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節能建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在節能建筑技術領域,圍護結構的墻體廣泛采用輕質水泥基砌塊,如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泡沫混凝土砌塊。墻體洞口的上頂是門窗過梁,門窗過梁的使用處于兩種基本狀態,一種是兩端對稱地搭接在洞口立壁上,再一種是只能有一端搭接在洞口立壁上,另一端對接到構造柱上。與構造柱的側面上的預埋鐵件焊接的預制水泥過梁或鋼結構過梁,成本高,且形成較大的熱橋;通過構造柱上的預留鋼筋與構造柱澆筑為一體的現澆水泥過梁,除成本高、存在熱橋外,施工周期較長。該類墻體過梁因為材質以及密度的差別,與輕質水泥基墻體的結合、接口處理,相較輕質混凝土構件之間的結合,存在劣勢。
蒸壓加氣混凝土是一種具有輕質、保溫、隔熱、防火等性能的新型墻體材料,適用于建筑工程中內、外墻體的砌筑。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是用水泥、石灰、粉煤灰或砂等為主要原料制造而成的蒸壓輕質多孔材料,具有重量輕、隔熱、隔聲、保溫、防火等優良性能,廣泛應用于房屋建筑領域。但是由于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石一種多孔蒸壓產品,存在強度和彈性模量低、尺寸偏差大等缺陷。目前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填充墻一般砌筑在預先澆注施工的混凝土方形構架(由豎向設置的左柱和右柱、水平設置的頂梁和底梁構成的混凝土方形構架)內,即將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橫向水平疊放且豎向砌縫相互錯開用砂漿砌筑在混凝土方形構架內,在粉刷時,往內外墻面上涂刷添加有抗裂劑或抗裂纖維的抗裂砂漿,采用以上技術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體填充墻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強度弱和尺寸偏差大的問題,但是操作麻煩、效率低、成本也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及其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尺寸偏差小的特點,既可省去過梁模板支設又可提高觀感質量。
為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施工方法,包括步驟:
于待施工過梁的兩側的豎向主結構上設置第一預埋構件,所述第一預埋構件的設置位置對應于待施工過梁的底部位置;
于待施工過梁的頂部的橫向主結構的底部設置第二預埋構件,所述第二預埋構件的設置位置對應于待施工過梁的頂部位置;
于兩側的所述豎向主結構上的所述第一預埋構件之間安裝固定過梁底撐,于所述第二預埋構件與所述過梁底撐之間安裝固定過梁豎撐;
于所述過梁底撐的外側及所述過梁豎撐的外側包覆蒸壓加氣砌體外殼,形成內部相通的過梁底撐澆筑空間及過梁豎撐澆筑空間;
于所述過梁底撐澆筑空間及所述過梁豎撐澆筑空間中澆筑混凝土,形成過梁組合撐;
于所述過梁組合撐上砌筑蒸壓加氣砌塊,完成過梁施工。
所述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施工方法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在構筑豎向主結構的過程中,確定待施工過梁的安裝位置,并于豎向主結構中預埋所述第一預埋構件。
所述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施工方法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在構筑橫向主結構的過程中,確定待施工過梁的安裝位置,并于橫向主結構中間隔埋置多個所述第二預埋構件,多個所述第二預埋構件的埋置位置均對應于待施工過梁的頂部位置。
所述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施工方法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在于所述過梁底撐的外側及所述過梁豎撐的外側包覆蒸壓加氣砌體外殼的步驟之前,還包括制作蒸壓加氣砌體外殼的步驟,包括:
制作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所述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的寬度大于所述過梁底撐的水平寬度,所述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的深度大于所述過梁底撐的豎向高度;
制作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所述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的寬度及深度均大于所述過梁豎撐的水平寬度。
所述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施工方法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在于所述過梁底撐的外側及所述過梁豎撐的外側包覆蒸壓加氣砌體外殼的過程中,包括:
將所述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朝上并包覆于所述過梁底撐的底部及兩側,將所述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兩端抵撐于兩側的所述豎向主結構上并進行密封處理,于所述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與所述過梁底撐之間形成過梁底撐澆筑空間;
將所述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置于所述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上方,使所述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包覆于所述過梁豎撐的豎立面的外側,并于所述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處設置蒸壓加氣砌塊并進行密封,于所述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所述蒸壓加氣砌塊及所述過梁豎撐之間形成與所述過梁底撐澆筑空間相通的過梁豎撐澆筑空間。
