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蓄熱式雙膛石灰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煅燒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蓄熱式雙膛石灰窯,具體涉及一種設有高溫煅燒帶的蓄熱式雙膛石灰窯。
背景技術:
石灰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也是冶金、化工領域的重要原料,現有技術是以白云石、 石灰石為原料,采用帶燃燒梁的豎窯煅燒石灰。這樣過程的不足是豎窯內爐氣流動的方向與石料流動的方向相反,即石料從上向下運行,爐氣自下而上流動,石料的氣體阻力大,爐內壓力高,容易出現氣體偏析現象,造成石灰石受熱不均勻,影響產品質量。在石料生產和采集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小顆粒的石灰石,小顆粒石灰石體積小,顆粒之間縫隙小,氣體阻力大。大、小顆粒一起混合煅燒,小顆粒會填滿大顆粒之間的空隙,窯體內會產生很高的氣體阻力,影響煅燒效果,造成生燒或過燒。順流操作的麥爾茲窯,即雙膛窯,由于其煅燒的石灰活性高,是理想的窯型。根據物料的煅燒原理,在1600°C時,被煅燒物料中的硫化物會分解成含硫氣體,從而降低煅燒產品中的硫含量,提高石灰產品的質量。但是邁爾茲窯煅燒溫度達不到上述高溫,無法解決石灰產品含硫問題。授權公告號為CN201132820Y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一種“雙膛石灰豎窯”,“包括兩個立式窯爐膛,兩個立式窯爐膛由連接通道連通,窯膛內設置燃燒器噴管,連接通道底部至少設有一個可開閉的集灰通道,集灰通道呈錐體,集灰通道下端連由排灰管道,排灰管道上裝有開閉閥,煅燒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定期由集灰通道排出,從而保證連接通道內不積灰、不堵塞,保證雙膛石灰豎窯不會因為連接通道堵塞而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使得整設備的運行具有連續性和可靠性。”。但是,該實用新型專利不能實現高溫煅燒,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蓄熱式雙膛石灰窯,通過提高煅燒強度,降低產品中的硫含量,提高產品質量;利用蓄熱燃燒方式,降低能量消耗,節省能源。本發明蓄熱式雙膛石灰窯,包括進料系統、出料系統、燃燒系統、供風系統、廢氣排放系統和兩個并排設置的窯體,兩個窯體內分別設有進料口、預熱帶、煅燒帶、冷卻帶和出料口。兩個窯體通過冷卻帶上部的環形通道連通。預熱帶上部設有集氣裝置,冷卻帶設有冷卻空氣入口。煅燒帶和冷卻帶之間設有高溫煅燒帶,高溫煅燒帶設有燃氣蓄熱器或1 5 排燃氣蓄熱燒嘴和1 5排助燃氣體蓄熱燒嘴。采用燃氣蓄熱器時,燃氣蓄熱器通過燃氣環管和進氣管連接到高溫煅燒帶。燃氣蓄熱燒嘴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相間設置,環形布置安裝在窯壁的周圍。燃氣蓄熱器、燃氣蓄熱燒嘴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中裝有蓄熱體。窯體的橫截面為圓形或矩形。高溫煅燒帶燃氣蓄熱燒嘴為每排1 20支,助燃氣體蓄熱燒嘴為每排1 20支。高溫煅燒帶的橫截面積為煅燒帶橫截面積的10飛0%,煅燒帶與高溫煅燒帶的過渡段為收口設計,高溫煅燒帶與冷卻帶的過渡段為敞口設計。煅燒帶上部設有插入式燒嘴或燃燒梁式燒嘴,插入式燒嘴為氣體燃料燒嘴、液體燃料燒嘴或固體燃料燒嘴。蓄熱體的材質為陶瓷耐火材料或鋼鐵材料,蓄熱體的形狀為球狀體或蜂窩狀多面體。