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腦橫機的,特別涉及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
背景技術:
1、電腦橫機是一種雙針板舌針緯編織織機。它的三角裝置猶如一組平面凸輪,織針的針腳可進入凸輪的槽道內,移動三角,迫使織針在針板的針槽內作有規律的升降運動,并通過針勾和針舌的動作,就能將紗線編織成針織物。織針在上升過程中,線圈逐步退出針勾,打開針舌,并退出針舌掛在針桿上;織針在下降過程中,針勾勾住新墊放的紗線,并將其牽拉彎曲成線圈,同時原有的線圈則脫出針勾,新線圈從舊線圈中穿過,與舊線圈串聯起來,眾多的織針織成的線圈串互相聯結形成了針織物。
2、目前,電腦橫機的針板都是采用單槽單針的方式,即一個針槽中放置一個織針組,織針組通常包括選針片、彈簧針、長針和舌針,舌針的前部一側具有擴圈片,因此就需要針槽的開設寬度應大于織針組的最大厚度,并且每相鄰兩個織針組之間通過插片相隔開,插片的設計也是具有一定尺寸限制的,這就導致兩個相鄰的織針組之間的距離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編織出的織物組織不能做到更加致密、人體貼合度具有局限性、編織的花型不夠豐富,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電腦橫機針板進行改進和優化。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采用單槽雙針的編織方式,不僅大大縮減了雙針間距,以使編織更加緊密,且有效提高編織效率及質量。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包括針板、織針組件、沉降片、擋紗片,所述針板沿寬度方向間隔插接有若干插片,且相鄰的所述插片之間插接有隔片,所述隔片與所述插片之間形成第一針槽、第二針槽,所述織針組件為一對并分別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一針槽、第二針槽中,所述沉降片插裝于所述第一針槽的頂部上,所述擋紗片插裝于所述沉降片之間;
3、所述第一針槽、第二針槽中的織針組件之間設置有連接針腳,所述織針組件均包括織針、長針腳、彈簧針腳,所述長針腳的前端嵌接于所述織針的下端,所述連接針腳與所述長針腳相嵌接,以使所述連接針腳在山板的驅使下推動所述織針上升,所述彈簧針腳設置于所述第一針槽、第二針槽的下部,且所述彈簧針腳的頭端位于所述長針腳的尾部上方,所述彈簧針腳上升時將所述長針腳壓入所述第一針槽/第二針槽,以使所述長針腳脫離所述連接針腳。
4、更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針腳包括基座、第一側壁、第二側壁,所述基座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的首端之間,所述基座的頂面設置有與所述山板配合的連接后片踵,所述基座的底面設置有連接前片踵,所述長針腳的中部具有與所述連接前片踵配合的凹位。
5、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側壁、第二側壁上朝向所述針板的一側設置有弧形彈片,所述弧形彈片與所述針板抵觸配合。
6、更進一步地,所述插片的兩側壁上部向外凸出設置有凸沿,以使所述連接針腳置于所述凸沿與所述針板之間。
7、更進一步地,所述針板的上部上下設置有第一鋼條、第二鋼條,所述沉降片的一端具有第一軸孔,所述第一鋼條穿設于所述沉降片的第一軸孔上,所述沉降片的另一端設置有長條孔,所述第二鋼條穿設于所述沉降片的長條孔上,以使所述沉降片繞所述第一鋼條前后擺動。
8、更進一步地,所述擋紗片的上端具有與所述第二鋼條相配合的卡槽,且所述擋紗片遠離所述織針組件的一端開設有開槽。
9、更進一步地,所述擋紗片上具有第二軸孔,所述第一鋼條穿插于所述第二軸孔上。
10、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針槽、第二針槽中的織針組件還包括選針腳,所述第一針槽中選針腳的上段設置有第一選針齒,所述第二針槽中選針腳的下段設置有第二選針齒,所述第一選針齒與所述第二選針齒至少錯開一段選針位并有序置于所述第一針槽、第二針槽中。
11、更進一步地,所述針板上沿寬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第一插槽,且任一相鄰的所述第一插槽之間設置有第二插槽,以使所述插片插裝于所述第一插槽中,所述隔片插裝于所述第二插槽中。
12、更進一步地,所述插片的上部兩側分別具有向內凹陷的凹槽,所述第一針槽、第二針槽中所述織針的擴圈片鏡像設置,以使所述織針的擴圈片分別置于所述插片的凹槽內。
