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Pen中空長絲雙面毛圈保暖針織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針織物,特別是涉及一種PEN中空長絲雙面毛圈保暖針織物。
背景技術:
針織結構因其優良的模塑成形性、固有的懸垂性、良好的抗沖擊性和能量吸收特性,以及相對其他紡織增強結構低廉的生產成本和工藝流程,日益引起了工業界的廣泛關注。在紡織技術中,針織技術是最晚用于紡織復合材料的一種技術。針織結構復合材料性能上存在模量低、變形大、密度稀、成型后的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差等缺陷,考慮到一些高性能纖維及其可編織性,可以應用的針織物結構更少。對于產業用保暖材料的要求及目前所存在的問題來說,人們力圖研發一種具有重量輕、柔軟、保暖、防潮和透氣且力學性能優越,化學性質穩定的保暖材料。由于纖維種類及針織結構的不同,材料的導濕性能、熱傳導系數和隔絕空氣對流以及手感方面都有明顯不同,例如,選用天然纖維,其力學性質無法滿足,選用一些合成纖維,如碳纖維,其手感不佳。PEN纖維是聚奈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簡稱,PEN纖維的特點是:⑴高模量、高強度、抗拉伸性能好,伸長率可達14%左右;⑵尺寸穩定性好、不變形,熔點和玻璃化溫度較高,熱穩定性好;(3)化學穩定性和抗水解性能優異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重量輕、柔軟、保暖、防潮和透氣且力學性能優越,化學性質穩定的PEN中空長絲雙面毛圈保暖針織物。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PEN中空長絲雙面毛圈保暖針織物,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紗線構成的平針線圈以及第二紗線和第三紗線構成的帶有拉長沉降弧的毛圈線圈組成,所述第二紗線和第三紗線由18 24股PEN單孔中空長絲捻合而成。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紗線由24 36股PEN單孔中空長絲捻合而成。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利用PEN纖維的高模量、高強度和抗拉伸特性,制成的PEN單孔中空長絲減少了纖維20%的重量且保暖性能好,單孔中空長絲纖維空心層中包含大量靜止空氣,其能低傳導系數和隔絕空氣對流,使得保暖性能大大提高。18 24股PEN單孔中空長絲捻合而成的紗線構成雙面毛圈針織物的毛圈線圈,增強了雙面毛圈針織物的導濕保暖性能。該結構針織物重量輕、柔軟、保暖、防潮和透氣且力學性能優越,化學性質穩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請參見圖1,PEN中空長絲雙面毛圈保暖針織物,由24 36股PEN單孔中空長絲捻合而成的第一紗線I構成了雙面毛圈針織物的平針線圈。由18 24股PEN單孔中空長絲捻合而成第二紗線2構成了雙面毛圈針織物的帶有拉長沉降弧的正面毛圈線圈,由18 24股PEN單孔中空長絲捻合而成第二紗線3構成了雙面毛圈針織物的帶有拉長沉降弧的反面毛圈線圈。該結構針織物重量輕、柔軟、保暖、防潮和透氣且力學性能優越,化學性質穩定。
權利要求1.一種PEN中空長絲雙面毛圈保暖針織物,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紗線(I)構成的平針線圈以及第二紗線(2)和第三紗線(3)構成的帶有拉長沉降弧的毛圈線圈組成,所述第二紗線(2)和第三紗線(3)由18 24股PEN單孔中空長絲捻合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EN中空長絲雙面毛圈保暖針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紗線(I)由24 36股PEN單孔中空長絲捻合而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PEN中空長絲雙面毛圈保暖針織物,由第一紗線構成的平針線圈以及第二紗線和第三紗線構成的帶有拉長沉降弧的毛圈線圈組成,所述第二紗線和第三紗線由18~24股PEN單孔中空長絲捻合而成。本實用新型針織物重量輕、柔軟、保暖、防潮和透氣且力學性能優越,化學性質穩定。
文檔編號D04B1/04GK203049180SQ20132002194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6日
發明者李忠, 周平, 朱丹鳳 申請人:常熟鑫宇織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