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衣物處理設備,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烘干系統、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處理設備、控制裝置及蒸汽護理方法。
背景技術:
1、熱泵式烘干設備中設置有如下的空氣循環通道:由熱泵組件的冷凝器加熱后的空氣通過風道被送入裝有衣物的內筒內,從衣物中奪取了水分的濕空氣被送回到蒸發器處進行除濕,除濕后的空氣再次由冷凝器加熱,并送入內筒中,如此循環,直至衣物烘干。但傳統的熱泵式烘干設備蒸汽護理功能。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烘干系統、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處理設備、控制裝置及蒸汽護理方法,以至少解決熱泵式烘干設備無法實現蒸汽護理功能的技術問題。
2、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烘干系統,所述烘干系統包括:
3、風道組件,其包括主風道、輔風道和連接風道,所述主風道具有第一進風端和第一出風端,所述輔風道具有第二進風端和第二出風端,所述主風道的風道壁設有第一連通口,所述輔風道的風道壁設有第二連通口,所述連接風道將所述第一連通口與所述第二連通口連通;
4、主風機和輔風機,所述主風機設于所述主風道,所述輔風機設于所述輔風道;
5、熱泵組件,其包括蒸發器和冷凝器,所述蒸發器和所述冷凝器均設于所述主風道內,且在氣流流動方向上,所述蒸發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上游,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一連通口的下游;
6、噴淋裝置,其包括噴淋部和供水部,所述供水部與所述噴淋部相連,用于向所述噴淋部供水,所述噴淋部設于所述輔風道的與所述第二連通口對應的位置,或者,所述噴淋部在氣流流動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連通口的上游,所述噴淋部的噴淋方向朝向所述輔風道內部;
7、第一風門部件,其可活動的設于所述輔風道,且位于所述噴淋部的靠近所述第二出風端的一側,所述第一風門部件具有將所述輔風機與所述第二出風端之間氣流通路阻斷的第一位置,以及將所述輔風機與所述第二出風端之間氣流通路導通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風門部件可被控制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8、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烘干系統,通過將輔風道與主風道連通,并在輔風道內設置噴淋裝置,從而可實現在蒸汽護理模式下,通過輔風機啟動使得輔風道內的氣流帶動噴淋裝置噴出的水霧經冷凝器加熱為濕蒸汽后,進入衣物處理筒內與衣物充分接觸并滲入衣物,達到衣物的去皺、去味、除菌等護理功能。
9、結合第一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所述烘干系統還包括:
10、第二風門部件,其可活動的設于所述連接風道,所述第二風門部件具有將所述連接風道與所述主風道之間氣流通路阻斷的第三位置,以及將所述連接風道與所述主風道之間氣流通路導通的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風門部件可被控制在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
11、結合第一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風門部件包括第一擋板以及驅動所述第一擋板活動的第一電機,所述第一擋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輔風道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所述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側壁活動連接,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風門部件處于第一位置的情況下與所述第二側壁相連將所述輔風機與所述第二出風端之間的氣流通路阻斷,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風門部件處于第二位置的情況下與所述第二側壁分離將所述輔風道與所述第二出風端之間的氣流通路導通;
12、和/或,所述第二風門部件包括第二擋板以及驅動所述第二擋板活動的第二電機,所述第二擋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連接風道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所述第三端與所述第三側壁活動連接,所述第四端在所述第二風門部件處于第三位置的情況下與所述第四側壁相連將所述連接風道與所述蒸發器之間的氣流通路阻斷,所述第四端在所述風門部件處于第四位置的情況下與所述第四側壁分離將所述連接風道與所述主風道之間的氣流通路導通。
13、結合第一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風門部件設于所述輔風道的靠近所述第二連通口的位置;
14、和/或,所述第二風門部件設于所述連接風道的靠近所述第一連通口的位置。
15、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處理設備,所述衣物處理設備包括:
16、衣物處理筒,其包括第一進風口、第二進風口和出風口;
17、本技術實施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烘干系統,所述第一出風端與所述第一進風口連通,所述第二出風端與所述第二進風口連通,所述第一進風端和所述第二進風端均與所述出風口連通;
