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在屋頂上固定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
背景技術:
太陽能作為一種低碳可再生能源,可免費使用,也無需運輸,對環境無任何污染。與常規能源相比,其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用于把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為電設備供電或者向電網輸送電能,滿足當今社會電能的需要。為了更好地利用空間,人們在已建的屋頂上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將太陽能技術與房屋建筑結合在一起,不僅實現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實現了節能減排。在我國,太陽能光伏技術已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屋頂光伏項目正是利用了閑置·的屋頂,降低占地成本,節約資源,因此發展前景極其可觀。·目前,建筑屋頂越來越多地采用彩鋼瓦。彩鋼瓦,又叫彩色涂層鋼板,是一種經輥壓冷彎成各種波型的壓型板,它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倉庫、特種建筑、大跨度鋼結構房屋的屋面、墻面以及內外墻裝飾等,具有質輕、高強、色澤豐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壽命長、免維護等特點,現已被廣泛推廣應用。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裝配在彩鋼瓦屋頂時,為了防止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在風雨天氣造成損壞,首先要保證太陽能光伏板組件能夠穩固地安裝在彩鋼瓦屋頂上;其次,由于彩鋼瓦是一種波型板,故彩鋼瓦屋頂表面不平整,彩鋼瓦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安裝困難較大,因此,更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將太陽能光伏板與支架系統穩固固定。公開號為CN101982631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屋頂光伏發電系統,它包括了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和固定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結構,該支架結構包括邊卡、中間卡和塊狀的屋面固定件。所述邊卡設于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側邊,邊卡支撐部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邊框上部貼合,邊框底部卡于屋面固定件支撐部的夾槽內,邊卡與塊狀的屋面固定件的支撐部僅僅是通過螺栓連接固定,使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邊框夾持于邊卡和屋面固定件之間,所述屋面固定件再通過其固定部上的通孔固定在屋頂上;所述中間卡設于相鄰兩個太陽光伏組件之間,中間卡與屋面固定件的支撐部也僅僅是通過螺栓連接固定,所述屋面固定件再通過其固定部上的通孔固定在屋頂上。該發明的支架結構采用邊卡、中間卡和塊狀固定件,雖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太陽能光伏板組件與屋面之間的固定安裝,但其仍具有如下不足I、僅僅通過普通的螺栓作為緊固裝置來固定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無法保證安裝的穩固性;2、另外,僅僅通過屋面固定件這么一個小小部件,在一定程度上較難有效支撐由一定數量太陽能光伏板組成的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載荷,為了支撐一定的載荷,就不得不增加邊卡、中間卡和屋面固定件的數量,進而增加了安裝的復雜性;3、對于彩鋼瓦等表面不平整的壓型板屋頂來說,采用該發明支架結構中的屋面固定件進行安裝固定,適用性不大,且安裝困難、安裝不牢固;4、通過邊卡和中間卡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直接壓裝在屋面固定件上,以及屋面固定件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之間未設置任何保護結構,容易給太陽能光伏板表面造成損壞,嚴重影響到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使用壽命,從而降低了光伏電站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在彩鋼瓦等屋頂上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安裝穩固的支架系統,該支架系統結構簡單、易于安裝、安裝穩固,且不會對太陽能光伏板表面造成損傷。