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布料裁剪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國內服裝業的不斷發展,縫前設備行業也隨之不斷升級,各類縫前設備也不斷涌現。布料裁剪設備是縫前設備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申請號為201510132663.3的發明布料裁剪裝置與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相同。這種申請號為201510132663.3的發明布料裁剪裝置涉及布料裁剪裝置,其包括基板、裁剪機構、布料壓緊機構。基板設有適合布料穿過的布料輸送口,布料輸送口一側的基板板面設有布料壓緊機構,布料輸送口另一側的基板設有裁剪機構;布料壓緊機構包括壓板、鉸接座,鉸接座固定于基板,壓板一端與鉸接座鉸接,另一端連接操作手柄,壓板沿鉸接座翻轉至其中一個限位端時,壓板壓緊布料于基板板面;裁剪機構包括由電機、驅動輪、傳動輪帶動的傳動帶,以及與傳動帶固定的裁刀,傳動帶帶動裁刀的運動方向是與布料沿布料輸送口輸送的方向垂直,基板設有適配裁刀伸出并作裁剪運動的裁刀口,壓板設有與裁刀口對應的裁刀防護槽。通過該布料裁剪裝置,實現布料自動裁剪,裁剪效率高,質量好。
但是上述發明機構復雜,維護成本高,而且同類產品無法快速有效地完成裁剪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布料裁剪設備。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布料裁剪設備,所述立架上設有切割機構、攪拌機構以及輸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由設置在立架上的U形板、沿直線等距開在U形板下表面的多個矩形開口、插裝在矩形開口相對兩側的轉軸、套裝在轉軸上的轉輪、銷軸連接在U形板一端相對兩側且與U形板長度以及寬度相匹配的下壓框架、套裝在下壓框架相對兩端的一對轉輪A、設置在下壓框架上其中一個轉輪A一側的從動齒輪、設置在下壓框架上的旋轉電機、套裝在旋轉電機上的主動齒輪和套裝在一對轉輪A上的皮帶構成。
所述切割機構由設置在立架上的切割加工箱、開在切割加工箱一側表面且與U形板一端相匹配的進料口、分別設置在切割加工箱內位于進料口相對兩側的一對旋轉電機A和分別套裝在一對旋轉電機A旋轉端的葉片式切刀構成,所述切割加工箱上還設有加水機構。
所述攪拌機構由設置在切割加工箱內上表面旋轉端向下的旋轉電機B、套裝在旋轉電機B旋轉端的延長桿、設置在旋轉電機B旋轉端側表面的凸起、開在延長桿一端與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和套裝在延長桿側表面下端的攪拌葉片構成。
所述加水機構由一端插入切割加工箱內的流水管、連接在流水管另一端水箱、設置在水箱上端的續液箱、沿縱向從上到下依次開在續液箱側表面的開口A與開口B、一端密封連接在開口A內且另一端插入水箱上表面的L形管A、一端密封連接在開口B內且另一端插入水箱內的L形管B、一端與續液箱連接的連接管、連接在連接管另一端的備用水箱和設置在連接管上的抽吸泵構成。
所述切割加工箱呈長方體并且下表面為倒置錐形結構,所述切割加工箱下表面中心位置開有開口。
所述開口連接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內設有輸送蛟龍,所述立架下端且位于導流管處設有收集箱。
所述葉片式切刀采用開式葉片分布。
所述皮帶采用工業用傳送帶。
所述下壓框架的下表面矩形槽尺寸與U形板上表面尺寸相同。
所述抽吸泵采用單級單吸離心泵。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一種代替人工切割布料的設備,自動化的進行加工,節省了人工占用率,并且切割效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布料裁剪設備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布料裁剪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布料裁剪設備的下壓框架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布料裁剪設備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布料裁剪設備的切割加工箱左視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布料裁剪設備的切割加工箱未剖放大圖;
圖6為本發明布料裁剪設備的續液箱部分放大圖;
