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落紗裝置及其縱向調節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細紗機的自動落紗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自動落紗裝置及其縱向調節機構。所述自動落紗裝置用于細紗機的自動落紗。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老式細紗機上的自動落紗機裝置(自動落紗機),其縱向調節機構大部分采用螺旋升降的辦法實現,容易導致細紗管與錠子觸碰產生徑向沖擊,損傷錠子。也有一些自動落紗裝置的縱向調節機構采用垂直拔管的方式,但由于細紗管與錠子之間的預緊力較大,采用垂直拔管的方式容易損傷縱向調節機構的驅動設備,如氣缸、直線電機或伺服電機等,導致由于驅動設備的損壞使得整體設備故障率高、壽命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落紗裝置及其縱向調節機構,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改進,解決垂直拔細紗機上的細紗管進行升管操作時,對升降氣缸及錠子的損傷問題,取得了有益的效果。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縱向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9,至少四根縱向導軌8左右對稱的設置在支撐架9的左右兩側,每個縱向導軌8上滑動的設置有縱向導軌滑塊7,升降臺6上設有與縱向導軌滑塊7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嵌裝并固定在該連接板上,升降臺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連接板10,支撐架9頂部的平面上設有升降氣缸4,升降氣缸4的活塞桿穿過支撐架9頂部后,通過浮動接頭5與升降臺6連接。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支撐架9呈門字形,包括對稱的左右側壁,左右側壁的頂端設有水平的頂部,其中部的空腔用于設置升降臺6,四根縱向導軌8兩兩一組,分別設置在支撐架9的左右側壁上,四個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滑動的設置在四根縱向導軌8上,升降臺6設置在門字形的支撐架9的中部空腔內,其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兩個與縱向導軌滑塊7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嵌裝并固定在各連接板上。一種自動落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載細紗管17的落紗車I,落紗車I上設有前后調節機構2,前后調節機構2上設有縱向調節機構,夾持驅動機構3設置在縱向調節機構上,所述縱向調節機構包括底部固定在前后調節機構上的支撐架9,[0021]至少四根縱向導軌8左右對稱的設置在支撐架9的左右兩側,每個縱向導軌8上滑動的設置有縱向導軌滑塊7,升降臺6上設有與縱向導軌滑塊7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嵌裝并固定在該連接板上,升降臺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連接板10,夾持驅動機構3固定安裝在連接板10上,支撐架9頂部的平面上設有升降氣缸4,升降氣缸4的活塞桿穿過支撐架9頂部后,通過浮動接頭5與升降臺6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落紗裝置及其縱向調節機構,采用縱向導軌、縱向導軌滑塊和升降氣缸驅動升降臺上下滑移,部件使用壽命高,能耗消耗小,垂直拔紗升管時縱向調節機構只能上下垂直運動,紗管相對于錠子在水平方向相對靜止,不會對錠子造成任何傷害,機構的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性能穩定。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圖I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圖I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縱向調節機構,為用于自動落紗裝置上的縱向調節機構,包括支撐架9,至少四根縱向導軌8左右對稱的設置在支撐架9的左右兩側,每個縱向導軌8上滑動的設置有縱向導軌滑塊7,升降臺6上設有與縱向導軌滑塊7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嵌裝并固定在該連接板上,升降臺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連接板10,支撐架9頂部的平面上設有升降氣缸4,升降氣缸4的活塞桿穿過支撐架9頂部后,通過浮動接頭5與升降臺6連接。現有的縱向調節機構,因在升降的過程中,連接有夾持驅動機構的一端在拔管的瞬間受力較大,會造成氣缸的活塞桿及桿膛磨損嚴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縱向調節機構,設置支撐架9用來固定和承載縱向調節機構,再通過升降臺的連接板設計,與縱向導軌、縱向導軌滑塊和升降氣缸配合,使得所受到的力均勻分攤在四個導軌上,無任何一面的偏斜,使得氣缸的活塞桿受力均勻,壽命延長。浮動接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為了避免氣缸的活塞桿突然的受力不均所引起的磨損。可以根據使用需要對稱的設置六根縱向導軌8,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升降氣缸4也可用電機帶動絲桿,電動推桿,螺旋升降機,或是直線電機代替。縱向調節機構的工作過程可以按如下步驟操控I升降氣缸4正向通氣,升降氣缸4的氣缸桿伸出帶動升降臺6及其上連接的各機構在升降氣缸4的帶動下開始下降,降到一定的位置,由于機械限位或氣缸滿行程作用停止。2升降氣缸4反向通氣,升降氣缸4的氣缸桿收縮帶動升降臺6及其上連接的各機構在升降氣缸4的帶動下開始上升,升到細紗管下端脫離錠子上端后,由于機械限位或氣缸滿行程作用停止,拔管動作完成。