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對滾布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陶瓷磚的布料裝置,特別是一種對滾布料裝置。
技術背景現有傳統布料的方法均為水平并列多組料斗,將粉料填在承料載體上 (例如傳統的格柵或者軟膠坯墊),然后由推料車或者其他循環輸送機構 將粉料帶進壓機并填充于模具型腔內進行壓制成型。但是若要實現特殊裝飾效果的磚坯(如微粉線條磚、仿天然石材、 沙巖石),現有傳統布料方法存在較多的技術缺陷(1) 均要通過二次或二次以上布料或者多工位分區域疊加布料;(2) 粉料的投放量及投放位置無法精細控制,使下落在承粉載體上的 粉料圖案失真嚴重,所印制出的陶瓷磚圖案粗糙,達不到精細裝 飾的效果;(3) 組合設備占地面積大,布料時間長,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對滾布料裝置, 一方面能夠實現 仿效河流中鵝蛋石(或者雨花石)的特殊裝飾布料效果,讓動態的流水與 沉靜的石頭在陶資磚中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另一方面具有結構筒單、占 地小、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等特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對滾布料裝置,包括移動填料 器連接架和固定在所述移動填料器連接架上的微粉花料斗,所述微粉花料斗下方設置有向同 一承粉載體的同 一 區域上布設粉料的光面輥筒和雕花 輥筒。所述雕花輥筒外表面設置有用于容置粉料的凹坑, 一側與驅動所述雕 花輥筒貼合或脫離所述光面輥筒的壓緊氣缸連接。所述壓緊氣缸通過一使光面輥筒和雕花輥筒之間產生相互作用的超越 離合器與所述雕花輥筒連接。所述光面輥筒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刮平粉料的粉料刮平板,所述粉料刮 平板與所述移動填料器連接架連接。所述微粉花料斗的一側設置有用于控制料量的料量控制閘板,所述料量 控制閘板與所述微粉花料斗的側板連接。所述雕花輥筒的 一側還設置有線條輥筒。所述線條輥筒的上方設置有一線條料斗, 一用于控制料量的料量控制閘 板設置在所述線條料斗的 一側。所述線條輥筒的下方設置有一振動篩網。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對滾布料裝置,利用光面輥筒和雕花輥筒之間 的相互作用以及料量控制閘板對料量的控制作用,將粉料在設定位置、以 設定數量投放在承粉載體上,實現了粉料投放量和投放位置的精細控制, 保證粉料圖案質量,同時也避免了傳統布料方法需要通過二次或二次以上布料或者多工位分區域疊加布料的繁瑣。此外,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緊 湊、簡單,占地面積小,布料過程效率高,粉料圖案或線條便于調節,降 低了生產和維護成本。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 ~圖5為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的工作流程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生產產品的效果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傳統二次布料車的組合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皮帶式多功能布料車的組合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移動底板式多功能布料車的組合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光面輥筒;2-一雕花輥筒;3—微粉花料斗;4--超越離合器;5-一粉料刮平板; 6—移動填料器連接7--料量控制閘板;8-一壓緊氣缸;9—線條輥筒;10--線條料斗;11-一料量控制閘板;12—振動篩網;13--承粉載體;14-一固定基料斗;15—移動基料斗;16--第一驅動機構;17 —第二驅動機構;18--第三驅動機構;19一平臺底板承粉載體;20-一第四驅動機構;21 —第五驅動機構;22--第六驅動機構;23—輸送平皮帶承粉載體;24--固定底板;2 5—移動式底板承粉載體;26--對滾布料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的主體結構包括光面輥筒1、雕花輥筒2、微粉花料斗3和 移動填料器連接架6,光面輥筒1的左側設置有用于刮平粉料的粉料刮平 板5,并與移動填料器連接架6連接;雕花輥筒2設置在光面輥筒1的右 側,雕花輥筒2外表面設置有用于容置粉料的凹坑,粉料在擠壓狀態下從 雕花輥筒2凹坑中滑落在承粉載體13上;雕花輥筒2與壓緊氣缸8連接, 可使雕花輥筒2貼合或脫離光面輥筒1;雕花輥筒2的中心軸處設置有超越 離合器4,它可以使光面輥筒l和雕花輥筒2之間產生相互作用,避免了傳統布料方法需要通過二次或二次以上布料或者多工位分區域疊加布料的繁瑣;光面輥筒1和雕花輥筒2的上方設置有微粉花料斗3,并通過光 面輥筒1和雕花輥筒2之間的相互作用向光面輥筒1和雕花輥筒2下方的 同一承粉載體13的同一區域布設粉料,同時微粉花料斗3與移動填料器連 接架6連接,其左側設置有用于控制料量的料量控制閘板7,可將粉料在設 定位置、以設定數量投放在承粉載體13上,實現了粉料投放量和投放位 置的精細控制,保證粉料圖案質量;線條輥筒9設置在壓緊氣缸8的右側, 線條輥筒9的上方設置有線條料斗10,線條料斗10的右側設置有用于控制 料量的料量控制閘板ll,且線條輥筒9的下方設置有振動篩網12,因此可以 使粉料圖案或線條便于調節,所布設出的陶瓷磚圖案達到精細裝飾的效果。 圖2~圖5為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的工作流程圖。如圖2所示,填 料開始時,移動填料器連接架6帶著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向A方向移 動,壓緊氣缸8使雕花輥筒2向B方向移動,與光面輥筒l貼合,雕花輥 筒2在超越離合器4的單向作用下通過嚙合齒輪與光面輥筒1同速旋轉, 即雕花輥筒2做C向轉動,光面輥筒1做D向轉動,將微粉花料斗3中的 粉料在擠壓狀態下從旋轉的雕花輥筒2凹坑中滑落在承粉載體13上。如 圖3所示,在上述步驟過程中,當移動填料器連接架6使承粉載體13到達 線條輥筒9下方時,線條輥筒9做E向旋轉,將線條料斗10中的粉料帶 出,通過振動篩網12振動使粉料均勻布設在承粉載體13上。