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59416閱讀:80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紉機,具體涉及一種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
背景技術
縫紉機做加固縫紉時,按下倒縫扳手,衣料就會向相反方向移動;松開倒縫扳手,衣料就會向正方向移動,反復幾次衣料就被加固縫紉幾次。現有的縫紉機,其倒縫扳手設置于機頭立柱的右側,雖然結構比較簡單,但是距離操作人較遠,操作不便。如果加長倒縫扳手又會造成強度差的問題。另外還會使罩殼產生缺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它可以方便操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包括機頭101,機頭101固定設置于底板102上;機頭101的立柱左側設置有倒縫扳手2 ;機頭101的立柱右側設置有罩殼103 ;機頭101立柱的后側設置有至少一個橡膠塞23。所述橡膠塞為一個;所述機頭101的立柱內橫向設置有倒縫軸3,倒縫扳手2的一端通過螺釘I實現倒縫扳手2與倒縫軸3的軸向連接;倒縫軸3的左端套設有倒縫軸左套5 ;倒縫軸左套5的右端面固定設置有擋圈7 ;倒縫軸3的右端套設有倒縫軸右套10 ;倒縫軸右套10的左端面固定設置有倒縫曲柄9,倒縫曲柄9和擋圈7共同限制倒縫軸3的軸向移動;倒縫軸3通過倒縫軸左套5、倒縫軸右套10實現與機頭101立柱的連接;倒縫軸3的中段固定連接限位板12的頂端,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減震頭16。所述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螺孔,調節螺釘14旋入螺孔,鎖緊螺母15、減震頭16設置在調節螺釘14上。所述倒縫軸3的中段設置有用于固定限位板12的固定平面。所述倒縫軸3的左端面設置有定位槽,倒縫軸3的左端面通過定位槽連接倒縫扳手2的一端。所述倒縫軸左套5的下部和靠近密封圈4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油槽,倒縫軸左套5下部的油槽與靠近密封圈4 一端的油槽彼此連通。所述橡膠塞為二個;所述機頭101的立柱左側橫向設置有倒縫短軸18,倒縫短軸18上套設有倒縫軸左套5,倒縫短軸18通過倒縫軸左套5實現與機頭101立柱的連接;倒縫軸左套5的右端設置有聯軸器19 ;聯軸器19的左端固定連接倒縫短軸18,聯軸器19的右端固定連接倒縫長軸22 ;聯軸器19和倒縫曲柄9能夠限制倒縫短軸18和倒縫長軸22的軸向移動;倒縫長軸22上套 設有倒縫軸右套10,倒縫長軸22通過倒縫軸右套10實現與機頭101立柱的連接;倒縫軸右套10的左端面設置有倒縫曲柄9 ;倒縫曲柄9與倒縫長軸22固定連接;倒縫長軸22的中段固定連接限位板12的頂端,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減震頭16。所述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螺孔,調節螺釘14旋入螺孔,鎖緊螺母15、減震頭16設置在調節螺釘14上。所述倒縫長軸22的中段設置有用于固定限位板12的固定平面。所述倒縫短軸18的左端面設置有榫頭,倒縫扳手17上設置有與榫頭相配合的定位槽,倒縫扳手17的一端通過焊接或鉚接方式與倒縫短軸18軸向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將倒縫扳手設置于機頭立柱的左側,距操作人較近,便于操作。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擋圈,能夠起到限制軸向移動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倒縫扳手在合適的位置時,通過轉動調節螺釘能夠使減震頭接觸底板的內壁,從而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在倒縫軸左套的下部與靠近密封圈的一端設置有相通的油槽,能夠使被密封圈阻攔下來的潤滑油流回去。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密封圈和橡膠塞,能夠起到防止潤滑油外泄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在倒縫軸的前側設置有槽,或者設置有呈U形的聯軸器,能夠避免與其他機構發生干涉。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的外形圖;圖2是
圖1的側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倒縫扳手組件的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倒縫扳手組件的裝配示意圖;圖5是圖4的側視圖;圖6是圖4的俯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裝配示意圖;圖9是圖8的側視圖;
