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環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落葉吸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街道、公園、社區等的園林綠化面積不斷擴大,植物廢棄物如枯枝落葉、樹枝修剪物、草坪修剪物、雜草、種子和殘花等的出量越來越大。我國每年城市落葉量高達幾十億噸,每年落葉高峰期,落葉垃圾量大約能占到平日生活垃圾總量的三成以上。
落葉作為一種有色垃圾如若長時間在路面或樹下堆積,不僅會給市容環境造成影響,還有火災隱患。特別是冬、春兩季空氣干燥、風多且大,樹葉、草渣在落地后無法在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下迅速腐爛,而遭遇大風天,這些樹葉、草渣都將被揚起,對城市環境衛生和空氣質量影響很大。此外,落葉是有機質,其利用價值極高,不僅可以制成優質的有機肥和燃料,也可以造紙、紙板、作飼料和種植菌類等,碎草還可以慪制成肥料或進行深加工。從對城市環境衛生的影響及其利用價值方面考慮,落葉均需進行集中收集。
目前我國城市落葉等清掃工作主要靠人工來完成,在秋季落葉期,環衛工人每天都要清運數車落葉,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落葉采集已經成為了環衛部門一項艱巨的任務。
對此申請人同日申請一種名為《落葉吸集機》的專利文本中公開了一種可方便將落葉等雜物吸起來的設備,結合圖1所示,由于落葉吸集機采用了殼體內設置的葉輪,葉輪在轉動的過程中,在實施對地面較多落葉抽吸操作時,很容易堵塞葉輪,從而使得驅動電機發熱,經常燒壞電機,對清潔作業產生較大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防止堵塞的落葉吸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落葉吸集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殼內的葉輪,所述葉輪與驅動機構連接,驅動機構驅動葉輪轉動,所述機殼上設置有進風口及出風口,所述葉輪的轉動軸芯線上設置有破碎刀,所述破碎刀懸伸設置在機殼的出風口位置處,所述機殼的出風口設置有出料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備的技術效果為:作業人員手持把手,啟動驅動機構帶動葉輪轉動,從而將落葉抽至機殼內,葉輪在高速轉動的過程中,將落葉導入至出風口位置處,在葉輪上設置破碎刀,當落葉較多時,導入至出風口的出料管產生堵塞時,破碎刀將落葉充分的打碎,從而可避免落葉產生的堵塞,造成的驅動電機溫度過高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落葉吸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落葉吸集裝置移除出料管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移除機殼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電機、葉輪以及破碎刀裝配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落葉吸集裝置中調節機構調節調節網板的網孔與網板上的網孔構成的通道處在最大的尺寸狀態下的端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落葉吸集裝置中調節機構調節調節網板的網孔與網板上的網孔構成的通道處在最下的尺寸狀態下的端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落葉吸集裝置中調節網板以及網板的剖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至圖7,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說明:
落葉吸集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殼20內的葉輪10,所述葉輪10與驅動機構連接,驅動機構驅動葉輪10轉動,所述機殼20上設置有進風口及出風口,所述葉輪10的轉動軸芯線上設置有破碎刀60,所述破碎刀60懸伸設置在機殼20的出風口位置處,所述機殼20的出風口設置有出料管40。
