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樁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管樁離心機的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離心機是用于生產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主要設備,同時也在建材、橋梁等混凝土預制構件的生產中廣泛使用。使用時,先將攪拌后的混凝土均勻布置在混凝土成型模具內,然后將模具放置在離心機上,通過離心機帶動模具高速旋轉,此時混凝土在高速離心作用下,密實度增強、成型。而且通過對振動法成型和離心成型的混凝土預制構件作比較,離心成型具有密實性好、強度高、承載力強的優點,同時生產場地占用小,便于組織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目前生產的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中,有的長度達到幾十米,離心機的長度也就需要更長一些,因此對離心機的傳動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
現有技術中管樁離心機的傳動機構通常采用夾殼連軸器,即用螺絲將兩片凹槽夾板鎖緊。由于離心機安裝時傳動軸的同心度會有少許偏差,因此這種硬連接方式容易造成傳動軸在高速旋轉中產生交變應力,使傳動軸或軸承座斷裂,同時也會減低軸承的使用壽命。傳動軸的突然斷裂會導致模具飛出離心機,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管樁離心機的傳動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補償兩軸相對位移量的管樁離心機的傳動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管樁離心機的傳動機構,包括,數個托輪單元及用于連接數個托輪單元的聯軸器,每個托輪單元包括:機架、托輪軸及托輪,所述機架的上方設有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內設有用于支撐托輪軸的軸承,所述托輪安裝于托輪軸上,所述聯軸器包括:第一半聯軸器、第二半聯軸器及用于連接第一半聯軸器及第二半聯軸器的輪胎環,所述輪胎環與第一半聯軸器、第二半聯軸器之間分別通過螺栓及止退墊板連接,所述第一半聯軸器、第二半聯軸器分別連接于兩個相鄰托輪單元的托輪軸上。
本實用新型中的一種管樁離心機的傳動機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機架呈下寬上窄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中管樁離心機的傳動機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數個托輪單元之間通過采用輪胎式聯軸器,不僅能傳遞運動和轉矩,而且阻尼大、具有很高的柔度、減振效果好,能夠補償兩軸的相對位移量,可避免因傳動軸同心度存在偏差而造成的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管樁離心機的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聯軸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聯軸器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1至圖3中:1、托輪單元,10、機架,100、軸承座,101、軸承,11、托輪軸,12、托輪,2、聯軸器,20、第一半聯軸器,21、第二半聯軸器,22、輪胎環,23、螺栓,24、止退墊板。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管樁離心機的傳動機構,其由數個托輪單元1及聯軸器2等幾部分組成。
其中,托輪單元1包括:機架10、托輪軸11及托輪12,所述機架10呈下寬上窄設置,所述機架10的上方設有軸承座100,所述軸承座100內設有用于支撐托輪軸11的軸承101,所述托輪12安裝于托輪軸11上。
所述聯軸器2包括:第一半聯軸器20、第二半聯軸器21及用于連接第一半聯軸器20及第二半聯軸器21的輪胎環22,所述輪胎環22與第一半聯軸器20之間通過螺栓23及止退墊板24連接,所述輪胎環22與第二半聯軸器21之間通過螺栓及止退墊板連接,所述第一半聯軸器20、第二半聯軸器21分別連接于兩個相鄰托輪單元的托輪軸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中管樁離心機傳動機構的數個托輪單元之間通過采用輪胎式聯軸器,不僅能傳遞運動和轉矩,而且阻尼大、具有很高的柔度、減振效果好,能夠補償兩軸的相對位移量,可避免因傳動軸同心度存在偏差而造成的安全隱患。
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