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所述段染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整經:把經軸放在松式整經車上進行整經;b、密封裝置:紗線整經結束后,在經軸管上紗線的側面包裹一層阻隔物;c、裝籠、漂紗;d、封管;e、裝籠染色:按照工藝使用正反循環泵或全正泵進行染色;f、后處理、柞水、卸籠取管、上漿、卷繞成織軸。本發明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染色工藝時間,提高了利潤空間和企業競爭力;改變了傳統的單色染紗方式,織成的織物風格得到根本的突破,在無規律中顯示出規律性;該方法具有產量高、操作簡單、效率快、成本低、工序短等優點,產品質量較好,范圍較廣。
【專利說明】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紡織【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段染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經軸紗的段染生
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經軸染色方法,只能在經軸上形成單一的全色風格,而不能形成有規律性的段染風格,導致布面顏色比較單調無新意,色彩也不豐富,沒有段染紗組合所能產生出的新穎風格。按照設計的花形排列色紗織出的織物整齊規則,由于是每根紗線是從頭到尾只有一種顏色,因此織出的織物的風格就顯的單調無新意,色彩也不豐富,沒有段染紗組合所能產生出的新穎風格。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 一種改變傳統的單色染紗的方法,在無規律中顯示出規律性,五彩繽紛,色彩豐富。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整經:把經軸放在松式整經車上進行整經;
b、密封裝置:紗線整經結束后,在經軸管上紗線的側面包裹一層具有不上色,且在壓力下染液滲透性好特點的阻隔物;
C、裝籠、漂紗;
d、封孔:根據需要封堵染色管上對應的導流孔;
e、裝籠染色:按照工藝使用正反循環泵、全正泵或全反泵進行染色;
f、后處理、柞水、卸籠取管、上漿、卷繞成織軸。
[0005]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整經:先根據需要封堵經軸管上對應的導流孔,直接將封堵好的經軸管放在整經車上進行整經;
b、密封裝置:倒完紗線之后,在經軸管上紗線的側面包裹一層具有不上色,且在壓力下染液滲透性好的阻隔物;
C、裝籠、漂紗、裝籠染色、后處理、柞水、上漿、卷繞成織軸。
[0006]所述阻隔物為具有上述特點的異類紗線或異類面料或網孔布。
[0007]所述封堵經軸管上導流孔具體為:根據需要在經軸管的內孔中插入不同型號插管。
[0008]所述封堵經軸管上導流孔具體為:根據需要使用膠帶包裹封裝。
[0009]所述封堵經軸管上導流孔具體為:根據需要在生產經軸管時對相對應的導流孔進行封堵。
[0010]本發明染色的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化料標準進行化料;
(2)、調節缸內染液PH值,控制在5.5飛范圍之內,染缸泵速控制在86% ;
(3)、染色兩次加鹽,每次加1/2;加堿分三次,第一次加1/6,第二次加2/6,第三次加3/
6 ;
(4)、按照經軸染色工藝進行染色操作,其過程中打四次反泵,第一次:第三次加堿之前打手動,副缸回流正?;瘔A,主缸打到反泵染10分鐘,并調節反泵壓力差控制在1-1.2KG范圍,勻染10分鐘結束后繼續打自動進行第三次加堿;第二次:加堿完成后設置工藝1°C /min升溫至60°C進行保溫,待缸內升至50°C時,打手動反泵10分鐘,要求同上,結束后打自動繼續升溫至60°C保溫;第三次:60°C保溫過程勻染20分鐘再打手動反泵10分鐘,要求同上;第四次:同第三次一樣,自動勻染20分鐘再打手動反泵10分鐘,保溫時間完成進行對樣。
[0011]本發明原理為:在無壓下依靠阻隔物防止染缸中的染液向需染色紗線滲透從而影響的效果,而在開啟泵產生壓力下,染液順利滲透過阻隔物和對應的未封堵的的導流孔形成循環,封堵而未形成滲透循環的部分未染色,從而實現了在經軸紗段的效果。本發明可以重復染色,使繞在經軸管的紗線形成不同顏色。
[0012]本發明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具有顯著的進步,主要體現在:其一、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染色工藝時間,提高了利潤空間和企業競爭力;其二、改變了傳統經軸紗只能染全色的技術,通過段染,就能使經軸上的每根紗線產生規律性的兩種顏色的組合風格,改變了傳統的單色染紗方式,織成的織物風格得到根本的突破,在無規律中顯示出規律性,在平面中顯出立體感,五彩繽紛,層次豐富,最大程度地滿足設計與審美的需要;其三,相比較傳統的段染方式,該方法具有產量高、操作簡單、效率快、成本低、工序短等優點;其四,由于染料體系、染色工藝及專用經軸管裝置可以自由組合,那得出的段染效果就千變萬化,風格多樣;其五,主要設備和配套裝置匹配性較好,產品質量較好,范圍較廣。
