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墻體的節點構造。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已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我國資源匱乏,從可持續發展方 面來考慮,政府已經開始下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以減少溫室氣體及其他 廢氣的排放,建筑節能更被國家領導們放在了第一重要位置。 而為配合國家的這一重要舉措,今后的古建和仿古建筑工程的保溫節能施工必定 會成為必不可少的項目。而傳統古建材料在保溫節能方面還有其局限性,必須與新的保溫 材料配合使用,才能達到既保證外觀的古建效果,又符合國家對保溫節能方面的規范要求。 而國內尚無成熟的、大面積使用過的保溫砌塊與古建磚的墻體連接節點。如采用暗丁拉接 法施工,雖然可以很好的解決里外皮墻體的連接問題,并且在古建筑中也是很成熟的做法, 但需在背里的砌塊上砍出暗丁空間,而保溫砌塊的性質與陶粒砌塊類似。即砍制時易碎,殤 耗很大。同時由于背里墻有部分砌塊破損,在一定程度上使砌塊墻體的穩固性有所下降。而 且,在墻面做淋水試驗時發現,在暗丁處有向內滲水現象。 另外在施工時,由于保溫砌塊與古建磚料的性質和砌筑方法不同,每天允許的砌 筑高度也不同,如果讓保溫砌塊與古建磚同時砌筑,勢必會出現保溫砌塊砌筑窩工現象,不 利于生產實際操作和保證工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要解決古 建磚與保溫砌塊的連接問題,并解決現有的古建磚墻體缺乏保溫功能、整體穩固性不高,施 工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這種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包括構成組合墻內皮的保溫砌塊、 構成組合墻外皮的古建磚、以及二者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保溫砌塊外立面由拉接筋和 灌漿粘接料與古建磚連接; 所述組合墻內皮的保溫砌塊由灌漿粘接料砌筑為一體,在各保溫砌塊之間的灌漿 粘接料內水平植有鋼筋拉鉤,鋼筋拉鉤的中部及尾部伸入灌漿粘接料內,鋼筋拉鉤頭部的 彎鉤露出保溫砌塊外面; 所述古建磚由膀子面磚和轉頭磚組合砌筑而成; 膀子面磚的轉頭肋朝外,轉頭肋上面打老漿灰條,傾斜面上由水泥砂漿灌縫; 轉頭磚與鋼筋拉鉤水平位置相對應,轉頭磚短于膀子面磚的部分與上下層的膀子 面磚形成用于容納鋼筋拉鉤頭部彎鉤以及灌漿粘接料的間隙。 所述鋼筋拉鉤的中部及尾部均與灌漿粘接料內埋設的水平筋垂直連接,鋼筋拉鉤 在中部及尾部的水平筋之間有一段彎折部,且靠近保溫砌塊內面的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上方,靠近保溫砌塊外面的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下方。 所述鋼筋拉鉤的頭部與水平筋垂直連接。 所述鋼筋拉鉤與水平筋可由綁扎絲連接。 所述灌漿粘接料可以是水泥砂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1、通過對組合墻體連接節點的試驗和選擇,找到了傳統古建材料與新建保溫材料 相結合的關鍵節點,解決了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的連接問題。 2、通過使用水泥砂漿和老漿灰,既提高了古建墻體的牢固程度,加快了墻體的砌 筑速度,又滿足了古建墻體傳統風貌的要求??梢蕴岣吖沤ùu的砌筑速度,使小停泥磚每天 的砌筑高度增加到1500mm。 3、由于在古建墻體中使用了轉頭磚,降低了材料成本。 4、同時提高了古建磚組合墻體的保溫性能和整體穩固性,加快了施工效率。本節 點構造不僅可用于小停泥磚與保溫砌塊墻體的拉接,它還可以廣泛的用于各種古建磚料與 新建砌塊形成的組合墻的拉接。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鋼筋拉鉤與水平筋連接位置關系示意圖。
