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筋縫接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橡筋縫接機,包括機臺、兩臺縫紉機、旋轉翻折機構、對齊機構、送料機構;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安裝在機臺的中部,兩臺縫紉機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旋轉翻折機構的兩側,對齊機構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縫紉機的下方,送料機構安裝在機臺的一側且送料機構的出料端與旋轉翻折機構的進料端銜接。由于本發明的旋轉翻折機構的進料端與送料機構的出料端銜接,旋轉翻折機構從送料機構上夾取橡筋后,在輸送的同時將橡筋翻轉,再送入對齊機構,對齊機構將橡筋定位,避免橡筋跑偏,一臺旋轉翻折機構可分別給兩臺縫紉機送料,具有生產效率高的優點。
【專利說明】
橡筋縫接機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縫紉機,特別是涉及一種橡筋縫接機。
【背景技術】
[0002]縫紉機是用一根或多根縫紉線,在縫料上形成一種或多種線跡,使一層或多層縫料交織或縫合起來的機器。縫紉機能縫制棉、麻、絲、毛、人造纖維等織物和皮革、塑料、紙張等制品,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橡筋縫接機是縫紉機的一種,傳統的橡筋縫接機只有一臺,生產效率較低,而且由于橡筋具有彈性,在輸送過程中會伸展,對輸送機構具有更高的要求。橡皮筋又叫橡筋是將有彈性的橡皮縫在棉紗或其它紡織物料中,可以被拉伸到一倍或幾倍長度的紡織品物料。目前橡筋的剪切是由人工或半自動裝置完成,由于橡筋的厚度和彈性在每一段上誤差較大,采用人工或傳統滾輪傳送都對橡筋產生拉伸或擠壓作用使橡筋傳送的長度誤差很大,在許多場合會嚴重影響產品的質量,使產品質量達不到客戶的要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效率更高的橡筋縫接機。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發明是一種橡筋縫接機,包括機臺、兩臺縫紉機、旋轉翻折機構、對齊機構、送料機構;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安裝在機臺的中部,兩臺縫紉機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旋轉翻折機構的兩側,對齊機構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縫紉機的下方,送料機構安裝在機臺的一側且送料機構的出料端與旋轉翻折機構的進料端銜接;
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包括旋轉支座、旋轉支柱、旋轉電機、減速機、直線軸承、旋轉軸承座、旋轉轉軸、支軸軸承座、支軸、推進氣缸、翻轉支座、氣動夾指;所述的旋轉支座的下端固定在機臺上,旋轉支柱的底部固定在旋轉支座上,旋轉電機固定安裝在旋轉支柱內,旋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減速機與旋轉轉軸連接,旋轉轉軸的下部可旋轉的套置在旋轉軸承座內,旋轉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旋轉支柱頂部,支軸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旋轉轉軸的頂面,推進氣缸的缸體固定在支軸軸承座上,推進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翻轉支座連接,起導向作用的支軸通過直線軸承活動套置在支軸軸承座上,支軸的內端與翻轉支座固接;
所述的對齊機構包括安裝座、推塊、推塊氣缸、導向軸、第一伸縮壓腳、第二伸縮壓腳、針車壓腳、小氣缸座、第一氣缸、第二氣缸;所述的安裝座安裝在機臺上,推塊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安裝座上,推塊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推塊一側連接,推塊另一側與導向軸連接,導向軸通過直線軸承座可移動的安裝在安裝座上;所述的小氣缸座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呈框形的推塊中間,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的缸體皆固定在小氣缸座上,第一氣缸活塞桿桿端與第一伸縮壓腳內端連接,第二氣缸活塞桿桿端與第二伸縮壓腳內端連接且第二伸縮壓腳的頂邊與第一伸縮壓腳的頂邊相對,第一伸縮壓腳和第二伸縮壓腳皆位于針車壓腳兩個壓臂之間且第一伸縮壓腳位于第二伸縮壓腳的內側,兩者之間間隔為橡筋的安裝位。
