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動車門鎖拉緊裝置,屬于操縱或控制鎖或固接件附件的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部分機動車門鎖預裝有位置傳感器,當機動車門未鎖緊時,位置傳感器將檢測到的車門狀態,顯示給用戶或通過其他機構拉緊車門。
根據專利號201520871542.6所公開的一種機動車自動閉門控制結構,通過在機動車門鎖外增加繩索拉線和控制單元,并通過機動車門鎖內部的位置傳感器檢測繩索拉線的狀態,以通過控制單元控制繩索拉線動作,將繩索拉線另一端的機動車門鎖拉緊。
上述專利中,存在以下三個問題:(1)故障率高:由于位置傳感器和控制單元設置于不同的部件,之間通過長距離的數據導線將信號發送給控制單元,數據導線因老化或頻繁動作容易造成損壞,故障率隨之增高;(2)維修難度大:位置傳感器設置于機動車門鎖內部,將機動車門鎖拆卸開后,才能對出現故障的位置傳感器進行維修,維修時間長、維修難度大;(3)制造成本高:集成了位置傳感器的機動車門鎖,制造工藝要求高,結構也隨之復雜,成本昂貴。由于存在這些問題,限制了機動車輔助拉緊門鎖裝置的推廣和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機動車門鎖控制裝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種機動車門鎖拉緊裝置,通過將位置傳感器設置在機動車門鎖外,降低了故障率、減少了維修難度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發明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機動車門鎖拉緊裝置,包括機動車門鎖、連接件和控制裝置,控制裝置通過連接件與機動車門鎖相連,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單元、位置傳感器和執行單元,所述執行單元包括電機和傳動機構,位置傳感器與設置于機動車門鎖外的連接件或者傳動機構上;當機動車門未鎖緊時,位置傳感器將信號傳遞到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控制執行單元帶動連接件拉緊機動車門鎖。
進一步地,傳動機構包括齒輪組和齒條,齒條與齒輪組相互嚙合。傳動機構實現電機力的方向的傳遞。傳動機構之所以間接地,先通過連接齒輪組再連接齒條,是為了達到:實現當電機不動時,齒輪組與齒條可以彼此分離,降低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位置傳感器設置于齒條表面、齒條和控制裝置的殼體之間,或者齒條和控制單元之間。位置傳感器設置于控制裝置內的情況包括上述三種情況。
進一步地,控制單元控制電機驅動齒輪組轉動。控制單元通過電機驅動器與電機相連,電機通過轉速控制齒輪組的轉動。
進一步地,齒條通過連接件與機動車門鎖相連。齒條是關聯連接件和位置傳感器的部件。
進一步地,位置傳感器和控制單元集成于同一電路板上。通過設置于同一電路板上,降低了數據線磨損帶來的故障率高問題。
進一步地,位置傳感器設置于連接件表面,或者連接件與控制裝置的殼體之間。位置傳感器設置于連接件上,包括在控制裝置內和控制裝置外兩種情況。
進一步地,位置傳感器采用非接觸式位置傳感器或者接觸式位置傳感器。不管采用何種位置傳感器,目的都是通過位置來判斷機動車門鎖是否鎖緊。
進一步地,非接觸式位置傳感器采用霍爾位置傳感器。霍爾位置傳感器是根據霍爾效應制作的一種磁場位置傳感器,具有精度高和線性度好的優點。
進一步地,接觸式位置傳感器采用行程開關或者電位計。用行程開關或者電位計具有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價格低廉的優點。
本發明的使用過程如下所述:當機動車門鎖未鎖緊的時候,被與連接件相連的齒條底部的位置傳感器檢測到;位置傳感器將該信號通過電路板或者數據線迅速傳遞給控制單元;控制單元根據內部設置的程序進行邏輯判斷,如果需要執行拉緊動作,則將指令傳遞給電機,通過控制電機旋轉驅動齒輪組轉動;齒輪組轉動后與齒條相互接觸,從而帶動齒條移動,移動方向與連接件拉緊的方向一致。當齒條拉緊后,齒輪組與齒條相互脫離,從而保證齒輪組和齒條之間磨損達到最小,延長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成本降低:降低了機動車門鎖的結構、精簡了生產加工工藝,降低企業成本、消耗促進可持續發展;