圖3是膀子面磚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保溫砌塊砌筑流程示意圖。 圖5是古建磚的砌筑流程示意圖。 附圖標記1-保溫砌塊、2_膀子面磚、3_轉頭磚、4_鋼筋拉鉤、5_水平筋、6_灌漿 粘接料、7-老漿灰條。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見
圖1所示,這種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包括構成組 合墻內皮的保溫砌塊、構成組合墻外皮的古建磚、以及二者的連接結構,保溫砌塊外立面 由拉接筋和灌漿粘接料與古建磚連接,灌漿粘接料6可以是普通水泥砂漿或聚合物水泥砂 漿。 所述組合墻內皮的保溫砌塊1由灌漿粘接料6砌筑為一體,在各保溫砌塊之間的 灌漿粘接料內水平植有鋼筋拉鉤4,鋼筋拉鉤的中部及尾部伸入灌漿粘接料內,鋼筋拉鉤頭 部的彎鉤露出保溫砌塊外面。 所用的古建磚可以為小停泥磚或大停泥磚等,可由膀子面磚2和轉頭磚3組合砌 筑而成。 膀子面磚2的轉頭肋朝外,轉頭肋上面打老漿灰條7,傾斜面上由水泥砂漿灌縫, 參見圖3所示。 轉頭磚3與鋼筋拉鉤水平位置相對應,轉頭磚3短于膀子面磚2的部分與上下層 的膀子面磚形成用于容納鋼筋拉鉤頭部彎鉤以及灌漿粘接料的間隙。[0033] 所述部分鋼筋拉鉤4的中部和尾部與水平筋5由綁扎絲垂直連接。鋼筋拉鉤在 中部及尾部的水平筋之間有一段彎折部,且靠近保溫砌塊內面的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上 方,靠近保溫砌塊外面的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下方。鋼筋拉鉤4的頭部也與水平筋連接, 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上方。 參見圖2所示,所述鋼筋拉鉤4中部及尾部分別與一根水平筋5垂直連接,鋼筋拉 鉤在兩水平筋之間有一段彎折部,且靠近保溫砌塊內面的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上方,靠 近保溫砌塊外面的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施工過程參見圖4、圖5所示, 1、清掃基層,彈出墻線,檢校平整,剔梗抹坑,襯好底腳,排磚樣活。 2、兩端栓立線,注意升向一致。橫向栓臥線、罩線。臥線擺磚用,罩線貼尺用。 在測量放線時,保溫砌塊與小停泥分先后順序砌筑,為減少誤差,在放線時同時放
出保溫砌塊的內皮線和小停泥的外皮線,這樣既可以便于控制內墻的平整度又可以保證小
停泥按線"扔活",同時由于了解了保溫砌塊與小停泥的位置關系,對不了解古建瓦作的新
建瓦工砌筑保溫砌塊和埋設鋼筋時,有了一定的參考。 3、依線干擺第一層磚,再用平尺豎起,上下貼線,逐塊檢校調正磚的上下楞,并橫 向貼尺檢校該層磚的整體平面。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砌筑灌漿主要采用桃花漿或生石灰漿,極講究的做法用江 米漿。如采用傳統灌漿材料,因其材料本身的性質所限,每天小停泥砌筑高度不能大于 1200mm,施工速度較慢。基于以上原因,本實用新型的施工可采用現代的M7. 5水泥砂漿做 為灌漿材料,這樣可以使小停泥每天的砌筑高度增加到1500mm。也就是每天可以多砌4-5 皮磚。另外,石灰的生產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產生大量(A,因此為保護環境,要盡量減少石 灰的使用量。 5、用M7. 5水泥砂漿順漿口灌漿三遍,第一遍較稀灌半口漿,并用磨頭磨去上楞高
出部份,剎趟使上楞平直。第二遍漿稍稠,第三遍漿局部補虧"點落窩"。其后用較干的砂漿
將灌過漿的地方抹住。另外,灌漿要穩要勻,不能過量,防止將磚撐開。 6、以上各層干擺時,均應做到"上跟線,下跟楞", 一層一灌,三層一抹。 7、在砌筑到鋼筋拉鉤的相應位置時,采用轉頭磚砌筑。并在砌筑時將第三根水平
