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非織造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抗菌、阻燃、防靜電非織造布及其織造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健康、環保意識的提升,對于紡織品的追求已不僅僅局限于其耐用性,而更注重其功能性。抗菌除臭、阻燃、防靜電是紡織品的三大重要性能,一些家居裝飾用織物、汽車船舶內裝飾織物等都特別強調此功能性。近年來,多功能非織造布以其低廉的價格、優良的性能深受大眾青睞,已被廣泛應用于家居織物、裝飾用壁紙、桌布、座椅床墊罩布、車飾織物等。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功能性非織造布多采用在非織造布基材上涂層或浸軋一種或幾種功能性整理劑,來獲得抗菌、阻燃、防靜電等功能性特征。但此類非織造布存在以下缺點:
(1)大多數非織造布具備的功能性單一,僅具備某一方面的功能;
(2)浸軋方法一般采用水溶液,同浴中只能配制性能相近的功能性整理劑,多功能整理難度大,使獲得的非織造布產品功能多樣性受限,且織物的透氣性能差;
(3)在織物表面涂層功能性整理劑,此種方法的整理劑只能停留在織物表面,難以滲透到織物內部,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整理劑容易流失,使功能失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織造方法簡單、同時抗菌、阻燃、防靜效果好的織造布及其制備方法,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1)抗菌除臭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開松混合及梳理鋪網:將不同重量份數的抗菌除臭纖維原料和丙綸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然后將松散的纖維在混棉機中進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纖維料;再將混合均勻的混合纖維料在梳棉機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機上進行交叉鋪網,形成混紡纖維網;
(2)阻燃纖維的開松及梳理鋪網:將阻燃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再將開松均勻的阻燃纖維在梳棉機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機上進行交叉鋪網,形成阻燃纖維網;
(3)導電長絲退繞:退繞架安置在與輸網簾平行位置,導電長絲在退繞架上退繞,以3cm間距等距排列,并隨纖維網的運動等速前移;
(4)三層纖維網的復合疊加:抗菌除臭纖維與丙綸纖維的混紡纖維網在上層、導電長絲在中層、阻燃纖維網在下層,三層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復合疊加,其中混紡纖維網和阻燃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呈十字交叉排列,導電長絲與混紡纖維網呈同向排列;
(5)復合纖維網的針刺加固:復合纖維網經過預針刺、第一道主針刺和第二道主針刺來進行加固,從而得到具備一定強力的針刺非織造布,預針刺的植針密度為9000枚/米,主針刺的植針密度為14000枚/米;
(6)軋光及拉幅定型:對針刺非織造布經過熱軋機和拉幅定型機進行軋光和拉幅定型使其獲得一定的尺寸;
(7)裁剪及收卷:根據需求將定型后的非織造布分切成不同幅寬的產品并收卷儲存。
本發明通過多種功能性纖維的混紡,實現非織造布的抗菌、阻燃及防靜電性能,實現了非織造布的抗菌、阻燃及防靜電性能,由于纖維的功能性是纖維自身具備的,因此功能性和而非織造布的壽命等同,避免了通過浸軋和涂層整理得到的功能性保持時間有限的缺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織造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間層為縱向等距排列的導電長絲,表面層為抗菌除臭纖維和丙綸纖維的混紡纖維網,底層為阻燃纖維網,三層纖維網在梳棉機梳理成網并進行交叉鋪網后直接疊加復合再通過針刺加固而制成非織造布,主要解決了現有功能性非織造布功能多樣性受限、功能持續時間有限,制造工藝繁雜的問題,制造工藝簡單,實用性強。本發明中使用到的設備混棉機、開包機、梳棉機、交叉鋪網機、針刺機、退繞架等設備采用現有設備即可。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詳細的說明。
圖中,纖維原料I為丙綸短纖;纖維原料II為抗菌除臭纖維或抗菌除臭短纖,抗菌除臭短纖可以是甲殼素纖維、納米銀離子纖維、竹炭纖維等具有抗菌除臭性能的纖維;纖維原料III為阻燃纖維,例如芳砜綸纖維、阻燃粘膠纖維、阻燃滌綸纖維等具有阻燃性能的纖維;導電長絲采用以金屬氧化物為導電介質制成的滌綸基白色導電長絲。抗菌、阻燃、防靜電非織造布中,抗菌除臭纖維占有30-40重量份,丙綸纖維占有60-70重量份,其中,抗菌除臭纖維和丙綸纖維混合后經梳理和交叉鋪網后形成混紡纖維網
上述三種三維通過下述步驟形成抗菌、阻燃、防靜電非織造布的制造過程:
