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印染設備開幅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
背景技術:
退捻開幅機是印染行業(yè)織物繩狀煮練、漂白、染色、退捻、開幅定型等工藝中不可缺少的設備,它能將針織、梭織、經(jīng)緯編布染色后的繩狀織物解捻轉為平幅狀的布,傳統(tǒng)的退捻開幅機包括退捻裝置、展幅裝置、對中裝置、打手裝置、落布裝置和傳動機構。
織物通常會粘附絨毛,并且在退捻的過程中,由于織物旋轉產(chǎn)生離心力,一部分絨毛可能飛散到周圍,另一部分則繼續(xù)吸附在織物上,但是現(xiàn)有的開幅機沒有除毛裝置,當退捻完成后,絨毛會被織物再次吸附,日積月累,會對退捻裝置造成影響,從而影響后續(xù)工序,并最終影響布匹的質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以在退捻時自動將織物上的絨毛刮除的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包括機架、送布裝置、退捻裝置、展幅裝置和擺布裝置,所述退捻裝置與送布裝置之間沿周向設有若干連桿,所述連桿上沿其長度方向設有第一刮毛刷,所述退捻裝置的下方還設有第二刮毛刷,所述機架上設有吸塵器。
進一步地,所述退捻裝置連接有圓形的滑軌,所述滑軌滑動連接有若干滑塊,所述滑塊的數(shù)量與連桿的相同且一一對應連接,所述滑塊連接有驅動其沿滑軌滑動的電機,所述滑塊與電機之間設有偏心軸。
進一步地,所述滑塊上設有防止滑塊之間碰撞的防碰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防碰裝置為彈簧。
或者,所述防碰裝置為磁鐵。
進一步地,所述連桿為內凹的弧形。
進一步地,所述連桿有彈性。
進一步地,所述機架上設有吸塵器。
綜上所述,當退捻裝置帶動織物運動時,織物靠近送布裝置的一端發(fā)生旋轉,且織物靠近退捻裝置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存在轉速差,所以連桿上的第一刮毛刷可以將織物上的絨毛刮下,并通過吸塵器及時吸除,從而實現(xiàn)退捻過程中的自動除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中連桿的前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中連桿的仰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中連桿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中滑軌的剖視圖。
附圖說明:1、機架;2、退捻裝置;3、滑軌;4、滑塊;5、連桿;6、吸塵器;7、第一刮毛刷。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5對本實用新型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帶自動刮毛裝置的開幅機,包括機架1、送布裝置、退捻裝置2、展幅裝置和擺布裝置,所述退捻裝置2與送布裝置之間沿周向設有若干連桿5,所述連桿5上沿其長度方向設有第一刮毛刷7,所述退捻裝置2的下方還設有第二刮毛刷,所述機架1上設有吸塵器6。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退捻裝置2帶動織物運動時,織物靠近送布裝置的一端發(fā)生旋轉,且織物靠近退捻裝置2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存在轉速差,所以連桿5上的第一刮毛刷7可以將織物上的絨毛刮下,并通過吸塵器6及時吸除,防止其再次被織物或其他設備吸附,從而實現(xiàn)退捻過程中的自動除毛。
第二刮毛刷可以在布匹展開后對其進行刮毛,從而保證布匹的每個地方得到有效的刮毛,第二刮毛刷刮下的絨毛也通過吸塵器6吸除。
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所述退捻裝置2連接有圓形的滑軌3,所述滑軌3滑動連接有若干滑塊4,所述滑塊4的數(shù)量與連桿5的相同且一一對應連接,所述滑塊4連接有驅動其沿滑軌3滑動的電機,所述滑塊4與電機之間設有偏心軸。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進行退捻時,啟動電機,電機帶動偏心軸旋轉,從而使滑塊4在滑軌3內滑動,然后滑塊4帶動連桿5繞織物旋轉,連桿5的旋轉方向與織物的旋轉方向相反,因此大大增加刮毛的時間,保證刮毛的效果。
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所述滑塊4上設有防止滑塊4之間碰撞的防碰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織物旋轉時,若出現(xiàn)滑塊4相互靠近的情況,則說明可能發(fā)生退捻過頭而反向加捻,防碰裝置可以防止滑塊4之間發(fā)生碰撞,從而避免反向加捻的情況發(fā)生。
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所述防碰裝置為彈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簧可以保證相鄰兩個滑塊4在一定距離之外,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使用方便。
或者,所述防碰裝置為磁鐵。
磁鐵帶有極性,相鄰兩個滑塊4上的磁鐵在相靠近的一端為同性極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磁鐵可以在不接觸的情況下保證相鄰兩個滑塊4相距一定距離以上,磨損較低,壽命較長。
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所述連桿5為內凹的弧形。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內凹弧形的設置可以使第一刮毛刷7與織物緊密接觸,即使在旋轉的過程中,也可以很好地將織物上的絨毛刮下。
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所述連桿5有彈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織物旋轉時,由于離心力,會產(chǎn)生一定的展幅,彈性的連桿5可以保證織物在有一定的展幅時也與織物充分接觸,保證除毛效果。
綜上所述,當退捻裝置2帶動織物運動時,織物靠近送布裝置的一端發(fā)生旋轉,且織物靠近退捻裝置2的一端與另一端之間存在轉速差,所以連桿5上的第一刮毛刷7可以將織物上的絨毛刮下,并通過吸塵器6及時吸除,防止其再次被織物或其他設備吸附,從而實現(xiàn)退捻過程中的自動除毛。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