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與一種設置吸塵裝置的導布輥有關。
背景技術:
現有紡織領域,織布機的導布輥用來引導、平幅傳輸織物,通常將導布輥水平設置在固定座上,將織物從織布機的出布口引導傳輸至卷布軸上進行卷收。在引導傳輸織物工序之前,還需對織物進行去毛刺、毛絮等塵絮的工序,傳統的方法是采用刺毛輥去除毛刺,但傳統的方法會導致織物上的毛刺去除不徹底,影響織物的質量,而且毛絮會在空氣中飛揚,污染車間環境;傳統的導布輥在引導、傳輸織物時因其表面光滑,不易咬住布身,導致布面波動、松落,不能很好的傳輸織物。為解決上述問題,有紡織機械企業通過在導布輥上方設有壓條,導布輥在傳輸織物時,壓條壓住織物,使織物可緊貼導布輥傳輸;同時壓條上設置橡膠糙面,可進一步吸附、去除織物上的多余的毛刺和毛細纖維,提高織物的質量。但是當橡膠糙面上沾滿毛刺和毛細纖維時,需要將橡膠糙面撕下來清理或重新換上新的橡膠糙面,操作非常麻煩,更換時需要停機,影響效率,需要工人時刻關注橡膠糙面,人工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現有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除毛刺、塵絮效果好的設置吸塵裝置的導布輥。
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設置吸塵裝置的導布輥,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導布輥、壓條和吸塵裝置,導布輥的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安裝于所述的底座上并呈水平設置,所述的壓條為長條狀圓柱體,壓條兩端與所述的底座可拆卸連接,使壓條位于所述導布輥上方并與所述導布輥平行,所述壓條與所述導布輥之間的間距可調,壓條的外圓表面設有咬花紋,所述的吸塵裝置包括吸塵罩和吸風風機,吸塵罩長方體狀中空殼體,殼體兩端通過連接支架與所述的底座可拆卸連接,殼體的底部設置有長度與所述壓條長度對應的為吸風口,殼體罩設于所述壓條的上方,使壓條位于殼體內腔的吸風口處,所述殼體的頂部設置有與所述殼體內腔連通的出風口出風口通過管路與吸風風機連接,吸風風機工作時,使殼體內腔中產生負壓,將壓條兩側產生的毛刺和毛絮被吸風風機吸走。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補充和完善,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以下技術特征。
所述的底座與所述壓條連接處設有固定孔, 所述壓條的兩端上設有螺紋,所述壓條的兩端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內。
所述固定孔為腰形。
所述的殼體在長度方向上的兩相對側壁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導布輥外圓面對應的圓弧面,使殼體可以盡可能的縮短與導布輥之間的距離,使壓條位于殼體的內腔中。
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壓條上方設置一吸塵裝置,可以將壓條兩側的毛刺和毛絮吸入吸塵罩內收集處理,省去了原來需要將壓條上的橡膠糙面更換或清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保持了車間環境整潔,同時保證了織布的質量;通過在壓條上設置咬花紋,可以使導布裝置很好的咬住布身,防止織物松動,能更平整的傳遞織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除去吸塵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1、導布輥2、壓條5和吸塵裝置,導布輥2的兩端通過軸承支撐安裝于所述的底座1上并呈水平設置,所述的壓條5為長條狀圓柱體,壓條5兩端與所述的底座1可拆卸連接,使壓條5位于所述導布輥2上方并與所述導布輥2平行,所述的底座1與所述壓條5連接處設有腰形固定孔4,所述壓條5的兩端上設有螺紋,所述壓條5的兩端通過螺絲固定在所述固定孔4內,所述壓條5與所述導布輥2之間的間距可調,壓條5的外圓表面設有咬花紋,所述的吸塵裝置包括吸塵罩和吸風風機6,吸塵罩長方體狀中空殼體3,殼體3兩端通過連接支架與所述的底座1可拆卸連接,殼體3的底部設置有長度與所述壓條5長度對應的為吸風口,殼體罩設于所述壓條5的上方,使壓條5位于殼體內腔的吸風口處,殼體3在長度方向上的兩相對側壁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導布輥2外圓面對應的圓弧面,使殼體3可以盡可能的縮短與導布輥2之間的距離,使壓條5位于殼體3的內腔中,所述殼體3的頂部設置有與所述殼體3內腔連通的出風口出風口通過管路7與吸風風機6連接,吸風風機6工作時,使殼體3內腔中產生負壓,將壓條5兩側產生的毛刺和毛絮被吸風風機6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