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基于倒梯型槽式復合墻板的建筑設備管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夾芯保溫復合外墻板(1)、復合內墻板(6)和桁架鋼筋疊合樓板(10),其中,所述復合外墻板(1)和復合內墻板(6)的邊肋柱在出鋼筋處呈倒梯形槽式形狀,所述倒梯形槽是下底為開口端,上側的腰為斜腰,在所述夾芯保溫復合外墻板(1)、復合內墻板(6)和桁架鋼筋疊合樓板(10)預設電氣管路及器件安裝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倒梯型槽式復合墻板的建筑設備管線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夾芯保溫復合外墻板(1),在墻板上設置有高位插座線盒(3)、低位插座線盒(2)和底部設備線管安裝預留槽(4),墻板內預埋有電氣管線(5);
所述復合內墻板(6),在墻板上設置有底部設備線管安裝預留槽(4)和頂部設備線管安裝預留槽(9),墻板內預埋有電氣管線(5)、配電箱孔洞(8)和電氣開關插座(7);
桁架鋼筋疊合樓板(10),在樓板上設置有現場鋪設管線(11)、預埋照明線盒(12)、預留設備管道孔洞(13)。
3.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倒梯型槽式復合墻板的建筑設備管線結構的一體化設計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設計:
根據線管及開關、線盒在墻板中的位置,水管穿樓板及屋面板的位置,結合設備專、建筑、結構特點進行整合設計;
步驟2,車間生產:
在車間內生產夾芯保溫復合外墻板(1)和復合內墻板(6)生產時依據步驟1設計,預埋好設備管線及各類線盒及插座,設備管線、電氣開關及線盒插座在生產中一次成型;
步驟3,現場施工:
在現場施工中,在主體建筑吊裝完成后,依據步驟1設計,在預留的管線內穿入各種所需線纜,在預留套管的洞口處穿入所需管徑的各類水管即可,避免了后期二次刻槽開孔施工的麻煩。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體化設計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預制構件拆分設計,在設計線管及開關、線盒在墻板中的位置,水管穿樓板及屋面板的位置時,嚴格遵守《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和《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并以用戶實際使用方便為前提。將設備專業與建筑、結構專業同時進行整合設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體化設計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墻板預埋開關一般固定在離門洞邊緣200mm的位置,墻板預埋低位插座一般固定在離地400mm處,墻板預埋高位插座一般固定在離地1800mm處,水電線管位置根據實際需求布置,必要時在生態塊材中開槽。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體化設計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夾芯保溫復合外墻板(1)和復合內墻板(6)是以截面和配筋較小的混凝土框格,內嵌以生態塊材組成的板式構件;所述夾芯保溫復合外墻板(1)和復合內墻板(6)生產中,除墻面預留的線盒及開關處,墻板均為雙面抹光。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體化設計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塊材為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或陶粒混凝土砌塊。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體化設計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夾芯保溫復合外墻板(1)的生產過程如下:
步驟一:采用倒置制作方法,首先組裝保溫層專用鋼模板,制作鋼筋網片;
步驟二:鋼筋網片入模,放置保護層墊塊,澆筑混凝土;
步驟三:鋪放保溫板,保溫板鋪放在保護層混凝土澆筑后20min內完成,鋪放保溫板時將拌制好的保溫粘接砂漿攤鋪涂抹在保溫板面上以加強保溫板與混凝土的緊密粘結,涂抹為全面層抹灰方法;鋪放后的保溫板用橡皮錘敲擊振搗密實,并插放保溫釘;
步驟四:待保溫層墻板滿足所需強度要求后,在其上組裝專用的結構層鋼模板,制作鋼筋骨架,墻體鋼筋骨架入模,保溫板滿布涂抹保溫粘結砂漿,涂抹后在10min之內將生態塊材填入墻板肋格內,依據步驟1設計,擺放預留線盒、管線及其他預埋件;
步驟五:確認所有管線預埋位置準確無誤后用填充材料將其封口,防止澆筑混凝土時堵塞預埋管道與孔洞,再次澆筑C30細石混凝土,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時,方可起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一體化設計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保護層混凝土采用C30細石混凝土澆筑,澆筑的混凝土坍落度應控制在180至200mm之間,所述保溫板用自熄性EPS保溫板或澆筑計算所需厚度的EPS聚苯顆?;炷痢?/p>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體化設計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內墻板(6)的生產過程如下:
步驟一: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底層澆筑20mm厚C30細石混凝土,若背面有線盒時則需預埋線盒,將制作好的肋梁及肋柱的鋼筋骨架吊入鋼模板中,隨即擺放生態塊材;
步驟二:依據步驟1設計,擺放預留線盒、管線及其它設備預埋件;
步驟三:待確認所有管線預埋位置準確無誤后,用填充材料將其封口,防止澆筑混凝土時堵塞預埋管道與孔洞,再次澆筑20mm厚C30細石混凝土,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標準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5%時,方可起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