(1)抗菌除臭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開松混合及梳理鋪網:將不同重量份的抗菌除臭纖維原料和丙綸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然后將松散的纖維在混棉機中進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纖維料。纖維在松散的狀態下能夠充分混合,避免混合不均勻的缺陷;之后再將混合均勻的混合纖維料在梳棉設備(例如梳棉機,下同)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設備(例如交叉鋪網機,下同)上進行交叉鋪網,形成混紡纖維網,基于抗菌除臭纖維和丙綸纖維的原料特性,混紡纖維網形成抗菌除臭混紡層;
(2)阻燃纖維的開松及梳理鋪網:將阻燃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再將開松均勻的纖維在梳棉機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機上進行交叉鋪網,形成阻燃纖維網;阻燃纖維在松散的狀態下能夠均勻的在梳棉設備,例如梳棉機上成網。
(3)導電長絲退繞:退繞架安置在與輸網簾平行的位置,這樣纖維在移動的過程中能夠同步移動,織造的布料光滑、均勻。滌綸基白色導電長絲在退繞架上退繞,每根導電長絲之間以3cm間距等距排列,并隨混紡纖維網和阻燃纖維網的運動等速前移;
(4)三層纖維網的復合疊加:抗菌除臭纖維與丙綸纖維的混紡纖維網在上層、滌綸基導電長絲在中層、阻燃纖維網在下層,三層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復合疊加形成復合纖維網,其中混紡纖維網和阻燃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呈十字交叉排列,導電長絲與混紡纖維網呈同向排列;
(5)復合纖維網的針刺加固:復合纖維網經過針刺機的預針刺、第一道主針刺和第二道主針刺來進行加固,從而得到具備一定強力的針刺非織造布,預針刺的植針密度為9000枚/米,主針刺的植針密度為14000枚/米;
(6)軋光及拉幅定型:對針刺非織造布經過熱軋機和拉幅定型機進行軋光和拉幅定型,使其獲得一定穩定性的尺寸;
(7)裁剪及收卷:根據需求將定型后的非織造布分切成不同幅寬的產品并收卷儲存。
下面再通過具體的實施方法來介紹本發明的織造步驟:
實施例一
抗菌除臭纖維采用甲殼素纖維,甲殼素纖維和丙綸纖維進行混紡,阻燃纖維采用阻燃粘膠纖維:
(1)抗菌除臭甲殼素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開松混合及梳理鋪網:將重量份為30份的甲殼素纖維原料和70份的丙綸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然后將松散的纖維在混棉機中進行充分混合;再將混合均勻的纖維在梳棉機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機上進行交叉鋪網,混紡纖維網的重量為40g/m2;
(2)阻燃粘膠纖維的開松及梳理鋪網:將阻燃粘膠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再將開松均勻的纖維在梳棉機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機上進行交叉鋪網,阻燃纖維網的重量為40g/m2;
(3)導電長絲退繞:退繞架安置在與輸網簾平行位置,滌綸基白色導電長絲在退繞架上退繞,以3cm間距等距排列,并隨纖維網的運動等速前移;
(4)三層纖維網的復合疊加:甲殼素纖維與丙綸纖維的混紡纖維網在上層、滌綸基導電長絲在中層、阻燃粘膠纖維網在下層,三層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復合疊加,其中混紡纖維網和阻燃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呈十字交叉排列,導電長絲與混紡纖維網呈同向排列;
(5)復合纖維網的針刺加固:復合纖維網經過預針刺、第一道主針刺和第二道主針刺來進行加固,從而得到具備一定的強力針刺非織造布,預針刺的植針密度為9000枚/米,主針刺的植針密度為14000枚/米;
(6)軋光及拉幅定型:對針刺非織造布經過熱軋機和拉幅定型機進行軋光和拉幅定型使其獲得一定穩定性的尺寸;
(7)裁剪及收卷:根據需求將定型后的非織造布分切成不同幅寬的產品并收卷儲存。
本實施例生產的功能性非織造布,經過檢測:抗菌除臭混紡層對大腸桿菌的抗菌率為42%,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為40%;阻燃粘膠層的極限氧指數為32%;在干燥的環境中使用不容易產生靜電,且吸濕透氣,舒適感佳,可用于座椅罩布、被褥枕套中填充物的內層罩布等。
實施例二
抗菌除臭纖維采用納米銀離子纖維,納米銀離子纖維和丙綸纖維進行混紡,阻燃纖維采用阻燃芳砜綸纖維:
(1)抗菌除臭納米銀離子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開松混合及梳理鋪網:將重量份35份的納米銀離子纖維原料和65份的丙綸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然后將松散的纖維在混棉機中進行充分混合;再將混合均勻的纖維在梳棉機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機上進行交叉鋪網,混紡纖維網的重量為50g/m2;