結合圖1所示,該落葉吸集機在實際使用時,作業人員手持把手50,啟動驅動機構,從而將落葉抽至機殼20內,葉輪10在高速轉動的過程中,將落葉導入至出風口位置處,在葉輪10上設置破碎刀60,當落葉較多時,導入至出風口的出料管40產生堵塞時,破碎刀60將落葉充分的打碎,從而可避免落葉產生的堵塞,造成的驅動電機溫度過高的問題。
由于該落葉吸集機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當面臨落葉量較多的情況時,如若樹葉直接收集完畢后,樹葉處在較為蓬松的狀態,在儲物袋內占用體積較大,也就是說,作業人員在操作該落葉吸集機沒多長時間的情況下,就需要將儲物袋內的落葉倒掉,然后再進行收集,該操作無形中增加了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利用該破碎刀60,將落葉打碎成顆粒狀結構,從而可顯著減少落葉占用的體積,作業人員無需反復傾倒儲物袋內的落葉,從而可先祖減少作業人員的作業強度。
結合圖2和圖3所示,進一步地,所述出料管40與機殼20的連接位置處的管腔內設置有網板70,所述網板70設置有碎葉通過的網孔,所述葉輪10的旋轉面與出料管40的管長方向垂直,所述破碎刀60懸伸設置在葉輪10與網板70之間。
由于葉輪10在轉動的過程中,落葉導入出料管40的速度較快,落葉在未打碎的情況下即導入了出料管40內,利用上述的網板70實現對進入出料管40內的落葉的初步支撐,在高速旋轉的破碎刀60的作用下,從而能夠將落葉徹底的打碎,破碎刀60的轉速越高,落葉的破碎程度越大,并且從網板70的網孔中排除,并由出料管40導入儲料袋內。
更進一步地,所述破碎刀60包括與葉輪10旋轉中心軸連接的刀座板61,所述刀座板61周邊向出料管40方向延伸設置有3個刀片62,所述3個刀片62之間間隔等距布置。
上述3個刀片62位于刀座板61向網板70方向延伸,刀片62懸伸設置在網板70、葉輪10以及機殼20之間圍合而成的破碎腔室內,3個刀片懸伸,從而能夠將吸入殼體20內的落葉充分的打碎。
更進一步地,所述葉輪10包括葉輪板11,所述葉輪板11整體呈半圓板狀,葉輪板11的板面周向方向等距間隔設置有葉片12,所述葉片12的板長方向由葉輪板11的中心向邊緣彎曲延伸,所述葉片12的兩側伸出葉輪板11的兩側板面,所述刀座板61固定在葉輪板11的一側面圓心位置處,所述葉輪板11的另一側與電機80的轉軸連接。
上述的葉輪10整體呈半圓柱狀,在電機80的驅動作用下位于機殼20內快速的轉動,從而使得機殼20內形成較強的抽吸力,進而能夠將地面上的落葉抽吸至機殼20內,并且完成對落葉的破碎操作。
為徹底避免樹葉堵塞的問題,所述網板70的網孔位于板面上均勻設置有多個,所述網板70上貼設有調節網板90,所述調節網板90上設置有網孔與網板70上的網孔對應,調節網板90的網孔與網板70的網孔連通并構成碎葉通過的通道,調節網板90轉與調節機構連接,調節機構驅動調節網板90轉動以改變通道的大小。
上述實施例中,在調節機構未調節的情況下,調節網板90的網孔與網板70上的網孔構成的通道處在最小的尺寸狀態下,當落葉初步進入機殼20內后,在破碎刀60的高速轉動下,從而可將落葉完全破碎,在調節網板90與網板70二者之間構成的最小通道下,破碎的樹葉可以不用快速的排除,在破碎刀60的作用下,能夠破碎至更小的狀態,從而可以進一步減少落葉占用的空間,落葉可以直接排至土壤上,作為肥料使用。
結合圖5、圖6和圖7所示,上述實施例中,當面臨較多的樹葉需要在短時間內抽吸上來時,為避免落葉的堵塞,通過調節機構使得調節網板90轉動,使得調節網板90的網孔與網板70上的網孔構成的通道處在最大的尺寸狀態,在破碎刀60的高速轉動狀態下,將落葉初步打碎成碎片,從而通過通道排除至出料管40內,進而可避免由于落葉產生的堵塞問題。
具體地,所述調節網板90轉動式設置在網板70中心位置處,調節機構包括調節桿91,所調節桿91伸入出料管40管壁設置的開口41內,調節桿91的桿端設置有撥桿911,所述調節網板90上設置有調節孔92,所述撥桿911插置在撥桿911內。
結合圖5和圖6所示,上述實施例中,作業人員當面臨較多的落葉時,通過撥動調節桿91,使得調節網板90轉動,并且使得調節網板90的網孔與網板70上的網孔構成的通道處在最大的尺寸狀態,從而可避免落葉碎片堵塞問題。
結合圖5和圖6所示,所述出料管40的外壁設置有支耳42,所述調節桿91的桿身設置有鉸接軸912轉動式設置在開口41處 弧形調節孔411內,所述弧形調節孔411的圓心與調節網板90的轉動軸心同心,所述調節桿91的伸出開口41外的懸伸端與支耳42之間設置有彈簧93。
上述實施例中,在正常情況下,彈簧93的彈性拉力作用,在不撥動調節桿91的情況下,調節網板90的網孔與網板70上的網孔構成的通道處在最小的尺寸狀態,在破碎刀60的高速旋轉下,可將落葉充分的破碎。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