所述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施工方法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在于所述過梁組合撐上砌筑蒸壓加氣砌塊的過程中,采用逐個疊加的方式由下至上依次砌筑蒸壓加氣砌塊,直至筑滿所述過梁組合撐、兩側的所述豎向主結構及所述橫向主結構之間的砌筑空間,完成過梁施工。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包括:
過梁底撐,所述過梁底撐的兩端通過第一預埋構件固定于過梁兩側的豎向主結構上;
過梁豎撐,所述過梁豎撐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過梁底撐上,所述過梁豎撐的第二端通過第二預埋構件固定于過梁頂部的橫向主結構的底部;
蒸壓加氣砌體外殼,包覆于所述過梁底撐的外側及所述過梁豎撐的外側,形成內部相通的過梁底撐澆筑空間及過梁豎撐澆筑空間;所述過梁底撐澆筑空間及所述過梁豎撐澆筑空間內澆筑有混凝土,形成過梁組合撐;
蒸壓加氣砌塊,砌筑于所述過梁組合撐、兩側的所述豎向主結構及所述橫向主結構之間。
所述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蒸壓加氣砌體外殼包括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和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所述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朝向上并包覆于所述過梁底撐的底部及兩側,所述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設于所述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上方并包覆于所述過梁豎撐的豎立面的外側,所述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處封閉設置有蒸壓加氣砌塊。
所述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第一預埋構件和所述第二預埋構件分別包括固定連接的固定板及預埋錨筋。
所述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過梁底撐為工字鋼,所述過梁豎撐為角鋼,所述工字鋼的兩端焊接于所述第一預埋構件的所述固定板,所述角鋼的第一端焊接于所述工字鋼,所述角鋼的第二端焊接于所述第二預埋構件的所述固定板。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過梁中設置過梁底撐和過梁豎撐,增強了過梁的強度;同時利用包覆在過梁底撐外側及過梁豎撐外側的蒸壓加氣砌體外殼及澆筑于蒸壓加氣砌體外殼中的混凝土,構成一體化的過梁組合撐,整體性強、結構穩固,對砌筑在其中的蒸壓加氣砌塊起到加固和規整的雙重功效,既保證了蒸壓加氣砌塊過梁的砌筑強度,也有利于減小蒸壓加氣砌塊過梁的尺寸偏差;而且,利用過梁底撐和過梁豎撐作為蒸壓加氣砌塊的砌筑支架,省去了額外支設的模板,又可以提高成型過梁的觀感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在砌筑蒸壓加氣砌塊之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砌筑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中包覆有蒸壓加氣砌體外殼的過梁底撐的截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中包覆有蒸壓加氣砌體外殼的過梁豎撐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及其施工方法適用于蒸壓加氣砌塊大跨度洞口過梁施工,與傳統現澆混凝土過梁及傳統蒸壓加氣砌塊填充墻施工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強度大、穩定性高、尺寸偏差小等優點,而且還能省去過梁模板的支設,提高墻體觀感質量。
下面以外墻處大跨度洞口過梁施工為例,對本發明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及其施工方法做具體說明。
首先參閱圖1和圖2所示,其中圖1為本發明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在砌筑蒸壓加氣砌塊之前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一種蒸壓加氣砌塊過梁砌筑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外墻處大跨度洞口過梁位于洞口的上方,用來承載洞口上面的荷載,并把它們傳遞給外墻,外墻結構包括位于洞口兩側的框架柱及連接于兩側的框架柱上方的框架梁。
本發明蒸壓加氣砌塊過梁主要由過梁底撐11、過梁豎撐12、蒸壓加氣砌體外殼及蒸壓加氣砌塊組成。其中,過梁底撐11可采用工字鋼,該過梁底撐11的兩端分別通過第一預埋構件110固定于過梁兩側的豎向主結構21上,其中,該豎向主結構21為洞口兩側的框架柱,該第一預埋構件110包括固定連接的固定板及預埋錨筋,預埋錨筋錨固于豎向主結構21中,且第一預埋構件110的設置位置對應于過梁的底部位置。
過梁豎撐12采用角鋼制作,該過梁豎撐12的第一端121焊接固定于過梁底撐11上,該過梁豎撐12的第二端122通過第二預埋構件120固定于過梁頂部的橫向主結構22的底部,其中,該橫向主結構22為洞口頂部上方的框架梁,該第二預埋構件120包括固定連接的固定板及預埋錨筋,預埋錨筋錨固于橫向主結構22中,且第二預埋構件120的設置位置對應于過梁的頂部位置,在沿橫向主結構22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第二預埋構件120,用于安裝過梁豎撐12,通過過梁豎撐12對過梁底撐11進行豎向拉固。
配合圖3和圖4所示,蒸壓加氣砌體外殼包覆于過梁底撐11的外側及過梁豎撐12的外側,形成內部相通的過梁底撐澆筑空間130及過梁豎撐澆筑空間140。在該過梁底撐澆筑空間140及該過梁豎撐澆筑空間140內澆筑有混凝土,形成過梁組合撐,該過梁組合撐由鋼結構、混凝土及蒸壓加氣砌體外殼組合而成,連結成一體,結構穩定且牢固,于洞口主結構連結穩固。