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按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包括支撐梁,用于將支撐梁與待固定物固定的連接裝置,用于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壓裝于支撐梁上的壓裝 裝置;所述壓裝裝置包括壓裝于太陽能光伏板組件整體外邊緣的第一壓裝裝置和壓裝于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相鄰兩塊組成板之間的第二壓裝裝置,所述第一壓裝裝置包括第一壓塊和通過該第一壓塊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固定于支撐梁上的固定裝置,所述第二壓裝裝置包括第二壓塊和通過該第二壓塊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固定于支撐梁上的固定裝置,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上設有壓緊部;所述支撐梁為U形槽鋼,U形槽鋼的開口處具有向內的卷邊凸緣;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安裝時位于槽鋼內且上表面緊貼于槽鋼卷邊凸緣末端的鎖扣螺母和將壓塊與鎖扣螺母緊固配合的第一緊固件。作為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梁的卷邊凸緣末端為鋸齒狀結構;所述鎖扣螺母的上表面具有與所述支撐梁卷邊凸緣末端的鋸齒狀結構相配合的加固槽。作為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裝置還包括一個保護件,所述保護件包括支撐板、位于支撐板下方的用于容納鎖扣螺母的腔體,以及一與第一固定件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貫穿于支撐板和腔體,且所述保護件的支板板上對稱的設有兩個突起。作為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扣螺母與支撐梁卷邊凸緣配合的外端部設有弧形過渡部,兩個弧形過渡部成中心對稱。作為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梁兩側外壁上設有向內的凹部。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支撐梁為U形槽鋼,U形槽鋼的開口處具有向內的卷邊凸緣,并在頂部形成平面,U形槽鋼頂部形成的平面增大了支撐梁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之間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了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安裝的穩固性。在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壓裝于支撐梁上時,傳統的是通過緊固件和普通的螺母來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壓裝在支撐梁上,采用普通的螺母連接,為提高安裝的可靠性,一般還需要墊圈的配合,這樣安裝和拆卸復雜,尤其是由于普通的螺母的表面是平滑的,與支撐梁接觸時達不到足夠的摩擦系數以使得安裝更加穩固。在采用本發明的鎖扣螺母和緊固件,安裝時,鎖扣螺母位于槽鋼內,且鎖扣螺母的上表面緊貼于槽鋼卷邊凸緣的下表面,鎖扣螺母的上表面具有的加固槽與所述支撐梁卷邊凸緣末端的鋸齒狀結構相配合,這樣增加了支撐梁和鎖扣螺母連接的摩擦系數,而且安裝和拆卸方便,進一步提高了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安裝的穩固性。
另外,所述鎖扣螺母與支撐梁卷邊凸緣配合的外端部設有弧形過渡部,在鎖扣螺母裝入槽鋼中或者從槽鋼中取出時,該弧形過渡部能提高鎖扣螺母安裝和拆卸的方便性。