(2)安全可靠:經過高強度以及惡劣環境下的多次測試,機動車門鎖拉緊裝置的故障率極低,保證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3)體積減小:機動車門鎖空間占用少,普及率高,非常環保,直面當前嚴峻環保形勢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企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4)噪音極低:車門拉緊過程中,采用逐級關緊,保障中老年以及幼兒免受噪音干擾;
(5)易于維護:位置傳感器位于機動車門鎖外,易于維護且維修成本低,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6)省力省心:控制單元的時間控制的恰到好處,關門更加省力省心,從而提供一個更為舒適的環境;
(7)防止夾手:現有技術經過多次的測試以及驗證,具有防夾手程序,以保證用戶安全;
(8)延長使用壽命:電機間接地連接連接件,當電機不動時,齒輪組與齒條可以彼此分離,降低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原理框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中:1機動車門鎖;2連接件;3位置傳感器;4執行單元;5控制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的目的克服傳統的位置傳感器3僅能放置于機動車門鎖1內,而造成的故障率高、維修難度大和制造成本高的問題。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機動車門鎖1、連接件2和控制裝置,機動車門鎖1和控制裝置通過連接件2相連。本發明就是在機動車門鎖1外增加位置傳感器3。上述改變的帶來的好處在于,機動車門鎖1外增加位置傳感器3,位置傳感器3的數量不受限制,而不需要考慮機動車門鎖1空間;同時將降低機動車門鎖1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難度,減少了位置傳感器3故障率高帶來的維修困難。
實施例一:
如圖2所示,傳動機構包括齒輪組和齒條,齒條與齒輪組相互嚙合。傳動機構實現電機力的方向的傳遞。傳動機構之所以間接地,先通過連接齒輪組再連接齒條,是為了達到:實現當電機不動時,齒輪組與齒條可以彼此分離,降低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位置傳感器3設置于齒條表面、齒條和控制裝置的殼體之間,或者齒條和控制單元5之間。位置傳感器3設置于控制裝置內的情況包括上述三種情況。圖2中,位置傳感器3設置于齒條底部。
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位置傳感器3設置于連接件2表面,或者連接件2與控制裝置的殼體之間。位置傳感器3設置于連接件2上,包括在控制裝置內和控制裝置外兩種情況。圖3中,位置傳感器3設置于連接件2與控制裝置的殼體之間。
控制單元5控制電機驅動齒輪組轉動。控制單元5通過電機驅動器與電機相連,電機通過轉速控制齒輪組的轉動。齒條通過連接件2與機動車門鎖1相連。齒條是關聯連接件2和位置傳感器3的部件。位置傳感器3和控制單元5集成于同一電路板上。通過設置于同一電路板上,降低了數據線磨損帶來的故障率高問題。
位置傳感器3采用非接觸式位置傳感器或者接觸式位置傳感器。不管采用何種位置傳感器3,目的都是通過位置來判斷機動車門鎖1是否鎖緊。非接觸式位置傳感器采用霍爾位置傳感器。霍爾位置傳感器是根據霍爾效應制作的一種磁場位置傳感器,具有精度高和線性度好的優點。接觸式位置傳感器采用行程開關或者電位計。用行程開關或者電位計具有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價格低廉的優點。
本發明的使用過程如下所述:當機動車門鎖1未鎖緊的時候,該信號則會被與連接件2相連的齒條底部的位置傳感器3檢測到;位置傳感器3將該信號通過電路板或者數據線迅速傳遞給控制單元5;控制單元5根據內部設置的程序進行邏輯判斷,如果需要執行拉緊動作,則將指令傳遞給電機,電機旋轉驅動齒輪組轉動;齒輪組轉動后與齒條相互接觸,從而帶動齒條移動,移動方向與連接件2拉緊的方向一致。當齒條拉緊后,齒輪組與齒條相互脫離,從而保證齒輪組和齒條之間磨損達到最小,延長使用壽命。
當然,上述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對本發明的實施例范圍。本發明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歸屬于本發明的專利涵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