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箱,具體指一種安裝在針織橫機上的控制箱。
背景技術:
針織橫機是采用橫向編織針床進行編織的機器,按其發展,它包括有手搖橫機、半自動橫機和電腦橫機,目前多采用電腦橫機進行生產。而電腦橫機一般配備有電機、變壓器等電器元件,通常將這些電器元件安裝控制箱中,該控制箱往往有兩個,分別安裝在針織橫機機架的兩端,且現有的控制箱大多采用方形的箱體結構,不帶散熱裝置,導致散熱效果不佳,影響電器元件的使用壽命。同時為了便于操作控制箱上的按鈕,該控制箱的正面往往與機架的正面相持平。可編織時,操作工需要經常走動,甚至繞到機架背部進行觀察或維護,此時操作工的腿部極易觸碰到該控制箱的箱體下部。
因此現有的控制箱,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提供一種既有利于散熱,又不干涉人體走動的針織橫機的控制箱。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針織橫機的控制箱,包括有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頂部、底部和一側面均敞開,在敞開的一側面的四周具有向外延伸的能貼切在機架表面的環邊,在該環邊上開有多個安裝孔,所述箱體的正面由上下分布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組成且所述上面板突出于所述的下面板。
優選的是,所述的上面板從敞開的一側面向另一側面側傾斜設置,以更好地避免與人體的觸碰。
在上述各方案中,較好的是,所述的安裝孔為兩個相互貫通的小孔和大孔組成,且小孔位于大孔的上方。這使得安裝后,箱體的頂部與針織橫機的機身之間保持間隙,有利于控制箱的散熱。
所述箱體的另一側面上端具有用來與針織橫機的機身相配合的多個臺階,該多個臺階依次從箱體的背面向正面側升高。這樣避免干涉,有利安裝。
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箱體頂部、底部和其中一側面均敞開,并通過側面的環邊與機架進行固定,且將正面設計成上面板外突的結構,因此安裝在機架同樣部位處時,雖然控制箱的頂部和敞開的一側面被針織橫機上機身的相應部位所抵擋,但控制箱內部生產的熱量還可以通過底部的敞開口進行散熱,同時利用外突的上面板來安裝按鈕等控制件,仍能滿足操作者的操作要求,而相對于上面板內凹的下面板則避開了操作者的腿部,即不再干涉操作者的走動,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僅能降低制作成本,而且散熱效果好,還具有不會觸碰人體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在針織橫機上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3為圖2的另一方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針織橫機上控制箱A有兩只,相互對稱設計,分別安裝在針織橫機的兩端,現以左側的控制箱為例說明具體結構,請參見圖2和圖3,該控制箱包括有箱體1,箱體頂部、底部和一側面均敞開,即右側面敞開,在右側面的四周具有向外延伸的能貼切在機架表面的環邊2,在該環邊2上開有多個安裝孔3,本實施例中,安裝孔3為兩個相互貫通的小孔和大孔組成,且小孔位于大孔的上方。箱體的正面由上下分布的上面板4和下面板5組成,且上面板4突出于下面板5,上面板4從敞開的右側面向左側面側傾斜設置。而箱體的另一側面,即左側面的上端具有用來與針織橫機的機身相配合的三個臺階6,該三個臺階依次從箱體的背面向正面側升高。
安裝時,在機架上事先螺紋連接好螺栓,然后將環邊上的大孔對準螺栓,使螺栓插入到大孔中,接著向下拉動箱體,使螺栓的桿部位于小孔中,旋緊螺栓即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