[0013]本發明突破技術障礙,改變了傳統的單色染紗方法,織成的織物風格得到根本的突破,在無規律中顯示出規律性,在平面中顯出立體感,五彩繽紛,層次豐富,最大程度地滿足設計與審美的需要,所織出來的織物顏色更加的豐富多彩,專用的經軸管裝置,結構合理,保證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插管插入經軸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發明插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發明段染生產方法I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段染生產方法2流程圖。
[0017]圖5是本發明漂紗的工藝圖。
[0018]圖6是本發明染色的工藝圖。
[0019]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主視圖。
[0020]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左視圖。
[0021]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插管3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0022]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0024]其中:1-經軸管,2-導流孔,3-插管,4-紗。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定。
[0026]如圖1-10所示,本發明是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整經:把經軸放在松式整經車上進行整經;
b、密封裝置:紗線整經結束后,在經軸管I上紗線的側面包裹一層具有不上色,且在壓力下染液滲透性好特點的阻隔物;
C、裝籠、漂紗;
d、封孔:根據需要封堵染色管I上對應的導流孔2;
e、裝籠染色:按照工藝使用正反循環泵、全正泵或全反泵進行染色;
f、后處理、柞水、卸籠取管、上漿、卷繞成織軸。
[0027]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整經:先根據需要封堵經軸管I上對應的導流孔2,直接將封堵好的經軸管I放在整經車上進行整經;
b、密封裝置:倒完紗線之后,在經軸管I上紗線的側面包裹一層具有不上色,且在壓力下染液滲透性好的阻隔物;
C、裝籠、漂紗、裝籠染色、后處理、柞水、上漿、卷繞成織軸。
[0028]所述阻隔物為具有上述特點的異類紗線或異類面料或網孔布。
[0029]所述封堵經軸管I上導流孔2具體為:根據需要在經軸管I的內孔中插入不同型號插管3。
[0030]所述封堵經軸管I上導流孔2具體為:根據需要使用膠帶包裹封裝。
[0031]所述封堵經軸管I上導流孔2具體為:根據需要在生產經軸管時對相對應的導流孔2進行封堵。
[0032]所述漂紗的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I)、將泡好的紗吊至染缸,進滿水,將泵速調至最低,開泵打10分鐘;
(2 )、從主缸內依次加入助劑滲透劑、精練劑、鏊合劑,從副缸內依次加入燒堿、702穩定齊U,泵力調至最小打5分鐘,溫度升到50°C從副缸加入雙氧水;
(3)、調整漂紗工藝,根據實際載紗量調整泵速,升溫3°C/min,打到自動,進行漂紗;
(4)、漂紗結束降溫排水,打至手動操作,將缸內染液分四次排完,然后吊出紗籠仔細觀察經軸情況,熱洗 80°C *10min、酸洗 50°C *15min、熱洗 60°C *15min,除氧 35°C *15min,不排待染色。
[0033]所述染色的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I)、按照化料標準進行化料; (2)、調節缸內染液PH值,控制在5.5飛范圍之內,染缸泵速控制在86% ;
(3)、染色兩次加鹽,每次加1/2;加堿分三次,第一次加1/6,第二次加2/6,第三次加3/
6 ;
(4)、按照經軸染色工藝進行染色操作,其過程中打四次反泵,第一次:第三次加堿之前打手動,副缸回流正?;瘔A,主缸打到反泵染10分鐘,并調節反泵壓力差控制在1-1.2KG范圍,勻染10分鐘結束后繼續打自動進行第三次加堿;第二次:加堿完成后設置工藝1°C /min升溫至60°C進行保溫,待缸內升至50°C時,打手動反泵10分鐘,要求同上,結束后打自動繼續升溫至60°C保溫;第三次:60°C保溫過程勻染20分鐘再打手動反泵10分鐘,要求同上;第四次:同第三次一樣,自動勻染20分鐘再打手動反泵10分鐘,保溫時間完成進行對樣。
[0034]實施例1
按計劃數量在松筒車上進行棉紗松筒(40S/JC),結束后在經軸管的外層包覆0.5cm厚度的異類紗線-滌綸或腈綸,進行裝籠、漂紗、卸籠插管,通過插入插管來封閉經軸管的導流孔除了經軸管由上至下的兩排導流孔,按段染工藝進行裝籠染色、卸籠取管、后處理、榨水、卸籠、上漿、卷繞成織軸。
[0035]染色時用用全正泵;泵力80% ;染缸頻率41.5 Hz ;壓力差1.4-1.5KG左右;流量4000"4200m3/hr
染色配方:黃:48g/包紅:27g/包藍:18g/包浴比:1:8 元明粉:純堿=50/20 g/L段染效果:呈現經軸左邊部分呈現深咖啡、右邊部分呈現淺咖啡的段染效果,上漿烘干后,會出現深咖啡與淺咖啡有規律的組合效果。在實施例圖7中,A為深咖啡,B為淺咖啡。
[0036]實施例2
我們按計劃數量在整經車上直接使用在生產經軸管時對相對應的導流孔2進行封堵的經軸管進行棉紗整經(32S/JC),經軸管留最下端兩排導流孔,其余導流孔在生產經軸管時就已進行了封堵,結束后在筒子的外層包覆0.4cm厚度的異類紗線-滌綸面料或腈綸面料,接著進行裝籠、漂紗、按段染工藝進行染色、后處理、榨水、卸籠、上漿、卷繞成織軸。