圖10是圖8的俯視圖。圖中附圖標記說明:101為機頭,102為底板,
103 為罩殼,I為螺釘,2為倒縫扳手,3為倒縫軸,4為密封圈,5為倒縫軸左套,6為螺釘,7為擋圈,8為螺釘,9為倒縫曲柄,10為倒縫軸右套,[0042]11為橡膠塞,12為限位板,13為螺釘,14為調節螺釘,15為鎖緊螺母,16為減震頭,17為倒縫扳手,18為倒縫短軸,19為聯軸器,20為螺釘,21為螺釘,22為倒縫長軸,23、24為橡膠塞。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包括機頭101,機頭101固定設置于底板102上;機頭101的立柱左側設置有倒縫扳手2 ;機頭101的立柱右側設置有罩殼103 ;機頭101立柱的后側設置有橡膠塞23,橡膠塞23用于防止裝配工藝孔漏油;如圖3至圖6所示,機頭101的立柱內橫向設置有倒縫軸3,倒縫軸3的左端面設置有圓柱頭,圓柱頭上設置有定位槽,定位槽的中間設置有螺孔;倒縫軸3的左端面通過定位槽連接倒縫扳手2的一端,倒縫扳手2通過螺釘I與倒縫軸3的定位槽固定連接,實現倒縫扳手2與倒縫軸3的軸向連接;倒縫軸·3的左端套設有倒縫軸左套5,倒縫軸左套5的左端面設置有密封圈4,倒縫軸左套5的右端面設置有擋圈7,擋圈7通過螺釘6實現與倒縫軸3的固定連接;倒縫軸3的右端套設有倒縫軸右套10,倒縫軸右套10的左端面設置有倒縫曲柄9 ;倒縫曲柄9通過螺釘8實現與倒縫軸3的固定連接;倒縫曲柄9和擋圈7共同限制倒縫軸3的軸向移動;倒縫軸右套10的右側設置有橡膠塞11,橡膠塞11用于防止潤滑油外泄;倒縫軸右套10為圓柱筒狀,倒縫軸右套10的外圓與機頭101過盈配合,倒縫軸右套10的內孔與倒縫軸3間隙配合;倒縫軸3從機頭101的立柱左側插入,通過倒縫軸左套5、倒縫軸右套10實現與機頭101立柱的固定連接;倒縫軸左套5的下部和靠近密封圈4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油槽,倒縫軸左套5下部的油槽與靠近密封圈4 一端的油槽彼此連通,能夠使被密封圈4阻攔下來的潤滑油流回去;倒縫軸3的中段設置有固定平面,限位板12的頂端通過螺釘13與倒縫軸3的固定平面固定連接;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減震頭16 ;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螺孔,調節螺釘14旋入螺孔后,鎖緊螺母15、減震頭16安裝在調節螺釘14上;當倒縫扳手2在合適的位置時,轉動調節螺釘14,使減震頭16接觸底板102的內壁,然后用鎖緊螺母15固定;倒縫軸3的軸身上可以設置一個槽,用來避免與其他機構發生干涉。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倒縫扳手2通過螺釘I固定在倒縫軸3上,當按下倒縫扳手2時,倒縫曲柄9能夠在倒縫軸3的驅動下轉動,從而驅動其他機構,達到倒縫的目的。[0063]如圖7至
圖10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機頭101立柱的后側設置有兩個橡膠塞23、24 ;機頭101的立柱左側橫向設置有倒縫短軸18,倒縫短軸18的左端面設置有榫頭,倒縫扳手17上設置有與榫頭相配合的定位槽,倒縫扳手17通過焊接或鉚接方式與倒縫短軸18的左端面固定連接;倒縫短軸18從機頭101的立柱左側插入,倒縫短軸18上套設有倒縫軸左套5,倒縫短軸18通過倒縫軸左套5實現與機頭101立柱的連接;倒縫軸左套5的左端面設置有密封圈4,倒縫軸左套5的右端面設置有聯軸器19 ;聯軸器19和倒縫曲柄9能夠限制倒縫短軸18的軸向移動;倒縫軸左套5的下部和靠近密封圈4 一端分別設置有油槽,倒縫軸左套5下部的油槽與靠近密封圈4 一端的油槽彼此連通,能夠使被密封圈4阻攔下來的潤滑油流回去;聯軸器19呈U形,以避免與其他機構發生干涉;聯軸器19的左側孔與倒縫短軸18配合,并通過螺釘20實現與倒縫短軸18的固定連接;倒縫短軸18的右端后側設置有螺釘20的定位面;聯軸器19的右側孔與倒縫長軸22配合,并通過螺釘21實現與倒縫長軸22的固定連接;聯軸器19能夠限制倒縫長軸22的軸向移動;倒縫長軸22從機頭101的立柱右側插入,倒縫長軸22上套設有倒縫軸右套10,倒縫長軸22通過倒縫軸右套10實現與機頭101立柱的連接;倒縫軸右套10的左端面設置有倒縫曲柄9 ;倒縫曲柄9通過螺釘8實現與倒縫長軸22的固定連接;倒縫軸右套10的右側設置有橡膠塞11,橡膠塞11用于防止潤滑油外泄;