(2)阻燃芳砜綸纖維的開松及梳理鋪網:將阻燃芳砜綸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再將開松均勻的纖維在梳棉機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機上進行交叉鋪網,阻燃纖維網的重量為50g/m2;
(3)導電長絲退繞:退繞架安置在與輸網簾平行位置,滌綸基白色導電長絲在退繞架上退繞,以3cm間距等距排列,并隨纖維網的運動等速前移;
(4)三層纖維網的復合疊加:納米銀離子纖維與丙綸纖維的混紡纖維網在上層、滌綸基導電長絲在中層、阻燃芳砜綸纖維網在下層,三層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復合疊加,其中混紡纖維網和阻燃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呈十字交叉排列,導電長絲與混紡纖維網呈同向排列;
(5)復合纖維網的針刺加固:復合纖維網經過預針刺、第一道主針刺和第二道主針刺來進行加固,從而得到具備一定的強力針刺非織造布,預針刺的植針密度為9000枚/米,主針刺的植針密度為14000枚/米;
(6)軋光及拉幅定型:對針刺非織造布經過熱軋機和拉幅定型機進行軋光和拉幅定型使其獲得一定穩定性的尺寸;
(7)裁剪及收卷:根據需求將定型后的非織造布分切成不同幅寬的產品并收卷儲存。
本實施例生產的功能性非織造布,經試驗檢測:抗菌除臭混紡層對大腸桿菌的抗菌率為77%,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為77%;阻燃層的芳砜綸纖維沒有熔點,在400℃以上高溫下分解,但不熔融,離焰后立即自熄,無陰燃或余燃現象;含導電長絲具有優異的防靜電功能,可用于制作床墊布、桌布等。
實施例三
抗菌除臭纖維采用竹炭纖維,竹炭纖維和丙綸纖維進行混紡,阻燃纖維采用阻燃滌綸纖維:
(1)抗菌除臭竹炭纖維和丙綸纖維的開松混合及梳理鋪網:將重量份40份的竹炭纖維原料和60份的丙綸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然后將松散的纖維在混棉機中進行充分混合;再將混合均勻的纖維在梳棉機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機上進行交叉鋪網,混紡纖維網的重量為60g/m2;
(2)阻燃滌綸纖維的開松及梳理鋪網:將阻燃滌綸纖維原料在開包機上進行開松,使纖維原料由原來的壓緊狀態開松成松散狀態,再將開松均勻的纖維在梳棉機上進行梳理成網,并在交叉鋪網機上進行交叉鋪網,阻燃纖維網的重量為60g/m2;
(3)導電長絲退繞:退繞架安置在與輸網簾平行位置,滌綸基白色導電長絲在退繞架上退繞,以3cm間距等距排列,并隨纖維網的運動等速前移;
(4)三層纖維網的復合疊加:竹炭纖維與丙綸纖維的混紡纖維網在上層、滌綸基導電長絲在中層、阻燃滌綸纖維網在下層,三層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復合疊加,其中混紡纖維網和阻燃纖維網在輸網簾上呈十字交叉排列,導電長絲與混紡纖維網呈同向排列;
(5)復合纖維網的針刺加固:復合纖維網經過針刺機的預針刺、第一道主針刺和第二道主針刺來進行加固,從而得到具備一定的強力針刺非織造布,預針刺的植針密度為9000枚/米,主針刺的植針密度為14000枚/米;
(6)軋光及拉幅定型:對針刺非織造布經過熱軋機和拉幅定型機進行軋光和拉幅定型使其獲得一定的尺寸穩定性;
(7)裁剪及收卷:根據需求將定型后的非織造布分切成不同幅寬的產品并收卷儲存。
本實施例生產的功能性非織造布,將試驗、檢測:抗菌除臭混紡層對大腸桿菌的抗菌率為36%,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為38%;阻燃滌綸層的極限氧指數為35%;含導電長絲具有優異的防靜電功能,竹炭纖維還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可用于制作家裝用壁紙、車飾織物等。
其中,上述實施例中,丙綸纖維可以選取的參數是:長度38mm,細度為2.78dtex;抗菌除臭纖維的長度為36mm,細度為1.67dtex;阻燃纖維的長度為38mm,細度為3.33dtex;導電長絲的細度為22dtex;
其中,梳理機的工藝參數:道夫轉速為27r/min,刺輥轉速為720r/min,錫林轉速為340r/min,蓋板速度為99mm/min;
其中,針刺機的針刺參數:預針刺的植針密度為9000枚/米,主針刺的植針密度為14000枚/米。
本發明步驟制作的非織造布,通過把抗菌除臭纖維和丙綸纖維混紡的纖維網、等距排列的導電長絲、阻燃纖維網直接復合疊加,再通過針刺加固,最后定型收卷即可制成抗菌、阻燃、防靜電非織造布,工藝流程短,制造簡單,防靜電和防臭的效果好。
以上僅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實施例,凡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實施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