13、相比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實用新型采用單槽雙針的編織方式,并且每個插片上開設有與織針的脫圈片配合的凹位,以此減少織針的占用空間,并且每個插片的兩側壁上部向外凸出設置有凸沿,以使連接針腳限制于針板與凸沿之間,能夠避免連接針腳發生晃動,同樣也大大減少了連接針腳的占用空間,以此大大縮減了雙針間距,以使編織更加緊密。(2)本實用新型中任一相鄰的沉降片之間設置有擋紗片,以使其中一織針下降成圈時,利用擋紗片的開槽側壁與另一織針的針頭之間配合阻擋該線圈的紗線,避免紗線跑進另一織針的針勾中,以此大大提高了編織穩定性,降低編織物的次品率。(3)本實用新型中沉降片可前后擺動,不僅在織針上升退圈時能夠按壓紗線,且在織針下降成圈時沉降片在紗線拉動下向前擺動,以使織針拉動紗線不易緊繃,并且增加了紗線下拉的長度,大大提高了成圈速度。(4)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針槽的選針腳采用上三段選針齒,第二針槽的選針腳采用下三段選針齒設計,從而大大降低被選針器選中的頻率,以此減少選針腳發生竄針、跳針的情況。
1.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針板(1)、織針組件(2)、沉降片(3)、擋紗片(5),所述針板(1)沿寬度方向間隔插接有若干插片(11),且相鄰的所述插片(11)之間插接有隔片(12),所述隔片(12)與所述插片(11)之間形成第一針槽(13)、第二針槽(14),所述織針組件(2)為一對并分別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一針槽(13)、第二針槽(14)中,所述沉降片(3)插裝于所述第一針槽(13)的頂部上,所述擋紗片(5)插裝于所述沉降片(3)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針腳(4)包括基座(41)、第一側壁(42)、第二側壁(43),所述基座(41)設置于所述第一側壁(42)與所述第二側壁(43)的首端之間,所述基座(41)的頂面設置有與所述山板配合的連接后片踵(411),所述基座(41)的底面設置有連接前片踵(412),所述長針腳(22)的中部具有與所述連接前片踵(412)配合的凹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壁(42)、第二側壁(43)上朝向所述針板(1)的一側設置有弧形彈片,所述弧形彈片與所述針板抵觸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11)的兩側壁上部向外凸出設置有凸沿(111),以使所述連接針腳(4)置于所述凸沿(111)與所述針板(1)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針板(1)的上部上下設置有第一鋼條、第二鋼條,所述沉降片(3)的一端具有第一軸孔(31),所述第一鋼條穿設于所述沉降片(3)的第一軸孔(31)上,所述沉降片(3)的另一端設置有長條孔(32),所述第二鋼條穿設于所述沉降片(3)的長條孔(32)上,以使所述沉降片(3)繞所述第一鋼條前后擺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紗片(5)的上端具有與所述第二鋼條相配合的卡槽(52),且所述擋紗片(5)遠離所述織針組件(2)的一端開設有開槽(53)。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紗片(5)上具有第二軸孔(51),所述第一鋼條穿插于所述第二軸孔(51)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針槽(13)、第二針槽(14)中的織針組件(2)還包括選針腳(24),所述第一針槽(13)中選針腳(24)的上段設置有第一選針齒(241),所述第二針槽(14)中選針腳(24)的下段設置有第二選針齒(242),所述第一選針齒(241)與所述第二選針齒(242)至少錯開一段選針位并有序置于所述第一針槽(13)、第二針槽(14)中。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針板(1)上沿寬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第一插槽(15),且任一相鄰的所述第一插槽(15)之間設置有第二插槽,以使所述插片(11)插裝于所述第一插槽(15)中,所述隔片(12)插裝于所述第二插槽中。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單槽雙針針板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11)的上部兩側分別具有向內凹陷的凹槽(112),所述第一針槽(13)、第二針槽(14)中所述織針(21)的擴圈片鏡像設置,以使所述織針(21)的擴圈片分別置于所述插片(11)的凹槽(112)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