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織物涂層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涂布機。
背景技術:
涂布機是將成卷的基材涂上一層特定功能的膠、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
如專利申請文本上公開的一種不干膠涂布機(申請號:201621118499.2),包括機架板、驅動電機、設置在機架板上的多對通孔,每對通孔內分別放置有上輥筒和下輥筒,上輥筒上卷繞有布料,下輥筒的下端設有涂液槽;當驅動電機工作時,帶動上輥筒和下輥筒均在通孔內轉動,下輥筒在轉動的同時均與涂液槽和上輥筒上的布料有接觸,此時,涂液槽內的液體被粘附到下輥筒的外圓周表面上,下輥筒在與上輥筒的接觸后,又將液體粘附到布料上,此時即可實現對布料的上料工作;由于此種上料工作通過上輥筒與下輥筒的不停轉動實現的,由于上輥筒和下輥筒在轉動時會產生一定的跳動,此時將會與通孔內壁有接觸,長期工作后,將會導致上輥筒和下輥筒均會與機架板上的通孔內壁產生較大的磨損,從而對上輥筒和下輥筒均造成了損壞,此時損壞的上輥筒和下輥筒將無法穩定順利的繼續在通孔內轉動,進而就會對布料的上料工作產生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減少上輥筒和下輥筒工作時的磨損,避免上輥筒和下輥筒損壞的涂布機。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涂布機,包括機架板,所述機架板上設有多對轉動放置孔,所述每對轉動放置孔內分別設有用于卷繞布料的上輥筒和與布料接觸的下輥筒,所述下輥筒的下端設有涂液槽,所述下輥筒在涂液槽內滾動,所述機架板內靠近轉動放置孔的一端均設有存放潤滑油的儲油腔,所述轉動放置孔的內圓周壁上均設有與儲油腔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內密封固定有橡膠墊,所述橡膠墊上設有多個與儲油腔相通的透油孔,所述儲油腔內設有多根刷絲,所述刷絲貫穿透油孔均與上輥筒和下輥筒外圓周表面接觸,所述刷絲將透油孔密封設置,所述機架板上靠近儲油腔的一端設有與儲油腔密封連接的推壓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推動推壓裝置,實現對儲油腔的內部施壓,從而使得儲油腔內的潤滑油受壓后對橡膠墊施壓,受壓的橡膠墊發生彈性變形,從而有所擴張,此時潤滑油即可通過擴張的橡膠墊滲出至刷絲上,此時上輥筒和下輥筒在轉動放置孔內的轉動時即可與帶有潤滑油的刷絲接觸,從而在工作時得到了潤滑,減少了磨損。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推壓裝置包括與儲油腔密封連接的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內密封滑移連接有推盤,所述推盤遠離儲油腔的一面設有推桿,所述連接管上設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內密封設有供氣體進入的單向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對推桿施力,使推桿帶動推盤在連接管內滑移,由于均為密封連接,推盤在移動的同時對儲油腔內產生一個氣壓的推動,從而即可以實現對儲油腔內的潤滑油的推動,實現了刷絲上出油的工作,進氣管和單向閥的設置則是可以使得連接管內進入空氣,方便下一次的壓縮工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連接管內圓周壁上遠離儲油腔的一端和推盤的外圓周側面上均設有相互配合的螺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完成推桿的推動工作后,需將推桿和推盤的結構向外拉出,以便連接管中存有氣體,方便下一次的推壓工作,此時,在連接管和推盤上加入了螺紋的結構后,就可以防止在拉動推桿時,推盤和推桿從連接管中完全脫離情況發生,并且螺紋的連接方式可以方便的實現推盤與連接管的分離,從而可以便于向連接管中加入潤滑油的工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儲油腔設置于靠近轉動放置孔的上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儲油腔設置在靠近轉動放置孔的上端時,滲出至刷絲上的潤滑油可以由于自重滴落至上輥筒和下輥筒上,使上輥筒和下輥筒在工作時得到充分潤滑。