倒縫長軸22的中段設置有固定平面,限位板12的頂端通過螺釘13與倒縫長軸22的固定平面固定連接;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減震頭16 ;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螺孔,調節螺釘14旋入螺孔后,鎖緊螺母15、減震頭16安裝在調節螺釘14上;當倒縫扳手17在合適的位置時,轉動調節螺釘14,使減震頭16接觸底板102的內壁,然后用鎖緊螺母15固定。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倒縫扳手17焊接或鉚接在倒縫短軸18上,倒縫長軸22用聯軸器19、螺釘20、螺釘21與倒縫短軸18固定連接;當按下倒縫扳手17時,倒縫曲柄9就會在倒縫長軸22的驅動下轉動,從而驅動其他機構,達到倒縫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頭(101),機頭(101)固定設置于底板(102)上;機頭(101)的立柱左側設置有倒縫扳手(2);機頭(101)的立柱右側設置有罩殼(103);機頭(101)立柱的后側設置有至少一個橡膠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塞為一個;所述機頭(101)的立柱內橫 向設置有倒縫軸(3),倒縫扳手(2)的一端通過螺釘(I)實現倒縫扳手(2)與倒縫軸(3)的軸向連接; 倒縫軸(3)的左端套設有倒縫軸左套(5);倒縫軸左套(5)的右端面固定設置有擋圈(7); 倒縫軸(3)的右端套設有倒縫軸右套(10);倒縫軸右套(10)的左端面固定設置有倒縫曲柄(9 ),倒縫曲柄(9 )和擋圈(7 )共同限制倒縫軸(3 )的軸向移動; 倒縫軸(3)通過倒縫軸左套(5)、倒縫軸右套(10)實現與機頭(101)立柱的連接; 倒縫軸(3)的中段固定連接限位板(12)的頂端,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減震頭(1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螺孔,調節螺釘(14)旋入螺孔,鎖緊螺母(15)、減震頭(16)設置在調節螺釘(14)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縫軸(3)的中段設置有用于固定限位板(12)的固定平面。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縫軸(3)的左端面設置有定位槽,倒縫軸(3)的左端面通過定位槽連接倒縫扳手(2)的一端。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縫軸左套(5)的下部和靠近密封圈(4)的一端分別設置有油槽,倒縫軸左套(5)下部的油槽與靠近密封圈(4) 一端的油槽彼此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塞為二個;所述機頭(101)的立柱左側橫向設置有倒縫短軸(18),倒縫短軸(18)上套設有倒縫軸左套(5),倒縫短軸(18)通過倒縫軸左套(5)實現與機頭(101)立柱的連接; 倒縫軸左套(5)的右端設置有聯軸器(19);聯軸器(19)的左端固定連接倒縫短軸(18),聯軸器(19)的右端固定連接倒縫長軸(22);聯軸器(19)和倒縫曲柄(9)能夠限制倒縫短軸(18)和倒縫長軸(22)的軸向移動; 倒縫長軸(22)上套設有倒縫軸右套(10),倒縫長軸(22)通過倒縫軸右套(10)實現與機頭(101)立柱的連接; 倒縫軸右套(10)的左端面設置有倒縫曲柄(9);倒縫曲柄(9)與倒縫長軸(22)固定連接; 倒縫長軸(22)的中段固定連接限位板(12)的頂端,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減震頭(1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的下端設置有螺孔,調節螺釘(14)旋入螺孔,鎖緊螺母(15)、減震頭(16)設置在調節螺釘(14)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縫長軸(22)的中段設置有用于固定限位板(12)的固定平面。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倒縫短軸(18)的左端面設置有榫頭,倒縫扳手(17)上設置有與榫頭相配合的定位槽,倒縫扳手(17)的一端通過焊接或鉚接方式與 倒縫短軸(18 )軸向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倒縫扳手設置于左側的縫紉機,包括機頭,機頭固定設置于底板上;機頭的立柱左側設置有倒縫扳手;機頭的立柱右側設置有罩殼;機頭立柱的后側設置有橡膠塞。本實用新型將倒縫扳手設置于機頭立柱的左側,距操作人較近,便于操作。本實用新型的倒縫扳手在合適的位置時,通過轉動調節螺釘能夠使減震頭接觸底板的內壁,從而起到限位的作用。
文檔編號D05B69/04GK203128829SQ20132014522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8日
發明者翟來祥 申請人:浙江美機縫紉機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姚安县| 江山市| 云南省| 伽师县| 囊谦县| 崇文区| 兴山县| 潞城市| 塔城市| 三亚市| 丰台区| 临泽县| 宕昌县| 丰城市| 北碚区| 视频| 伊川县| 特克斯县| 东海县| 淳化县| 宁远县| 会同县| 阜新市| 长垣县| 灌阳县| 张家口市| 横峰县| 汨罗市| 聂拉木县| 共和县| 堆龙德庆县| 北川| 封丘县| 左云县| 昌平区| 邢台市| 金湖县| 龙游县| 聂拉木县| 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