[0005]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還包括旋轉氣缸、吹氣軸;所述旋轉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翻轉支座上,旋轉氣缸的活塞桿桿端通過吹氣軸與氣動夾指連接。
[0006]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還包括擋料架、導向架、伸縮氣缸;所述的擋料架的內端通過導向架與翻轉支座固接,擋料架的外端沿氣動夾指移動方向伸出,伸縮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翻轉支座上,伸縮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擋料架的內端連接。
[0007]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還包括吹氣管;所述的吹氣管安裝在翻轉支座上且吹氣管的氣口對著擋料架。
[0008]所述的對齊機構中第一伸縮壓腳和第二伸縮壓腳的頂邊具有階梯面,以便避讓縫紉機自身的中壓腳。
[0009]所述的對齊機構的第二氣缸活塞桿桿端通過夾持塊與第二伸縮壓腳內端連接。
[0010]所述的對齊機構還包括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一端固定在夾持塊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氣缸上。
[0011]所述的旋轉軸承座頂面安裝有接近開關,在旋轉轉軸頂面的一側設有感應塊; 所述的送料機構包括輔助送料機構、定點機構、進料機構、夾持機構、拉料機構、兩個光纖頭;所述的輔助送料機構、定點機構、進料機構、夾持機構依序安裝在機臺上,拉料機構安裝在機臺上且與夾持機構相對,在拉料機構安裝的機臺上與夾持機構安裝的機臺上分別安裝有光纖頭,兩個光纖頭相對而設;
所述的輔助送料機構包括電機安裝架、安裝板、送料電機、打帶三角盤、兩個滾輪、輔助送料輪、送料輪電機、壓輪、安裝漏斗;所述的電機安裝架的下端固定在安裝板的頂部,送料電機安裝在電機安裝架上,送料電機的輸出軸與打帶三角盤連接;所述的兩個滾輪自上而下設置且可旋轉的安裝在安裝板上,送料輪電機固定安裝在安裝板上且送料輪電機的輸出軸與輔助送料輪連接,驅動輔助送料輪旋轉,輔助送料輪位于滾輪的下方,壓輪以可調節間距的方式安裝在安裝板上且位于輔助送料輪一側,可與輔助送料輪抵靠;所述安裝漏斗固定在機臺上且位于安裝板的正下方,安裝漏斗的兩側分別安裝有安全光幕傳感器;
所述的定點機構包括定點安裝座、移筆導軌、左長擋片、右長擋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移動座、旋轉支架、擺動氣缸;所述的定點安裝座下端固定在機臺上,左長擋片和右長擋片安裝在定點安裝座的頂面,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移動座可調節的套接在移筆導軌上;所述的擺動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定點安裝座上的下部,擺動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旋轉支架的下端鉸接,旋轉支架的中部鉸接在定點安裝座上,旋轉支架的上端與移筆導軌連接;
所述的拉料機構包括固定支座、進料氣缸、氣缸底座、滾珠導軌、移動支座、固定夾指、夾指氣缸、萬向軸承、夾緊夾指;所述的固定支座固定在機臺上,進料氣缸的缸體通過氣缸底座安裝在固定支座上,進料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移動支座連接,移動支座通過滾珠導軌滑接在固定支座上,固定夾指固定在移動支座上;所述的夾指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移動支座上,夾指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通過萬向軸承與夾緊夾指的內端鉸接,夾緊夾指的中部鉸接在移動支座上且夾緊夾指與固定夾指相對;
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馬達座、針輪主軸、針輪、針輪電機、針輪傳動機構、擋邊、剪料機構。所述的馬達座固定在機臺上,針輪電機安裝在馬達座上,針輪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針輪主軸、針輪傳動機構與針輪連接,針輪可旋轉的安裝在馬達座上;所述的擋邊靠接在針輪上。所述的剪料機構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針輪的一側。