所述助燃氣體蓄熱燒嘴為氧氣蓄熱燒嘴或空氣蓄熱燒嘴。石灰窯一個窯體工作時,產生的廢氣直接預熱另一個窯體中的物料,兩個窯體交替工作,排放煙氣中的熱量充分回收利用,煙氣排放溫度低于100°c,石灰熱耗可以低于800kcal/kg石灰。窯體高溫煅燒帶進行收口設計,物料的流速和燃燒產生熱煙氣在高溫煅燒帶流速高,有利于高溫煙氣和被煅燒物料的對流傳熱,縮短物料停留時間,提高煅燒溫度,防止石灰高溫下過燒。利用二級燃燒方式進行煅燒,將石灰煅燒溫度提高至 160(Tl70(rC,可以對小粒徑物料快速高溫煅燒,降低產品中的硫含量,生產一級品質的低硫石灰。石灰窯利用高溫快速煅燒和降低換向時間的方式,降低整個窯體的高度,減少煅燒帶物料的上部壓力,防止懸窯。窯體內物料的氣流阻力降低,可以煅燒粒徑較小的石灰石物料。石灰窯工藝過程合理,廢氣的流向分成兩部分,有利于煙氣蓄熱的熱平衡;利用氧氣助燃燃燒時煅燒溫度高,總煙氣量低,熱耗明顯低于邁爾茲窯,生產產品的質量高于其他窯型。本發明蓄熱式雙膛石灰窯的兩個窯體,一個窯體煅燒時,產生的廢氣直接預熱另一個窯體中的物料,兩個窯體煅燒和蓄熱交替進行,排放煙氣的熱量得到充分回收利用,降低能量消耗,煙氣排放溫度低于100°c,石灰熱耗可以低于800kcal/kg石灰。窯體的煅燒帶和冷卻帶之間增加高溫煅燒帶,利用高溫煅燒帶進行二級燃燒方式煅燒,將煅燒溫度提高至160(Tl70(rC,對小粒徑物料快速高溫煅燒,降低了煅燒產品中的硫含量,提高煅燒產品的質量。高溫煅燒帶采用小直徑設計,高溫煅燒帶的截面積小于窯膛截面積,以提高物料的流速和燃燒產生熱煙氣的流速,有利于高溫煙氣和被煅燒物料的對流傳熱,物料高溫煅燒帶停留時間短,煅燒溫度高,能夠防止高溫下石灰的過燒,石灰產品的活性可達380以上。高溫煅燒帶采用燃氣蓄熱燒嘴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利用高溫煙氣為燒嘴的蓄熱體蓄熱,再用蓄熱體放熱預熱燃氣和助燃氣體,充分利用熱能,降低燃料氣消耗。用氧氣作高溫煅燒帶的助燃氣體有利提高燃燒溫度,減少廢氣排放。
圖1為本發明一種蓄熱式雙膛石灰窯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方案的機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B-B圖。其中
1 一進料口、2—集氣裝置、3—插入式燒嘴、4一燃氣蓄熱燒嘴、5—助燃氣體蓄熱燒嘴、 6—冷卻帶、7—出料口、(8a、8b) —窯體、9一預熱帶、10—煅燒帶、11 一高溫煅燒帶、12—環形通道、13—冷卻空氣入口、14一蓄熱體、15—燃氣蓄熱器、16—燃氣環管、17—進氣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本發明一種蓄熱式雙膛石灰窯如圖1所示,包括進料系統、出料系統、燃燒系統、供風系統、廢氣排放系統和兩個并排設置的窯體8a、8b,窯體的橫截面為圓形。兩個窯體內分別設有進料口 1、預熱帶9、煅燒帶10,高溫煅燒帶11、冷卻帶6和出料口 7,冷卻帶的上部設有環形通道12連通,兩個窯體通過環形通道連通。預熱帶的上部設有集氣裝置2,集氣裝置在煅燒階段通入助燃空氣,蓄熱階段排出廢氣。窯體(8a、8b)的集氣裝置入口分別與鼓風機和廢氣排放系統連接,通過三通閥進行換向。煅燒帶設有插入式燒嘴3,燃氣管路通過三通閥分別與兩窯體的插入式燒嘴入口連接。冷卻帶設有冷卻空氣入口 13,冷卻空氣入口的外部通過管路、三通閥與冷卻風機連接。高溫煅燒帶11位于煅燒帶和冷卻帶之間,煅燒帶與高溫煅燒帶的過渡段為收口設計,高溫煅燒帶與冷卻帶的過渡段為敞口設計,高溫煅燒帶11 的橫截面積為煅燒帶橫截面積的30%。高溫煅燒帶設有兩排燃氣蓄熱燒嘴4和兩排助燃氣體蓄熱燒嘴5,每排分別設有10個燒嘴。如圖2所示,10個燃氣蓄熱燒嘴4環形布置安裝在窯壁的周圍。