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印染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機缸軋水車。
背景技術:
溢流染色機是是目前印染廠應用較為廣泛的染色設備,用于對布料進行染色。
申請公布號為CN205062447U的中國專利《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公開了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 包括筒體、導布頭,導布頭設于筒體前端,導布頭包括兩端采用下走式且內設兩個槽體的直筒式單管,直筒式單管上設有進料口,直筒式單管的進料口處鉸接有門蓋,門蓋的內側設有扣合部,進料口的邊緣設有限位槽,門蓋上設有驅動扣合部旋轉卡接于限位槽內的轉輪。通過鉸接設置,門蓋可以翻轉扣合于進料口處,采用整體扣合的方式。
但是該高溫高壓溢流染色機存在以下缺點:布料染色完畢后從進料口導出時,會將大量染液從筒體內帶出,帶出的染液會直接排放地面,造成染液的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機缸軋水車,具有將溢流染色機染液回收循環利用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機缸軋水車,包括機架、電機、轉動連接于所述機架上且聯動于所述電機的導布輥、設置于所述導布輥上方用于對所述導布輥上的布料軋水的彈性輥、固設于所述機架上且低于所述彈性輥用于導向布料的導布環、設置于所述導布輥下方的集液槽、連通于所述集液槽內用于將染液導流至溢流染色機內的導流槽,所述機架上設有用于調節所述彈性輥靠近或遠離所述導布輥的調節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機缸軋水車設置在溢流染色機上,將染色后的布料通過導布環后穿過導布輥和彈性輥之間的間隙,用調節件調節彈性輥靠近導布輥至合適位置,啟動電機帶動導布輥轉動進行導布,布料在穿過導布輥和彈性輥之間的間隙時被擠壓,擠壓后的染液流到導布輥下方的集液槽內,集液槽內的染液再通過導流槽回收至溢流染色機內重復利用,避免染液的浪費,達到循環利用染液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機架上設有在豎直方向上滑移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一對平行的安裝板、兩端分別連接于所述安裝板的連接板,所述彈性輥兩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安裝板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性輥兩端轉動連接于安裝板上,兩塊安裝板通過連接板連接在一起,用調節件調節彈性輥靠近或遠離導布輥時,由于安裝板沿豎直方向滑移插接在機架上,在安裝板的限定下調節彈性輥時只能沿豎直方向運動,不會發生傾斜導致軋水不均勻,保證機缸軋水車穩定的軋水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調節件為固定連接于所述機架的氣缸,所述氣缸上的活塞桿固定連接于所述連接板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調節氣缸活塞桿行程,帶動連接板在豎直方向上滑移,進而帶動安裝板滑移,安裝板帶動彈性輥滑移,從而調節彈性輥靠近或遠離導布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氣缸活塞桿焊接于所述連接板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氣缸活塞桿固定連接在連接板上,氣缸活塞桿運動時帶動連接板運動,不需要其他緊固件進行連接,制造簡單,成本較低。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機架上固設有平行于所述連接板的固定板,所述調節件為豎直向下穿設過所述固定板后轉動連接且軸向固定于所述連接板的螺紋桿,所述螺紋桿螺紋連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螺紋連接于固定板上的螺紋桿,在螺紋的作用下螺紋桿相對于固定板升降,由于螺紋桿下端轉動連接且軸向固定在連接板上,螺紋桿轉動時連接板不會隨著螺紋桿轉動而轉動,螺紋桿升降時連接板隨著螺紋桿的升降而升降,進而依次帶動安裝板、彈性輥升降,達到調節彈性輥位置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固定板上設有供所述螺紋桿穿設的螺紋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螺紋桿穿設過螺紋孔時,螺紋桿上的外螺紋與螺紋孔內的內螺紋適配。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螺紋桿上端設有用于調節所述螺紋桿轉動的手柄。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螺紋桿時用手握住手柄轉動即可,方便施力。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集液槽底部一側設有出液口且所述集液槽底壁為朝向所述出液口傾斜的斜面,所述導流槽可拆卸連接于所述出液口。