[0012]所述的夾持機構包括翻轉底座、上夾持手指、下夾持手指、手指夾持氣缸、夾持導向機構;所述的翻轉底座固定安裝在機臺上,上夾持手指固定在翻轉底座頂面,手指夾持氣缸的缸體固定在上夾持手指內側,手指夾持氣缸的活塞桿桿端穿過上夾持手指與下夾持手指固接,下夾持手指的外側與上夾持手指相對,在上夾持手指和下夾持手指之間設有夾持導向機構,所述的上夾持手指和下夾持手指外側環繞在進料機構的針輪外圍。
[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發明包括機臺、兩臺縫紉機、旋轉翻折機構、對齊機構、送料機構,旋轉翻折機構的進料端與送料機構的出料端銜接,旋轉翻折機構從送料機構上夾取橡筋后,在輸送的同時將橡筋翻轉,再送入對齊機構,對齊機構將橡筋定位,避免橡筋跑偏,一臺旋轉翻折機構可分別給兩臺縫紉機送料,具有生產效率高的優點。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的軸測圖;
圖2A是本發明旋轉翻折機構的軸測圖;
圖2B是本發明旋轉翻折機構頂部的立體分解圖;
圖2C是本發明旋轉翻折機構底部的立體分解圖;
圖2D是本發明旋轉翻折機構的翻折示意圖;
圖3A是本發明對齊機構的軸測圖;
圖3B是本發明對齊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3C是本發明對齊機構第一伸縮壓腳與第二伸縮壓腳的示意圖;
圖3D是本發明對齊機構的安裝示意圖;
圖4A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輔助送料機構的軸測圖;
圖4B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輔助送料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4C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進料機構的軸測圖;
圖4D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進料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4E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進料機構的局部軸測圖;
圖4F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進料機構的壓料示意圖;
圖4G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定點機構的軸測圖;
圖4H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定點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41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定點機構標定產品的立體圖;
圖4J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夾持機構的軸測圖;
圖4K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夾持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圖4L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拉料機構的軸測圖;
圖4M是本發明送料機構中拉料機構的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所示,本發明是一種橡筋縫接機,包括機臺1、兩臺縫紉機2、旋轉翻折機構3、對齊機構4、送料機構5。
[0017]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3安裝在機臺I的中部,兩臺縫紉機2安裝在機臺I上且位于旋轉翻折機構3的兩側,對齊機構4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縫紉機2的下方,送料機構5安裝在機臺I的一側且送料機構5的出料端與旋轉翻折機構3的進料端銜接。
