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手套加工防護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套加工安全防護設備。
背景技術:
安全設備是指保障人類生產、生活活動中的人身或設施免于各種自然、人為侵害的設備,在人類高度城市化的現代,安全設備對于保護人類活動的安全尤為重要。
現階段手套加工設備,仍需要人工進行操作,在沖壓、縫紉過程,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隱患,為提高工人安全性,現設計一種手套加工安全防護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針對性強,利用縫紉針頭上固定的攝像傳感器,檢測人手位置信息,通過PLC和編碼器控制縫紉機的動作,實現對工人的安全保護目的,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適于推廣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該手套加工安全防護設備,包括:揚聲器,信號線,報警編碼器,PLC,電機編碼器,氣缸編碼器,信號延遲器,電機,電機軸,生產線,氣缸,滑軌,彈簧,滑桿,縫紉機,縫紉針頭,攝像傳感器,安裝板,緊停按鈕,開關,安裝板支架,所述生產線與所述電機軸連接,所述電機軸連接有所述電機,所述電機通過所述信號線與所述電機編碼器連接,所述PLC分別與所述電機編碼器、所述報警編碼器和所述氣缸編碼器連接,所述揚聲器、所述氣缸編碼器、所述信號延遲器和所述氣缸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安裝板由所述安裝板支架支撐,所述安裝板支架上固定有所述緊停按鈕、所述開關、所述PLC、所述電機編碼器和所述報警編碼器,所述滑軌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下端,所述滑桿設置在所述滑軌上,所述縫紉機固定在所述滑桿上,并連接有所述縫紉針頭。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手套加工安全防護設備,包括:揚聲器,信號線,報警編碼器,PLC,電機編碼器,氣缸編碼器,信號延遲器,電機,電機軸,生產線,氣缸,滑軌,彈簧,滑桿,縫紉機,縫紉針頭,攝像傳感器,安裝板,緊停按鈕,開關,安裝板支架,所述生產線與所述電機軸連接,所述電機軸連接有所述電機,所述電機通過所述信號線與所述電機編碼器連接,所述PLC分別與所述電機編碼器、所述報警編碼器和所述氣缸編碼器連接,所述揚聲器、所述氣缸編碼器、所述信號延遲器和所述氣缸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安裝板由所述安裝板支架支撐,所述安裝板支架上固定有所述緊停按鈕、所述開關、所述PLC、所述電機編碼器和所述報警編碼器,所述信號延遲器分別與所述氣缸編碼器和所述氣缸連接,當所述PLC向所述氣缸編碼器傳遞工作信號時,所述信號延遲器會推遲信號到達所述氣缸時間,進一步提高裝置的安全性,所述滑軌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下端,所述滑桿設置在所述滑軌上,所述縫紉機固定在所述滑桿上,并連接有所述縫紉針頭,所述縫紉針頭的一側固定有所述攝像傳感器,所述攝像傳感器能夠檢測所述縫紉枕頭下方,當其下方有人手時,所述攝像傳感器向所述PLC發出信號,控制所述電機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揚聲器發出警報,所述彈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桿上,當所述滑桿不受所述氣缸力作用時,所述滑桿能夠在所述彈簧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縫紉針頭的一側固定有所述攝像傳感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縫紉針頭的一側固定有所述攝像傳感器,所述攝像傳感器能夠檢測所述縫紉枕頭下方,當其下方有人手時,所述攝像傳感器向所述PLC發出信號,控制所述電機停止工作,并控制所述揚聲器發出警報。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信號延遲器分別與所述氣缸編碼器和所述氣缸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信號延遲器分別與所述氣缸編碼器和所述氣缸連接,當所述PLC向所述氣缸編碼器傳遞工作信號時,所述信號延遲器會推遲信號到達所述氣缸時間,進一步提高裝置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彈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桿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彈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桿上,當所述滑桿不受所述氣缸力作用時,所述滑桿能夠在所述彈簧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一種手套加工安全防護設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縫紉針頭的一側固定有攝像傳感器,攝像傳感器能夠檢測縫紉枕頭下方,當其下方有人手時,攝像傳感器向PLC發出信號,控制電機停止工作,并控制揚聲器發出警報。