[0037]染色時用全正泵;泵力85% ;頻率45HZ ;壓差1.5kg ;流量410(T4300m3/hr ;染色時間:60度20分鐘;
染色配方:黃:30g/包艷蘭:95g/包藍:40g/包浴比:1:8 元明粉:純堿=50/20 g/L段染效果:從經軸紗下端至上端,有顏色分層的現象,艷蘭延伸的高度最高,形成了另一種風格,在實施例圖10中,C為紗線本色,D為艷蘭擴散色,E為深藍色。
[0038]實施例3:
我們按計劃數量在整經車上使用在生產經軸管時已經封堵的經軸管I進行棉紗整經(32S/TC),經軸管I留最上端兩排導流孔2,結束后在經軸管I的外層包覆0.6cm厚度的棉紗,接著進行裝籠、漂紗、染色、后處理、榨水、上漿、卷繞成織軸。
[0039]染色工藝:用全正泵;泵力85% ;頻率45HZ ;壓差1.5kg ;流量410(T4300m3/hr ;染色時間:130度20分鐘;
染色配方:黃:30g/包分散紅:65g/包分散藍:38g/包浴比:1:8 勻染分散劑lg/L 冰醋酸lg/L
段染效果:棉白節與分散段染效果相組合的花式紗線,在實施例圖11中,C為紗線本色,F為紅灰色與白節相交叉組合。實施例4:
我們按計劃數量在整經車上進行棉紗整經(32S/JC),結束后在筒子的外層包覆0.5m厚度的異類紗線,接著進行裝籠、漂紗、卸籠插管,經軸管通過插入插管來封閉經軸管的導流孔,經軸管最上端保留兩排導流孔,進缸先對經軸進行防染劑處理;
防染劑:2% (0.W.F)溫度:40度左右時間:20分鐘,全正泵處理處理:用全正泵;泵力85% ;頻率45HZ ;壓差1.5kg ;流量410(T4300m3/hr ;處理工藝:40度20分鐘,
染色工藝:用全正泵;泵力85% ;染缸頻率45Hz、壓力差1.5KG左右;流量410(T4300m3/hr ;染色工藝:60度30分鐘;
進行防染處理后,卸掉插管正常染色,配方如下:
黃:23g/包翠蘭:22.5g/包藍:13g/包
浴比:1:8 元明粉:純堿=40/15 g/L ;
段染效果:從經軸上端一直延伸至離筒子最下端41cm處停止為紗線本色,而41cm之間的部分卻是深棕色,在實施例圖12中,C為紗線本色,G為深棕色 。
【權利要求】
1.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整經:把經軸放在松式整經車上進行整經; b、密封裝置:紗線整經結束后,在經軸管(I)上紗線的側面包裹一層具有不上色,且在壓力下染液滲透性好特點的阻隔物; C、裝籠、漂紗; d、封孔:根據需要封堵經軸管(I)上對應的導流孔(2); e、裝籠染色:按照工藝使用正反循環泵、全正泵或全反泵進行染色; f、后處理、柞水、卸籠取管、上漿、卷繞成織軸。
2.—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整經:先根據需要封堵經軸管(I)上對應的導流孔(2),直接將封堵好的經軸管(I)放在整經車上進行整經; b、密封裝置:倒完紗線之后,在經軸管(I)上紗線的側面包裹一層具有不上色,且在壓力下染液滲透性好的阻隔物; C、裝籠、漂紗、裝籠染色、后處理、柞水、上漿、卷繞成織軸。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物為具有上述特點的異類紗線或異類面料或網孔布。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經軸管(I)上導流孔(2)具體為:根據需要在經軸管(I)的內孔中插入不同型號插管(3)。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經軸管(I)上導流孔(2)具體為:根據需要使用膠帶包裹封裝。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經軸管(I)上導流孔(2)具體為:經軸管(I)直接注塑成型,根據需要在生產經軸管時對相對應的導流孔(2)進行封堵。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經軸紗段染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的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化料標準進行化料; (2)、調節缸內染液PH值,控制在5.5飛范圍之內,染缸泵速控制在86% ; (3)、染色兩次加鹽,每次加1/2;加堿分三次,第一次加1/6,第二次加2/6,第三次加3/6; (4)、按照經軸染色工藝進行染色操作,其過程中打四次反泵,第一次:第三次加堿之前打手動,副缸回流正?;瘔A,主缸打到反泵染10分鐘,并調節反泵壓力差控制在1-1.2KG范圍,勻染10分鐘結束后繼續打自動進行第三次加堿;第二次:加堿完成后設置工藝1°C /min升溫至60°C進行保溫,待缸內升至50°C時,打手動反泵10分鐘,要求同上,結束后打自動繼續升溫至60°C保溫;第三次:60°C保溫過程勻染20分鐘再打手動反泵10分鐘,要求同上;第四次:同第三次一樣,自動勻染20分鐘再打手動反泵10分鐘,保溫時間完成進行對樣。
【文檔編號】D06B11/00GK103510320SQ201210252664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惲中方 申請人:江蘇伊思達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