燃氣蓄熱燒嘴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相間設置,助燃氣體蓄熱燒嘴位于燃氣蓄熱燒嘴的下部。燃氣蓄熱燒嘴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中裝有蓄熱體14,蓄熱體的材質為陶瓷耐火材料,蓄熱體的形狀為球狀體。燃氣蓄熱燒嘴4的入口分別與燃氣管路和廢氣排放系統連接,助燃氣體蓄熱燒嘴5的入口分別與氧氣管路和廢氣排放系統連接,通過三通閥進行換向操作。本發明蓄熱式雙膛石灰窯煅燒石灰石的過程為,石灰石物料從兩個窯體8a、8b上部的進料口 1不斷加入,石灰從窯體底部的出料口 7連續卸出。兩個窯體交替進行煅燒和蓄熱,當窯體8a進行煅燒過程時,窯體8b進行蓄熱,用窯體8a煅燒產生的煙氣預熱窯體8b 中物料和燃氣蓄熱燒嘴4、助燃氣體蓄熱燒嘴5中的蓄熱體。燃氣由(窯體8a)煅燒帶的插入式燒嘴供入,并在窯體的橫截面上均勻分布。助燃空氣從預熱帶上部的集氣裝置2進入窯體,經預熱帶石灰石物料預熱后與燃氣混合并進行燃燒。火焰和產生的煙氣與物料流動方向一致,向下流動,將煅燒帶加熱至1200°C,對石灰石物料進行煅燒。燃氣經燃氣蓄熱燒嘴4,氧氣經助燃氣體蓄熱燒嘴5進入高溫煅燒帶11進行燃燒,將煅燒溫度從120(TC提高至1600°C,對運行至高溫煅燒帶的物料進一步煅燒。經過兩次煅燒后的物料從高溫煅燒帶 11底部落入冷卻帶6,冷卻空氣經冷卻空氣入口 13進入冷卻帶對石灰進行冷卻。高溫煙氣和冷卻石灰的高溫空氣在窯底部匯合后,經連通兩個窯體的環形通道12進入窯體8b的底部。在窯體8b中高溫廢氣自下而上流動,一部分經過高溫煅燒帶11、煅燒帶10到預熱帶9 預熱石灰石物料后經集氣裝置2到排放系統排放,另一部分在高溫煅燒帶經燃氣蓄熱燒嘴 4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5到廢氣排放系統排放。高溫氣體預熱燃氣蓄熱燒嘴4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5中的蓄熱體14,為蓄熱體蓄熱。兩個窯體交替運行的間隔或按時間設定,或根據預熱帶預熱石灰石的測定溫度設定。按時間設定一般間隔為10 15分鐘,按預熱帶測定溫度設定根據具體的工藝要求設定。到達間隔時間或設定溫度后進行換向,通過集氣裝置入口三通閥、冷卻風機出口的三通閥、插入式燒嘴入口三通閥和燃氣蓄熱燒嘴4、助燃氣體蓄熱燒嘴5入口三通閥的動作進行換向操作,整個過程自動化控制。實施例2
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如圖3、圖4所示,兩個窯體內分別設有進料口 1、預熱帶9、煅燒帶10,高溫煅燒帶11、冷卻帶6和出料口 7,冷卻帶的上部設有環形通道12連通,兩個窯體通過環形通道連通。預熱帶的上部設有集氣裝置2,窯體(8a、8b)的集氣裝置入口分別與鼓風機和廢氣排放系統連接,通過三通閥進行換向。高溫煅燒帶11設有燃氣蓄熱器15,燃氣蓄熱器通過燃氣環管16和進氣管17連接到高溫預熱帶。燃氣蓄熱器另一端分別與燃氣管路和排放系統連接,通過三通組進行換向操作。冷卻帶設有冷卻空氣入口 13,冷卻空氣入口的外部通過管路、三通閥與冷卻風機連接。燃氣蓄熱器中蓄熱體的材質為陶瓷耐火材料,蓄熱體的形狀為蜂窩狀多面體。 本實施例的操作過程為,兩個窯體交替進行煅燒和蓄熱,當窯體8a進行煅燒過程時,窯體8b中燃氣蓄熱器15進行蓄熱,用窯體8a煅燒產生的煙氣預熱窯體8b中物料和燃氣蓄熱器中的蓄熱體。處于煅燒過程的窯體中,燃氣管路中的燃氣在燃氣蓄熱器15預熱后經燃氣環管16和進氣管17進入高溫煅燒帶,空氣從預熱帶9部的集氣裝置2進入窯體,經預熱帶、煅燒帶被石灰石物料預熱后到高溫煅燒帶11與燃氣混合并進行燃燒。火焰和產生的煙氣向下運行,煅燒向下流動的物料,煅燒溫度為1600 1700°C。