[0018]如圖2A-圖2D所示,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3包括旋轉支座31、旋轉支柱32、旋轉電機33、減速機34、直線軸承35、旋轉軸承座36、旋轉轉軸37、支軸軸承座38、支軸39、推進氣缸391、旋轉氣缸392、吹氣軸393、翻轉支座394、氣動夾指395、擋料架396、導向架397、吹氣管398和伸縮氣缸399。所述的旋轉支座31的下端固定在機臺I上,旋轉支柱32的底部固定在旋轉支座31上,旋轉電機33固定安裝在旋轉支柱32內,旋轉電機33的輸出軸通過減速機34與旋轉轉軸37連接,旋轉轉軸37的下部可旋轉的套置在旋轉軸承座36內,旋轉軸承座36固定安裝在旋轉支柱32頂部,支軸軸承座38固定安裝在旋轉轉軸37的頂面,推進氣缸391的缸體固定在支軸軸承座38上,推進氣缸391的活塞桿桿端與翻轉支座394連接,起導向作用的支軸39通過直線軸承35活動套置在支軸軸承座38上,支軸39的內端與翻轉支座394固接;所述的旋轉氣缸392的缸體固定在翻轉支座394上,旋轉氣缸392的活塞桿桿端通過吹氣軸393與氣動夾指395連接,夾緊氣缸3951控制氣動夾指395的打開與夾緊動作。所述的擋料架396的內端通過導向架397與翻轉支座394固接,擋料架396的外端沿氣動夾指395移動方向伸出,伸縮氣缸399缸體固定在翻轉支座394上,伸縮氣缸399的活塞桿桿端與擋料架396的內端連接,吹氣管398安裝在翻轉支座394上且吹氣管398的氣口對著擋料架396外端。所述的旋轉軸承座36頂面安裝有接近開關399,在翻轉支座394的一側設有感應塊390。在送料機構5上設有兩個光纖頭56,兩個光纖頭56用于檢測旋轉翻折機構3是否有把橡筋帶夾出來。
[0019]如圖3A-3D所示,所述的對齊機構4包括安裝座41、推塊42、推塊氣缸43、導向軸44、第一伸縮壓腳45、第二伸縮壓腳46、針車壓腳47、第一小氣缸座481、第一小氣缸座482、第一氣缸49、第二氣缸491、直線軸承座492、復位彈簧493。所述的安裝座41安裝在縫紉機2的機臺上,推塊氣缸43的缸體固定在安裝座41上,推塊氣缸43的活塞桿桿端與推塊42—側連接,推塊42另一側與導向軸44連接,導向軸44通過直線軸承座492可移動的安裝在安裝座41上;所述的小氣缸座48安裝在縫紉機2的機臺上且位于呈框形的推塊42中間。所述的小氣缸座48由第一小氣缸座481和第一小氣缸座482構成,第一氣缸49和第二氣缸491的缸體分別固定在第一小氣缸座481和第二小氣缸座482上,第一氣缸49活塞桿桿端與第一伸縮壓腳45內端連接,第二氣缸491活塞桿桿端通過夾持塊461與第二伸縮壓腳46內端連接且第二伸縮壓腳46的頂邊與第一伸縮壓腳45的頂邊相對,第一伸縮壓腳45和第二伸縮壓腳46皆位于針車壓腳47兩個壓臂之間且第一伸縮壓腳45位于第二伸縮壓腳46的內側,兩者之間間隔為橡筋的安裝位,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伸縮壓腳45的頂邊具有階梯面451,所述第二伸縮壓腳46的頂邊具有階梯面462,以便避讓縫紉機自身的中壓腳。所述復位彈簧493—端固定在夾持塊46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氣缸491上,以方便第二伸縮壓腳46復位。如圖3D所示,所述的對齊機構4安裝在縫接機2的下方。
[0020]如圖1所示,所述的送料機構5包括輔助送料機構51、定點機構52、進料機構53、夾持機構54、拉料機構55、兩個光纖頭56。所述的輔助送料機構51、定點機構52、進料機構53、夾持機構54、拉料機構55依序安裝在機臺I上,拉料機構55安裝在機臺I上且與夾持機構54相對,在拉料機構55安裝的機臺I上與夾持機構54安裝的機臺I上分別安裝有光纖頭56,兩個光纖頭56相對而設(如圖2D所示)。
[0021 ]如圖4A、圖4B所示,所述的輔助送料機構51包括電機安裝架511、安裝板512、送料電機513、打帶三角盤514、兩個滾輪515、輔助送料輪516、送料輪電機517、壓輪518、安裝漏斗519。所述的電機安裝架511的下端固定在安裝板512的頂部,送料電機513安裝在電機安裝架511上,送料電機513的輸出軸與打帶三角盤514連接;所述的兩個滾輪515自上而下設置且可旋轉的安裝在安裝板512上,送料輪電機517固定安裝在安裝板512上且送料輪電機517的輸出軸與輔助送料輪516連接,驅動輔助送料輪516旋轉,輔助送料輪516位于滾輪515的下方,壓輪518以可調節間距的方式安裝在安裝板512上且位于輔助送料輪516—側,可與輔助送料輪516抵靠;所述安裝漏斗519固定在機臺I上且位于安裝板512的正下方,安裝漏斗519的兩側分別安裝有安全光幕傳感器5191。
[0022]如圖4G-圖41所示,所述的定點機構52包括定點安裝座521、移筆導軌522、左長擋片523、右長擋片524、三個移動座525、旋轉支架526、擺動氣缸527。所述的定點安裝座521下端固定在機臺I上,左長擋片523和右長擋片524安裝在定點安裝座521的頂面,三個移動座525可調節的套接在移筆導軌522上;所述的擺動氣缸527的缸體固定在定點安裝座521上的下部,擺動氣缸527的活塞桿桿端與旋轉支架526的下端鉸接,旋轉支架526的中部鉸接在定點安裝座521上,旋轉支架526的上端與移筆導軌522連接。如圖41所示,為定點機構52定點后的廣品20。