18、控制裝置,其被配置為,在蒸汽護理模式下,控制所述熱泵組件和所述主風機啟動,并根據所述衣物處理筒的目標位置的溫度控制所述輔風機和所述噴淋裝置的工作狀態、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風門部件的位置狀態。
19、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衣物處理設備,通過將輔風道和主風道通過連接風道連通,且在輔風道內設置噴淋裝置,并利用熱泵組件的冷凝器對水霧加熱產生濕蒸汽,從而實現熱泵式衣物處理設備的蒸汽護理功能,且不占用衣物處理設備的內部空間,并且還能使輔風道的氣流進入到主風道,從而增加冷凝器的過風量,從而減少熱量浪費。
20、結合第二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所述控制裝置還被配置為,在蒸汽護理模式下,還根據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控制所述第二風門部件的位置狀態。
21、結合第二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所述衣物處理設備包括溫度檢測裝置,所述溫度檢測裝置設于所述第一進風口,用于檢測所述衣物處理筒的進風溫度,所述目標位置為所述第一進風口。
22、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衣物處理設備的蒸汽護理方法,所述蒸汽護理方法應用于本技術實施例第二方面所提出的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處理設備,所述蒸汽護理方法包括:
23、在蒸汽護理模式下,控制所述熱泵組件啟動,控制所述主風機以設定轉速轉動;
24、獲取所述衣物處理筒的目標位置的溫度,根據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控制所述輔風機和所述噴淋裝置的工作狀態、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風門部件的位置狀態。
25、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蒸汽護理方法,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蒸汽護理方法,在蒸汽護理模式下,通過控制熱泵組件和主風機啟動使冷凝器和衣物處理筒快速升溫,以使冷凝器釋放的熱量足以使水霧變成濕蒸汽,同時衣物處理筒內部達到蒸汽護理的溫度條件,避免在蒸汽護理過程中水霧進入衣物處理筒后凝結成水滴而打濕衣物而降低蒸汽護理效果。并且,本實施例通過進一步目標位置的溫度進行監控,以確定冷凝器和筒內溫度是否達到蒸汽護理的溫度條件,進而對輔風機和噴淋裝置的啟動狀態進行控制,以及對第一風門部件的位置進行控制,從而實現在目標位置溫度達到蒸汽護理條件時通過輔風機產生的氣流帶動噴淋裝置噴出的水霧經冷凝器加熱產生濕蒸汽進入衣物處理筒內對衣物進行蒸汽護理。
26、結合第三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控制所述輔風機和所述噴淋裝置的工作狀態、以及控制所述第一風門部件的位置狀態,包括:
27、在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的情況下,控制所述輔風機和所述噴淋裝置啟動,控制所述第一風門部件處于第一位置。
28、結合第三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在所述蒸汽護理方法應用于權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處理設備的情況下,所述蒸汽護理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控制所述第二風門部件的位置狀態。
29、結合第三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控制所述第二風門部件的位置狀態,包括:
30、在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小于第一設定溫度的情況下,控制所述第二風門部件處于第三位置;
31、在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的情況下,控制所述第二風門部件處于第四位置。
32、結合第三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設定溫度的情況下,還控制所述主風機的轉速低于所述設定轉速。
33、結合第三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所述目標位置的溫度為所述第一進風口的進風溫度。
34、結合第三方面,在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可選實現方式中,所述蒸汽護理方法還包括:
35、在達到蒸汽護理結束條件時,控制所述熱泵組件關閉;
36、獲取衣物處理筒的筒內溫度,在所述筒內溫度大于第二設定溫度的情況下,控制所述輔風機和所述噴淋裝置處于啟動狀態,控制所述第一風門部件處于第二位置;
37、在所述筒內溫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設定溫度的情況下,控制所述主風機、所述輔風機和所述噴淋裝置處于關閉狀態。
38、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控制裝置,其包括存儲器和處理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有衣物處理設備的蒸汽護理方法,所述處理器用于在執行衣物處理設備的蒸汽護理方法時采用本技術實施例第三方面所提出的衣物處理設備的蒸汽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