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衣物處理領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種衣物處理設備的控制方法、裝置、衣物處理設備和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目前,衣物處理設備包括很多洗滌或者烘干程序,例如混合、內衣、快速、嬰童、煮洗等等。當用戶選擇任一功能后,由于衣物處理設備剛開始運行時不能準確確定衣物實際洗滌或者烘干時間,僅依據系統(tǒng)設定進行計算預估,且為了保證衣物洗滌或烘干效果,后續(xù)會進行時間修正,從而在剛開始運行或者運行過程中的顯示剩余時間出現大幅度跳變,尤其是小件負載,時間跳變更為明顯,顯示剩余時間與實際結束時間相差較大,由此導致用戶取衣時機不準確。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衣物處理設備的控制方法、裝置、衣物處理設備和可讀存儲介質,實現了對于預設類型的處理功能允許用戶自定義實際運行時長,避免系統(tǒng)計算出的運行時長不準確。
2、第一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衣物處理設備的控制方法,包括:
3、獲取用戶設定的對衣物的處理模式和處理功能;所述處理功能對應運行參數,所述運行參數至少包括運行時長;
4、在所述處理模式下,按照所述運行參數對所述衣物進行處理。
5、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6、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7、在所述處理功能為第一目標功能時,顯示或發(fā)送與所述第一目標功能對應的參數設置信息,供用戶對所述第一目標功能的運行參數進行設定;
8、獲取用戶設定的與所述第一目標功能對應的第一運行參數,所述第一運行參數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目標功能的第一運行時長;
9、所述在所述處理模式下,按照所述運行參數對所述衣物進行處理,包括:
10、在所述處理模式下,按照所述第一運行參數對所述衣物進行處理。
11、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12、在所述處理功能為第二目標功能時,獲取用戶設定的與所述第二目標功能對應的第二運行參數,或者獲取預存的與所述第二目標功能對應的第二運行參數;
13、根據所述第二運行參數確定所述第二目標功能的第二運行時長;
14、所述在所述處理模式下,按照所述運行參數對所述衣物進行處理,包括:
15、在所述處理模式下,按照所述第二運行參數和所述第二運行時長對所述衣物進行處理。
16、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第一運行參數還包括以下至少一項:處理溫度、漂洗次數、轉速;
17、所述第二運行參數包括以下至少一項:處理溫度、漂洗次數、轉速。
18、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第一目標功能對應的參數設置信息中待選擇的運行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處理模式的最短運行時長;和/或
19、所述方法還包括:
20、在顯示或發(fā)送與所述第一目標功能對應的參數設置信息時,顯示或發(fā)送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設定的第一運行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處理模式的最短運行時長。
21、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22、確定所述處理模式的處理階段以及每個所述處理階段的基礎時長;
23、將所述處理階段的基礎時長的總和,作為所述處理模式的最短運行時長。
24、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在所述處理模式下,按照所述運行參數對所述衣物進行處理,包括:
25、將所述運行時長按照所述處理模式的各個處理階段進行分配。
26、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將所述運行時長按照所述處理模式的各個處理階段進行分配,包括:
27、將所述運行時長按照所述處理模式的各個處理階段的基礎時長進行分配;若所述運行時長分配后有剩余,則將分配后剩余的第一剩余時長按照所述處理模式對應的預設分配規(guī)則繼續(xù)分配至所述處理模式的至少一個處理階段。
28、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處理模式包括洗滌模式,所述洗滌模式包括主洗階段、漂洗階段以及脫水階段;其中,所述主洗階段為常溫主洗階段或加熱主洗階段;所述漂洗階段包括第一漂洗階段和第二漂洗階段,或者所述漂洗階段包括第二漂洗階段;
29、所述將分配后剩余的第一剩余時長按照所述處理模式對應的預設分配規(guī)則繼續(xù)分配至所述處理模式的至少一個處理階段,包括:
30、若所述處理模式為所述洗滌模式,則將所述第一剩余時長按照洗滌分配規(guī)則,分配至所述洗滌模式的至少一個處理階段;
31、其中,所述洗滌分配規(guī)則包括:
32、當所述第一剩余時長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所述第一漂洗階段的基礎時長時,將所述第一剩余時長分配至所述常溫主洗階段;
33、當所述第一剩余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漂洗階段的基礎時長,且小于第一時長差值時,將所述第一剩余時長分配至所述第一漂洗階段,以及將分配后剩余的第二剩余時長分配至所述常溫主洗階段,所述第一時長差值為所述加熱主洗階段的基礎時長與所述常溫主洗階段的基礎時長的差值;
34、當所述第一剩余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時長差值,且小于第一時長和值時,將所述第一剩余時長分配至所述加熱主洗階段,所述第一時長和值為所述第一時長差值與所述第一漂洗階段的基礎時長的和;
35、當所述第一剩余時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時長和值時,將所述第一剩余時長分配至所述第一漂洗階段,以及將分配后剩余的第二剩余時長分配至所述加熱主洗階段。
36、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處理模式包括烘干模式;所述烘干模式包括烘干階段、冷卻階段;所述將分配后剩余的第一剩余時長按照所述處理模式對應的預設分配規(guī)則繼續(xù)分配至所述處理模式的至少一個處理階段,包括:
37、若所述處理模式為所述烘干模式,則將所述第一剩余時長按照烘干分配規(guī)則,分配至所述烘干模式的烘干階段;
38、其中,所述烘干分配規(guī)則包括:將所述第一剩余時長全部分配至所述烘干階段。
39、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可選地,所述處理模式包括洗烘模式;所述洗烘模式包括洗滌部分和烘干部分;
40、所述將分配后剩余的第一剩余時長按照所述處理模式對應的預設分配規(guī)則繼續(xù)分配至所述處理模式的至少一個處理部分,包括:
41、若所述處理模式為所述洗烘模式,則將所述第一剩余時長按照預設比例,分為第一子時長和第二子時長;
42、將所述第一子時長分配至所述洗滌部分,以及將所述第二子時長分配至所述烘干部分;
43、其中,在所述洗滌部分按照洗滌分配規(guī)則分配所述第一子時長,在所述烘干部分按照烘干分配規(guī)則分配所述第二子時長。
44、第二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衣物處理設備的控制裝置,包括:
45、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用戶設定的對衣物的處理模式和處理功能;所述處理功能對應運行參數,所述運行參數至少包括運行時長;
46、第一處理模塊,用于在所述處理模式下,按照所述運行參數對所述衣物進行處理。
47、第三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衣物處理設備,該衣物處理設備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存儲器存儲可在處理器上運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處理器執(zhí)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驟。
48、第四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讀存儲介質,該可讀存儲介質上存儲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處理器執(zhí)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驟。
49、第五方面,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芯片,該芯片包括處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處理器耦合,處理器用于運行程序或指令,實現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50、在本技術實施例中,獲取用戶設定的對衣物的處理模式和處理功能;處理功能對應運行參數,運行參數至少包括運行時長;在所述處理模式下,按照所述運行參數對所述衣物進行處理。針對相關技術中處理時間出現大幅度跳變的問題,本技術實施例允許用戶自定義實際運行參數,避免通過系統(tǒng)設定進行計算預估的運行時長不準確導致用戶無法知曉準確的取衣時機。特別是對于小件洗功能,更能夠保證小件洗功能下的運行時間的準確。
51、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技術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