[0023 ] 如圖4L-圖4M所示,所述的拉料機構5 5包括固定支座5 51、進料氣缸5 5 2、氣缸底座553、滾珠導軌554、移動支座555、固定夾指556、夾指氣缸557、萬向軸承558、夾緊夾指559。所述的固定支座551固定在機臺I上,進料氣缸552的缸體通過氣缸底座553安裝在固定支座551上,進料氣缸552的活塞桿桿端與移動支座555連接,移動支座555通過滾珠導軌554滑接在固定支座551上,固定夾指556固定在移動支座555上;所述的夾指氣缸557的缸體固定在移動支座555上,夾指氣缸557的活塞桿桿端與通過萬向軸承558與夾緊夾指559的內端鉸接,夾緊夾指559的中部鉸接在移動支座555上且夾緊夾指559與固定夾指556相對。
[0024]如圖4C-4F所示,所述的進料機構53包括馬達座531、針輪主軸532、針輪533、針輪電機534、針輪傳動機構535、擋邊536、剪料機構537。所述的馬達座531固定在機臺I上,針輪電機534安裝在馬達座531上,針輪電機534的輸出軸通過針輪主軸532、針輪傳動機構535與針輪533連接,針輪533可旋轉的安裝在馬達座531上;所述的擋邊536靠接在針輪533上。所述的剪料機構537安裝在機臺I上且位于針輪533的一側(如圖1所示)。
[0025]如圖4J-圖4K所示,所述的夾持機構54包括翻轉底座541(如圖1示)、上夾持手指542、下夾持手指543、手指夾持氣缸544、夾持導向機構545。所述的翻轉底座541固定安裝在機臺I上,上夾持手指542固定在翻轉底座541頂面,手指夾持氣缸544的缸體固定在上夾持手指542內側,手指夾持氣缸544的活塞桿桿端穿過上夾持手指542與下夾持手指543固接,下夾持手指543的外側與上夾持手指542相對,在上夾持手指542和下夾持手指543之間設有夾持導向機構545,所述的上夾持手指542和下夾持手指543外側環繞在進料機構53的針輪533外圍。
[0026]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所述的送料機構5中的輔助送料機構51給橡筋縫紉機送料,為了保持橡筋料處于無張力狀態,橡筋料會下垂至安裝漏斗519內為預留長度,安裝漏斗519兩側的安全光幕傳感器5191實時檢測預留橡筋料的長度,從而調整送料電機513的速度,使預留橡筋料的長度處于無張力狀態,橡筋料帶送至定點機構52進行打點定位,產品20完成后,方便后續工序辨識位置,進料機構53中的擋邊536將橡筋料帶壓入針輪533中,,可避免橡筋料帶的伸展,針輪533轉動進行送料,剪料機構537剪斷橡筋料帶,夾持機構54夾緊橡筋料帶。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3的進料端與送料機構5的出料端銜接,旋轉翻折機構3從送料機構5的夾持機構54上夾取橡筋料帶后,在輸送的同時將橡筋料帶翻轉,再送入第一臺縫紉機2下方的對齊機構4,對齊機構4中的第一伸縮壓腳45和第二伸縮壓腳46將橡筋料帶定位,避免橡筋料帶跑偏,縫紉機2對橡筋料帶進行縫合;在旋轉翻折機構3從送料機構5的夾持機構54上夾取橡筋料帶后,送料機構5重新送料,等待旋轉翻折機構3返回;在第一臺縫紉機2縫合的過程中,旋轉翻折機構3將橡筋料帶送給第二臺縫紉機2,進行縫合操作。
[0027]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3的工作原理:
所述的推進氣缸391推動翻轉支座394向前伸出,氣動夾指395伸入送料機構5的夾持機構54上,夾緊氣缸3951控制氣動夾指395夾取橡筋料帶后,推進氣缸391收縮翻轉支座394向后歸位,旋轉電機33驅動旋轉轉軸37轉動90度,同時,旋轉氣缸392旋轉,驅動兩個相對而設的氣動夾指395旋轉,將橡筋料帶兩邊翻轉折邊,使得橡筋帶形成一個圓形,翻折后的兩邊對齊位于擋料架396的上表面,旋轉到位后,推進氣缸391推動翻轉支座394向前伸出,將橡筋帶送入第一臺縫紉機2的縫合工位準備進行縫合,進入縫紉機的縫合工位時,擋料架396在伸縮氣缸399的驅動下向內縮回,給縫紉機的縫合工位的針車壓腳讓位,在針車壓腳下壓后,夾緊氣缸3951控制氣動夾指395打開,推進氣缸391收縮翻轉支座394向后歸位,從而實現自動完成旋轉翻轉折邊的連續生產動作;旋轉電機33驅動旋轉轉軸37反向轉動90度,使得本發明對準送料機構5,準備進行下一段橡筋帶的輸送,相同的動作將橡筋帶從送料機構5的夾持機構54上夾取橡筋料帶后,將橡筋料帶旋轉送入與第一臺縫紉機2相對而設的第二臺縫紉機2的縫合工位進行縫合,從而實現兩臺縫紉機的連續交替縫合。
[0028]所述的對齊機構4的工作原理:
