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玻璃陶瓷壺體一次成型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陶瓷,具體地說是一種玻璃陶瓷壺體一次成型工藝。
背景技術:
玻璃陶瓷材料是由結晶相和玻璃相構成的一類陶瓷復合材料。采用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生活用水壺、茶壺等壺類制品,具有衛生,耐用,美觀等特點。玻璃陶瓷制品的生產工藝不同于陶瓷制品,近似于玻璃制品。在玻璃壺類制品的生產中,通常是壺主體,壺把,壺嘴分開成型后進行粘接,特別是壺嘴,無法與壺主體一次性成型。采用粘接的方式進行生產時,生產效率低,壺把,壺嘴的角度和位置易于偏移,影響美觀。由于是粘接的,主體件和粘接件的熱收縮容易產生不均勻,易于引起生產和制品使用中的斷裂。 目前,玻璃(包括玻璃陶瓷)壺體連體一次性成型工藝,是國內外行業的研究課題,但至今尚未有實質性和突破性的進展。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玻璃陶瓷壺體一次成型工藝。本發明的玻璃陶瓷壺體一次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產步驟
(1)將常規玻璃陶瓷原料在1400 1600°C下進行熔煉,制成玻璃陶瓷漿液備用;
(2)將玻璃陶瓷壺體的生產模具安裝在液壓機床上,模具處于合模和鎖模狀態,模塞打
開;
所述模具由形成壺體狀模腔的兩片模具和帶有通氣管道的模塞組成,模具上端開有模塞口,模腔為壺體狀;
(3)將備用的玻璃陶瓷漿液計量,通過模塞口注入模腔,在2秒鐘內將模塞塞入模具上端的模塞口;
(4)通過模塞的通氣管道向模腔內輸入經加熱的壓縮空氣,加壓時間3 8秒鐘,壓力3 5個大氣壓,壓縮空氣溫度70 90°C ;
此時,模腔中的玻璃陶瓷漿液在加壓空氣的壓力下,順著模腔壁延伸和均勻分布,形成壺主體、壺嘴和壺把連體的壺體;
(5)停止輸入經加熱的壓縮空氣,然后打開模塞,讓空氣進入模腔冷卻10 15秒后開
模;
(6)開啟模具,取出玻璃陶瓷壺體半成品,對出模的玻璃陶瓷制品進行修磨,并開通壺嘴(此時壺嘴是封閉的),制得一次成型的玻璃陶瓷壺體。所述模具和模塞由含鉻鋼材制成,所述模塞的通氣管道由耐壓且耐熱橡膠制成。本發明的工藝簡單易行,產品合格率和生產效率高,制成的玻璃陶瓷壺體表面光滑,無缺料、殘缺等現象,壺嘴和壺把與壺主體的連接處無裂紋。
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生產模具結構示意圖(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及對比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實施例如附圖I所示,本發明的玻璃陶瓷壺體一次成型工藝,包括以下生產步驟
(1)將常規玻璃陶瓷原料在1500°C下進行熔煉,制成玻璃陶瓷漿液備用;
(2)將玻璃陶瓷壺體的生產模具安裝在液壓機床上,模具I處于合模和鎖模狀態,模塞3打開; 所述模具I由形成壺體狀模腔2的兩片模具和帶有通氣管道4的模塞3組成,模具I上端開有模塞口 5,模腔2為壺體狀;
(3)將備用的玻璃陶瓷漿液計量,通過模塞口5注入模腔2,在2秒鐘內將模塞3塞入模具I上端的模塞口 5 ;
(4)通過模塞3的通氣管道4向模腔2內輸入經加熱的壓縮空氣,加壓時間6秒鐘,壓力4個大氣壓,壓縮空氣溫度80°C ;
此時,模腔2中的玻璃陶瓷漿液在加壓空氣的壓力下,順著模腔2壁延伸和均勻分布,形成壺主體、壺嘴和壺把連體的壺體;
(5)停止輸入經加熱的壓縮空氣,然后打開模塞3,讓空氣進入模腔2冷卻12秒后開
模;
(6)開啟模具I,取出玻璃陶瓷壺體半成品,對出模的玻璃陶瓷制品進行修磨,并開通壺嘴,制得一次成型的玻璃陶瓷壺體。本實施例制得的產品,表面光滑,無缺料、殘缺等現象,壺嘴和壺把與壺主體的連接處無裂紋。對比例I :與實施例不同的是,輸入的壓縮空氣壓力改為I個大氣壓,制成的產品的壺嘴和壺把殘缺。對比例2 :與實施例不同的是,輸入的壓縮空氣溫度改為40°C,制成的產品的壺嘴和壺把殘缺。對比例3 :與實施例不同的是,空氣進入模腔冷卻時間縮短至5秒,制成的產品出現變型現象。
權利要求
1.玻璃陶瓷壺體一次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產步驟 (1)將常規玻璃陶瓷原料在1400 1600°C下進行熔煉,制成玻璃陶瓷漿液備用; (2)將玻璃陶瓷壺體的生產模具安裝在液壓機床上,模具處于合模和鎖模狀態,模塞打開; 所述模具由形成壺體狀模腔的兩片模具和帶有通氣管道的模塞組成,模具上端開有模塞口,模腔為壺體狀; (3)將備用的玻璃陶瓷漿液計量,通過模塞口注入模腔,在2秒鐘內將 模塞塞入模具上端的模塞口; (4)通過模塞的通氣管道向模腔內輸入經加熱的壓縮空氣,加壓時間3 8秒鐘,壓力3 5個大氣壓,壓縮空氣溫度70 90°C ; (5)停止輸入經加熱的壓縮空氣,然后打開模塞,讓空氣進入模腔冷卻10 15秒后開模; (6)開啟模具,取出玻璃陶瓷壺體半成品,對出模的玻璃陶瓷制品進行修磨,并開通壺嘴,制得一次成型的玻璃陶瓷壺體。
2.權利要求I所述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和模塞由含鉻鋼材制成,所述模塞的通氣管道由耐壓且耐熱橡膠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玻璃陶瓷壺體一次成型工藝,包括以下生產步驟將常規玻璃陶瓷原料進行熔煉,制成玻璃陶瓷漿液;將玻璃陶瓷壺體的生產模具安裝在液壓機床上,模具處于合模和鎖模狀態,模塞打開;將備用的玻璃陶瓷漿液計量,通過模塞口注入模腔,將模塞塞入模具上端的模塞口;向模腔內輸入經加熱的壓縮空氣;停止輸入經加熱的壓縮空氣,然后打開模塞,讓空氣進入模腔冷卻后開模;開啟模具,取出玻璃陶瓷壺體半成品,進行修磨并開通壺嘴,制得一次成型的玻璃陶瓷壺體。本發明的工藝簡單易行,產品合格率和生產效率高,制成的玻璃陶瓷壺體表面光滑,無缺料、殘缺等現象,壺嘴和壺把與壺主體的連接處無裂紋。
文檔編號B28B1/26GK102729315SQ20121024520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張益群, 林振純, 黃再元, 黃曉冬 申請人:潮州市三元陶瓷(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