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工藝品制作領域,具體為一種加料式陶瓷工藝品修飾邊條定型機。
背景技術: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是漢文明展示的瑰寶。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謝肇制在《五雜俎》記載:"今俗語窯器謂之磁器者,蓋磁州窯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銀稱米提,墨稱腴糜之類也。"當時出現的以"磁器"代窯器是由磁州窯產量最多所致。這是迄今發現最早使用瓷器稱謂的史料。
在陶瓷制作工藝品的時候通常會用到各種形狀的裝飾條,這些裝飾條一般都由手工加工而成,耗費人工,而且外形很難相同,影響工藝品的整體美觀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只需要在實用新型的進料口加入胚土,實用新型就能夠根據出料口安裝不同的模具就能擠壓出不同外形的胚土裝飾條,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加料式陶瓷工藝品修飾邊條定型機,包括安裝底座、整形管、傳動輪、電機、皮帶、推進螺桿、進料口、出料口、控制箱、傳輸機構,所述安裝底座為長方形金屬底座,所述整形管為圓柱形金屬管,整形管安裝在安裝底座的上方,在整形管的一端安裝有傳動輪,在傳動輪的下方、安裝底座的側面安裝有電機,傳動輪通過皮帶同電機相連,在整形管內、傳動輪的側面安裝有推進螺桿,在推進螺桿的上方,整形管上安裝有進料口,在整形管另一端安裝有出料口,在出料口的一側安裝有傳輸機構,在整形管的下方,安裝底座的側面安裝有控制箱,控制箱通過導線和電機相連。
優選的,所述進料口的上方安裝有漏斗。
優選的,所述進料口安裝有N根保護桿。
優選的,所述控制箱包括外殼、控制開關、轉速調節開關、控制面板、漏電保護器、報警器,所述外殼為長方形金屬外殼,在外殼的表面中間安裝有控制開關,在控制開關的下側安裝有轉速調節開關,在轉速調節開關的一側安裝有報警器,在外殼的內部安裝有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的一側安裝有漏電保護器,控制開關、轉速調節開關、控制面板、漏電保護器、報警器通過導線相連。
優選的,所述出料口上設置有模具安裝卡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只需要在實用新型的進料口加入胚土,實用新型就能夠根據出料口安裝不同的模具就能擠壓出不同外形的胚土裝飾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側面及其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進料口及保護桿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出料口及模具安裝卡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控制箱表面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控制箱內部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加料式陶瓷工藝品修飾邊條定型機,包括安裝底座1、整形管2、傳動輪3、電機4、皮帶5、推進螺桿6、進料口7、出料口8、控制箱9、傳輸機構10,所述安裝底座1為長方形金屬底座,所述整形管2為圓柱形金屬管,整形管2安裝在安裝底座1的上方,在整形管2的一端安裝有傳動輪3,在傳動輪3的下方、安裝底座1的側面安裝有電機4,傳動輪3通過皮帶5同電機4相連,在整形管2內、傳動輪3的側面安裝有推進螺桿6,在推進螺桿6的上方,整形管2上安裝有進料口7,在整形管2另一端安裝有出料口8,在出料口8的一側安裝有傳輸機構10,在整形管2的下方,安裝底座1的側面安裝有控制箱9,控制箱9通過導線和電機4相連。
如上所示,實用新型中進料口7的上方安裝有漏斗7a,保證胚土能夠充分的進入整形管2。
并且,實用新型中進料口7安裝有N根保護桿7b,防止較大的異物進入整形管2損壞實用新型。
而且,實用新型中控制箱9包括外殼9a、控制開關9b、轉速調節開關9c、控制面板9d、漏電保護器9e、報警器9f,所述外殼9a為長方形金屬外殼,在外殼9a的表面中間安裝有控制開關9b,在控制開關9b的下側安裝有轉速調節開關9c,在轉速調節開關9c的一側安裝有報警器9f,在外殼9a的內部安裝有控制面板9d,在控制面板9d的一側安裝有漏電保護器9e,控制開關9b、轉速調節開關9c、控制面板9d、漏電保護器9e、報警器9f通過導線相連,可以控制實用新型的使用,并且當實用新型發生漏電時可以自行停止實用新型的工作同時進行報警。
最后,實用新型中出料口8上設置有模具安裝卡座8a,可以在出料口安裝不同的模具。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