(2)本實用新型信號延遲器分別與氣缸編碼器和氣缸連接,當PLC向氣缸編碼器傳遞工作信號時,信號延遲器會推遲信號到達氣缸時間,進一步提高裝置的安全性。
(3)本實用新型彈簧一端固定在安裝板的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滑桿上,當滑桿不受氣缸力作用時,滑桿能夠在彈簧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場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
1-揚聲器,2-信號線,3-報警編碼器,4-PLC,5-電機編碼器,6-氣缸編碼器,7-信號延遲器,8-電機,9-電機軸,10-生產線,11-氣缸,12-滑軌,13-彈簧,14-滑桿,15-縫紉機,16-縫紉針頭,17-攝像傳感器,18-安裝板,19-緊停按鈕,20-開關,21-安裝板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該手套加工安全防護設備,包括:揚聲器1,信號線2,報警編碼器3,PLC4,電機編碼器5,氣缸編碼器6,信號延遲器7,電機8,電機軸9,生產線10,氣缸11,滑軌12,彈簧13,滑桿14,縫紉機15,縫紉針頭16,攝像傳感器17,安裝板18,緊停按鈕19,開關20,安裝板支架21,生產線10與電機軸9連接,電機軸9連接有電機8,電機8通過信號線2與電機編碼器5連接,PLC4分別與電機編碼器5、報警編碼器3和氣缸編碼器6連接,揚聲器1、氣缸編碼器6、信號延遲器7和氣缸11固定在安裝板18上,安裝板18由安裝板支架21支撐,安裝板支架21上固定有緊停按鈕19、開關20、PLC4、電機編碼器5和報警編碼器3,滑軌12固定在安裝板18下端,滑桿14設置在滑軌12上,縫紉機15固定在滑桿14上,并連接有縫紉針頭16。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手套加工安全防護設備,包括:揚聲器1,信號線2,報警編碼器3,PLC4,電機編碼器5,氣缸編碼器6,信號延遲器7,電機8,電機軸9,生產線10,氣缸11,滑軌12,彈簧13,滑桿14,縫紉機15,縫紉針頭16,攝像傳感器17,安裝板18,緊停按鈕19,開關20,安裝板支架21,生產線10與電機軸9連接,電機軸9連接有電機8,電機8通過信號線2與電機編碼器5連接,PLC4分別與電機編碼器5、報警編碼器3和氣缸編碼器6連接,揚聲器1、氣缸編碼器6、信號延遲器7和氣缸11固定在安裝板18上,安裝板18由安裝板支架21支撐,安裝板支架21上固定有緊停按鈕19、開關20、PLC4、電機編碼器5和報警編碼器3,信號延遲器7分別與氣缸編碼器6和氣缸11連接,當PLC4向氣缸編碼器6傳遞工作信號時,信號延遲器7會推遲信號到達氣缸11時間,進一步提高裝置的安全性,滑軌12固定在安裝板18下端,滑桿14設置在滑軌12上,縫紉機15固定在滑桿14上,并連接有縫紉針頭16,縫紉針頭16的一側固定有攝像傳感器17,攝像傳感器17能夠檢測縫紉枕頭下方,當其下方有人手時,攝像傳感器17向PLC4發出信號,控制電機8停止工作,并控制揚聲器1發出警報,彈簧13一端固定在安裝板18的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滑桿14上,當滑桿14不受氣缸11力作用時,滑桿14能夠在彈簧13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縫紉針頭16的一側固定有攝像傳感器17。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縫紉針頭16的一側固定有攝像傳感器17,攝像傳感器17能夠檢測縫紉枕頭下方,當其下方有人手時,攝像傳感器17向PLC4發出信號,控制電機8停止工作,并控制揚聲器1發出警報。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信號延遲器7分別與氣缸編碼器6和氣缸11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信號延遲器7分別與氣缸編碼器6和氣缸11連接,當PLC4向氣缸編碼器6傳遞工作信號時,信號延遲器7會推遲信號到達氣缸11時間,進一步提高裝置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彈簧13一端固定在安裝板18的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滑桿14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簧13一端固定在安裝板18的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滑桿14上,當滑桿14不受氣缸11力作用時,滑桿14能夠在彈簧13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利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