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3從送料機構5上夾取橡筋料帶后,在輸送的同時將橡筋料帶翻轉,再送入第一臺縫紉機2下方,針車壓腳47下壓后,第一伸縮壓腳45和第二伸縮壓腳46分別在第一氣缸49和第二氣缸491的驅動下分別向內縮,抵靠在橡筋料帶的兩側,將橡筋料帶定位,避免橡筋料帶跑偏,縫紉機2開始對橡筋料帶進行縫合,縫合時,針車壓腳47、第一伸縮壓腳45和第二伸縮壓腳46始終下壓及抵靠在橡筋料帶的兩側,由于第一伸縮壓腳45的頂邊具有階梯面451,同時,第二伸縮壓腳46的頂邊具有階梯面462,因此,縫紉機2在縫合時,第一伸縮壓腳45和第二伸縮壓腳46不會干涉到縫紉機的縫合,起到避讓縫紉機自身的中壓腳的作用,同時,又防止橡筋料帶在縫合過程中發生的偏移。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即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臺、兩臺縫紉機、旋轉翻折機構、對齊機構、送料機構;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安裝在機臺的中部,兩臺縫紉機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旋轉翻折機構的兩側,對齊機構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縫紉機的下方,送料機構安裝在機臺的一側且送料機構的出料端與旋轉翻折機構的進料端銜接; 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包括旋轉支座、旋轉支柱、旋轉電機、減速機、直線軸承、旋轉軸承座、旋轉轉軸、支軸軸承座、支軸、推進氣缸、翻轉支座、氣動夾指;所述的旋轉支座的下端固定在機臺上,旋轉支柱的底部固定在旋轉支座上,旋轉電機固定安裝在旋轉支柱內,旋轉電機的輸出軸通過減速機與旋轉轉軸連接,旋轉轉軸的下部可旋轉的套置在旋轉軸承座內,旋轉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旋轉支柱頂部,支軸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旋轉轉軸的頂面,推進氣缸的缸體固定在支軸軸承座上,推進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翻轉支座連接,起導向作用的支軸通過直線軸承活動套置在支軸軸承座上,支軸的內端與翻轉支座固接; 所述的對齊機構包括安裝座、推塊、推塊氣缸、導向軸、第一伸縮壓腳、第二伸縮壓腳、針車壓腳、小氣缸座、第一氣缸、第二氣缸;所述的安裝座安裝在機臺上,推塊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安裝座上,推塊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推塊一側連接,推塊另一側與導向軸連接,導向軸通過直線軸承座可移動的安裝在安裝座上;所述的小氣缸座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呈框形的推塊中間,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的缸體皆固定在小氣缸座上,第一氣缸活塞桿桿端與第一伸縮壓腳內端連接,第二氣缸活塞桿桿端與第二伸縮壓腳內端連接且第二伸縮壓腳的頂邊與第一伸縮壓腳的頂邊相對,第一伸縮壓腳和第二伸縮壓腳皆位于針車壓腳兩個壓臂之間且第一伸縮壓腳位于第二伸縮壓腳的內側,兩者之間間隔為橡筋的安裝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還包括旋轉氣缸、吹氣軸;所述旋轉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翻轉支座上,旋轉氣缸的活塞桿桿端通過吹氣軸與氣動夾指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還包括擋料架、導向架、伸縮氣缸;所述的擋料架的內端通過導向架與翻轉支座固接,擋料架的外端沿氣動夾指移動方向伸出,伸縮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翻轉支座上,伸縮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擋料架的內端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翻折機構還包括吹氣管;所述的吹氣管安裝在翻轉支座上且吹氣管的氣口對著擋料架。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齊機構中第一伸縮壓腳和第二伸縮壓腳的頂邊具有階梯面,以便避讓縫紉機自身的中壓腳。