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羽絨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羽絨的抗菌防霉加工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羽絨是長在鵝、鴨的腹部,成蘆花朵狀的絨毛,是一種動物性蛋白質纖維。羽絨能夠吸收人體散發(fā)流動的熱氣,隔絕外界冷空氣的入侵,是一種極受人們歡迎的保暖材料。由于羽絨的化學組成是蛋白質,并且在羽絨原料中含有較多細菌,在濕熱環(huán)境下,羽絨容易發(fā)生霉變、產(chǎn)生異味、甚至發(fā)生變質,不僅威脅到人們的健康,同時會導致羽絨保暖、蓬松性能下降。cn201110330230公開了一種抑菌功能羽絨的整理方法,通過將殼聚糖整理到羽絨纖維中來提高羽絨的抗菌性能。然而,僅僅用殼聚糖對羽絨進行抗菌防霉處理的效果有限,難以滿足高效、持久抗菌防霉的需求。為了提高羽絨的抗菌防霉性能及其持久性,還需要對羽絨的加工處理方法作出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高效、持久的羽絨的抗菌防霉加工處理方法。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羽絨的抗菌防霉加工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羽絨原料經(jīng)過脫脂、除塵、清洗、脫水、烘干處理,得到預處理羽絨備用;
(2)將0.1-0.15重量份正硅酸乙酯、0.01-0.015重量份肉桂醛、0.2-0.3重量份質量分數(shù)為0.05-0.1%的鹽酸溶液與0.5-1重量份無水乙醇混合后于40-50℃攪拌0.5-1h,得二氧化硅復合溶膠備用,將0.3-0.5重量份殼聚糖加入80-100重量份醋酸溶液中攪拌溶解均勻,然后緩慢滴加所述的二氧化硅復合溶膠并于40-50℃攪拌0.5-1h,冷卻后得到羽絨整理液;
(3)將步驟(1)得到的預處理羽絨在步驟(2)得到的羽絨整理液中浸漬處理10-15min,然后采取浸軋工藝,軋液率為150-200%,最后烘干至恒重,得到成品,所述預處理羽絨與羽絨整理液的重量比為1:(30-50)。
所述殼聚糖的分子量為5000-20000。
所述醋酸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1-1.5%。
所述步驟(3)中的浸漬處理溫度為40-80℃。
所述步驟(3)中的烘干溫度為120-140℃。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
本發(fā)明通過溶膠-凝膠法得到負載肉桂醛的二氧化硅復合溶膠,然后將其與殼聚糖的醋酸溶液混合得到羽絨整理液,將脫脂、除塵、清洗、脫水、烘干處理后的羽絨在羽絨整理液中浸軋、烘干處理,在羽絨表面形成均勻的肉桂醛/納米二氧化硅/殼聚糖復合層,一方面通過抗菌防霉活性成分肉桂醛的負載以及緩釋,提高羽絨的抗菌防霉效果及其持久性,另一方面殼聚糖、納米二氧化硅也具有一定的抗菌防霉效果,其在羽絨表面形成的膜層也能保護羽絨不受細菌、霉菌的侵蝕。通過上述加工處理,使得到的羽絨具有優(yōu)異的抗菌防霉性能,不易變質、產(chǎn)生異味,且效果持久,衛(wèi)生性好,有利于人們的健康。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羽絨的抗菌防霉加工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羽絨原料經(jīng)過脫脂、除塵、清洗、脫水、烘干處理,得到預處理羽絨備用;
(2)將0.1重量份正硅酸乙酯、0.01重量份肉桂醛、0.2重量份質量分數(shù)為0.05%的鹽酸溶液與0.5重量份無水乙醇混合后于40攪拌0.5h,得二氧化硅復合溶膠備用,將0.3重量份殼聚糖加入80重量份醋酸溶液中攪拌溶解均勻,然后緩慢滴加所述的二氧化硅復合溶膠并于40℃攪拌0.5h,冷卻后得到羽絨整理液;
(3)將步驟(1)得到的預處理羽絨在步驟(2)得到的羽絨整理液中浸漬處理10min,然后采取浸軋工藝,軋液率為150%,最后烘干至恒重,得到成品,所述預處理羽絨與羽絨整理液的重量比為1:30。
所述殼聚糖的分子量為5000。
所述醋酸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1%。
所述步驟(3)中的浸漬處理溫度為40℃。
所述步驟(3)中的烘干溫度為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