如圖4所示, 當承粉載體13完成上述布料后,停在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的一側并等 待。如圖5所示,再次布料開始時,承粉載體的驅動裝置帶動承粉載體13 向F方向(即壓機方向)運行,移動填料器連接架6帶著本實用新型對滾 布料裝置向Al方向(即F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動,同時壓緊氣缸8帶動 雕花輥筒2向Bl方向移動,使雕花輥筒2與光面輥筒1脫離(一般控制 輥筒貼合距離為0. 5 ~ lmm即可),雕花輥筒2在超越離合器4的單向作 用下停止旋轉,光面輥筒1作Dl方向(即反方向)旋轉將微粉花料斗3中的粉料帶出,再次布鋪在承粉載體13上,并通過粉料刮平板5刮平。 之后,承粉載體的驅動裝置將承粉載體13送往壓機壓制成型,整機開始 下一循環周期。如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生產的產品。圖7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傳統二次布料車的組合示意圖。如圖7所示, 其工作過程為首先第三驅動機構18帶著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26向平 臺底板承粉載體19布設粉料,通過第一驅動機構16使傳統仿形柵格與平 臺底板組合在一起,罩住粉料,然后通過第二驅動機構17向由固定基料斗 14和移動基料斗15組成的布料車移動,實現布料。圖8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皮帶式多功能布料車的組合示意圖。如圖8所 示,其工作過程為首先第四驅動機構20使皮帶運行,同時第三驅動機構 18帶著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26向輸送平皮帶承粉載體23布設粉料, 第四驅動機構20使皮帶繼續運行,將布設好的粉料送到浮動柵格下面,通 過第一驅動機構16和第六驅動機構22使柵格移動并下降罩住粉料,然后通 過第二驅動機構17向由固定基料斗14和移動基料斗15組成的布料車移動, 實現布料。圖9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移動底板式多功能布料車的組合示意圖。如圖9 所示,首先第五驅動機構21使移動底板返回,同時第三驅動機構l8帶著 本實用新型對滾布料裝置26向移動式底板承粉載體25布設粉料,第五驅 動機構21使移動底板繼續移動,將布設好的粉料送到浮動柵格下面,通過 第一驅動機構16和第六驅動機構22使柵格移動并下降罩住粉料,固定底板 24承托住移動基料斗15,然后通過第二驅動機構17向由固定基料斗14和 移動基料斗15組成的布料車移動,實現布料。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 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 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對滾布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填料器連接架和固定在所述移動填料器連接架上的微粉花料斗,所述微粉花料斗下方設置有向同一承粉載體的同一區域上布設粉料的光面輥筒和雕花輥筒。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滾布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花輥筒 外表面設置有用于容置粉料的凹坑, 一側與驅動所述雕花輥筒貼合或脫離 所述光面輥筒的壓緊氣缸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對滾布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氣缸 通過一使光面輥筒和雕花輥筒之間產生相互作用的超越離合器與所述雕花 輥筒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滾布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面輥筒 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刮平粉料的粉料刮平板,所述粉料刮平板與所述移動填 料器連接架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滾布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花料斗 的一側設置有用于控制料量的料量控制閘板,所述料量控制閘板與所述微粉 花料斗的側板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滾布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雕花輥筒的 一側還設置有線條輥筒。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對滾布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條輥筒的 上方設置有一線條料斗, 一用于控制料量的料量控制閘板設置在所述線條料 斗的一側。
8、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對滾布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條輥筒的 下方設置有一振動篩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滾布料裝置,包括移動填料器連接架和固定在移動填料器連接架上的微粉花料斗,微粉花料斗下方設置有向同一承粉載體的同一區域上布設粉料的光面輥筒和雕花輥筒。雕花輥筒外表面設置有凹坑,一壓緊氣缸通過超越離合器與雕花輥筒連接,光面輥筒的一側設置有粉料刮平板,與移動填料器連接架連接,微粉花料斗的一側設置有與微粉花料斗的側板連接的料量控制閘板,雕花輥筒的一側還設置有線條輥筒。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粉料圖案或線條便于調節,可以精細控制粉料投放量和投放位置,提高布料質量和效率。
文檔編號B28B13/00GK201124533SQ200720190178
公開日2008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5日
發明者周榮光 申請人:廣東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