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單紗染色系統。
背景技術:
在生活中,人們穿的衣服多種多樣、顏色各異,多樣的顏色滿足了人們的視覺需求。為實現衣服顏色的多樣,需要使用不同的顏色對紗線進行染色,在紗線染色的過程中,需要將染料以物理、化學或兩者結合的反應方式上染到紗線上。
目前,紗線染色的主要方法為筒子染色、經軸染色和絞紗染色。筒子染色是將紗線卷繞在一個有孔的筒子上,然后將卷有紗線的筒子裝入染色缸中進行染色。筒子染色存在染色不一致、色光不一致、花紗的問題,嚴重的甚至內外層之間存在色差。經軸染色是將織物或紗線卷于多孔滾筒的卷軸之上并填裝到高溫高壓設備中,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使用泵浦將染液完全穿透打卷的織物或紗線,從而完成染色。絞紗染色為紗線以絞束狀熨掛在染色機排式桿上,用泵循環攪動而均勻染色。上述紗線染色方法的大致流程為:原紗—松筒—染色—脫水—烘干—緊筒,且在紗線染色的過程中所有工序之間都有擱置停留現象,即紗線在染紗裝置的各部件中存在停留現象,不具備連貫性生產,同時,現有紗線染色裝置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染色后的紗線在烘干的過程中烘干速度較慢,導致能耗高,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單紗染色系統,該染紗系統能夠在降低染紗能耗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單紗染色系統,所述系統包括依次相鄰的排紗裝置、預處理裝置、染色裝置、后處理裝置、烘干裝置、張力裝置和卷繞裝置;其中,所述預處理裝置和所述染色裝置內均設置超聲裝置。
優選地,所述后處理裝置內設置有所述超聲裝置。
優選地,所述排紗裝置與所述卷繞裝置均設置多個,且所述排紗裝置與所述卷繞裝置的數量相對應。
優選地,所述排紗裝置、所述染色裝置與所述卷繞裝置均設置多個,且所述排紗裝置、所述染色裝置與所述卷繞裝置的數量相對應。
優選地,所述排紗裝置為紗筒。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單紗染色系統,所述系統包括依次相鄰的排紗裝置、預處理裝置、染色裝置、后處理裝置、烘干裝置、張力裝置和卷繞裝置;其中,所述預處理裝置和所述染色裝置內均設置超聲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通過排紗裝置將紗線排出至預處理裝置中,紗線在預處理裝置中在超聲裝置的作用下充分將紗線中的雜質除去,染色裝置在超聲裝置的作用下對除去雜質的紗線進行染色,使得染液能夠分布均勻的分布在紗線上,進而提高紗線的染色質量;紗線在染色后在后處理裝置進行固色處理,以保證染色后的紗線不掉色、褪色;固色后的紗線經烘干裝置烘干后在張力裝置中進行張力測試,以保證染色后的紗線能保留原本的張力性能,張力測試結束后將紗線在卷繞裝置的作用下卷繞成型,成型后的染色紗線直接送入下道工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將紗線進行預處理、染色及固色后直接送入烘干裝置進行烘干,且原色紗線至染色紗線成品的制備過程中所有工序連貫進行,中間無任何擱置,因此,相對于現有的染紗裝置節省了松筒、脫水的步驟,從而能夠提高單紗染色的效率,進而節約能源,降低成本。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符號表示:
1-排紗裝置,2-預處理裝置,3-染色裝置,4-后處理裝置,5-烘干裝置,6-張力裝置,7-卷繞裝置,8-超聲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實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請參考附圖1,附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包括依次相鄰的排紗裝置1、預處理裝置2、染色裝置3、后處理裝置4、烘干裝置5、張力裝置6和卷繞裝置7,其中,預處理裝置2和染色裝置3內均設置超聲裝置8。
具體的為:
排紗裝置1為原始紗線停放的裝置,紗線在排紗裝置1上按照一定的規則纏繞,當需要對原紗進行染色時,排紗裝置1能夠將欲染色的紗線排出至預處理裝置2中,進一步,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排紗裝置1優選為紗筒。