為使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壓裝得更加牢固,需要對太陽能光伏板的邊緣進行壓緊,現有的直接將太陽能光伏板固定安裝在支撐裝置上,很容易對太陽能光伏板的表面造成損傷,而本發明壓裝裝置的固定裝置還包括保護件,所述鎖扣螺母位于保護件的腔體內,在安裝時,太陽能光伏板的下表面與保護件的支撐板的上表面接觸,而不是直接跟支撐梁表面接觸,有效防止了支撐梁對太陽能光伏板造成的損壞。進一步的,在所述保護件的支撐板上對稱設置兩個突起,在安裝和拆卸鎖扣螺母時,只需旋動保護件上的突起,就可以帶動所述的鎖扣螺母運動,這樣的結構便于對鎖扣螺母的安裝、拆卸以及更換維護。進一步,所述支撐梁兩側外壁上設有向內的凹部,可以裝入相配的加強筋,從而可以增加支撐梁的強度,該方式簡單、易實現,尤其實用。作為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壓塊設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端的端部向上設有跟壓緊部相連的連接部,另一端的端部向下設有支撐部;所述固定部上還設有自固定部向上延伸出的擋塊,在所述擋塊和連接部之間的固定部上設有供緊固件穿過的連接孔,并在所述固定部底部設有關于連接孔軸線對稱的突起;所述第一壓塊的支撐部上設有與支撐梁配合的夾槽。作為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壓塊結構為下述兩種結構中的一種(i)所述第二壓塊設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一端的端部向上設有跟壓緊部相連的連接部,另一端的端部向下設有支撐部;所述固定部上還設有自固定部向上延伸出的擋塊,在所述擋塊和連接部之間的固定部上設有供緊固件穿過的通孔,并在所述固定部底部設有關于通孔軸線對稱的突起;(ii)所述第二壓塊還設有固定部,所述壓緊部為兩個,分別通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與固定部兩端相連,在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的固定部上設有供緊固件穿過的通孔,在固定部的與壓緊部相對的另一側上設有關于該通孔軸線對稱的突起。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于太陽能光伏板組件整體外邊緣的夾壓采用第一壓裝裝置,對于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相鄰兩塊組成板采用第二壓裝裝置,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上設有的壓緊部夾壓住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并通過固定裝置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固定在支撐梁上,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的壓緊部受力面積較大,不易變形,穩固性也好;所述第一壓塊的支撐部的下表面設有與支撐梁配合的夾槽,支撐部剛好卡在支撐梁上,從而提高了穩固性;所述在固定部的底部設有的突起,在第一緊固件安裝時,給第一緊固件起到更好的定位,第一緊固件安裝不會出現傾斜等現象,安裝方便快速,所述突起更是提高了壓塊的整體強度,進一步提高了安裝的穩固性。所述壓裝裝置包括的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易于安裝,大大節省了安裝時間,從而提高了效率。作為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用于將支撐梁固定于固定物上的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件以及用于連接第一連接件和支撐梁的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支撐板一和垂直于支撐板一上的與第二連接件相連的支撐板二;所述支撐板一包括成對稱的夾塊一和夾塊二,以及連接夾塊一和夾塊二的連接板。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的支撐板一上設有的連接板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屋頂上,所述緊固件相對屋頂豎向穿透屋頂的彩鋼瓦并固定在彩鋼瓦支撐架C型槽鋼內,所述支撐板包括的成對稱的夾塊一和夾塊二,與連接板根據屋頂彩鋼瓦的寬度成一定角度設置,使得所述夾塊一和夾塊二以及連接板所圍成的空間剛好卡在屋頂的彩鋼瓦上,再通過緊固件相對屋頂橫向將支撐板一固定連接在屋頂上。所述第二連接件通過緊固件與所述第一連接件的支撐板二相連,所述支撐梁通過緊固件連接在第二連接件上,這樣所述支撐梁通過連接裝置固定在屋頂,該鏤空結構減輕了屋頂的承受力,所述太陽能光伏板組件不是直接通過連接件平鋪在屋頂上,就不會對屋面造成破壞,從而提高了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使用壽命,給光伏電站的經濟效益帶來益處。采用該連接裝置,所述支撐梁通過連接裝置固定連接在屋頂上,并相對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正好落在接收太陽能的最佳角度范圍內。