以下為一個可以選擇的縱向調節機構的實施例支撐架9呈門字形,包括對稱的左右側壁,左右側壁的頂端設有水平的頂部(頂壁),其中部的空腔(左右側壁和頂面所圍空間即為該空腔)用于設置升降臺6,四根縱向導軌8兩兩一組,分別設置在支撐架9的左右側壁上,四個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滑動的設置在四根縱向導軌8上,升降臺6設置在門字形的支撐架9的中部空腔內,其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兩個與縱 向導軌滑塊7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嵌裝并固定在各連接板上,升降臺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連接板10,支撐架9頂部的平面上設有升降氣缸4,升降氣缸4的活塞桿穿過支撐架9頂部后,通過浮動接頭5與升降臺6連接。所述浮動接頭5可采用現有公知技術實現。支撐架9也可為適于使用的其他的形狀,連接板也可從支撐架的外側將前后兩面的至少四個縱向滑塊7連接上。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還給出了一種安裝有上述縱向調節機構的自動落紗裝置,包括 用于承載細紗管17的落紗車I,落紗車I上設有前后調節機構2,前后調節機構2上設有縱向調節機構,夾持驅動機構3設置在縱向調節機構上,所述縱向調節機構包括底部固定在前后調節機構上的支撐架9,例如支撐架9為門字形,其下端通過螺絲固定安裝在前后調節機構上,至少四根縱向導軌8左右對稱的設置在支撐架9的左右兩側,每個縱向導軌8上滑動的設置有縱向導軌滑塊7,升降臺6上設有與縱向導軌滑塊7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嵌裝并固定在該連接板內,升降臺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連接板10,夾持驅動機構3固定安裝在連接板10上,支撐架9頂部的平面上設有升降氣缸4,升降氣缸4的活塞桿穿過支撐架9頂部后,通過浮動接頭5與升降臺6連接。自動落紗裝置的工作過程可以按如下步驟操控步驟I、前后調節機構2調節夾持驅動機構3的前后位置,使其正對細紗管17頂端;步驟2、縱向調節機構開始下降,降到適當的位置,停止下降;步驟3、夾持驅動機構3夾緊細紗管17頂端(細紗管17頂端的無紗線纏繞部位),夾持細紗管17頂端的長度為2至30毫米,夾持力達到可以將細紗管拔出時,停止夾緊動作;步驟4、縱向調節機構開始上升,上升至紗錠的高度后停止完成拔管動作;[0065]步驟5、前后調節機構2調節夾持驅動機構3的前后位置,使細紗管17移動到落紗車I的上方;步驟6、夾持驅動機構3松開細紗管17頂端,細紗管17落入落紗車I內。至此,本新型所述的用于細紗機上的自動落紗裝置完成了一個工位上的所有動作,然后進入下一個工位等待動作的發生。如此循環工作,直至生產完成。亦可在完成步驟 4后,使落紗車I先行進入下一個工位的同時,執行步驟5、6。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縱向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撐架(9 ),至少四根縱向導軌(8 )左右對稱的設置在支撐架(9 )的左右兩側, 每個縱向導軌(8)上滑動的設置有縱向導軌滑塊(7), 升降臺(6)上設有與縱向導軌滑塊(7)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嵌裝并固定在該連接板上, 升降臺(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連接板(10), 支撐架(9)頂部的平面上設有升降氣缸(4),升降氣缸(4)的活塞桿穿過支撐架(9)頂部后,通過浮動接頭(5)與升降臺(6)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縱向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支撐架(9)呈門字形,包括對稱的左右側壁,左右側壁的頂端設有水平的頂部,其中部的空腔用于設置升降臺(6), 四根縱向導軌(8)兩兩一組,分別設置在支撐架(9)的左右側壁上, 四個縱向導軌滑塊(7 )分別滑動的設置在四根縱向導軌(8 )上, 升降臺(6)設置在門字形的支撐架(9)的中部空腔內,其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兩個與縱向導軌滑塊(7)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嵌裝并固定在各連接板上。
3.一種自動落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承載細紗管(17)的落紗車(1), 落紗車(I)上設有前后調節機構(2),前后調節機構(2)上設有縱向調節機構,夾持驅動機構(3)設置在縱向調節機構上, 所述縱向調節機構包括 底部固定在前后調節機構上的支撐架(9), 至少四根縱向導軌(8)左右對稱的設置在支撐架(9)的左右兩側, 每個縱向導軌(8)上滑動的設置有縱向導軌滑塊(7), 升降臺(6)上設有與縱向導軌滑塊(7)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7)分別嵌裝并固定在該連接板上, 升降臺(6)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連接板(10),夾持驅動機構(3)固定安裝在連接板(10)上, 支撐架(9)頂部的平面上設有升降氣缸(4),升降氣缸(4)的活塞桿穿過支撐架(9)頂部后,通過浮動接頭(5)與升降臺(6)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落紗裝置及其縱向調節機構,包括支撐架,至少四根縱向導軌左右對稱的設置在支撐架的左右兩側,每個縱向導軌上滑動的設置有縱向導軌滑塊,升降臺上設有與縱向導軌滑塊適配的連接板,縱向導軌滑塊分別嵌裝并固定在該連接板內,升降臺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連接板,支撐架頂部的平面上設有升降氣缸,升降氣缸的活塞桿穿過支撐架頂部后,通過浮動接頭與升降臺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縱向導軌、縱向導軌滑塊和升降氣缸驅動升降臺上下滑移,部件使用壽命高,能耗消耗小,垂直拔紗升管時縱向調節機構只能上下垂直運動,紗管相對于錠子在水平方向相對靜止,不會對錠子造成任何傷害,機構的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性能穩定。
文檔編號D01H13/02GK202595377SQ201220162138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7日
發明者侯國陽 申請人:侯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