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業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針織橫機紗線張力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針織橫機在編織織物時,紗線從筒子中退解后,通過瓷眼及有關張力器,再經過鋼絲挑頭進入機頭成圈編織織物,針織橫機機頭往返快速運動進行編織織物,由于機頭是從左至右又以右向左的往復運動,為此,機頭在左右往返時刻產生停頓現象,從而造成了在機頭中所帶動的紗線張力突然變化,而且現有的針織橫機編織的織物張力是不易調的,極大地阻礙了紡織業的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針織橫機紗線張力控制裝置,能使加工后的織物張力均勻,并且通過改變直流電機的轉速能夠有效的控制織物的張力,這樣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針織橫機紗線張力控制裝置,包括直流電機和控制箱,所述直流電機的末端安裝有減速器,且減速器的上方設置有隔離板,在隔離板的上端還固定安裝有錠盤,所述隔離板上設有孔洞,在孔洞對應的下端安裝有測速器,所述直流電機的側面設置有導紗板,且導紗板上設有導紗孔,在導紗孔內通有紗線,所述直流電機、減速器、測速器均與控制箱連接在一起;
所述控制箱上設置有液晶顯示屏,在液晶顯示屏的正下方安裝有調速按鈕。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錠盤上設有螺紋,且所述紗線環繞在螺紋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導紗板的數量為兩個,且兩個導紗板呈90°角設置在直流電機的側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導紗孔的直徑略大于紗線的直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針織橫機紗線張力控制裝置,通過設置減速器,可以在適當的減緩直流電機的運行速度,有效的控制了針織橫機紗線的張力,配合測速器的使用,能夠將速度調控到理想的范圍內,進而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控制紗線張力的大小,設置控制盒,簡化了操控人員對于紗線張力的調控,實現了針織橫機的智能化發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控制箱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直流電機;2-減速器;3-隔離板;4-錠盤;5-孔洞;6-測速器;7-螺紋;8-導紗板;9-導紗孔;10-紗線;11-控制箱;12-液晶顯示屏;13-調速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針織橫機紗線張力控制裝置,包括直流電機1和控制箱11,所述直流電機1的末端安裝有減速器2,且減速器2的上方設置有隔離板3,在隔離板3的上端還固定安裝有錠盤4,所述隔離板3上設有孔洞5,在孔洞5對應的下端安裝有測速器6,所述直流電機1的側面設置有導紗板8,且導紗板8上設有導紗孔9,在導紗孔9內通有紗線10,所述錠盤4上設有螺紋7,且所述紗線10環繞在螺紋7上,所述直流電機1、減速器2、測速器6均與控制箱11連接在一起;
所述控制箱11上設置有液晶顯示屏12,在液晶顯示屏12的正下方安裝有調速按鈕13。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通過與直流電機1相連接來實現錠盤4的轉動,送紗速度便是其輸出的紗線10速度;接著讓紗線10穿過導紗孔9,并且根據實際生產需要選擇相適應的纏繞圈數將紗線10纏繞于錠盤4上,最后經另一個導紗孔9穿出到達貯紗器上,在控制箱11上通過調速按鈕13設定轉速,將測速器6測得的直流電機1的轉速與設定的轉速比較,再來控制減速器2和直流電機1的工作方式,最后能使直流電機1的轉速與設定的轉速相等。設計中通過采用增加直流電機1旋轉速度的方式來實現對紗線10張力出現過大情況進行調節的目的,原理即是讓紗線10卷繞速度小于送紗速度,達到調節減小紗線10張力的目的;相反設計中通過采用減小直流電機1旋轉速度的方式來實現對紗線10張力出現過小情況進行調節的目的,原理即是讓紗線10卷繞速度大于送紗速度,達到調節增加紗線10張力的目的,這樣能夠在一定范圍內有效的控制紗線10張力的大小,進而可以促進紡織業的蓬勃發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