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為本發明一種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連接件的主視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連接件的左視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鎖扣螺母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支撐梁的左視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支撐梁的局部放大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支撐梁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槽鋼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壓塊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壓塊的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壓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壓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5本發明實施例的保護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I-支撐梁,2-連接裝置,21-第一連接件,22-第二連接件,211-支撐板一,212-支撐板二,213-夾塊一,214-夾塊二,215-連接板,3-第一壓裝裝置,4-第二壓裝裝置,5-第一壓塊,51-固定部,52-連接端,53-支撐部,54-擋塊,55-突起,6-第二壓塊,61-固定部,62-第一連接部,63-第二連接部,64-突起,7-壓緊部,8-固定裝置,9-鎖扣螺母,10-緊固件,11-槽鋼連接件,12-保護件,121-支撐板,122-腔體,123-通孔,124-突起。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的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包括支撐梁1,用于將支撐梁I固定于固定物上的連接裝置2,用于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壓裝于支撐梁I上的壓裝裝置,所述壓裝裝置包括壓裝于太陽能光伏板組件整體外邊緣的第一壓裝裝置3和壓裝于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相鄰兩塊組成板之間的第二壓裝裝置4。如圖2、3、4、5所示,所述用于將支撐梁I固定于固定物上的連接裝置2包括第一連接件21和第二連接件22,所述第一連接件21包括支撐板一 211和支撐板二 212,所述支撐板一 211包括成對稱的夾塊一 213和夾塊二 214以及連接夾塊一 213和夾塊二 214的連接板215,其中夾塊一 213、夾塊二 214以及連接板215三者形成一個用于容納彩鋼瓦波峰的空腔,所述夾塊一 213、夾塊二 214上設有軸線水平的通孔,所述連接板215的中部設有垂直通孔,所述夾塊一 213、夾塊二 214與彩鋼瓦波峰的側壁相接觸,通過螺栓等緊固件穿過軸線水平的通孔,將支撐板一 211固定安裝在彩鋼瓦上,同時還通過螺栓等緊固件穿過垂直通孔,并慢慢擰緊,使得螺栓穿透彩鋼瓦并裝入到支撐彩鋼瓦的C型槽鋼內,這樣所述第一連接件21固定安裝到彩鋼瓦的屋面上。所述支撐板二 212上設有軸線水平的腰形孔,設置成腰形孔給支撐板二 212與第二連接件22安裝提供安裝余量,這樣可適當地調節連接裝置2安裝的靈活性,所述的第二連接件22為“L”形,設有與支撐板二 212相配的通孔,通過螺栓等堅固件將第二連接件22與支撐板二 212固定連接在一起?!と鐖D7、9所示,所述支撐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撐梁I為U形槽鋼,U形槽鋼的開口處具有向內的卷邊凸緣,所述支撐梁I的底部設有若干腰形孔,并且在其兩側外壁上設有向內的凹部;如圖8所示,所述卷邊凸緣末端為鋸齒狀結構;所述第二連接件22設有與支撐梁通過螺栓等緊固件相連所用的通孔。安裝時,通過螺栓等緊固件穿過支撐梁I底部設有的腰形孔與第二連接件22連接在一起,支撐梁I底部的安裝孔設置成腰形孔給支撐梁I與第二連接件22安裝提供安裝余量,這樣可適當地調節兩者安裝的靈活性。如圖I所示,太陽能光伏板組件整體的外邊緣是通過第一壓裝裝置3將其固定安裝在支撐梁I上;如圖13所示,所示第一壓裝裝置3包括第一壓塊5以及通過該第一壓塊5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固定于支撐梁I上的固定裝置8,所述的固定裝置8包括緊固件10、鎖扣螺母9以及保護件12。如圖11所示,所述的第一壓塊5設有壓緊部7和固定部51,所述固定部51 —端的端部向上設有跟壓緊部7相連的連接部52,另一端的端部向下設有支撐部53 ;所述固定部51上還設有自固定部向上延伸出的擋塊54,在所述擋塊54和連接部52之間的固定部51上設有通孔,并在所述固定部51底部設有關于通孔軸線對稱的限位突起55,所述第一壓塊的支撐部上設有與支撐梁配合的夾槽。