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涂液槽的邊端上設有向上延伸的擋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擋板的作用下,可以防止下輥筒在涂液槽內滾動,液體粘附到下輥筒上后,出現液體從下輥筒中滑落至涂液槽中時出現液體滴濺出涂液槽的現象,引起浪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下輥筒的外圓周側面上包裹有磨砂布。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磨砂布可以提高對涂料的附著力,從而可以避免液體粘附到下輥筒上時容易出現從下輥筒外圓周表面滑落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所述橡膠墊由異戊橡膠制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異戊橡膠具有較好的彈性,從而可以在受壓后更好的實現擴張,使得潤滑油的滲出。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使得上輥筒和下輥筒在工作時自動得到潤滑;
2、提高了涂料對下輥筒的附著力;
3、可以防止液體飛濺出涂液槽內。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中本涂布機的左視圖;
圖3是圖2中B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圖2中A-A的剖視圖;
圖5是圖4中C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中D的局部放大圖;
圖8是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板;12、儲油腔;121、刷絲;2、轉動放置孔;21、通孔;22、橡膠墊;23、透油孔;3、上輥筒;4、下輥筒;5、涂液槽;6、推壓裝置;61、連接管;62、推盤;63、推桿;64、進氣管;641、單向閥;65、螺紋;7、擋板;8、磨砂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一種涂布機,如圖1所示,主要由機架板1組成,機架板1的兩側上設有多對轉動放置孔2,每對轉動放置孔2內均設有由驅動電機控制工作的上輥筒3和下輥筒4,上輥筒3上繞置有布料,下輥筒4與上輥筒3上的布料接觸,并且,在下輥筒4的下端還設有一個用來存儲涂料的涂液槽5,下輥筒4也與涂液槽5內的涂料有接觸,當電機啟動時,可以使得上輥筒3與下輥筒4均在轉動放置孔2中轉動,下輥筒4在轉動的過程中,與涂液槽5中的涂料接觸,涂料被附著到下輥筒4的外圓周表面上,此時上輥筒3在轉動過程中,布料與下輥筒4接觸,實現了對布料的涂料工作。
由于在涂布機的工作過程中,上輥筒3和下輥筒4不停的在轉動放置孔2中轉動,長時間后將會造成上輥筒3和下輥筒4的磨損,為了避免這一現象,此時在機架板1內部開設了多個可以存放潤滑油的儲油腔12,如圖5所示,并且該儲油腔12設置在轉動放置孔2的上端,在每個轉動放置孔2的內圓周壁上開設了一個通孔21,并且在通孔21內還加入了由異戊橡膠材料制成的橡膠墊22,橡膠墊22上開設有透油孔23,在儲油腔12內固定設置了一些刷絲121,刷絲121分別貫穿這些透油孔23可與下輥筒4或上輥筒3接觸,并且這些刷絲121將橡膠墊22上的透油孔23填滿。
在連接板上還設有一個與儲油腔12相通的推壓裝置6,如圖4所示,具體為一個與儲油腔12相通的連接管61,連接管61內密封設置有推盤62,推盤62上設置有供人推動的推桿63,在連接管61上還設有進氣管64,進氣管64內設置有只能供空氣單方向進入連接管61內的單向閥641。