高溫煙氣和冷卻石灰的高溫空氣在窯底部匯合后,經連通兩個窯體的環形通道12進入窯體8b的底部。在窯體 8b中高溫廢氣自下而上流動,一部分經過高溫煅燒帶11、煅燒帶10到預熱帶9預熱石灰石物料后經集氣裝置2到排放系統排放,另一部分在高溫煅燒帶經進氣管17、燃氣環管16和燃氣蓄熱器15到煙氣排放系統排放。高溫氣體預熱燃氣蓄熱器中的蓄熱體14,為蓄熱體蓄熱。兩個窯體交替運行的間隔或按時間設定,通過各系統三通閥組的動作實現換向操作,整個過程自動化控制。其它結構和操作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蓄熱式雙膛石灰窯,包括進料系統、出料系統、燃燒系統、供風系統、廢氣排放系統和兩個并排設置的窯體(8a、8b),兩個窯體內分別設有進料口(1)、預熱帶(9)、煅燒帶 (10)、冷卻帶(6)和出料口(7),兩個窯體通過冷卻帶上部的環形通道(12)連通;所述預熱帶上部設有集氣裝置(2),冷卻帶設有冷卻空氣入口(13),其特征是所述煅燒帶和冷卻帶之間設有高溫煅燒帶(11),所述高溫煅燒帶設有燃氣蓄熱器(15)或1 5排燃氣蓄熱燒嘴 (4)和1 5排助燃氣體蓄熱燒嘴(5);所述燃氣蓄熱器(15)通過燃氣環管(16)和進氣管 (17)連接到高溫煅燒帶;所述燃氣蓄熱燒嘴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相間設置,環形布置安裝在窯壁的周圍;燃氣蓄熱器、燃氣蓄熱燒嘴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中裝有蓄熱體(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熱式雙膛石灰窯,其特征是所述高溫煅燒帶燃氣蓄熱燒嘴(4)為每排1 20支,助燃氣體蓄熱燒嘴(5)為每排1 20支;窯體(8a、8b)的橫截面為圓形或矩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熱式雙膛石灰窯,其特征是所述高溫煅燒帶(11)的橫截面積為煅燒帶橫截面積的10飛0%,煅燒帶(10)與高溫煅燒帶的過渡段為收口設計,高溫煅燒帶與冷卻帶(6 )過渡段為敞口設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熱式雙膛石灰窯,其特征是所述煅燒帶上部設有插入式燒嘴(3)或燃燒梁式燒嘴;所述插入式燒嘴為氣體燃料燒嘴、液體燃料燒嘴或固體燃料燒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熱式雙膛石灰窯,其特征是所述蓄熱體(14)的材質為陶瓷耐火材料或鋼鐵材料;所述蓄熱體的形狀為球狀體或蜂窩狀多面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蓄熱式雙膛石灰窯,包括進料系統、出料系統、燃燒系統、供風系統、廢氣排放系統和兩個并排設置的窯體,兩個窯體內分別設有進料口、預熱帶、煅燒帶、冷卻帶和出料口。兩個窯體通過冷卻帶上部的環形通道連通。預熱帶上部設有集氣裝置,煅燒帶設有插入式燒嘴,冷卻帶設有冷卻空氣入口。煅燒帶和冷卻帶之間設有高溫煅燒帶,高溫煅燒帶設有燃氣蓄熱器或1~5排燃氣蓄熱燒嘴和1~5排助燃氣體蓄熱燒嘴。燃氣蓄熱燒嘴和助燃氣體蓄熱燒嘴相間設置,環形布置安裝在窯壁的周圍。本發明利用高溫煅燒帶進行二級燃燒方式煅燒,降低了煅燒產品中的硫含量,提高煅燒產品的質量。高溫煅燒帶采用蓄熱式燒嘴和利用氧氣助燃有利提高燃燒強度,降低能量消耗。
文檔編號C04B2/12GK102557492SQ20121000251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賈會平 申請人:石家莊市新華工業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