、內衣、內褲、睡衣、枕套、床單等多種針織或機織保健紡織品。
文檔編號D06M13/00GK102733184SQ20121024893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8日
發明者傅海洪, 唐虹, 徐山青, 徐蓼芫, 柳依婷, 湯佳鵬, 葛彥 申請人:南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