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流到集液槽內的染液在斜面上由于重力的而影響而流向出液口,通過出液口流入導流槽內,通過導流槽流回溢流染色機內循環利用,回收的染液不會在集液槽內停留,減少染液在外部停留的時間從而達到減小染液被污染的風險,提高循環回收的染液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出液口下端設有定位管,所述導流槽一端的兩側側壁設有同軸分布的限位孔、依次穿設過限位孔、定位管后從另一側限位孔穿出的插銷。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導流槽的另一端放入溢流染色機的出料口,另一端的限位孔對準定位管,將插線從一端的限位孔穿入后進入定位管內,穿過定位管后從另一側的限位孔穿出,使用完畢后取下插銷,即可將導流槽取下,達到可拆卸連接的作用。同時導流槽位于布料的下方,在溢流染色機出料口與集液槽之間的布料滴落的染液也可以滴入導流槽后直接循環回收至溢流染色機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彈性輥和導布輥對布料進行軋水,將布料上的染液循環回收利用,避免浪費,其次,布料上的染液通過循環回收避免飛濺至地面造成安全隱患,提高溢流染色機的安全性,再次,通過滑移設置在機架上的安裝板的限定,使彈性輥調節時能始終平行于導布輥,使機缸軋水機軋水高效穩定,達到染液循環回收利用、安全性能提高、軋水高效穩定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的集液槽與導流槽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11、安裝板;12、連接板;13、固定板;131、螺紋孔;2、電機;3、導布輥;4、彈性輥;5、導布環;6、集液槽;61、出液口;62、定位管;7、導流槽;71、限位孔;72、插銷;8、調節件;81、氣缸;811、活塞桿;82、螺紋桿;821、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一種機缸軋水車,如圖1到圖2所示,包括機架1、設置在機架1上的電機2,機架1上由上至下依次設有彈性輥4、轉動連接在機架1上的導布輥3、導布環5、位于導布輥3下端的集液槽6、連通集液槽6的導流槽7,布料從溢流染色機的出料口出來后,通過導布環5后穿過彈性輥4與導布輥3之間,電機2帶動導布輥3轉動進行導布,布料通過彈性輥4和導布輥3之間時被擠壓軋水。布料上的染液被擠出后流到壓布輥下端的集液槽6內,在通過導流槽7循環回收至溢流染色機中,實現染液的循環回收利用。
如圖1所示,導布環5通過連接桿片焊接于機架1上,位置低于彈性輥4,對布料進行導向。導布環5為方形且內圈設有圓角,避免布料穿過時磨損。
如圖1所示,機架1上端設有滑移插接的一對平行的安裝板11,兩塊安裝板11中間設有連接板12,安裝板11與連接板12均為一體成型,安裝板11下端設有彈性輥4,彈性輥4兩端套設有軸承,軸承安裝于安裝板11下端,使彈性輥4能自由轉動,彈性輥4外壁由橡膠制作,機架1上設有供安裝板11在豎直方向上滑移的限位槽,防止安裝板11升降時前后左右發生傾斜。
如圖1所示,彈性輥4下方設有平行的導布輥3,導布輥3兩端套設有軸承,機架1內設有軸承座,使導布輥3兩端轉動連接于機架1上。機架1上還設有連接于導布輥3的電機2,電機2開啟時帶動導布輥3轉動。
如圖1所示,機架1上還設有用于調節彈性輥4靠近或遠離導布輥3的調節件8,調節件8包括用螺栓固定在機架1上的氣缸81,氣缸81豎直向下設置,氣缸81上的活塞桿811垂直于連接板12上端面,活塞桿811前端焊接于連接板12上。
如圖2所示,導布輥3下端設有集液槽6,集液槽6為方形,集液槽6底部一側設有出液口61,出液口61處設有濾網,用于過濾染液。集液槽6的底部為朝向出液口61傾斜的斜面,集液槽6底部外側設有位于出液口61下方的定位管62,導流槽7的一端的兩側壁還設有同軸分布的限位孔71、插銷72,安裝導流槽7時先將導流槽7的另一側放入溢流染色機的出料口內,再將限位孔71對準定位管62后,將插銷72依次通過一側的限位孔71、定位管62后穿出另一側的限位孔71。
如圖1到圖2所示,使用機缸軋水車時,先用氣缸81調節連接板12上升,依次帶動安裝板11、彈性輥4上升,增大彈性輥4與導布輥3之間的間隙,將染色后的布料從溢流染色機的出料口出來后依次穿過彈性輥4和導布輥3之間的間隙、導布輥3后進入導布裝置,再用氣缸81調節彈性輥4下降,使彈性輥4處于合適的位置,既不會對布料壓力過大而造成布料磨損,又能有效地對布料上的染液進行擠壓,開啟電機2帶動導布輥3轉動,布料向前運動通過彈性輥4和導布輥3之間時,布料上的染液被擠壓后流到下方的集液槽6內,染液再通過集液槽6內的出液口61流到導流槽7,從導流槽7回流至溢流染色機內循環利用。
實施例2:一種機缸軋水車,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3所示,機架1上焊接有一塊平行于連接板12上端面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位于連接板12的上方,調節件8為豎直向下穿設過固定板13后連接在連接板12上的螺紋桿82,螺紋桿82外壁設有外螺紋,固定板13上設有螺紋孔131,螺紋孔131內設有與螺紋桿82上的外螺紋適配的內螺紋。螺紋桿82下端套設有軸承,軸承外圈固定連接在連接板12上,使螺紋桿82轉動連接在連接板12上的同時沿軸向固定在連接板12上。螺紋桿82上端設有一根徑向穿設過螺紋桿82的手柄821,方便轉動時手部施力。
調節彈性輥4時,用手握住手柄821后轉動螺紋桿82,由于螺紋桿82與固定板13螺紋連接,在螺紋的作用下螺紋桿82相對于固定板13和機架1升降,從而帶動螺紋桿82下端的連接板12升降,依次帶動安裝板11和安裝板11下端的彈性輥4升降,到達調節彈性輥4靠近或遠離導布輥3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