預處理裝置2是將原始紗線中的雜質進行去除處理的裝置,在預處理裝置2中盛放有前處理助劑,該前處理助劑能夠洗去原始紗線中的粉塵、附著纖維等雜質,進而便于染液染色;預處理裝置2中設置有超聲裝置8,超聲裝置8的設置能夠使前處理助劑將原始紗線洗滌得更加徹底。
染色裝置3是對原始紗線進行染色的部件,染色裝置3中設置有超聲裝置8,超聲裝置8能夠使原始紗線染色更加均勻,且染液能夠深入到原始紗線內部,染色牢固,不易褪色、掉色。
后處理裝置4為對染色后的紗線進行固色處理的部件,后處理裝置4中盛放有固色劑或清水,固色劑或清水能夠將紗線上多余的或未固定的染料洗去,以保證染色后紗線上的染料穩定。進一步,后處理裝置4也設置有超聲裝置8,超聲裝置8能夠將紗線上多余的或未固定的染料清洗徹底,以使固色后的紗線不易褪色、掉色。
烘干裝置5為將固色后的紗線進行烘干的部件。在對紗線進行烘干時,烘干裝置5為熱水管道、熱風烘干器等。
張力裝置6為將干燥后的紗線進行張力測試的裝置。原始紗線經過預處理、染色、固色和烘干后,紗線的性能指數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會影響染色紗線在后續工序中的使用,因此,在將紗線卷繞之前需要測試紗線的張力,以保證染色后的紗線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卷繞裝置7為將張力性能符合工業生產的紗線進行卷繞成形的部件,卷繞后的紗線將直接進入下道工序。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通過預處理裝置2、染色裝置3、后處理裝置4、烘干裝置5和張力裝置6分別對紗線進行預處理、染色、固色、烘干及張力檢測處理,上述處理過程能夠縮短現有紗線的染色工序,從而能夠提高單紗染色的效率,進而節約能源。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中,排紗裝置1和卷繞裝置7設置有多個,其中,排紗裝置1和卷繞裝置7的數量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設置有多個排紗裝置1,能夠使多根紗線同時進行預處理、染色、固色、烘干及張力檢測等工序處理,染色后的紗線經相對應的卷繞裝置7進行卷繞處理。多根紗線同時染色能夠染出多根同色紗線,進而能夠提高染紗效率,提高生產效率。
進一步,染色裝置3也設置有多個,且染色裝置3的數量與排紗裝置1、卷繞裝置7的數量均一一對應。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中,染色裝置3設置有多個,能夠使多根紗線分別進入盛裝有不同顏色染料的染色裝置3中,進而同時染出多種顏色的單根紗線,以滿足生產需求,同時提高染紗效率。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的工作過程如下:
紗線通過排紗裝置1排出至預處理裝置2中,紗線在預處理裝置2中在超聲裝置8的作用下充分將紗線中的雜質除去,染色裝置3在超聲裝置8的作用下對除去雜質的紗線進行染色,使得染液能夠分布均勻的分布在紗線上,進而提高紗線的染色質量;紗線在染色后在后處理裝置4進行固色處理,以保證染色后的紗線不掉色、褪色;固色后的紗線經烘干裝置5烘干后在張力裝置6中進行張力測試,以保證染色后的紗線能保留原本的張力性能,張力測試結束后將紗線在卷繞裝置7的作用下卷繞成型,成型后的染色紗線直接送入下道工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紗染色系統將紗線進行預處理、染色及固色后直接送入烘干裝置5進行烘干,且原色紗線至染色紗線成品的制備過程中所有工序連貫進行,中間無任何擱置,因此,相對于現有的染紗裝置節省了松筒、脫水的步驟,從而能夠提高單紗染色的效率,進而節約能源,降低成本。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里實用新型的公開后,將容易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實用新型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實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實用新型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真正范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經描述并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并且可以在不脫離其范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