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機械上潤滑點的注油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集中潤滑分配器。
背景技術:
礦山機械需要長時間工作,且工作環境極其惡劣。工作過程中各轉動和移動部位運動較多,且這些部位都需要潤滑。 原有礦山機械的工作部件一般采用直通油杯注油,借助手動油槍或電動油槍注油,由于機械的工作部件潤滑點比較多,注油也比較頻繁,且潤滑點的分布位置不同,有的位置方便注油操作,有的位置操作就非常困難,需要多個人配合或增加軟管才能完成注油工作,勞動強度非常大;也會有漏注油的現象,直接造成工作部件的損壞,進而造成更大的損失。為此,提出集中潤滑分配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中潤滑分配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集中潤滑分配器,包括輸油泵、輸油管和注油杯,所述輸油泵與過濾器連接,所述過濾器與加壓泵連接,所述加壓泵與注油杯連接,所述輸油泵、過濾器、加壓泵和注油杯之間通過輸油管相連,所述注油杯與油路分配器固定連接,所述油路分配器上部設置有多個分流道,下部設置一個主流道,所述分流道與主流道連通,且所述主流道的入口通過輸油管與加壓泵相連,所述分流道的出口連接輸油管,所述輸油管的輸出端和輸入端均設有密封接頭。
所述輸油管為高壓輸油管。
所述分流道的個數大于3個,小于10個。
與所述分流道出口連接的輸油管表面套設有加熱套,所述加熱套包括電阻套管、導線、供電接頭,所述供電接頭與電源連接。
所述加熱套的長度在5cm-10cm之間,且所述加熱套表面套設有絕緣外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把原來分散式保養改為集中式保養,使機械的維護和保養操作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油路分配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注油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集中潤滑分配器,包括輸油泵1、輸油管和4注油杯6,所述輸油泵1與過濾器2連接,所述過濾器2與加壓泵3連接,所述加壓泵3與注油杯6連接,所述輸油泵1、過濾器2、加壓泵3和注油杯6之間通過輸油管4相連,所述注油杯6與油路分配器5固定連接,所述油路分配器5上部設置有多個分流道52,下部設置一個主流道51,所述分流道52與主流道51連通,且所述主流道51的入口通過輸油管4與加壓泵3相連,所述分流道52的出口通過輸油管4與需注油部件相連,所述輸油管4的輸出端和輸入端均設有密封接頭7。
所述輸油管4為高壓輸油管。
所述分流道的個數大于3個,小于10個。
與所述分流道52出口連接的輸油管4表面套設有加熱套,所述加熱套包括電阻套管、導線、供電接頭,所述供電接頭與電源連接。
所述加熱套的長度在5cm-10cm之間,且所述加熱套表面套設有絕緣外層。
本實用新型把原來分散式的注油保養改為集中式保養,使機械的維護和保養操作更加方便。另外,通過將多個潤滑點集中到注油杯6加油,配合加壓泵3的加壓,不僅提高了注油保養的效率,減輕勞動強度,解決了一些不易打油點的潤滑保養,也解決了多處潤滑點需打油會造成漏打油而造成部件損壞的問題,提高了可靠性。加熱套用于加熱潤滑脂,在輸油管4相對較長的情況下課套設多個加熱套,這樣的設計使得機械可在極寒的天氣下進行注油。便于極寒地區機械的打油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