如圖15所示,所述保護件12包括支撐板121、位于支撐板下方的用于容納鎖扣螺母的腔體122,以及一與第一固定件配合的通孔123,所述通孔123貫穿于支撐板121和腔體122,且支撐板121上對稱的設有兩個突起124。如圖6所示,所述鎖扣螺母9為方形或類似方形,或者為其他的形狀,鎖扣螺母9與支撐梁I卷邊凸緣配合的外端部設有弧形過渡部,兩個弧形過渡部成中心對稱;并且其上表面具有與所述支撐梁I卷邊凸緣末端的鋸齒狀結構相配合的加固槽。安裝時,所述鎖扣螺母9裝入到保護件12的腔體121內,鎖扣螺母9位于槽鋼內,且鎖扣螺母9的上表面緊貼于槽鋼卷邊凸緣的下表面,鎖扣螺母9上設有的加固槽剛好與支撐梁I卷邊凸緣末端的鋸齒狀相齒合;所述第一壓塊5的壓緊部7夾壓住太陽能光伏板組件整體外邊緣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壓塊5的支撐部上設有的夾槽剛好卡在支撐梁上,且太陽能光伏板的下表面與保護件的支撐部的上表面貼合,并通供第一緊固件10穿過固定部51上設有的通孔與支撐梁I連接,下端通過鎖扣螺母9來固定。所述的保護件12的支撐板122上對稱的設有兩個突起124,在安裝和拆卸鎖扣螺母時,只需旋動保護件上的突起124,就可以帶動所述的鎖扣螺母運動,尤其是鎖扣螺母9與支撐梁I卷邊凸緣配合的外端部設置成弧形過渡部,方便鎖扣螺母9的安裝和拆卸。如圖I所示,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相鄰兩塊組成板之間是通過第二壓裝裝置4來固定安裝在支撐梁I上;作為第二壓裝裝置4的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4所示,所述第二壓裝裝置4包括第二壓塊6和通過該第二壓塊6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固定于支撐梁I上的固定裝置8,所述的固定裝置8包括緊固件10、鎖扣螺母9以及保護件12。如圖12所示,所述第二壓塊6還設有固定部61,所述壓緊部7為兩個,分別通過第一連接部62和第二連接部63與固定部61兩端相連,在第一連接部62和第二連接部63之 間的固定部上設有供第一緊固件10穿過的通孔,在固定部的與壓緊部7相對的另一側上設有關于該通孔軸線對稱的突起64。安裝時,所述鎖扣螺母9裝入到保護件12的腔體121內,鎖扣螺母9位于槽鋼內,且鎖扣螺母9的上表面緊貼于槽鋼卷邊凸緣的下表面,鎖扣螺母9上設有的加固槽剛好與支撐梁I卷邊凸緣末端的鋸齒狀相齒合;所述第二壓塊6的壓緊部7為兩個,分別夾壓住相鄰兩塊太陽能光伏板外邊緣的上表面,太陽能光伏板的下表面與保護件12的支撐部的上表面貼合,并通供第一緊固件10穿過固定部61上設有的通孔與支撐梁I連接,下端通過鎖扣螺母9來固定。所述的保護件12的支撐板122上對稱的設有兩個突起124,在安裝和拆卸鎖扣螺母時,只需旋動保護件12上的突起124,就可以帶動所述的鎖扣螺母9運動,尤其是鎖扣螺母9與支撐梁I卷邊凸緣配合的外端部設置成弧形過渡部,方便鎖扣螺母9的安裝和拆卸。作為第二壓裝裝置4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第二壓裝裝置4還可以是第一壓裝裝置3的組合,即在安裝時,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相鄰兩塊組成板分別通過第一壓裝裝置3來夾緊,具體實施過程同上述的太陽能光伏板組件整體的外邊緣的裝壓。如圖I所示,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的實施例,在安裝大面積的太陽能光伏板組件時,所述支撐梁I之間通過如圖10所示的槽鋼連接件11相連,形成更寬的支架系統。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包括支撐梁(I),用于將支撐梁(I)與待固定物固定的連接裝置(2),用于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壓裝于支撐梁(I)上的壓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裝裝置包括壓裝于太陽能光伏板組件整體外邊緣的第一壓裝裝置(3)和壓裝于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相鄰兩塊組成板之間的第二壓裝裝置(4),所述第一壓裝裝置(3)包括第一壓塊(5)和通過該第一壓塊(5)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固定于支撐梁(I)上的固定裝置(8),所述第二壓裝裝置(4)包括第二壓塊(6)和通過該第二壓塊(6)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固定于支撐梁(I)上的固定裝置(8),所述第一壓塊(5)和第二壓塊(6)上設有壓緊部(7);所述支撐梁(I)為U形槽鋼,U形槽鋼的開口處具有向內的卷邊凸緣;所述固定裝置(8)包括安裝時位于槽鋼內且上表面緊貼于槽鋼卷邊凸緣末端的鎖扣螺母(9)和將壓塊(5,6)與鎖扣螺母緊固配合的第一緊固件(10)。