其中,蒸壓加氣砌體外殼具體包括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13和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14,該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13的一次形成U型開口,該U型開口朝向上并包覆于過梁底撐11的底部及兩側,于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13與過梁底撐11之間形成過梁底撐澆筑空間130。該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14設于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13的上方并包覆于過梁豎撐12的豎立面的外側,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14的一側形成有U型開口,該U型開口處封閉設置有蒸壓加氣砌塊15,于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14、該蒸壓加氣砌塊15及過梁豎撐12之間形成與過梁底撐澆筑空間130相通的過梁豎撐澆筑空間140。
蒸壓加氣砌塊15逐層累疊地砌筑于上述過梁組合撐、兩側的豎向主結構21及橫向主結構22之間,如圖2所示,構成了本發明的蒸壓加氣砌塊過梁。
本發明蒸壓加氣砌塊過梁通過在過梁中設置過梁底撐和過梁豎撐,增強了過梁的強度;同時利用包覆在過梁底撐外側及過梁豎撐外側的蒸壓加氣砌體外殼及澆筑于蒸壓加氣砌體外殼中的混凝土,構成一體化的過梁組合撐,整體性強、結構穩固,對砌筑在其中的蒸壓加氣砌塊起到加固和規整的雙重功效,既保證了蒸壓加氣砌塊過梁的砌筑強度,也有利于減小蒸壓加氣砌塊過梁的尺寸偏差;而且,利用過梁底撐和過梁豎撐作為蒸壓加氣砌塊的砌筑支架,省去了額外支設的模板,又可以提高成型過梁的觀感質量。
下面對本發明蒸壓加氣砌塊過梁施工方法做具體說明,配合圖1~4所示。
本發明蒸壓加氣砌塊過梁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施工步驟:
S001:于待施工過梁的兩側的豎向主結構21上設置第一預埋構件110,第一預埋構件110的設置位置對應于待施工過梁的底部位置。
其中,在構筑豎向主結構的過程中,預先確定待施工過梁的安裝位置,并于豎向主結構中預埋第一預埋構件。
S002:于待施工過梁的頂部的橫向主結構22的底部設置第二預埋構件120,第二預埋構件120的設置位置對應于待施工過梁的頂部位置。
其中,在構筑橫向主結構的過程中,預先確定待施工過梁的安裝位置,并于橫向主結構中間隔埋置多個第二預埋構件,多個第二預埋構件的埋置位置均對應于待施工過梁的頂部位置。
S003:于兩側的豎向主結構21上的第一預埋構件110之間安裝固定過梁底撐11,于第二預埋構件120與過梁底撐11之間安裝固定過梁豎撐12。
S004:于過梁底撐11的外側及過梁豎撐12的外側包覆蒸壓加氣砌體外殼,形成內部相通的過梁底撐澆筑空間130及過梁豎撐澆筑空間140。
其中,在于過梁底撐的外側及過梁豎撐的外側包覆蒸壓加氣砌體外殼的步驟之前,還包括制作蒸壓加氣砌體外殼的步驟,包括:
制作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的寬度大于過梁底撐的水平寬度,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的深度大于過梁底撐的豎向高度;
制作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的寬度及深度均大于過梁豎撐的水平寬度。
在于過梁底撐的外側及過梁豎撐的外側包覆蒸壓加氣砌體外殼的過程中,包括:
將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朝上并包覆于過梁底撐的底部及兩側,將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兩端抵撐于兩側的豎向主結構上并進行密封處理,于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與過梁底撐之間形成過梁底撐澆筑空間;
將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置于第一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上方,使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包覆于過梁豎撐的豎立面的外側,并于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的U型開口處設置蒸壓加氣砌塊并進行密封,于第二蒸壓加氣U型砌塊、蒸壓加氣砌塊及過梁豎撐之間形成與過梁底撐澆筑空間相通的過梁豎撐澆筑空間。
S005:于過梁底撐澆筑空間130及過梁豎撐澆筑空間140中澆筑混凝土,形成過梁組合撐。
S006:于過梁組合撐上砌筑蒸壓加氣砌塊15,完成過梁施工。
其中,在于過梁組合撐上砌筑蒸壓加氣砌塊的過程中,采用逐個疊加的方式由下至上依次砌筑蒸壓加氣砌塊,直至筑滿過梁組合撐、兩側的豎向主結構及橫向主結構之間的砌筑空間,完成過梁施工。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適用于外墻處大跨度過梁施工的蒸壓加氣砌塊過梁及其施工方法,此方法易于施工,解決大跨度混凝土梁不易施工及截面尺寸不易保證的問題,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在框架柱洞口頂標高處和框架梁底預埋鋼板(第一預埋構件和第二預埋構件),其次將鋼梁和角鋼與預埋鋼板焊接,再次用U型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包裹鋼梁和角鋼進行砌筑施工,最后在U型砌塊中澆灌混凝土。
本發明適用于蒸壓加氣砌塊大跨度洞口過梁施工方法,比傳統現澆混凝土過梁具有施工方便,尺寸偏差小的特點,既可省去模板支設又提高了觀感質量。
以上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發明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本發明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