圖中,1、立架;2、U形板;3、矩形開口;4、轉軸;5、轉輪;6、下壓框架;7、從動齒輪;8、旋轉電機;9、主動齒輪;10、皮帶;11、切割加工箱;12、進料口;13、旋轉電機A;14、葉片式切刀;15、旋轉電機B;16、延長桿;17、凸起;18、凹槽;19、攪拌葉片;20、流水管;21、水箱;22、續液箱;23、開口A;24、開口B;25、L形管A;26、L形管B;27、連接管;28、抽吸泵;29、開口;30、導流管;31、輸送蛟龍;32、收集箱;33、轉輪A;34、備用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6所示,一種布料裁剪設備,包括立架(1),所述立架(1)上設有切割機構、攪拌機構以及輸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由設置在立架(1)上的U形板(2)、沿直線等距開在U形板(2)下表面的多個矩形開口(3)、插裝在矩形開口(3)相對兩側的轉軸(4)、套裝在轉軸(4)上的轉輪(5)、銷軸連接在U形板(2)一端相對兩側且與U形板(2)長度以及寬度相匹配的下壓框架(6)、套裝在下壓框架(6)相對兩端的一對轉輪A(33)、設置在下壓框架(6)上其中一個轉輪A(33)一側的從動齒輪(7)、設置在下壓框架(6)上的旋轉電機(8)、套裝在旋轉電機(8)上的主動齒輪(9)和套裝在一對轉輪A(33)上的皮帶(10)構成;所述切割機構由設置在立架(1)上的切割加工箱(11)、開在切割加工箱(11)一側表面且與U形板(2)一端相匹配的進料口(12)、分別設置在切割加工箱(11)內位于進料口(12)相對兩側的一對旋轉電機A(13)和分別套裝在一對旋轉電機A(13)旋轉端的葉片式切刀(14)構成,所述切割加工箱(11)上還設有加水機構;所述攪拌機構由設置在切割加工箱(11)內上表面旋轉端向下的旋轉電機B(15)、套裝在旋轉電機B(15)旋轉端的延長桿(16)、設置在旋轉電機B(15)旋轉端側表面的凸起(17)、開在延長桿(16)一端與凸起(17)相匹配的凹槽(18)和套裝在延長桿(16)側表面下端的攪拌葉片(19)構成;所述加水機構由一端插入切割加工箱(11)內的流水管(20)、連接在流水管(20)另一端水箱(21)、設置在水箱(21)上端的續液箱(22)、沿縱向從上到下依次開在續液箱(22)側表面的開口A(23)與開口B(24)、一端密封連接在開口A(23)內且另一端插入水箱(21)上表面的L形管A(25)、一端密封連接在開口B(24)內且另一端插入水箱(21)內的L形管B(26)、一端與續液箱(22)連接的連接管(27)、連接在連接管(27)另一端的備用水箱(34)和設置在連接管(27)上的抽吸泵(28)構成;所述切割加工箱(11)呈長方體并且下表面為倒置錐形結構,所述切割加工箱(11)下表面中心位置開有開口(29);所述開口(29)連接有導流管(30),所述導流管(30)內設有輸送蛟龍(31),所述立架(1)下端且位于導流管(30)處設有收集箱(32)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布料裁剪設備,其特征在于, 所述葉片式切刀(14)采用開式葉片分布;所述皮帶(10)采用工業用傳送帶;所述下壓框架(6)的下表面矩形槽尺寸與U形板(2)上表面尺寸相同;所述抽吸泵(28)采用單級單吸離心泵。
本實施方案的特點為,立架上設有切割機構、攪拌機構以及輸送機構,葉片式切刀在旋轉電機A的帶動下旋轉,并且在輸送機構的配合下,完成布料進給與切割,一種代替人工切割布料的設備,切割快速效率高。
在本實施方案中,控制器的輸出端1與旋轉電機的輸入端相連,控制器的輸出端2與抽吸泵的輸入端相連,控制器的輸出端3與旋轉電機A的輸入端相連,控制器的輸出端4與旋轉電機B的輸入端相連,控制器控制旋轉電機、旋轉電機A、旋轉電機B和抽吸泵工作,首先將銷軸連接在立架上的U形板一端相對兩側且與U形板長度以及寬度相匹配的下壓框架抬起,將布料放置在插裝在矩形開口相對兩側的多個轉軸上,然后將下壓框架扣在U形板內,然后旋轉電機正常工作,旋轉電機的旋轉端轉動,帶動主動齒輪轉動,主動齒輪轉動使得從動齒輪及其同軸的轉輪A轉動,帶動皮帶對布料進行碾壓輸送作業,布料輸送到切割加工箱的進料口處時,一對旋轉電機A正常工作,一對旋轉電機A的旋轉端轉動帶動一對錯位的葉片式切刀轉動,對布料進行切割作業,切割后的布料進入切割加工箱中,連接水箱一端的流水管對切割加工箱內進行加水,其中水箱上設有自動續液設備,然后旋轉電機B正常工作,旋轉電機B的旋轉端轉動,帶動延長桿及其上的攪拌葉片轉動,對布料進行攪拌作業,其中延長桿上開有凹槽,旋轉電機B旋轉端側表面設有凸起,從而使得延長桿與旋轉電機B連接的更牢固,攪拌后的布料通過開口進入到導流管,經輸送蛟龍的輸送送到收集箱內,此設備簡單,實用性強。
在本實施方案中,當水箱內的液體高度變低時,續液箱通過密封于開口A內的L形管A向水箱內加入液體,當續液箱內的液體設定高度相對于水箱的高度偏低時,水箱體通過密封于開口B內的L形管B向續液箱內加入液體,當續液箱的高度低于一定值時,抽吸泵開始工作,將備用水箱內的液體抽到續液箱內,當水的位置到達一定高度后,抽吸泵停止工作,從而實現自動續液的作業,簡單方便,自動化強。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