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齊機構的第二氣缸活塞桿桿端通過夾持塊與第二伸縮壓腳內端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齊機構還包括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一端固定在夾持塊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氣缸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轉軸承座頂面安裝有接近開關,在旋轉轉軸頂面的一側設有感應塊;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機構包括輔助送料機構、定點機構、進料機構、夾持機構、拉料機構、兩個光纖頭;所述的輔助送料機構、定點機構、進料機構、夾持機構依序安裝在機臺上,拉料機構安裝在機臺上且與夾持機構相對,在拉料機構安裝的機臺上與夾持機構安裝的機臺上分別安裝有光纖頭,兩個光纖頭相對而設; 所述的輔助送料機構包括電機安裝架、安裝板、送料電機、打帶三角盤、兩個滾輪、輔助送料輪、送料輪電機、壓輪、安裝漏斗;所述的電機安裝架的下端固定在安裝板的頂部,送料電機安裝在電機安裝架上,送料電機的輸出軸與打帶三角盤連接;所述的兩個滾輪自上而下設置且可旋轉的安裝在安裝板上,送料輪電機固定安裝在安裝板上且送料輪電機的輸出軸與輔助送料輪連接,驅動輔助送料輪旋轉,輔助送料輪位于滾輪的下方,壓輪以可調節間距的方式安裝在安裝板上且位于輔助送料輪一側,可與輔助送料輪抵靠;所述安裝漏斗固定在機臺上且位于安裝板的正下方,安裝漏斗的兩側分別安裝有安全光幕傳感器; 所述的定點機構包括定點安裝座、移筆導軌、左長擋片、右長擋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移動座、旋轉支架、擺動氣缸;所述的定點安裝座下端固定在機臺上,左長擋片和右長擋片安裝在定點安裝座的頂面,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移動座可調節的套接在移筆導軌上;所述的擺動氣缸的缸體固定在定點安裝座上的下部,擺動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旋轉支架的下端鉸接,旋轉支架的中部鉸接在定點安裝座上,旋轉支架的上端與移筆導軌連接; 所述的拉料機構包括固定支座、進料氣缸、氣缸底座、滾珠導軌、移動支座、固定夾指、夾指氣缸、萬向軸承、夾緊夾指;所述的固定支座固定在機臺上,進料氣缸的缸體通過氣缸底座安裝在固定支座上,進料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移動支座連接,移動支座通過滾珠導軌滑接在固定支座上,固定夾指固定在移動支座上;所述的夾指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移動支座上,夾指氣缸的活塞桿桿端與通過萬向軸承與夾緊夾指的內端鉸接,夾緊夾指的中部鉸接在移動支座上且夾緊夾指與固定夾指相對; 所述的進料機構包括馬達座、針輪主軸、針輪、針輪電機、針輪傳動機構、擋邊、剪料機構。9.所述的馬達座固定在機臺上,針輪電機安裝在馬達座上,針輪電機的輸出軸通過針輪主軸、針輪傳動機構與針輪連接,針輪可旋轉的安裝在馬達座上;所述的擋邊靠接在針輪上;所述的剪料機構安裝在機臺上且位于針輪的一側。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橡筋縫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持機構包括翻轉底座、上夾持手指、下夾持手指、手指夾持氣缸、夾持導向機構;所述的翻轉底座固定安裝在機臺上,上夾持手指固定在翻轉底座頂面,手指夾持氣缸的缸體固定在上夾持手指內側,手指夾持氣缸的活塞桿桿端穿過上夾持手指與下夾持手指固接,下夾持手指的外側與上夾持手指相對,在上夾持手指和下夾持手指之間設有夾持導向機構,所述的上夾持手指和下夾持手指外側環繞在進料機構的針輪外圍。
【文檔編號】D05B35/06GK106087284SQ201610647374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8月9日 公開號201610647374.1, CN 106087284 A, CN 106087284A, CN 201610647374, CN-A-106087284, CN106087284 A, CN106087284A, CN201610647374, CN201610647374.1
【發明人】李世釗
【申請人】廈門市宏迪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