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洗衣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配器盒以及具有該分配器盒的洗衣機。
背景技術:
滾筒洗衣機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內的外筒和內筒,在箱體的上部設置有洗滌劑盒,用于投放洗滌劑和柔順劑等;洗滌劑盒包括固定在箱體內的水盒、可抽拉的設在水盒內分配器盒,水盒通過波紋管與外筒連接在一起,使得位于分配器盒內的洗滌劑通過波紋管投入外筒中。在箱體前面上部的控制面板上開設有分配器盒的出入孔;為了便于分配器盒的抽拉,在分配器盒的前端設置有手把;當分配器盒閉合后,手把與控制面板平齊。
現有的手把多采用單獨注塑成型,由于注塑工藝的限制,導致手把的結構簡單、比較單薄,結構的強度不高,手握處只能采用多排加強筋并列結構,使得手握處手感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分配器盒,通過在分配器盒體上設置手握結構,增加拉動分配器盒時手部的舒適度,增強手感。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分配器盒,包括分配器盒體和設在所述分配器盒體外側的手把,所述分配器盒體上設有與所述手把相配合的手握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分配器盒體具有本體和與所述本體一體注塑成型的安裝部,所述手把卡合在所述安裝部上。
進一步的,所述手握結構為成型在所述安裝部、并形成其后端面的手握板。
進一步的,所述手握板包括便于手握的波浪部,所述波浪部與所述安裝部的前端面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
進一步的,所述手握板還包括沿所述波浪部的下端傾斜延伸的過渡板,所述過渡板與手把的下端接觸。
進一步的,所述手把的前端為弧形板。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部上設有多條向前延伸的橫向和豎向的加強筋。
進一步的,所述手把上設有向后延伸的插合部,所述插合部與所述加強筋的側面接觸。
進一步的,在所述手把上設有向后延伸的卡板,所述卡板上設有卡爪,所述安裝部上具有與所述卡爪相匹配的卡口,所述卡爪位于所述卡口內。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部的頂部設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柱,所述手把上設有向后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設有與所述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槽口,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定位槽口內。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部的頂部設有向上延伸的卡柱,所述手把上設有向后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設有與所述卡柱相匹配的容納槽,所述卡柱位于所述容納槽內。
基于上述的分配器盒,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洗衣機,具有上述的分配器盒。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配器盒,通過在分配器盒體上設有與所述手把相配合的手握結構,使得分配器盒體起到了扣手的功能;用戶拉動分配器盒時,手指握在位于分配器盒體上的手握結構處,使得手把與手握結構之間可以具有一定的距離,設置為符合手指彎曲后的程度,增加拉動分配器盒時手部的舒適度,手感較好,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并且手握結構直接設在分配器盒體上,使得分配器盒還是由兩部件組成,組裝簡單,提高了組裝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結合附圖閱讀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后,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分配器盒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手把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裝配后的后視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B-B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C區域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定義術語:以洗衣機正常使用時靠近使用者的方向為“前”、遠離使用者的方向為“后”,術語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參閱圖1-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分配器盒的一個實施例,一種分配器盒,可抽拉的設置在滾筒洗衣機上,分配器盒包括分配器盒體1和設在分配器盒體1外側的手把2,并在分配器盒體1上設有與手把2相配合的手握結構121。通過在分配器盒體1上設有與手把2相配合的手握結構121,使得分配器盒體1起到了扣手的功能;當用戶拉動分配器盒時,手指握在位于分配器盒體1上的手握結構121處,使得手把與手握結構之間可以具有一定的距離,設置為符合手指彎曲后的程度,增加拉動分配器盒時手部的舒適度,手感較好,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并且手握結構121直接設在分配器盒體1上,使得分配器盒還是由兩部件組成,組裝簡單,提高了組裝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施例中,參見圖1所示,分配器盒體1包括本體11和與本體11一體注塑成型的安裝部12,安裝部12位于本體11的前端,手把2卡合在安裝部12上。通過設置安裝部12便于手把2與分配器盒體1之間的卡合固定,有利于提高手把2裝配到分配器盒體1的裝配效率。并且手握結構121位于安裝部12上,有利于形成用于手握的扣手空間。
本實施例中,參見圖1、圖2和圖6所示,手握結構121為成型在安裝部12上、并形成安裝部12后端面的一部分的手握板。手握板包括便于手握的波浪部1211在拉動分配器盒時,將手伸到手把2的下端,并且手指彎曲握到手握結構121上,也就是在手把2上不用設置專用的扣手空間,直接利用安裝部12與本體11在下部的空間,使得手把2的結構簡單,成型容易;以及通過設置便于手握的波浪部1211,有利于增加手握的舒服度,設置波浪部1211與安裝部12的前端面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也就是波浪部1211與手把2的前端面之間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手握后感覺厚重,手感較好。
參見圖6所示,手握板還包括沿波浪部1211的下端傾斜延伸的過渡板1212,過渡板1212與手把2的下端接觸。通過設置傾斜的與手把2接觸的過渡板1212,使得波浪部1211平滑過渡到手把2的下端,有利于進一步增加手握的舒服度。
本實施例中,參見圖1所示,安裝部12上設有多條向前延伸的加強筋122,加強筋122分為橫向和豎向設置的兩種,加強筋122形成網格狀支撐,增強了安裝部12的強度。
參見圖6所示,分配器盒關閉后,手把2位于滾筒洗衣機的主控板的前端面上,形成洗衣機的外觀件,為了增加美觀、以及增加手握的舒服,設置手把2的前端為弧形板。
本實施例中,參見圖3和圖7所示,為了提高手把2與分配器盒體1固定時的定位速度,提高安裝固定效率,在安裝部12的頂部設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柱123,在手把2上設有向后延伸的固定部23,在固定部23上設有與定位柱123相匹配的定位槽口231,定位柱123位于定位槽口231內。
參見圖4和圖7所示,在手把2上設有向后延伸的第一插合部21和第二插合部22,第一插合部21和第二插合部22均與加強筋122的側面接觸。通過第一插合部21和第二插合部22與加強筋122的配合,對手把2起到限位作用,限定一定的運動自由度,增加手把2與分配器盒體1固定后的牢固性。
參見圖2-圖4所示,為了提高手把2與分配器盒體1固定后的牢固性,在安裝部12的頂部設有向上延伸的卡柱124,在手把2的固定部23上設有與卡柱124相匹配的容納槽,卡柱124被容納于容納槽內。在卡柱124上間隔設有豎向的凹槽1241,用于增加卡柱124與容納槽卡合固定后的牢固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