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梁(I)的卷邊凸緣末端為鋸齒狀結構;所述鎖扣螺母(9)的上表面具有與所述支撐梁(I)卷邊凸緣末端的鋸齒狀結構相配合的加固槽。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8)還包括一個保護件(12),所述保護件(12)包括柱形保護件本體(121),其特征在于保護件本體(121)上設有一個通道(123),保護件本體一端設有支撐板(122);還包括一個貫穿保護件本體(121)和支撐板(123)的可與緊固件配合的通孔(124),通道(123)與通孔(124)軸線呈垂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件(12)的支撐板(122)上對稱的設有兩個突起(125),所述突起(125)分別對稱設置在支撐板(122)的兩端且所述兩個突起(125)的連線與通道(123)中心線呈垂直。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螺母(9)與支撐梁(I)卷邊凸緣配合的外端部設有弧形過渡部,兩個弧形過渡部成中心對稱。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梁(I)兩側外壁上設有向內的凹部。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塊(5)設有固定部(51),所述固定部(51) —端的端部向上設有跟壓緊部(7)相連的連接部(52),另一端的端部向下設有支撐部(53);所述固定部(51)上還設有自固定部(51)向上延伸出的擋塊(54),在所述擋塊(54)和連接部(52)之間的固定部(51)上設有供第一緊固件(10)穿過的連接孔,并在所述固定部(51)底部設有關于連接孔軸線對稱的突起(55);所述第一壓塊的支撐部(53)上設有與支撐梁(I)配合的夾槽。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壓塊(6)結構為下述兩種結構中的一種 (i)所述第二壓塊(6)設有固定部(51),所述固定部(51) —端的端部向上設有跟壓緊部(7)相連的連接部(52),另一端的端部向下設有支撐部(53);所述固定部(51)上還設有自固定部(51)向上延伸出的擋塊(54),在所述擋塊(54)和連接部(52)之間的固定部(51)上設有供第一緊固件(10)穿過的通孔,并在所述固定部(51)底部設有關于通孔軸線對稱的突起(55); ( )所述第二壓塊(6)還設有固定部(61),所述壓緊部(7)為兩個,分別通過第一連接部¢2)和第二連接部¢3)與固定部¢1)兩端相連,在第一連接部¢2)和第二連接部(63)之間的固定部(61)上設有供第一緊固件(10)穿過的通孔,在固定部(61)的與壓緊部(7)相對的另一側上設有關于該通孔軸線對稱的突起(64)。
9.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將支撐梁(I)固定于固定物上的連接裝置(2)包括第一連接件(21)以及用于連接第一連接件(21)和支撐梁(I)的第二連接件(22),所述第一連接件(21)包括支撐板一(211)和垂直于支撐板一(211)上的與第二連接件(22)相連的支撐板二(212)。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一(211)包括成對稱的夾塊一(213)和夾塊二(214),以及連接夾塊一(213)和夾塊二(214)的連接板(21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包括支撐梁,用于將支撐梁固定于固定物上的連接裝置,用于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壓裝于支撐梁上的壓裝裝置;所述支撐梁為U形槽鋼,U形槽鋼的開口處具有向內的卷邊凸緣;所述第一壓裝裝置包括第一壓塊和通過該第一壓塊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固定于支撐梁上的固定裝置,所述第二壓裝裝置包括第二壓塊和通過該第二壓塊將太陽能光伏板組件固定于支撐梁上的固定裝置,所述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上設有壓緊部;所述固定裝置包括鎖扣螺母、保護件和第一緊固件。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在彩鋼瓦屋頂上安裝太陽能光伏板組件的支架系統,結構簡單、易于安裝、安裝穩固,且不會對太陽能光伏板表面造成損傷。
文檔編號E04D13/18GK102900206SQ20121036137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吳連祥 申請人:吳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