在本涂布機工作時,只需手動推動推桿63,使推桿63帶動推盤62在連接管61內向儲油腔12方向移動,由于推盤62是密封連接在連接管61內,連接管61與儲油腔12也是密封連接,進氣管64內的單向閥641控制連接管61內的氣體無法從進氣管64中透出,所以此時,當推盤62在連接管61內移動時,將會對連接管61內的空氣進行壓縮,并在推盤62的繼續移動下,被壓縮的空氣進入儲油腔12中,由于油液不可壓縮,此時被壓縮的氣體將會對潤滑油產生一個推壓力,在推壓力的作用下,固定在通孔21處的橡膠墊22也會受到來自油液的推壓力,并受壓發生一定的變形,從而導致橡膠墊22上的透油孔23有所擴張,此時,將會導致儲油腔12內的潤滑油發生泄漏,即潤滑油透過透油孔23流出儲油腔12,由于此時透油孔23內填滿了刷絲121,當潤滑油發生泄漏時,泄漏出的潤滑油將會粘附到刷絲121上,又因為此時儲油腔12是設置在上輥筒3或下輥筒4的上端,由于重力作用,此時刷絲121上的潤滑油將會逐漸沿刷絲121的長度進行滑落,當上輥筒3或下輥筒4在轉動放置孔2內轉動時,刷絲121不停的與上輥筒3或下輥筒4發生基礎,并在發生接觸的同時,實現了對上輥筒3或下輥筒4的自動上潤滑油的工作,從而大大減小了上輥筒3或下輥筒4在轉動過程中出現的磨損現象,避免了上輥筒3和下輥筒4由于磨損而導致的損壞,并且十分的省時省力,實施過程方便簡單。
當完成對儲油腔12內的潤滑油的施壓工作后,拉動推桿63,帶動推盤62在連接管61內向外移動,此時在推桿63的拉動過程中,連接管61內的體積變大,此時連接管61內的空氣壓力低于外界的空氣壓力,從而導致外界的空氣通過進氣管64進入連接管61內,方便下一次的空氣壓縮工作。
在本實施例中,當儲油腔12內的潤滑油較少時,可以通過對進氣孔進行加油的工作,潤滑油通過單向閥641進入連接管61內,通過推盤62的推動力,可以將潤滑油推入儲油腔12內。
在本實施例中,由異戊橡膠材料制成的橡膠墊22具有很好的彈性及很高的拉伸強度,可以在壓力作用下,有所變形,并在壓力撤銷后恢復形變,在本方案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實施例2:一種涂布機,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7所示,本連接管61遠離儲油腔12一端的內圓周壁上設有螺紋65,并在推盤62的外圓周表面設有與連接管61相配合的螺紋65,這樣的設置是為了防止在將推桿63向外拉動時,力氣把握不當,導致推桿63和推盤62的結構完全被拉出連接管61的情況;此時由于推盤62與連接管61有螺紋65連接后,只能通過旋出的動作實現推桿63和推盤62結構與連接管61的分離,此時完全避免了推桿63和推盤62被拉出連接管61內的情況發生。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推盤62與連接管61之間采用了螺紋65的鏈接方式,所以可以實現推盤62和推桿63的結構與連接管61的分離,從而可以方便對連接管61內部的清理,并且也可以實現在連接管61的一端加入潤滑油的工作。
實施例3:一種涂布機,與實施例2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8所示,在下輥筒4的外圓周表面上包裹了一層磨砂布8,由于下輥筒4是通過轉動時與涂液槽5內的涂料接觸,并使得涂料粘附到下輥筒4上后,下輥筒4再在轉動的過程中與上輥筒3上的布料接觸,從而實現了對上輥筒3上的布料涂料的過程,由于下輥筒4為滾筒狀的物體,并且在工作時不停的轉動,當涂料粘附到下輥筒4的外圓周表面上時,會出現涂料在下輥筒4的外圓周表面滑落的現象,也就將不能保證下輥筒4上的涂料粘附均勻,從而對于布料的涂布工作有所影響,此時,在下輥筒4的外圓周表面包裹了磨砂布8后,可以提高對涂料的附著力,并且能夠使的涂料均勻排布在磨砂布8的顆粒之間,能夠防止涂料的滑落。
與此同時,在本實施例中,涂液槽5的邊端上還設置了向上延伸的擋板7,從而可以防止涂料在滴落時引發涂液槽5內涂料的飛濺,造成涂液的浪費。
具體實施方式:電機啟動,下輥筒4和上輥筒3均在轉動放置孔2中轉動,下輥筒4與涂液槽5中的涂料接觸,并實現涂料粘附至下輥筒4上,并在下輥筒4的繼續轉動中,實現涂料對于上輥筒3中的布料的涂布工作,在此工作過程中,推動推桿63,使推桿63帶動推盤62在連接管61內移動,從而使連接管61內的空氣收到壓縮,并在推盤62的繼續推動過程中,儲油腔12內的潤滑油受到壓力,并同時對橡膠墊22施壓,橡膠墊22受壓發生形變,導致橡膠墊22上的透油孔23有所擴張,此時潤滑油即可通過透油孔23粘附到刷絲121上,并由自重沿刷絲121滑落,此時刷絲121在與上輥筒3或下輥筒4的接觸過程中,實現了對上輥筒3或下輥筒4的自動上油的工作,避免了上輥筒3或下輥筒4在工作時由于不停轉動而出現磨損損壞的現象。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