筋綁扎在拉鉤上,用水泥砂漿填實。 鋼筋拉鉤采用一級①6鋼筋制作。鋼筋拉鉤橫向間距200mm,縱向隨保溫砌塊高 度。鋼筋拉鉤深入保溫砌塊內240mm,外露長度一般為70mm,如遇腿子部位則外露長度為 腿子厚度-轉頭開條厚-10mm鋼筋保護層。拉鉤在保溫砌塊砌筑時,壓入砌筑砂漿內。水 平筋與拉鉤采用綁扎絲連接在一起。 保溫砌塊內的水平筋亦采用一級①6鋼筋制作,鋼筋位置在保溫砌塊外皮向內 70mm處。兩端按規范錨入構造柱或與一次結構上的植筋綁扎搭接。在砌筑保溫砌塊時壓入 砌塊砌筑砂漿內??拷仄鰤K內面的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上方,靠近保溫砌塊外面的 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下方?;蚴窃阡摻罾^4頭部、中部和尾部分別連接一根水平筋5。 在各保溫砌塊之間的灌漿粘接料內均設有水平筋,也可間隔在不同的保溫砌塊之間的灌漿 粘接料內設置水平筋,如
圖1所示。 8、整體墻面完成后,用磨頭將磚縫突出部份磨平,用磚藥補平殘缺、砂眼。待整體建筑物竣工時,用磨頭沾水揉磨整體墻面,同時用刷子沾水將墻面刷洗干凈,達到墻平縫
清° 9、小停泥古建磚砌筑完成后,按古建傳統做法進行墁干活、打點、墁水活和沖水。
權利要求一種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包括構成組合墻內皮的保溫砌塊、構成組合墻外皮的古建磚、以及二者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保溫砌塊外立面由拉接筋和灌漿粘接料與古建磚連接;所述組合墻內皮的保溫砌塊(1)由灌漿粘接料(6)砌筑為一體,在各保溫砌塊之間的灌漿粘接料內水平植有鋼筋拉鉤(4),鋼筋拉鉤的中部及尾部伸入灌漿粘接料內,鋼筋拉鉤頭部的彎鉤露出保溫砌塊外面;所述古建磚由膀子面磚(2)和轉頭磚(3)組合砌筑而成;膀子面磚(2)的轉頭肋朝外,轉頭肋上面打老漿灰條(7),傾斜面上由水泥砂漿灌縫;轉頭磚(3)與鋼筋拉鉤水平位置相對應,轉頭磚(3)短于膀子面磚(2)的部分與上下層的膀子面磚形成用于容納鋼筋拉鉤頭部彎鉤以及灌漿粘接料的間隙。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 鋼筋拉鉤(4)的中部及尾部均與灌漿粘接料內埋設的水平筋(5)垂直連接,鋼筋拉鉤在中 部及尾部的水平筋之間有一段彎折部,且靠近保溫砌塊內面的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上 方,靠近保溫砌塊外面的水平筋連接于鋼筋拉鉤下方。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 鋼筋拉鉤(4)的頭部與水平筋(5)垂直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其特征在 于所述鋼筋拉鉤與水平筋由綁扎絲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其特征在 于所述灌漿粘接料(6)是水泥砂漿。
專利摘要一種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組合墻施工拉接節點,包括構成組合墻內皮的保溫砌塊、構成組合墻外皮的古建磚、以及二者的連接結構,保溫砌塊外立面由拉接筋和灌漿粘接料與古建磚連接;所述組合墻內皮的保溫砌塊由灌漿粘接料砌筑為一體,在各保溫砌塊之間的灌漿粘接料內水平植有鋼筋拉鉤,鋼筋拉鉤的中部及尾部伸入灌漿粘接料內,并與灌漿粘接料內埋設的水平筋垂直連接,鋼筋拉鉤頭部的彎鉤露出保溫砌塊外面;所述古建磚由膀子面磚和轉頭磚組合砌筑而成。解決了古建磚與保溫砌塊的連接問題。同時提高了古建磚組合墻體的保溫性能、整體穩固性和施工效率。
文檔編號E04B2/02GK201495651SQ20092030811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17日
發明者黨明, 劉傳高, 周士勛, 崔晨, 曹國章, 李金海, 梁靜, 潘壽林, 董佳節, 費愷, 趙坤, 趙鵬翔, 金立東, 金雨霆 申請人:北京城建亞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